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37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在中心门前的显著位置统一设置名称和标识,并附有本中心平面图和服务项目简介。

乡镇级社区服务中心的名称为“×

×

镇(乡)社区服务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的名称为“×

镇(乡、街道)×

村社区服务中心”。

有条件的可在镇村主要道路上设置标识。

3、“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功能设置标牌简洁明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标准,统一设置。

4、周围环境整洁美观,道路平整,绿化良好。

内部宽敞明亮,光线充足,墙壁干净,门窗整洁。

二、硬件建设标准

(一)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主要具备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便民综合服务、教育培训活动、文体活动等五大功能。

包括规划建设、劳动保障、民政、残联、司法、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外来人口管理、供电供水、有线电视、集镇管理、国土、工商、税务、财政、农经等服务项目。

其用房面积应不低于1000平方米。

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设一门式服务大厅。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建设,可依托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敬老院等机构建立,鼓励做大做强。

(二)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村社区服务中心按“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功能设置,即社区办公室、会议(党建活动)室、图书(科技)阅览室、警务(综治)室、老年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农业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救助保障站,宣传栏、村务公开栏,村民(人口)学校,室外文体活动场所。

用房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平方米。

其中示范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用房建筑面积应在1000平方米以上,并设一门式服务大厅。

具体功能标准如下:

1、社区办公室。

为社区组织接待来访、研究工作、处理事务的场所。

办公室应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包括桌椅板凳、文件橱柜、办公电脑、通信设备等,张贴相关工作人员职责,存放有关会议记录和相关工作台帐等。

使用面积应不少于20平方米。

2、会议(党建活动)室。

为组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召开会议、举行文化活动及开展学习培训的场所。

活动室面积要能够满足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群众学习、开展活动的需要,原则上不得少于80平方米。

桌椅等基本设施齐全。

社区(村)两委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组织生活园地、社区(村)干部分工安排等上墙规范。

3、图书(科技)阅览室。

为社区(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

面积一般不少于30平方米,图书在2000册以上,图书登记造册,管理良好,配有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坚持每天定期对村民开放。

4、警务(综治)室。

为社区(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的重要窗口。

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按照“一警二保”的标准配有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相关功能配套设施齐全。

5、老年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

为老年人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具备娱乐、健身、学习功能,方便社区(村)老人生活需要,有效调节老年人情绪,缓解老人心理矛盾,满足老人交流需求。

6、农业综合服务站。

为向社区(村)提供农业生产及其它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服务站应具备农资供应、农技服务、生活保障等功能。

面积应能够满足各项服务的需要。

7、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为向社区(村)居民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

村卫生室具备诊疗、治疗、保健等功能,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符合国家有关村卫生室的设置要求。

对现有独立设置的村卫生室,要尽量整合到村社区服务中心内,实行一体化管理。

创建示范型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必须不少于150平方米。

对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符合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试行)(浙卫发[2007]155号),至少设有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内部做到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施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8、救助保障站。

为向社区(村)困难群众提供帮扶救助等民政服务和向待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机构。

救助保障站应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电脑、电话、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

9、宣传栏。

为社区(村)进行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科技文化宣传的阵地。

宣传栏应坚固耐用,内容应贴近居民生活,并定期更新。

10、村务公开栏。

为社区(村)定期向居民公开党务、村务、财务的专栏。

村务公开栏应设在便于居民观看的社区(村)中心地带(含自然村),公开项目应按公开目录规范设置,公开时间应按规定及时公开。

村务公开栏面积应在6平方米以上。

11、村民(人口)学校。

为社区(村)召开大会、开展培训和专家授课的场所。

村民(人口)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课桌板凳,具备一定的规模。

12、室外文体活动场所。

为社区(村)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的场所。

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免费向社会开放,并设有器材标志牌、功能牌和活动须知牌,确保本地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三、软件建设标准

1、组织建设。

乡镇政府是社区服务中心的主管机关,县(市、区)级民政部门负责社区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与撤销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2、人员配备。

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般按不少于3人配备。

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般按不少于2人配备,由村支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兼任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可招募志愿者参与管理服务工作。

3、管理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应承担政府委托的公益性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以及便民利民、文化娱乐、便民服务信息咨询、居民自助互助等服务。

工作人员应着装整洁,统一佩戴服务证。

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落实来访接待制、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回访报告制等为民办事制度。

4、制度建设。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内部各项工作、服务和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