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337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吸虫病竞赛题库Word格式.docx

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18.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

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

19.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包括:

时间、地点和人群。

20.日本血吸虫属于雌雄同体吸虫。

21.日本血吸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22.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钉螺。

23.日本血吸虫尾蚴逸出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

24.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以后的移行途径为:

皮肤、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左心、主动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25.历史上,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的流行区为平原水网型。

26.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被称为疫水。

27.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为肝和肠壁。

28.50%以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

29.急性期血吸虫病患者,排便多为果酱样便。

30.日本血吸虫成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为门脉-肠系膜动脉系统。

31.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的孵出与水的渗透压、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关,其中温度被认为是孵化的主要条件。

32.日本血吸虫雌虫因肠管内含较多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红褐色。

33.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的最适pH为7.5~7.8,尾蚴逸出的最适温度为20~25℃。

34.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一般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的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强。

35.我国台湾省的日本血吸虫系一动物株,主要感染犬,尾蚴侵入人体后不能发育为成虫。

36.一条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后只产生一条尾蚴,进而发育为一条成虫。

37.在自然界,钉螺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土壤和植物,幼螺出现的高峰时间多在3~4月。

38.肋壳钉螺多孳生于平原水网型地区和湖沼型地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泥岸,而光壳钉螺孳生则多在山丘型地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等处,两种钉螺在流行区散在分布,没有聚集性。

39.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40.钉螺调查的目的是掌握钉螺分布范围和特点,了解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密度,为制定灭螺计划、选择灭螺方法、考核灭螺效果提供依据。

41.在钉螺控制中,药物灭螺的原则包括全面规划、先近后远、先上游后下游、区域覆盖、重点区域反复杀灭、安全用药等。

42.在确定血吸虫病化疗对象时,高危人群是指经常接触疫水者,在流行区水域作业的渔民、船民,及在有钉螺分布的洲滩放牧的人群等。

43.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的防汛、作业人群,在接触疫水后立即服药化疗1次;

若持续接触疫水,则每月服药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2个月再加服1次。

44.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救治原则应遵循先重后轻、分期安排、严格筛查救治对象.定点救治及病人知情自愿等原则。

45.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家畜查治和管理的目的是了解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为开展人畜同步查治,管理、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提供依据。

46.基层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应当在实施药物灭杀钉螺7日前,公告施药的时间、地点、种类、方法、影响范围和注意事项。

47.《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应当在有钉螺地带设立警示标志,并在同级卫生主管部门作出解除有钉螺地带决定后予以撤销。

(B) 

48.凡患血吸虫病的家畜、携带钉螺的植物和在血吸虫病防治地区未经检疫的家畜、植物,一律不得出售、外运。

49.钉螺的成螺喜在水中生活,而幼螺一般在潮湿而食物丰富的陆地上生活。

50.血吸虫成熟的虫卵可在宿主体内孵化出毛蚴。

51.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也是其终末宿主。

(A)

52.除可采用病原学诊断外,亦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或辅助诊断的吸虫病有:

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53.钉螺为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54.急性血吸虫病的易感地点,一般不是人畜常到、粪便污染水源机会较频繁、易感性钉螺密度较高的地方。

55.生态灭螺是指利用钉螺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通过各种物理方法强制性地改变适宜钉螺生存、繁殖的孳生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钉螺的目的。

56.氯硝柳胺在实际应用时,在低浓度下,钉螺有离水上爬逃避药物作用的现象。

57.某病人出现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症状,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粪检查获血吸虫卵并孵化出毛蚴,可确定为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诊断病例。

58.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

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安徽、福建、广西、湖北、湖南、广东和山西。

(B)

59.血吸虫尾蚴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

尾叉长于尾干,是日本血吸虫的特征之一。

60.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大约可以存活15~94小时。

61.接触疫区的露水不会感染血吸虫病。

62.日本血吸虫成虫似线虫、圆柱形、且雌雄同体。

63.我国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它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64.人接触疫水后可感染血吸虫,所谓疫水是指含有钉螺的水体。

65.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钉螺,其在螺内的发育阶段为毛蚴。

66.山丘地区钉螺调查的调查原则是:

