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360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inux下的电子邮件系统-黄博佳-打印文档格式.doc

通过SquirrelMail软件实现Web端邮件的登录、查看、发送等功能,让人们减少使用邮件服务器还需下载安装客户端的麻烦。

以evolution和thunderbird软件为例,通过正确配置可实现使用已配置完成的电子邮件系统实现邮件收发和上传、下载附件的功能。

使用虚拟机的虚拟网络,实现局域网内实现正常通信的功能。

通过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对以后继续研究其他更先进功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邮件服务器;

Linux系统;

虚拟机;

Postfix服务器

34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e-mailsystemundertheLinuxsystem

【Abstract】Withtherapidtechnologicalprogress,peoplecancommunicateinvariousmeans.E-mailhasbeenthepreferredmeansofcommunicationforitsimmediacyandconvenience.Thisgraduationprojectisbasicallyaboutbuildingapracticableandsimplemailserverthroughpostfix,whichmakespreparationforthefurtherdevelopment.

Thisprojectprincipallylaunchesthestudyaroundfiveaspects.ThefirstisthatuserscanusetheIDofLinuxtologin,sendandreceivee-mailswhentheyimplementthepasswordauthenticationservicebyCyrus-saslsoftware.Secondly,implementingtheauthenticationmechanismthroughSTMP,theuserscanusethepasswordtologontotheSTMPservertosendthee-mail.Third,implementingPOP3’sreceiverfunctionbydovecotsoftware.Furthermore,whenimplementingthecorrectanalysisofe-mailserveraddress,userscanreceiveandsende-mailbyusingusername@mailserverdomainname.Moreover,peoplecanlogin,checkandsendemailsinthewebclientbyexertingSquirrelMailsoftware,whichavoidsdownloadingandinstallingclientwhenusingthemailsever.

Takeevolutionandthunderbirdsoftwareasexamples.Itprovesthatyoucanusethee-mailsystemwhichisconfiguredtoachievethefunctionofsendingandreceivingmailsaswellasuploadinganddownloadingattachmentviathecorrectconfiguration.Usingthevirtualnetworkofvirtualmachinecanfunctioningeneralcommunicationinthelocalareanetwork.Thisgraduationprojectlaysagoodfoundationtothefurtherstudyoftheotherfunctions.

【KeyWords】Mailservers;

Linuxsystem;

Virtualmachine;

Postfixserver;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目的意义 1

1.3论文主要工作 1

第2章相关技术和理论基础 3

2.1Linux系统的介绍 3

2.1.1Linux系统的概述及发展历史 3

2.1.2Linux系统的优越性及安全性 5

2.2电子邮件系统 7

2.2.1电子邮件系统的历史与现状 8

2.2.2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9

2.3本章小结 9

第3章方案实现 10

3.1虚拟机及Linux系统的安装 10

3.1.1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安装 10

3.1.2Linux系统的安装和基本配置 11

3.2Postfix服务器的安装及pop3、STMP服务器的配置 13

3.2.1Cyrus-sasl软件的配置 13

3.2.2DNS的配置 14

3.2.3配置Postfix、SMTP 16

3.2.4POP3服务的配置 17

3.2.5端口检查 17

3.3web服务器的搭建 17

3.3.1SquirrelMail的安装 17

3.3.2SquirrelMail的配置 18

3.3.3浏览器打开SquirrelMail并登录 19

3.4本章小结 20

第4章服务器的测试 21

4.1虚拟机本机测试 21

4.1.1telnet测试 21

4.1.2evolution、thunderbird测试 22

4.1.3Web网页版测试 23

4.2虚拟机与windows机器测试 24

4.2.1客户端测试 24

4.2.2web端通信测试 25

4.3本章小结 26

第5章总结和展望 27

5.1本文总结 27

5.2未来展望 27

5.2.1更换真实设备 27

5.2.2邮件系统机制的完善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目录

图目录

图3.1VMware虚拟机软件截图 11

图3.2服务器选择 12

图3.3邮件服务器的选择 13

图3.4centos桌面 13

图3.5Cyrus-sasl测试 15

图3.6区域文件 16

图3.7DNS服务器测试 17

图3.8端口检查 18

图3.9SquirrelMail配置界面 19

图3.10SquirrelMail服务设置 20

图3.11网页浏览SquirrelMail 21

图4.1telnet端口25 22

图4.2telnet端口110 23

图4.3evolution发送 23

图4.4thunderbird接收 24

图4.5SquirrelMail发送 24

图4.6thunderbird接收带附件 25

图4.7thunderbird发送 25

图4.8win8下thunderbird接收 26

图4.9firebox发送邮件 26

图4.10猎豹浏览器查看 27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纸质信件已经不再是主流,人们更多使用的是互联网以及电话通讯。

