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06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

战争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

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

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

人们由此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2.人类开发利用了哪些海洋资源?

主要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空间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等。

当今社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谋求的最优先目标。

这也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海洋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仅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气象要素、洋流等方面。

3.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有何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海洋的科学发现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 

造学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海洋记载着人类的过去,海洋预示着人类的未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1)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5)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海洋记载着人类的过去,预示着人类的未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历程及科学探索

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探究下列问题。

(1)郑和下西洋时,华侨主要聚居地区在哪里?

(2)由图可以看出郑和航海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3)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1)主要分布在距我国较近的东南亚等地区。

(2)郑和的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远航中,最远航行至非洲东海岸。

郑和历经艰险,在28年(1405-1433年)的航海生涯中,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友好关系,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证明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

1.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个时代:

时代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

15世纪以前

“天圆地方”占主导地位;

人类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

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

15世纪末以来

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进行了环球航行,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当今社会

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将来

对海洋价值的认识将会继续深化

2.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1.下列有关人类认识海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海洋最早的认识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B.15世纪末开始,迎来了大航海时代,人们逐步形成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认识

C.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D.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解析:

选C。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15世纪以前,人们靠海吃海,就近航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观点;

第二阶段是15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远洋航海技术与理论逐渐成熟,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挡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步打破,人们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第三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第四阶段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2.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研究,以下几项科研成果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1872-1876年,随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海底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B.20世纪50年代以来,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C.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界已经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D.进入21世纪,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

选B。

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深海钻探技术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进入21世纪,科学界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1.以下有关海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B.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D.海洋的价值已被人类充分认识

选D。

时至今日,海洋的价值仍未被人类充分认识。

2.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B.人类对海底地形全面系统的认识是大洋观测计划实施的结果

C.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D.海洋是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

此题考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A、B、C选项均涉及人类在海洋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影响,对应关系要记准记牢。

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和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3~4题。

①遣振(童)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

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

②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4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

③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人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

④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完成环球航行考察。

3.在徐福之行时期,人类认为(  )

A.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B.殖民掠夺开始

C.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D.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空间

4.上述四个事件中,被认为“奠定了海洋科学基础”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第3题,徐福之行发生在15世纪以前,当时人类利用海洋的活动主要是采集贝类和捕鱼、海水制盐、沿海航行等;

15世纪末,进入大航海时代后,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

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当今社会对海洋的认识。

第4题,英国“挑战者”号完成环球航行考察是现代海洋科学研究的真正开始,被认为“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答案:

3.A 4.D

5.读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图,回答问题。

(1)按照古希腊人的观点,海洋位于________,其边缘是________。

(2)开启现代海洋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92-1504年,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到来。

(4)“深海钻探计划”的实施,诞生了________说和________学说。

(5)“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使人类对海洋有了怎样的认识?

(1)大陆周围 深渊

(2)“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

(3)大航海

(4)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

(5)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一、选择题

经过几个世纪前仆后继地进取、探索,人类对海洋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据此回答1~3题。

人类大航海时代开始于(  )

A.15世纪初B.15世纪中

C.15世纪末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下列地理事件能成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进入科学研究时代”的标志的是(  )

A.郑和七次下西洋

B.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C.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D.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

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是(  )

A.葡萄牙人麦哲伦B.意大利人哥伦布

C.英国人库克D.葡萄牙人达·

伽马

1.C 2.D 3.A

阅读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4~7题。

4.在以①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  )

A.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

B.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C.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D.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5.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________所示类型的船舶(  )

A.①B.②

6.下列海洋科考活动,主要利用③类航海工具的是(  )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B.郑和下西洋

C.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

D.20世纪50年代深海钻探

7.在人类以序号②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

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

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

该题组以四幅不同时代航海工具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四幅图展示的航海工具依次是小渔船、大帆船、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和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科考船。

第4题,以①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为15世纪前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