从源头到下游,从平畈到山丘,从湿地到水宕,追查有螺水系的源头和末尾。

67.Youden指数又称为正确诊断指数,表示诊断方法的真实度。

68.血吸虫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先后经过子胞蚴.母胞蚴发育阶段,最后发育成尾蚴。

69.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后即变为幼虫。

70.吡喹酮不仅是很好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而且对重复感染有预防作用。

71.在洪涝灾害期间,为了保证安全用水,常采取加热杀死水中血吸虫尾蚴,一般需将水烧至40℃以上即可杀死尾蚴。

72.采用浸杀法灭螺,使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投药剂量为4g/m3。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面各项中,不属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的是(C)

A.椭圆形,淡黄色B.卵壳一侧有侧刺

C.卵壳上有卵盖D.卵内有毛蚴和油滴样的分泌物

2.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的致病阶段包括(C)

A.成虫、毛蚴、尾蚴、虫卵B.成虫、毛蚴、尾蚴、童虫

C.成虫、尾蚴、虫卵、童虫D.毛蚴、尾蚴、虫卵、童虫

3.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布地区不包括下列哪个(B)

A.中国B.印度C.日本D.菲律宾

4.下列各项中,不是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内容的是(D)

A.查治病人,控制传染源B.控制和消灭钉螺

C.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防护D.积极开展预防注射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是(A)

A.高原型B.湖沼型C.山区丘陵型D.平原水网型

6.目前检测抗体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应除外的是(C)

A.环卵沉淀试验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毛蚴的活动特性的是(A)

A.向上性B.水面做直线运动

C.向光性D.向清性

8.下列描述中属于正确的是(D)

A.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终宿主

B.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即转化为成虫

C.虫卵入水被钉螺吞食,在钉螺体内孵出毛蚴

D.成虫所产虫卵绝大部分沉积于终宿主的结肠和肝脏

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雄虫形态特征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B)

A.抱雌沟B.虫体外观呈扁平形

C.串珠样排列的7个睾丸D.虫体呈乳白色

10.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最早可能在粪便中查获虫卵的时间大约为(B)

A.15天B.35天C.60天D.90天

11.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的地区是(C)

A.黄河流域及其以北B.黄河流域及其以南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D.长江流域及其以北

12.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过程为(D)

A.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B.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C.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D.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13.2006年以后,国家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重点转为(A)

A.控制传染源为主B.消灭钉螺为主

C.保护易感人群为主D.以机代牛为主

14.我国血吸虫病湖沼型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C)

A.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处

B.我国的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

C.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

D.我国的西部地区

15.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D)

A.阿本哒唑B.青蒿素C.槟榔南瓜子合剂D.吡喹酮

16.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确诊的依据为(B)

A.免疫学检查B.病原学检查C.超声波检查D.磁共振检查

17.日本血吸虫病感染方式为(C)

A.生食淡水鱼虾B.生吃水生植物

C.接触疫水经皮肤感染D.接触土壤经皮肤感染

18.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A)

A.钉螺B.扁卷螺C.福寿螺D.纹沼螺

19.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来说,血吸虫病属于(B)

A.代谢性疾病B.免疫性疾病C.肠炎D.肝病

20.日本血吸虫尾蚴属于(D)

A.无尾型尾蚴B.短尾型尾蚴C.单尾型尾蚴D.叉尾型尾蚴

21.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B)

A.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B.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C.肝脏D.肠腔

22.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或发现有可能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时,应当在(B)内尽快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23.日本血吸虫卵在人体最常见的沉积部位是(D)

A.脾、肾B.脑、肾C.肺、皮肤D.肝、结肠壁

24.下列关于传播阻断地区钉螺调查技术规范,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3年内查出钉螺的村,每年调查1次

B.3-9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3年调查1次

C.9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年调查1次

D.15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原则上可不再定期调查

25.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要求送检的人粪便不少于(C)

A.10gB.20gC.30gD.50g

26.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阴性反应标准为(A)

