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387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消毒杀菌的方法大全Word下载.docx

如移植物、手术刀、针、外科器械、导管、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等,要达到灭菌。

消毒手段:

应用灭菌剂或灭菌方法。

②中度危险性物品:

如接触粘膜的软内镜、喉镜、气管插管、呼吸机部件,要达到灭菌或高效消毒。

应用灭菌剂(杀芽孢灭菌剂作用时间短些)或高效消毒剂。

③低度危险性物品:

如接触完整皮肤的听诊器、桌面及地面等,要达到中效消毒或低效消毒。

可用能杀灭结核杆菌的消毒剂或中效、低效消毒剂。

5、HIV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对被HIV污染的废弃物可用焚烧法;

需要重复使用的(如工作服)可用压力蒸汽法灭菌;

医疗器械可用2%戊二醛浸泡沫2-3小时或70%酒精泡沫10--20分钟再洗净;

工作面、地面等可用次氯酸钠、酒精、漂白粉消毒.

6、皮肤消毒主要目标菌?

皮肤消毒有两个主要目的:

一是预防外科切口和注射穿刺部位微生物及切口感染;

二是预防和控制皮肤携带病原微生物传播流行。

因此,皮肤消毒是针对皮肤上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繁殖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群及其他革兰阴性菌群、皮肤真菌、分枝杆菌以及部分病毒等。

7、口腔科牙钻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①压力蒸汽灭菌法:

可用快速压蒸汽灭菌作裸露灭菌。

②微波牙钻消毒法:

采用小型箱式微波快速消毒器,作用1分钟。

③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要注意用无菌水冲净消毒剂。

④固体热源灭菌:

采用石英晶体消毒器,亦叫“瞬间消毒器”。

温度200摄氏度,作用10秒。

8、哪些因素影响紫外线的消毒作用?

影响紫外线消毒作用的因素有

①微生物的类型

②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程度

③温度和湿度

④有机物污染程度

⑤微生物的生长阶段和修复能力

⑥微生物的悬浮载体

9、B_D实验

B_D实验全名叫布维——狄克试验(Bowie_Dicklest),他是在1963年由两位苏格兰微生物学家J.H_Bowie和 

J.Dick设计,专门用于检测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实验。

B_D试验主要说明的问题:

此试验的结果只可以指明真空灭菌器灭菌时试验包内有无空气团的存在,并不能表示灭菌是是否合格。

10.发热门诊、留观室、病房设置

  医院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

指定收治sars的医院应设立专门病区。

  发热门诊要与其它门诊、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诊室消毒期间,应当有备用诊室,近距离的应有隔离卫生间。

有条件的应有专门的检验室和放射检查室。

离留观室应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要分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各区无交叉。

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留观室分隔无交叉,并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

留观病人一人一室,各病房内应具备洗漱、排泄条件。

疑似病人病区设置同隔离留观室。

病区除上述要求外,尚应设立重症监护病房,或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并不得收治其他常规病人。

医院消毒范围有哪些

  包括发热门诊(有专门的检验室和放射检查室)、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

11、有人情况下如何进行空气消毒

  

(1)必须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首先开窗通风,不能开窗时(沙尘天气),要安装大功率排风扇(尽量低位)强行通风。

  

(2)可用3%过氧化氢喷雾,20~40ml/m3,作用6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1次。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12、无人情况下如何进行空气消毒

  

(1)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3次。

  

(2)0.5%过氧乙酸喷雾,20~30ml/m3,作用30分钟。

  (3)3%过氧化氢喷雾,20~40ml/m3,作用60分钟。

  (4)活化后的二氧化氯,0.05%喷雾,20ml/m3作用30分钟。

  (5)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20~30ml/m3,作用30分钟。

  (6)强氧化高电位酸化水原液喷雾,20~30ml/m3,作用30分钟。

  注意:

消毒时均需在无人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关闭门窗),每天消毒2次。

消毒完毕后方可打开门窗通风。

13、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2)房间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浸有2000mg/L有效氯的脚垫,并要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以保持脚垫湿润。

  (3)桌、椅、门把手、电话机等一般生活、办公用具和一般医用仪器设备表面,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14、病人排泄物、分泌物消毒

  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500~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分泌物可倒入病房卫生间。

每天消毒痰具1次。

15、病人的被褥、衣服、口罩等消毒

  1、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可装入双层隔水污衣袋压力蒸气灭菌。

16、病人床垫、枕芯等消毒

  1、可用环氧乙烷灭菌器消毒。

  2、15%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物品应悬挂,不能堆放)呼吸治疗装置如何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

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再灭菌消毒处理。

17、病室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医疗用品消毒

  上述物品应固定专用。

体温计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听诊器、血压计等可用0.2%过氧乙酸擦拭。

18、救护车、推车、担架消毒

  病人离开救护车后,立即对空间和物品用0.5%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分钟。

19、医院污物、污水如何处理

  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消毒处理。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便器、浴盆可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使用后的隔离衣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废弃物,可以浸泡于0.5%过氧乙酸30分钟,需重复使用的,可置双层黄色垃圾袋内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后方可使用。