而在互联网通讯中,电子邮件是不可或缺的通讯方式。

由于电子邮件使用范围广泛,其安全性及稳定性越发重要。

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如谷歌的Gmail,微软的Hotmail,新浪的新浪邮箱,网易的163邮箱,还有国人最常用的腾讯的qq邮箱,这些邮件服务器都已经非常成熟,在反垃圾、广告邮件上也都做得很成功。

而作为一个网络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搭建以及维护一个邮件服务器。

如今,网上有很多开源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可供选择,不需要我们从底层开始写一个邮件服务器软件,这样需要涉及的知识太多,也不是一个大学生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底层已经不再是我们关心的范畴,而网上有许多开源的软件已经非常成熟,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学会怎么去合理应用和怎么去配置一个比较全面的可以供小型局域网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

1.2目的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搭建稳定安全、可供人们正常生活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为以后开发更先进的系统做准备。

并从配置过程中了解Linux的系统文件构造,学习Linux系统的系统安装和软件安装。

从中了解软件间的依赖性以及软件间的异同。

从本次的配置中了解Linux下的服务器的命令行配置,并认识到一个服务器从选择到搭建到配置的具体过程,为以后更深一步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吸收有用的东西,完善自身。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讨论和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更快成长。

1.3论文主要工作

首先通过对现在存在的Linux系统版本的筛选,决定要使用哪个版本的Linux版本,本文采用的是centos5.1版本。

随后通过查阅书本和文档,先了解电子邮件系统的原理和各种电子邮件软件的功能和优缺点:

在Linux下的邮件传递代理包括sendmail,该系统几乎在任何UNIX平台上都有相应的版本;

还有D.J.Bernstein的qmail以及WietseVenema的Postfix系统。

它们负责接收并转递邮件。

这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设置可能相当复杂。

这些都属于电子邮件系统里面的MTA。

然后通过对各个邮件软件的功能缺点进行对比衡量后决定采用的是postfix服务器,因为该软件比较新,并且对传统服务器sendmail兼容较好,而且配置比sendmail方便快捷且容易理解。

并通过使用dovecot和Cyrus-sasl软件实现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

在配置电子邮件系统的同时,必须使用DNS服务器对电子邮件系统的ip进行解析,不然电子邮件系统将无法正常使用。

所以还需要配置DNS服务器使邮件服务器可以正常使用。

在决定好使用的系统和软件版本后,通过虚拟机VMare9.0安装系统及软件,并在虚拟机上完成对整个电子邮件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完善过程。

在完成后,对该系统进行测试、评测,找出其中的亮点及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导师的询问,资料的查找继续完善该系统。

完成不了的做好未来展望,在自己更进一步完善自己后再尝试解决问题。

最后,对该过程进行总结整理,并写出这篇毕业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第2章相关技术和理论基础

2.1Linux系统的介绍

Linux是unix系统的一个分支,跟windows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用于操控各种底层应用的一个操作系统。

但与windows系统不同的是,Linux系统主要用于服务器的架设,而且一般采用文本形式而不是图形化界面。

Linux的创始人LinusTorvalds从1990~1991年的几个月里,利用Minix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为自己的操作系统编写了若干应用程序,并于1991年10月5日在某Internet讨论区发布了自己正在研制一个要超越Minix的操作系统,从而宣告了Linux的诞生。

同时,为了让自己的Linux能够兼容于Unix系统,于是Torvalds开始将一些能够在Unix上面运作的软件拿来在Linux上面跑。

不过,他发现到有很多得软件无法在Linux这个核心上运作。

这个时候他有两种作法,一种是修改软件,让软件可以在Linux上跑,另一种则是修改Linux,让Linux符合软件能够运作的规范!

