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07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NCR脱硝系统操作规程朱连才Word文件下载.docx

氨水由专用槽罐车送来,用车辆自带软管经快速接口接驳加注泵进口管道和循环管道。

氨水一般为17%-20%的氨水。

氨水加注泵是两台离心泵,出口阀和循环阀手柄上设有开关。

送上加注泵电源,出口阀和循环阀开启,而且氨罐未满溢时,可以开启加注泵向氨罐补液。

为安全起见,氨水储罐边设有自来水紧急喷淋装置,紧急时用于冲洗眼睛、皮肤,作防护预处理。

SNCR氨水供应泵系统在氨罐旁,设有一组氨水加压泵组,从氨水储罐底部抽取氨水,加压后,由喷射加压泵送至预热器4层处分解炉内的SNCR处理单元。

每组喷射加压泵组有2台不锈钢多级离心泵,一用一备。

每个泵组进口除设有手动隔离阀外,还设有电控气动隔离阀可实现远控开关,压缩空气气源取自厂内压缩空气站;

出口设有远传压力表。

每台加压泵设有进出口手动隔离阀和出口逆止阀。

在现场还设有氨气泄漏检测仪,防止氨水泄漏过大,进行喷淋降低浓度。

氨水储罐设有液位计,低液位时停运氨水加压泵。

来自SNCR系统喷射加压泵的氨水,分别经各自的电控气动阀、过滤器、流量计和调节阀送入喷射环管,满足水泥线NOx的控制要求。

各管线设有单向阀防止氨水、自来水回流,尤其防止氨水泄露。

另设有自来水冲洗氨水管路,SNCR系统停机和检修时可以冲洗氨水管路,保证管路中无氨水残留。

2.2SNCR喷射器

SNCR喷射器是不锈钢材质,双层套管,氨水走中间,厂用压缩空气经调压阀稳压为0.35—0.45MPa后走外层,冷却喷枪和喷头,并通过喷头处的雾化喷嘴雾化氨水,喷入炉膛。

喷射器用软管与氨水和压缩空气管相连,用连接螺栓固定在分解炉本体已安装好的法兰上,共计9支喷射枪。

2.3其他

控制和调节模块安装有智能PLCSiemensS7-300,分布式I/O,总线通讯。

全自动控制、管理、协调和监控所有工艺功能。

并与自身的DCS通信,接受有关工况参数、控制信号。

现场控制柜设有一台带触摸屏的工业计算机作为人机操作界面,实现SNCR的投运、监控。

3.运行巡检管理

3.1管理内容

3.1.1公司所属各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对脱硝设施运营实施标准化管理,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3.1.2脱硝设施应与生产系统同步投运,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降低脱除效率、停运脱硝设施;

发生故障确需停运时,必须提前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

脱硝设施的规模、地点、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3.1.3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依据标准及法规要求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受监督管理和考核。

公司有责任做好系统的运行管理并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3.1.4脱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应有完整的记录,并实行严格的档案管理。

3.1.5固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作为环保设施运行调控依据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依据,作为排污费及环保电价补贴依据,按照主设备标准实施管理并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3.1.6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必须依据应急预案妥善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危急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公司和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对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控股公司和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启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3.2脱硝氨站的出入管理方法

3.2.1脱硝氨站正常运行期间为无人值守岗位,集控人员通过接入集控室DCS的控制系统对氨站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监控,并辅助工业电视和值班人员定期巡回检查。

氨站实行封闭管理,站内无人期间一律上锁,钥匙由集控人员保管。

3.2.2因工作需要进入氨站的设备管理人员、检修人员、运输人员、必须经运行值班人员许可后方可入内。

3.2.3进入氨区的槽车必须设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胶带。

3.2.4各级安全检查人员进入氨站必须有综合部相关人员陪同,站内一律不接待外来参观学习人员。

3.2.5所有进入氨站的人员须听从运行值班人员指挥。

经过安全交底,明确氨站的安全风险,遵守各项规定,接受安全检查,并执行登记制度。

3.2.6进入氨站人员必须穿全棉工作服,禁止进食和饮水,不得穿带铁钉的鞋,不得携带火种,关闭无线通讯工具,释放静电。

3.3日常运行规定

3.3.1运行值班人员负责氨站的日常运行和机组的供氨操作。

按指定路线对氨站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完成抄表记录,及时发现缺陷并按公司缺陷流程正确处置。

3.3.2运行人员进入氨站前须确认无漏氨报警。

3.3.3氨泄漏监测仪和漏氨报警装置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热控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表计进行校验。

