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18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宁中考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C.世博会上,中国馆“智慧的长河”展区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动”版的“清明上河图”。

D.杜鹃花盛开的大明山,是吸引游人来观赏的好季节。

6.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青翠的竹林,都在江水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就连我自己也融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洒下落日的余晖

B.湍急的河水推挤着船舷

C.整个世界五彩斑斓

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女儿国等地的神奇经历,这是—部神话小说。

B.《繁星》、《春水》内容上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主,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

C.祥子第三次买车,是在婚后,用的是虎妞的钱,但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又把车给卖掉了。

从此,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D.保尔当过童工,后来在革命者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诗“随”“人”用得好,诗人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船过荆门时所见到的不断变化的景物,写得极为传神。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运用“风飘絮”‘雨打萍”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碎,形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的局面。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诗句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雄心。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首诗写诗人不善于种田,傍晚收工时,露水打湿了衣裳,沉重的劳作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抱怨之情。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

节食、锻炼、遗传基因。

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

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

肠道微生物群落。

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

研究人员发现:

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

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

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

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

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

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

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

“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

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

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

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⑦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

(作者:

林恩,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身体肥瘦类型

B.遗传基因

C.肠道微生物群落

D.日常食谱

10.对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

B.分类别作比较

C.列数字下定义

D.作比较打比方

1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B.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C.人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D.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

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B.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

C.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

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D.研究结果已经能够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

6~19小题,10分;

本大题共16分)

(一)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大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大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猿则百叫无绝

B.野芳发而幽香发闾左適戍渔阳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1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描绘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无穷的乐趣。

B.第③段描绘了四幅温馨的画面,其顺序是: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C.第④段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欧阳修被贬滁州,纵情山水,与民同乐,深受百姓喜爱。

他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修建了“醉翁亭”。

第Ⅱ卷(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二)晏子谏景公①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②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刘向《晏子春秋》)

[注]①晏子:

名婴,齐国宰相。

景公:

齐国国君。

②闻命:

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2分)

(1)晏子入见,立有间()。

(2)公被狐白之裘()。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怪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景公或晏子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

(1)请完整地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表现作者远离家乡,为国戍边却未能建立军功,壮志难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周忌讽齐王纳谏))

五、综合题(共6分)

21.最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沉着应对”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形成排比。

沉着应对,让花季更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雨绸缪,让社会更和谐!

(2)[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的?

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现象?

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40字左右。

六、现代文阅读(共14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搬入新居不久的一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地打着字。

光线很好,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泼洒进来,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温暖、清亮、宁静。

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敲门声,像宁静的湖面扔进了一个石子,打破了这份宁静和惬意。

我心里好生纳闷,嘀咕道:

门上不是有门铃吗?

为什么还要这样乱敲门?

③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屏住呼吸,从“猫眼”往外看去:

只见一个陌生人。

他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斑斑点点,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的神色。

他是谁?

想干什么?

一连串疑问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并做好随时关上门的准备,问道:

“你找谁?

④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A】他抖抖颤颤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一根递过来,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意,嗫嚅道:

“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

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⑤“什么事?

你说吧。

”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那根香烟,一脸狐疑地问道。

⑥见我态度平和,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激动,脸涨得更红了,急促地说道:

“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他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

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的房子。

我想,孩子来了以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

如果他看到城里人住上他爸爸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心里一定会感到自豪的。

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房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描述清楚。

”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⑦我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想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位细心的父亲啊!

吗?

那是一个父亲的自豪与骄傲啊!

我也是一个父亲,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或者在报刊上发表一篇小文章,不也喜欢在儿子面前炫耀一番吗?

想到这儿,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⑧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

小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一双眸子很亮。

见到我,小男孩一副怯怯的样子,但看到我热情和蔼地抚摸他的头,才放松下来。

【B】他父亲在一旁堆着一脸的歉意,不停地说道:

“乡下孩子,不懂事,请多包涵。

⑨父子俩套上我递过去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

也许是第一次踩上木地板,他们好像生怕将木地板踩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

我看到,此时,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和拘谨。

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地显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

“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

当时在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你看,当时在砌这面墙的时候,墙上还留有一个洞口,和隔壁是相通的,为的是运送砖块、水泥、黄沙等施工材料,房子建好后,这个洞口便被堵上了。

现在,我要是不说,你可一点也看不出啊!

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⑩看得出,孩子的父亲在竭力向孩子描绘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一些细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

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自己的父亲,眼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情,只见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似乎又直了许多。

面对此情此景,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看完了我的新居,父子俩手拉着手退到门边向我告别。

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两只手,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道: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李良旭,摘自《名言》2010年第2期,有改动)

22.按要求填空。

(1)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第⑩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A、B两句加下划线的词,富有表现力,请联系上下文进行品析。

(1)他抖抖颤颤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一根递过来,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父亲在一旁堆着一脸的歉意,不停地说道:

24.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删去?