第5题,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是1519-1522年由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的,那时人类航海的动力主要是风力、海流和人力。

第6题,内燃机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之对应的海洋探索事件是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

第7题,在以序号②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局限在气象要素和洋流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探险活动,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

4.B 5.B 6.C 7.A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回答8~10题。

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B.春末

C.冬季D.初秋

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0.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A.半年B.一年半

C.二年半D.三年半

第8题,船队经过的东南亚和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船队去时由东北向西南航行,利用风力应选在冬季。

第9题,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风航行。

而在北半球夏季出发时,乙地盛行东南信风,从乙到丙顺风航行,但到达丙地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应等到下一个风季即东北季风吹起时再从丙地到丁地。

第10题,冬季从甲到乙,第二年夏季从乙到丙,等到冬季从丙到丁,一年过去了。

从丁返回甲时则是借助西南季风,又一个夏季来临,总共至少需要一年半(冬夏均指北半球)。

8.C 9.C 10.B

读图,回答11~12题。

(双选)

一艘远洋货轮5月18日从上海港出发,6月30日到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下列情况可信的是(  )

A.在①海峡通过时,船只顺流而行

B.在②海峡遇雷阵雨

C.在③海峡遇细雨蒙蒙的天气

D.在④海峡通过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

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的35万吨巨型油轮要走的通道有(  )

第11题,图中①为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气候,北半球5月18日-6月30日应为夏季,干燥少雨;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所以船只经过①海峡应为逆流而行。

②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热带雨林气候,在5月18日-6月30日为多雨季节,多对流雨。

③为英吉利海峡,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④为曼德海峡,所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海水盐度高,船只经过此处,吃水深度变浅。

第12题,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首先经过英吉利海峡;

油轮重量超过25万吨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

11.BC 12.BC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

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近一个世纪。

据下图完成13~14题。

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

A.第一次航路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第13题,郑和下西洋应在冬季最合适,此时顺风顺水。

第14题,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利用了洋流,此时路线是顺流而行,因此时间缩短。

13.D 14.D

二、综合题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麦哲伦是于1519年9月20日率一支船队经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从塞维利亚城出发向________航行,越过________洋,首先到达巴西海岸,随后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__洋,该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回到出发的国家。

(2)在麦哲伦所在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全面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

(1)需要联系历史的相关知识来思考,答题时要注意联系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巴西海岸、菲律宾群岛等。

(2)当时正处于海洋探险时代,航海的主要动力是风力、海流和人力,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就集中在影响航海的主要因素上。

(3)思考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时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1)西 大西 麦哲伦 太平

(2)气象要素 洋流

(3)一方面,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打破,扩大了世界市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世界科学史和航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另一方面,新航线的开辟也带来了殖民主义的侵略,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27日,中国第十次北极科考队完成主体考察任务回国。

本次考察紧密围绕北极海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海洋生物生态、地质与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海洋业务化监测为主的综合海洋调查,共获取基础数据152G和各类样品逾6640份,完成主体工作任务,为完善北极业务化监测体系作出贡献。

材料二 北极地区投影图。

(1)在图中用M把斯瓦尔巴群岛标出,并用实线箭头在北极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中标出⑩洋流的流向。

(2)填写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A是________洲;

D是________洲;

B是________洲;

C是________岛;

E是________海峡;

③是________岛;

④是________海峡;

⑤是________海。

(3)①是________(国家),该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盐度最________的海,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斯瓦尔巴群岛比同纬度其他岛屿的气候要温暖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的影响。

(5)⑦是________(洋流),它对欧洲西部地区的________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

⑧是________(洋流),它与________(洋流)相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渔场。

(1)略。

(2)亚 欧 北美 冰 丹麦 格陵兰 白令 白令

(3)挪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控制,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分支暖流的影响 波罗的海 低 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四周有大量地表淡水汇入冲淡海水

(4)挪威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暖流)

(5)挪威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暖流) 温带海洋性 拉布拉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纽芬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