3.3.4出现漏氨报警时,运行值班人员立即停运相关运行设备,启动喷淋装置,汇报上级。

得到上级指令后携带便携式漏氨检测仪到就地确认,靠近氨区前明确上风位,进入氨站必须穿戴好全身防护用品。

3.3.5如发生氨泄漏,应及时汇报值长,由值长启动《氨站氨泄漏应急预案》。

3.3.6在氨站内进行设备操作时,操作人和监护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操作中严格执行《安规》和《运行规程》的相关规定。

3.3.7氨水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参加复审。

3.3.8责任部门定期组织氨系统培训教育,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档案,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3.9责任部门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识培训活动。

3.3.10责任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氨系统泄漏反事故演习,由氨系统管理人员组织。

3.4日常检查操作规定

3.4.1正常运行期间,气化器水位保持在600~700mm,水温设定为50~80℃,氨气出口温度设定为10~75℃。

3.4.2气化器投入运行后,开启水室溢流阀,关闭水室疏水排污阀。

3.4.3当“气化器水位低限”报警时,就地确认是否低于600mm,如果低于600mm,通过补水手动门进行补水至600~700mm之间;

若水位不低,则属于报警信号误发,可以在程控小室强制该信号,#1气化器短接13、14接点,#2气化器短接15、16接点。

3.4.4“气化器水温低”和“氨气出口温度低”报警信号发出后,即便就地温度不低也不可强制信号。

3.4.5氨区程控小室的“气化器水温”和“氨气出口温度”不可随意更改。

3.4.6脱硝系统投入步骤:

(1)检查脱硝系统两侧稀释风机运行正常,所有仪表显示正常;

(2)检查脱硝系统混合器前快关阀、调节阀关闭;

(3)气化器水室补水至600~700mm;

(4)开启气化器蒸汽加热手动阀;

(5)氨区程控小室程控柜送电(气化器水温、出氨温度已设定);

(6)气化器水温达50℃左右后开启气化器入口手动阀和电磁阀;

(7)开启待投入氨水灌出料阀前后手动阀,开启氨水灌出料阀;

(8)检查炉前脱硝系统压力在0.3MPa左右;

(9)开启混合器前快关阀;

(10)开启快关阀前调节阀;

(11)检查脱硝系统各参数正常。

3.4.7脱硝系统退出步骤:

(1)关闭氨水灌出料阀;

(2)关闭气化器蒸汽加热手动阀;

(3)待气化器出口压力降至0.8MPa时关闭入口电磁阀和手动阀;

(4)关闭混合器前氨气调节阀;

(5)关闭混合器前快关阀。

3.5氨水接卸规定

3.5.1氨水的接卸工作由集控操作人员和氨水运输人员共同完成。

3.5.2氨水槽车到现场时,集控操作人员负责审核氨水出厂单据、质量证书,并确认运输人员是否携带《危险品运输操作证》,如有缺项应拒绝接卸。

3.5.3进行卸氨操作时,集控操作人员和运输人员需穿好防化服,戴防护手套、护目眼镜、带有氨气过滤功能的口罩或防毒面具。

3.5.4集控操作人员陪同卸氨运输人员到现场进行系统确认,口头交代好注意事项。

由卸氨人员连接好槽车的进出的管道。

集控接卸人员开启相关阀门,并严格按照《锅炉运行规程》进行卸氨操作。

氨水接卸时应注意控制流速不能过快,防止因静电摩擦起火。

3.5.5氨水卸车时,集控操作人员应对作业区域内大气中的氨浓度测试,并控制作业区域内大气中的氨浓度低于30mg/Nm3,否则因立即停止卸氨,查找漏氨点,处理后才能继续卸氨。

属于槽车运输方问题且无法处理正常时,集控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接卸。

3.5.6当氨水槽车液位指示为0,停运卸氨压缩机后,由氨水运输人员关闭槽车上的气、液相截止阀,并分离槽车的连接软管及接地线,经集控操作人员确认后槽车方可离开。

3.5.7集控接卸人员根据接卸前后储罐的液位差,估算所来氨水的数量,并做好相关台帐。

当氨水数量与出厂单据所列值有较大出入时,及时向上级汇报。

3.5.8集控巡检人员每天白班对卸料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进行一次排液。

3.6其它安全措施

3.6.1脱硝氨站区域门口贴有明显的危险品提示标志和相关注意事项。

3.6.2氨站内严禁明火,氨储存区半径25米范围内需动火操作时,应执行相应的动火管理规定。

3.6.3氨站所有设备和操作工具必须采用防爆型设计。

3.6.4一般情况下保持一个氨水贮罐运行,使用的储罐最高液位不超过罐容积的70%,罐内压力低于1.5MPa,温度在35℃以下。

3.6.5氨站程控室内配置有6套防毒面具,2套防酸碱橡胶手套和防酸碱鞋,1瓶2%稀硼酸溶液。

由责任部门负责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3.6.6集控室会议室内配置有两套正压式呼吸器和防化服安全防护用品,由技术支持部消防安全专工和责任部门锅炉专工共同负责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3.7报告与记录