A.红细胞全部下沉于孔底,肉眼可见一边缘光滑,致密小圆满点

B.红细胞形成薄膜层凝集,边缘呈现不规则的皱褶

C.红细胞大部分沉积于孔底,形成一圆点,周围有少量凝集的红细胞

D.红细胞形成薄膜层凝集,充满整个孔底

27.用改良加滕厚涂片法查病时,定量板的规格如果每孔为41.7mg。

某份标本一送三检,三张片子虫卵数分别为10、12、14个时,请问该标本每克的EPG为多少(C)

A.144个/gB.240个/gC.288个/gD.864个/g

28.采用氯硝柳胺浸杀灭螺,至少需要的稳定水位浸泡(B)天

A.1B.3C.5D.7

29.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的部位是(A)

A.肠系膜静脉末梢B.肝内门静脉

C.肠系膜静脉近端D.肠壁

30.日本血吸虫卵能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的最主要原因是(C)

A.肠蠕功增加B.腹内压力增高

C.卵内毛蚴分泌物致肠壁组织坏死D.静脉压力增高

31.日本血吸虫虫卵形态特征是(B)

A.灯泡形,具卵盖.肩峰,末端有小疣,内含毛蚴

B.卵圆形,淡黄色,无盖,一侧有一小棘,内含毛蚴

C.椭圆形,卵壳厚薄不匀,卵盖明显,内含卵细胞及卵黄细胞

D.呈纺锤形,棕黄色,两端有透明栓,内含卵细胞

32.日本血吸虫卵致病的主要机理为(B)

A.虫卵阻塞血管B.卵内毛蚴分泌物致超敏反应,肉芽肿形成

C.卵内毛蚴分泌物致炎症反应D.虫卵沉积破坏组织

33.异位血吸虫病最常见的部位是(C)

A.肝B.肾C.脑及肺D.生殖器官

34.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时间至少有(D)

A.500年B.1100年C.1500年D.2100年

35.下列与人体感染血吸虫的严重程度无关的是(D)

A.水边感染性钉螺的密度B.水体中尾蚴的密度

C.人体接触疫水的体表面积D.人体接触疫水的部位

36.钉螺的寿命一般为(A)

A.1~2年B.3~4年C.4~5年D.5~6年

37.钉螺孳生地区全年降雨量一般都在(C)

A.550mm以上B.650mm以上C.750mm以上D.850mm以上

38.滩地钉螺较少时,一般一年中淹水的时间为(D)

A.2.5个月以上B.3个月以上

C.5个月以上D.8个月以上

39.下列关于钉螺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A)

A.雌.雄同体,水.陆两栖

B.交配最盛时期为4.5月份

C.圆锥形,长度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

D.螺旋一般为6~9个,螺壳口附近有厣和唇脊

40.采用逸蚴法鉴别感染性钉螺时,一般将钉螺置于20~25℃的温度下多

长时间后开始观察有无尾蚴逸出(C)

A.1h后B.2~4h后C.4~8h后D.10~12h后

41.《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中明确,到

2015年底,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力争达到(B)

A.疫情控制标准B.传播控制标准

C.传播阻断标准D.基本消灭标准

42.《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是(C)

A.加大健康教育,普及血防知识

B.加大查螺、灭螺工作

C.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D.加大人与家畜的查病、治病力度

43.《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个人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有钉螺地带警示标志,对情节严重者,可给予罚款的额度为(B)

A.100元以下B.50元以上200元以下

C.100元以上200元以下D.500元以下

44.为防止交叉感染,尼龙绢袋集卵孵化器具使用后都要刷洗3次上,清洗后用热水浸泡灭卵,该热水的温度应该是(D)

A.25℃B.37℃C.50℃D.80℃

45.在血吸虫病监测工作中,特别要加强病情监测的人群为(C)

A.流动人口B.本地人口

C.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D.国外旅游者

46.以下哪个不是日本血吸虫的动物宿主(C)

A.牛B.羊C.青蛙D.野鼠

47.以下检测技术不属于人群血清学查病方法(B)

A.间接血凝试验(IHA)B.改良加藤法(Kato-katz法)

C.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8.血吸虫病按其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和体征不同,可分为哪三种(B)

A.早期、中期、晚期B.急性、慢性、晚期

C.疑似、临床、确诊D.以上三项均可

49.人类血吸虫病主要有几种(D)