由于Linux希望能够兼容于Unix,于是Torvalds选择了第二个作法『修改Linux』!

为了让所有的软件都可以在Linux上执行,于是Torvalds开始参考标准癿POSIX规范。

[1]

后来Torvalds把Linux的核心放到Internet上,并收集bug,和网络上的很多朋友一起完善了Linux,在1994年终于完成了Linux的核心正式版version1.0。

2.1.1Linux系统的概述及发展历史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

它诞生于1991年的10月5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

以后借助于Internet网络,并经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Linux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和成长过程始终依赖着以下五个重要支柱:

UNIX操作系统、MINIX操作系统、GNU计划、POSIX标准和Internet网络。

Linux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同时也是一个自由的,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

编译这个系统的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业化软件版权制约的。

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兼容UNIX的操作系统。

1981年IBM公司推出享誉全球的微型计算机IBMPC。

在1981-1991年间,MS-DOS操作系统一直是微型计算机上操作系统的主宰。

此时计算机硬件价格虽然逐年下降,但软件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

当时Apple的MACs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天价没人能够轻易靠近。

当时的另一个计算机技术阵营是Unix世界。

但是Unix操作系统就不仅是价格贵的问题了。

为了寻求高利率,Unix经销商将价格抬得极高,PC小用户就根本不能靠近它。

曾经一度受到BellLabs的许可而可以在大学中用于教学的UNIX源代码一直被小心地守卫着不需公开。

对于广大的PC用户,软件行业的大型供应商始终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正在此时,出现了MINIX操作系统,并有一本详细的书本描述它的设计实现原理。

由于AST的书写的非常详细,并且叙述有条有理,几乎全世界的计算机爱好者都在看这本书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其中也包括Linux系统的创始者LinusBenedictTorvalds。

当时(1991年),LinusBenedictTorvalds是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也是一个自学hacker。

这个21岁的芬兰年轻人喜欢鼓捣计算机,测试计算机的能力和限制。

但当时缺乏的是一个专业级的操作系统。

MINIX虽然很好,但只是一个用于教学目的简单操作系统,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实用操作系统。

到1991年,GNU计划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工具软件。

最受期盼的GnuC编译器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开发出免费的GNU操作系统。

即使是MINIX也开始有了版权,需要购买才能得到源代码。

而GNU的操作系统HURD一直在开发之中,但并不能在几年内完成。

对于Linus来说,已经不能等待了。

从1991年4月份起,他开始酝酿并着手编制自己的操作系统。

刚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学习Intel386体系结构保护模式运行方式下的编程技术。

但后来Linux的发展却完全改变了初衷。

1991年初,Linus开始在一台386sx兼容微机上学习minix操作系统。

通过学习,他逐渐不能满足minix系统的现有性能,并开始酝酿开发一个新的免费操作系统。

根据Linus在comp.os.minix新闻组上发布的消息,我们可以知道他逐步从学习minix系统到开发自己的Linux的过程。

Linus第1次向comp.os.minix投递消息是在1991年3月29日。

题目是"

gcconminix-386doesn'

toptimize"

是有关gcc编译器在minix-386上运行的优化问题,由此可知,Linus在1991年的初期已经开始深入研究了minix系统,并在这段时间有了改进minix操作系统的思想,而且在进一步学习minix系统中,逐步演变为想自己重新设计一个基于Intel80386体系结构的新操作系统。

他在回答有人提出minix上的一个问题时,所说的第一句话是"

阅读源代码"

("

RTFSC(ReadtheFuckingSourceCode:

-)"

)。

他认为答案就在源程序中。

这也说明了对于学习系统软件来说,你不光需要懂得系统的工作基本原理,还需要结合实际系统,学习实际系统的实现方法。

因为理论毕竟是理论,其中省略了许多枝节,而这些枝节问题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含量,但却是一个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就像麻雀身上的一根羽毛。

从1991年的4月份开始,Linus几乎花了全部时间研究386-minix系统(hackthekernel),并且尝试着移植GNU的软件到该系统上(GNUgcc、bash、gdb等)。

并于4月13日在comp.os.minix上发布说自己已经成功地将bash移植到了minix上,而且已经爱不释手、不能离开这个shell软件了。

第一个与Linux有关的消息是在1991年7月3日在comp.os.minix上发布的(当然此时还不存在Linux这个名称,当时Linus的脑子里想的可能是FREAX,FREAX的英文含义是怪诞的、怪物、异想天开等)。

其中透露了他正在进行Linux系统的开发,并且在Linux最初的时候已经想到要实现与POSIX(UNIX的国际标准)的兼容问题了。

在Linus的下一发布的消息中(1991年8月25日comp.os.minix),他向所有minix用户询问"

Whatwouldyouliketoseeinminix?