现阶段污水处理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量,使总含氯量≥6.5mg/L。

20、病人尸体处理

  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或纱布堵塞人体孔道后,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21、医院如何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医院污染区指,有病人或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区域,如病室、厕所、浴室、洗漱间、污衣污物存放处、杂用室污染端等。

  清洁区指没有上述污染区域,如病区内库房、药房、餐厅、配餐室、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指二者之间,如病区内走廊、护士站等。

22、医院物流和人员进行管理

  1、库房、供应室送药,药房和消毒科送药,食堂送食物,氧气室送氧气,检验科取标本,以及污物回收和运送尸体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病区,分别走各自规定通道。

  2、与病区交接物品时必须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运送物品车辆每日消毒。

运送尸体和污物人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特制口罩、橡胶手套,穿长靴,并加穿隔离衣,必要时戴防护镜。

送清洁物品走内走廊清洁路线。

回收污染物品,走院内污染路线。

清洁、污染车辆均要求密闭,并严格分开。

23、医务人员进入病区流程

  进入清洁通道→打开清洁更衣柜,脱去所有衣物(包括内衣、内裤)→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戴帽子、口罩、手套、防护镜→穿防护服→到达病区缓冲间(半污染区)→戴第二层防护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戴第二层手套→换胶鞋→病区走廊→进入病区。

进病室,每操作一次要及时更换隔离衣及第二层手套、防护帽,2~4小时更换内层口罩一次。

24、医务人员出病区流程

  出污染区,脱鞋套→解开腰带→脱去第二层手套→解领口→解袖口,将隔离衣脱下,污染面向内折叠,放于污衣桶(袋)内→穿胶鞋者,在消毒液中浸泡8分钟后脱下→用快速消毒剂消毒双手→去除第二层口罩、帽子、防护镜,并分类浸泡消毒→再次消毒双手→到缓冲间(半污染区)→脱防护服、第一层手套、口罩、帽子→到达清洁区,脱去内层工作服→洗澡。

25、污水处理方法

主要分为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化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

指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

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

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化学处理:

指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

26、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受到实力的作用,是蛋白质分子运动加速,互相撞击,导致连接肽链的附键断裂,是器分子又有规则的紧密结构,变为无秩序的散漫结构,大量的疏水基暴露于分子表面,并互相结合成为较大的聚合体而凝固沉淀即通过不可逆的破坏酶和结构蛋白,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27、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标菌 

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中心分装销售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SS1,K31)是国承公认的标准菌株。

现制成标准菌片,供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

菌株特点:

(1)该菌为需氧芽孢杆菌,细菌繁殖体G兰氏染色阴性呈紫色,细菌芽胞孔雀绿着色。

其细菌繁殖体对培养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生长良好,表面粗糙呈米黄色。

(2)最适生长繁殖湿度为56-65℃,培养24h即可形成菌落,37℃下24h看不到菌落。

(3)本生物指示剂载体为高级滤纸片,染菌量为5×

105-106cfu/片,封装在小纸袋内,热死亡时间为121℃,3.9min阳性,19min阴性;

D10值1.3-1.9min,符合美国药典第十一版规定标准。

(4)该菌无毒,热抗稳定,在冰箱内4℃下保存一年抗力无明显下降,在常温(20℃左右)可保存1个月。

使用方法

(1)该芽孢菌片使用时将装有菌片的小纸袋放在被灭菌的物品中心部位(每锅放置菌片数按卫生部规定)。

(2)灭菌后,再无菌操作下取出小纸袋中的菌片,放到溴甲酚紫培养液管中。

同时将未经灭菌的菌片投入别一管培养基中作对照。

(3)56℃-60℃培养,48h观察结果,对照管为米黄色;

若灭菌片培养液颜色不变仍为淡紫色,为阴性(-),表示灭菌彻底;

如变黄为阳性(+),表示灭菌不彻底。

培养基成分和配制方法  

(1)成分:

胰蛋白胨10g、葡萄糖5g、蒸馏水1000ml、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指示剂1ml。

(2)配制方法:

①1.6g溴甲酚紫溶于98.4ml的96%酒精溶液中摇匀;

②把前三种成分溶解后,调解PH7.0-7.2,加入指示剂,摇匀;

③每管分装5ml,以121℃20min灭菌后,放4℃冰箱内保存,备用。

注意事项:

(1)防止指示剂中酒精挥发而使溴甲酚紫含量过高(溴甲酚紫含量过高后可抑菌生长);

(2)菌片灭菌后应及时取出培养;

(3)禁止菌片接触任何消毒剂及放射源以免影响抗力。

28、气性坏疽病人隔离措施

(1)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气性坏疽感染的可传染性,从而配合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2)对病人实行床旁接触隔离。

尽量置病人于单间,房间外有醒目的隔离标志,房间内备有隔离基本用物,如洗手消毒液,器械浸泡盆,隔离衣等;