A.日本血吸虫病B.埃及和曼氏血吸虫病

C.间插和湄公血吸虫病D.以上三项均是

50.从临床分类上来说,血吸虫病是属于(B)

A.呼吸系统传染病B.人畜共患传染病

C.肠道传染病D.以上三项均可

51.血吸虫易感地带是指哪些地方(C)

A.有钉螺孳生的地域或水域

B.有钉螺孳生且人畜常到的地域或水域

C.有感染性钉螺孳生的地域或水域

D.以上三项均可

52.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继续保持“三无”,三无”是指(A)

A.无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急性感染病人和感染性钉螺

B.无本地新感染病人、急性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

C.无新感染病人(畜)、急性感染病人和感染性钉螺

53.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OD)后,判定结果阳性的常用标准,是待检血清孔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的倍数为(C)

A.1.5倍B.3倍C.2.1倍D.5倍

54.kato-katz法虫卵计数的原则是(A)

A.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记录全片血吸虫卵的数量

B.计数1/4片子

C.在推片过程中,逐个视野的计算血吸虫卵

D.计数1/2片子

55.血吸虫对人体没有致病作用的时期为(D)

A.虫卵B.尾蚴C.童虫D.毛蚴

56.血吸虫IHA实验结果为红细胞形成薄层凝集,布满整个孔底,结果应判为(C)

A.“+”B.“++”C.“+++”D.“++++”

57.日本血吸虫病病传播途径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

A.虫卵污染水源及水源中钉螺的存在B.带虫者和病人极多

C.有多种哺乳动物作为保虫宿主D.地方发生洪水或大暴雨

58.寄生于人体吸虫的生殖方式为(B)

A.幼虫期行有性生殖,成虫期行无性生殖 

B.成虫期行有性生殖,幼虫期行无性生殖

C.幼虫.成虫均行有性生殖

D.幼虫.成虫均行无性生殖

59.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C)

A.鸡、鸭等禽类B.钉螺

C.牛、犬、猪等哺乳动物D.无症状感染者

60.接触疫水2周,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诊断方法有(D)

A.粪便浓集法查虫卵

B.粪便沉淀化法查毛蚴

C.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D.以上均不适合

61.急性期血吸虫病人排出的粪便一般为(C)

A.水样便B.糊状便C.脓血便D.果酱样便

62.日本血吸虫在螺体内的发育为(B)

A.有性繁殖B.无性繁殖;

C.单性繁殖D.先有性繁殖后无性繁殖

63.毛蚴孵化法可用于确诊的寄生虫病为(C)

A.布氏姜片吸虫病B.卫氏并殖吸虫病

C.日本血吸虫病D.斯氏狸殖吸虫病

64.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是(D)

A.毛蚴经皮肤感染B.童虫经皮肤感染

C.童虫经口感染D.尾蚴经皮肤感染

65.毛蚴孵化法是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毛蚴孵出后,主要分布于(B)

A.液面上B.水体的表层C.水体的中部D.水体的底部

66.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移行,需经过以下某个部位才能发育为成虫,该部位为(D)

A.胃B.小肠C.结肠D.肺脏

67.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C)

A.宿主可产生非消除性免疫 

B.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肠系膜静脉

C.饱和盐水漂浮法是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最好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

D.人对日本血吸虫无先天性免疫力

68.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主要方式是(D)

A.生食淡水鱼虾B.喝生水

C.生食水生植物D.皮肤接触疫水

69.《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于(C)起施行

A.2004年5月1日B.2005年5月1日

C.2006年5月1日D.2007年5月1日

70.下列关于江湖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的计算表述中,属于错误的是(D)

A.发现1个孤立感染性螺点,向四周各延伸50m,即按1hm2计算面积

B.若2个感染螺点相邻在50m以内,以2螺点距离相加,再向四周各延伸50m,计算感染性钉螺分布面积

C.若各感染螺点相邻超过50m,以孤立螺点计算感染螺面积

D.若孤立感染性螺点自然环境小于1hm2,按1hm2计算面积

71.在确定有螺段时,如相邻调查框中有螺为一个有螺段,两个有螺段之间的无螺区在(C)米以内时,融为一个有螺段

A.1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