"

你最想在minix中见到什么?

),在该消息中他首次透露出正在开发一个(免费的)386(486)操作系统,并且说只是兴趣而已,代码不会很大,也不会象GNU的那样专业。

开发免费操作系统这个想法从4月份就开始酝酿了,希望大家反馈一些对于minix系统中喜欢那些特色不喜欢什么等信息,由于实际的和其它一些原因,新开发的系统刚开始与minix很象(并且使用了minix的文件系统)。

并且已经成功地将bash(1.08版)和gcc(1.40版)移植到了新系统上,而且在过几个月就可以实用了。

最后,Linus申明他开发的操作系统没有使用一行minix的源代码;

而且由于使用了386的任务切换特性,所以该操作系统不好移植(没有可移植性),并且只能使用AT硬盘。

对于Linux的移植性问题,Linus当时并没有考虑。

但是目前Linux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硬件体系结构上。

到了1991年的10月5日,Linus在comp.os.minix新闻组上发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内核系统的诞生(Freeminix-likekernelsourcesfor386-AT)。

这段消息可以称为Linux的诞生宣言,并且一直广为流传。

因此10月5日对Linux社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许多后来Linux的新版本发布时都选择了这个日子。

所以RedHat公司选择这个日子发布它的新系统也不是偶然的。

2.1.2Linux系统的优越性及安全性

SELinux是Security-EnhancedLinux的简称,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TheNationalSecurityAgency)和SCC(SecureComputingCorporation)开发的Linux的一个扩张强制访问控制安全模块。

原先是在Fluke上开发的,2000年以GNUGPL发布。

SELinux(Security-EnhancedLinux)是对于强制访问控制的实现,是Linux上最杰出的新安全子系统。

NSA是在Linux社区的帮助下开发了一种访问控制体系,在这种访问控制体系的限制下,进程只能访问那些在他的任务中所需要文件。

SELinux默认安装在Fedora和RedHatEnterpriseLinux上,也可以作为其他发行版上容易安装的包得到。

对于目前可用的Linux安全模块来说,SELinux是功能最全面,而且测试最充分的,它是在20年的MAC研究基础上建立的。

SELinux在类型强制服务器中合并了多级安全性或一种可选的多类策略,并采用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概念。

大部分使用SELinux的人使用的都是SELinux就绪的发行版,他们都是在内核中启用SELinux的,并且提供一个可定制的安全策略,还提供很多用户层的库和工具,它们都可以使用SELinux的功能。

SELinux是一种基于域-类型模型(domain-type)的强制访问控制(MAC)安全系统,它由NSA编写并设计成内核模块包含到内核中,相应的某些安全相关的应用也被打了SELinux的补丁,最后还有一个相应的安全策略。

众所周知,标准的UNIX安全模型是"

任意的访问控制"

DAC。

就是说,任何程序对其资源享有完全的控制权。

假设某个程序打算把含有潜在重要信息的文件扔到/tmp目录下,那么在DAC情况下没人能阻止他!

而MAC情况下的安全策略完全控制着对所有资源的访问。

这是MAC和DAC本质的区别。

SELinux提供了比传统的UNIX权限更好的访问控制。

而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作为当今常用的两个操作系统,下面就从这两个操作系统的比较中提现Linux系统的优点:

1、用户/文件权限的划分

用户权限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也不陌生,但是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要比Windows操作系统里严格有效。

比较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即便是你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设置了多用户,但是不同的用户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还是能够互访文件的,这就失去了权限的意义。

lLINUX文件权限针对的对象分三类(互斥的关系):

nuser(文件的拥有者)

ngroup(文件拥有者所在的组,但不包括user)

nother(其它用户,即user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