护士进入室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手套,并尽量集中治疗和护理;

凡接触病人及伤口污物后彻底洗刷、消毒双手;

手部有伤口的护理人员不得参与护理;

固定专用治疗、护理用具于房间内,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用物等;

使用过的器械先用过氧乙酸浸泡后再清洗,然后高压蒸气消毒;

使用过的布类,先用过氧乙酸浸泡后再清洗,然后高压蒸气消毒。

对污染程度大的布类予以焚烧;

用过的敷料一律焚烧;

谢绝探视;

解除隔离或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①用过氧乙酸抹洗、擦拭病床、床头柜、凳。

②棉絮暴晒。

③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熏蒸房间。

29、控制气管内套管阻塞引发的肺部感染措施

1、病室内备用合适的消毒内套管,以防紧急情况下置入不合适的内套管而影响机械通气病人通气或因来不及消毒而造成呼吸道感染。

  

2、加强气道湿化。

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并间断滴入湿化液,每次2-3ml或在气管导管口覆盖一层纱布并固定之,将滴入针头别在纱布上,以每分钟0.2~0.4ml,24h250~300ml的速度滴入湿化液,其湿化效果较常规湿化法好。

对机械通气病人应开启电热湿化器,并及时添加湿化液,湿化液选用无菌蒸馏水,湿化温度控制在28~32℃;

对痰液粘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器,将装有药液的药杯与呼吸机上的雾化装置和呼吸机管道相连,开启后随呼吸机送气达到稀释痰液、控制气道感染的作用。

3、定时翻身、叩背,正确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和粘稠度,根据痰液性质配制湿化痰。

31、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1、适用性:

选择时,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考虑对消毒物品的损坏、其次是经济、使用方便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2、消毒剂对物品、对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和毒性。

因此,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拭,可减少对物品的腐蚀性。

使用时应注意,并做好个人防护。

3、消毒剂的浓度均以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一定要按照有效浓度配置,如过氧乙酸原液浓度10%~20%,而不是100%。

碘伏原液浓度0.5%,次氯酸钠原液浓度5%。

稀释使用时应该注意以保证消毒效果。

4、消毒剂的杀菌有效成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因此,不宜大量存放。

要注意标签上的有效期。

5、消毒剂使用液也能污染不同的微生物,随着存放时间延长,污染程度加重。

因此配置和存放消毒剂的容器也应清洗干净或消毒。

6、环境温度对消毒剂杀菌效果有明显的影响,环境温度低消毒效果差。

环境温度对消毒剂使用的影响,环境温度较低时,消毒液冻结,影响消毒剂使用。

7、多数消毒剂在常温下于阴凉处避光保存,但应存放于儿童不易触及到的地方。

也不能存放于冰箱中,以免腐蚀冰箱。

部分消毒剂易燃易爆,保存时应远离火源,如醇类、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

8、合理选用消毒剂,避免大量使用污染环境的消毒剂,如酚类、含氯消毒剂等。

9、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例如,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时。

30、各种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如何?

消毒场所

消 

毒 

方 

用 

消毒时间

室外污染表面

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喷洒

500ml/m2

30min

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60min-120min

漂白粉喷洒

20g/m2-40g/m2

室内表面

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 

适量

2h-4h

0.5%新洁而灭擦试

0.5%过氧乙酸熏蒸

60min-90min

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喷洒 

100ml/m2-500ml/m2

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

8ml/m3

60min

0.2%-0.5%过氧乙酸喷洒

350ml/m2

室内地面

0.1%过氧乙酸拖地

0.2%-0.5%过氧乙酸喷洒 

200ml/m2-350ml/m2

室内空气

紫外线照射 

1W/m3

30min-60min

臭氧消毒 

30mg/m3

1g/m3

120min

餐、饮具

蒸煮

100℃ 

10min-30min

臭氧水冲洗

≥12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250mg/L-500mg/L

15min-30min

远红外线照射

120℃-150℃

15min-20min

被褥、书籍、电器

环氧乙烷简易熏蒸

1500mg/L

16min-24h

电话机(0.2%-0.5%过氧乙酸擦试)

服装被单

煮沸

100℃

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 

淹没被消毒物品

0.04%过氧乙酸浸泡

游泳池

加入含氯消毒剂

余氯0.5mg/L

加入二氧化氯

5mg/L

5min

污水

10%―20%漂白粉溶液搅匀

余氯4mg/L-6mg/L

30min-120min

30000mg/L―50000mg/L溶液搅匀

粪便、分泌物

漂白粉干粉搅匀

1:

5

2h-6h

30000mg/L―50000mg/L含氯消毒剂

2:

1

尿

3%

10000mg/L含氯消毒剂搅匀

10 

便器

0.5%过氧乙酸浸泡

浸没便器

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2%碘酒、0.5%碘伏、0.5%氯己定醇液擦试

1min-2min

75%乙醇、0.1%新洁而灭浸泡

运输工具

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