3.7.1脱硝设施计划性检修报告程序

3.7.1.1脱硝设施检修计划由技术支持部按照检修计划工期提前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并备案后按照计划工期实施检修工作;

3.7.1.2新投运的脱硝设施,质技部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启动申请,并完成相关环保手续。

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并备案后,脱硝设施按照计划启动;

3.7.1.3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核查、监测、标定、试验,技术支持部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备案;

3.7.2脱硝设施异常报告程序

3.7.2.1脱硝设施非计划性检修特指因故造成脱硝设施或脱硝设施主要辅助设备退出运行的,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情况:

3.7.2.2脱硝设施未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或故障情况下退出运行的;

3.7.2.3脱硝设施或主要辅助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的;

3.7.2.4污染物在线连续监测系统故障造成在线数据中断的;

3.7.2.5脱硝设施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值长应立即启动脱硝设施异常报告流程:

3.7.2.6值长为脱硝设施事故处理现场第一负责人,在处理事故时,应尽量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恢复脱硝设施运行,确保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

3.7.2.7脱硝设施异常发生后应第一时间汇报值长、质技部相关专工及维护部门,值长应在15分钟内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

3.7.2.8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3.7.2.9值长应记录异常主要原因及处理经过。

3.8检查与考核

3.8.1公司质技部按照本工作制度进行检查。

3.8.2按照公司绩效评价标准、各部门绩效评价制度进行考核。

4.设备维护

4.1氨水罐的维护

4.1.1氨水罐需每年检查一次泄漏情况;

4.1.2顶部的加注口需每年检查一次;

4.1.3顶部的呼吸口需每年检查一次;

4.1.4如果氨罐由于任何原因需要清空,首先关掉液位计前的阀门,拆下变送器,关掉氨水加压管路的进口阀,小心打开人孔门,清洗,通风后,才能进入氨罐。

4.2SNCR氨水泵供应系统的维护

4.2.1运行中检查管路有无泄漏,泵工作是否正常;

4.2.2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需要时调整保护设备安全;

4.2.3每年至少检查氨气泄漏检测器2次;

4.2.4按设备定期切换和试验制度,每月切换工作和备用泵。

4.3SNCR处理单元的维护

4.3.1检查氨水和自来水管路无泄漏,控制柜柜氨气检漏无异常;

4.3.2检查SNCR处理单元仪控压缩空气压力正常;

4.3.3氨水管路过滤器和自来水管路过滤器每年定期清理2次,运行中如果怀疑有堵塞,如调节阀开度全开流量不大,应清理滤网;

4.3.4检查喷射器模块各喷射器流量、压力正常,且流量、压力均衡。

如流量偏差大,可关小调节流量大的喷射器管路针型阀,使其他管路流量相应增大;

4.3.5拆开管路前应先冲洗管路,做好安全措施。

4.3.6每年检查氨气泄漏检测器2次。

4.4SNCR喷射器的维护

4.4.1检查各喷射器雾化压缩空气调压阀工作正常,压力均在3.3—4.5bar;

4.4.2至少每月检查喷射器一次;

4.4.3如中喷射器模块针型阀调整后某喷射器流量仍偏小,可能该喷射器喷头有堵塞,应取出喷枪检查清理喷头;

4.4.4拆除喷射器前应先冲洗管路喷枪,停运该喷射器,关闭气、水隔离门,必要时停运SNCR系统;

4.4.5需要时可用弱酸如柠檬酸清洗雾化喷嘴上的浆状物,或者拆除外护管,用细金属丝或压缩空气清理雾化喷嘴。

结浆严重时,可拆除整支喷枪,用盐酸清洗。

5.安全操作规程

5.1进入现场要正确佩戴劳保防护服:

如护目镜、呼吸防护装置、面部防护装置、耐热防护手套及防护工作服等;

5.2罐体、阀门、管道连接处不得有泄漏现象,罐体旁边如有积水要及时排净;

