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33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九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暴露后的局部紧急处理、感染危险性评估要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有关规定执行。

预防性治疗要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处置机构在接到用人单位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填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并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上传至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处置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在随访期内开展随访检测,及时更新相关信

处置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感染危险性评估时,应当首先了解暴露源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

对于不清楚感染状况的暴露源,应当在暴露当日采集其样本进行检测。

第十一条对存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风险的暴露者,处置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24小时内采集其血样,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若抗体初筛检测阴性,需要在随访期内进行动态抗体检测;

若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进行抗体确证检测,若抗体确证为阳性,视为暴露前感染,将感染者转介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进行随访干预和抗病毒治疗。

第十二条处置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暴露源样品、暴露者的暴露当日血液样品和随访期内阳转血液样品,必要时应当送调查机构保存备查。

样品现场采集时应当至少有2名见证人,每份血液样品含全血1支、血浆2支(每支1毫升以上)。

暴露源为病毒培养物标本的,每份标本应当有2支(每支1毫升以上)。

样品送检单信息应当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相关联。

第四章调查

第十三条在随访期内,暴露者艾滋病病毒抗体发生阳转的,处置机构应当及时报告调查机构,并会同用人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一)暴露者完整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处置机构提供)

(二)暴露者接触过暴露源的相关信息;

(处置机构提供)

(三)暴露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并写明工种、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提供)

(四)暴露源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证明材料;

(五)暴露者在随访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报告;

(处置机构提供)

第十四条调查机构组织临床、检验、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对收到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到处置机构进行核实。

第十五条对于暴露源阳性,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在暴露24小时内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为阴性,随访期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的暴露者,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

对于暴露者在暴露前、后6个月内发生过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或者有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暴露感染者感染的病毒是否来自本次职业暴露。

第十六条调查机构出具的调查结论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并作为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参与职业暴露处置调查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暴露者的个人隐私。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所称随访期是指发生职业暴露之后6个月。

处置机构应当分别在暴露24小时内及之后的第4、8、12周和第6个月抽血复查。

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

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

第十九条本办法所称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的血液、体液,被

含有艾滋病病毒阳性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医疗垃圾及其他器具,以及含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或废弃物等。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doc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doc

3.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调查结论.doc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一、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工龄

/职

身份证号

暴露者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

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暴露时从事何种活动

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

是口否口

二、暴露方式

(一)接触暴露

1•皮肤:

无破损口有破损□

2.黏膜口

3.接触部位

4.接触面积

cm2

5.暴露量和时间

暴露量小口暴露量大口

时间短□时间长□

6.污染物来源

(1)血液口

(2)何种体液:

(3)其它:

(二)针刺或锐器割伤

1.何种器械

(1)空心针□

(2)实心针□

2.损伤程度、险度

表皮擦伤、针刺,低危□

伤口较深、器皿上可见血液,高危□

3.污染物来源

(二)其它方式

致伤方式

抓伤□咬伤口其

它:

破损、出血:

有□无口

三、暴露源状况

(一)实验室样品

1.血液□

2.何种体液:

3•其它:

4.病毒含量:

滴度低(<

1500cp/ml)□滴度咼□

5.其它情况:

(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

性别身份证号诊时确

诊时间

患者病情

无症状

HIV感染者口

有症状,但未发展到艾滋病期口

艾滋病期口

病毒载里

CD4细胞计数

(三)暴露源检测机构情况

检测机构名称

检测时间

备注:

四、暴露后紧急处理

(一)皮肤

1.清水冲洗口

2.是否用肥皂:

3.是否挤出损伤处血液:

4.消毒药物:

5.冲洗时间:

分钟

(二)黏膜-

1.生理盐水冲洗口

2.清水冲洗口

(二丿黏膜

3.其它液体冲洗:

4.冲洗时间:

五、评估

(一)暴露级别

1级暴露□

2级暴露□

3级暴露□

(二)暴露源头严重程度

轻度口

重度口

不明口

评估人:

六、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方案

1.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

是□否口

2.用何种药物及用量

(1)

(2)

(3)

3•预防性用药实施机构名称

4.开始用药时间

5.停止用药时间

6.因毒副作用,修改治疗方案

7.副作用

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七、症状

暴露后4周内是否出现急性HIV感染症状:

何种症状

持续时间

备注:

九.结论

1•暴露后未感染HIV□

2•暴露后感染HIV□

(如暴露者在暴露前、后6个月内发生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其它高危行为,或者有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当根据需要进一步做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暴露感染者感染的病毒是否来自本次职业暴露。

填表单位填表人

审核人填表时间

联系电话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

工作

单位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暴露方式及级别

感染源级别

紧急局部处理

处理

万案

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

药物毒副作用

HIV抗体检测结果

暴露24

小时内

4

8周

12

6月

1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调查结论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

用人单位名称

调查机构名称

调查责任人

调查主要理由

1、发生职业暴露时间:

年月日

2、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时间:

调查结论:

调查机构:

(公章)

年月日

注意:

1.本结论书一式四份,分别提供给职业病诊断机构、处置机构和暴露者和用人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