为什么?

请说说理由。

(3分)

25.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幸福”。

七、作文(50分)

26.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

命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与景,宛如—颗颗珍珠,散落在记忆的河边。

让我们轻轻地把它拾起,一颗、两颗、三颗……人生的体验,自然的馈赠,思想的启迪,将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

请以“拾起心中的珍珠”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话题作文

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要求:

(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答案】1.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的能力,较容易。

C项中的“干涸(gù

)应为”干涸(hé

)”。

其他选项注音均正确。

该题涉及到形声字的辨析,易读错,平时应注意积累。

【答案】2.B

【解析】考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较容易。

A项中“脑羞成怒”应为“恼羞成怒”,词义为“因为羞臊到极点而大发脾气”;

C项中“荒戮”应为“荒谬”,词义为“荒唐,错得离谱,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D项中“来势凶凶”应为“来势汹汹”,词义为“形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猛烈”。

此题错误十分明显,主要考查形近字和词语的掌握,读书时要注意积累,注意它们的意思和适用范围,不要望文生义。

【答案】3.D

【解析】A项中“蠢蠢欲动”比喻敌人或坏分子准备进行活动,为贬义。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B项中“沧海桑田”意为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非常大,此处望文生义,为误用。

C项中“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

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此处为误。

【答案】4.B

【解析】B项为陈述句,句末应为“。

”号。

【答案】5.C

【解析】A项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或“使”。

B项概念并列不当,“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文学名著”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D项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答案】6.D

【解析】语段突出“绿”,语意连贯,色彩一致。

A项“落日的余晖”,C项“五彩斑斓”破坏了色调的协调,B项“湍急”“推挤”无法显示静态的水面绿油油的倒影。

【答案】7.A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阅读掌握情况,难度较小。

A项中《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所著的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不是神话小说,此外“女儿国”是《西游记》中的地名。

名著阅读题主要考查作品的作者,国籍,作品名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重要的故事情节,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答案】8.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难度适中。

古典诗歌鉴赏多是选择课内古诗歌,考查的重点是内容和语言。

做此题只要仔细分析就能发现D项未能抓住“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也就是说对诗歌的主旨把握出现了错误,这首诗写的是归隐之后的田园之乐。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对课内诗词加深理解与诵读,其次在理解诗歌时要联系作者背景,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9.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对象的把握能力,难度适中。

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是看题目,有的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有的则是针对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命题;

二是看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些句子醒目突出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

此题结合题目中的“它们决定”和第①段的最后一句,我们可以断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肠道微生物群落。

【答案】10.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较容易。

中学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

画线句“人体内的菌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菌类群和拟杆菌”中的90%显然是列数字,从“两大类”可以看出。

【答案】11.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筛选能力,难度适中。

从选文第④段第一句中心句下面的二.三句“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

”可以判断B选项错误。

其他选项都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这类题往往筛选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做这类题要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针对相应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判断。

肥胖者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并不平衡。

【答案】12.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判断能力,难度较大。

B项原文为“作用之一”,表达不严谨。

C项的内容颠倒了,导致结果错误。

D项原文为“目前还不能肯定”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这类题往往涉及到品析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说明文的用语要求准确,简明,做这类题要注意说明文用语中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甚至以模糊词语来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

【答案】13.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难度较大。

A项的“绝”都是“停止”的意思。

B项其一“发”是“开”的意思;

其二“发”是“征发”的意思。

C项其一“得”是“领会”的意思;

其二“得”通“德”,是感激的意思。

D项其一“名”为动词,“取名”的意思;

其二“名”为名词,“名词”的意思。

因为文言文用语灵活,一种情况是一词多义,一种情况是词类活用,一种情况是文言通假,还有的是古今异义,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前后语境辨别语义。

【答案】14.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虚词多种用法的能力,难度适中。

B项的“之”同为助词,可译为“的”。

A项其一“于”为介词,可译为“在”,其二“于”为表比较的介词,译为“比”。

C项“也”其一表感叹语气;

其二表判断语气。

D项其一为介词,相当于“于”;

其二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文言虚词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一般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题一般都是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查语法,因此做这类题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二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总体把握句意的基础上推断用法和意义。

平时应注意积累。

【答案】15.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推断能力,较容易,从课文第①段“作亭者谁?

”可以推断出D项“醉翁亭”并非欧阳修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而修建。

因为这类题考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