5.3在氨水罐添加氨水时,要做好跑、冒、滴、漏的处理工作,加完氨水后立即盖好,严禁无故打开氨水储罐;

5.4经常检查电机运转情况是否平稳,机械密封的磨损及泄漏情况,及时更换磨损密封件,防止压力水进入电机;

5.5不管系统是否运行,只要喷枪没有被取出,就必须保证喷射模块内有压力(约为0.4MPa),防止没有空气冷却导致喷枪烧坏;

5.6为防止还原剂过滤器堵塞,须定期清理各管线过滤器(每周至少2次):

喷射区过滤器清洗时先关闭喷枪还原剂球阀,但不关闭压缩空气,待管线与喷枪中无残留还原剂后,再拆除还原剂过滤器堵头进行清洗;

5.7还原区内滤网清洗时首先关闭过滤器的前后球阀,准备合适的容器置于过滤器堵头下,防止管道内的残液四处漫流;

5.8系统停机后,用压缩空气清洗喷枪液体接口,避免液体残留在喷枪内,喷枪取出操作顺序:

关闭还原剂管路球阀-打开连接法兰螺栓-将喷枪抽出部分-关闭雾化空气管路球阀-将喷枪取出-将喷枪孔堵死喷枪插入操作顺序:

取下喷枪孔盲板-将喷枪插入部分-打开雾化空气球阀和还原剂管路球阀-固定连接法兰(系统长时间停机时,必须按上述喷枪取出顺序将喷枪取出,防止喷枪堵塞和损坏)由于喷枪的喷射具有方向性,插枪时要确保连接雾化空气的三通处于竖直状态;

5.9还原剂储存及制备区内禁止吸烟,禁止带入火种;

5.10当皮肤与还原剂接触后,要用清水彻底清洗皮肤,当与眼睛接触后,要用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5.11无论系统是否运行,必须保证PLC的电源供应,若停电时间过长,会造成系统的自动运行程序丢失;

5.12在遇突发事故时,例如压缩空气停止,现场岗位人员要立即将喷枪全部拔出,防止枪头被高温烧坏;

5.13如遇大面积氨水泄漏现象,在处理前应通知公司安全员、分管领导、生产调度到现场,做好安全监督;

6.紧急事故的预案处理

6.1浓氨水溅射的处理

浓度为15%以上的氨水对人体溅射损害较大的是眼镜、口腔、鼻腔、皮肤等。

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10分钟;

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继续冲洗;

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硼酸液湿敷。

长时间接触氨水导致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沾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烦躁等症状的,应迅速离开现场,并唾弃被氨水污染的衣裤;

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持续3天;

鼻粘膜受到强烈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荣誉,若出现肺气肿、咽喉梗塞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一旦发现氨水溅射进入眼睛,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再滴入氯霉素眼药水。

在现场处理过程中应通知当班领导疾控就近就医观察处理。

6.2进入浓氨区工作要求

浓氨水工作区域主要发生在氨水储罐区内及氨水输送管道发生泄漏时。

再进入此类区域作业时,应达到以下着装要求:

在正常的劳动防护用品配置外,需佩戴护目镜、配用活性炭防护。

一旦发生氨水储罐破碎泄漏事件,应尽快调整管道泵的操作模式,利用管道泵泵送破损罐体的参与氨水直至排空。

如缓冲罐发生泄漏事故,依据泄漏点的位置,尽快采样旋涡泵喷射清空。

遗撒到场地或塔架内的氨水,应尽快用清水稀释至5%以下。

周围有积液井的可考虑清液经过滤后作为低浓度会用。

排污液排污浓度控制在3%以下。

在发生泄漏后,在对储罐或缓冲罐进行检查前应清水冲洗及压缩空气清扫处理后按照规定着装要求进入,通过实地观测确认该主要破损原因,针对性进行补救。

玻璃钢破损的主要可能性为:

1)内衬选材不当,一般地储存酸性介质通常选用乙烯基树脂;

储存碱性介质采用双酚A型树脂;

2)强度层玻纤材料与树脂材料浸湿性不良;

3)结构层设计不合理,缠绕线型和缠绕层数不能满足要求;

4)固话化脱模操作不当,强度形成过程因内力形成渗漏;

5)内衬层树脂厚度不够或运输安装不当形成裂纹导致渗漏;

6)拐角过度区出现应力裂纹;

7)液下接管糊制缠绕层数不够导致接管渗漏。

找到破损原因后,铲除破损区域分层部分,并用磨光机打磨掉缺陷,宽度不小于5cm,然后按照工艺要求重新进行辅层,侧部分维修需通知厂家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