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425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0年宁德市福安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ADH分泌减少

B、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C、醛固酮分泌减少

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解析】高浓度葡萄糖使得血糖超过肾糖阈,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出现尿量增多。

6、关于胸腔积液渗出液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胸液李凡他试验(-)

B、胸液多为混浊

C、胸液LDH>200U/L,胸液LDH/血液LDH>O.6D、蛋白含量≥30g/L,胸液/血清>0.5

【解析】渗出液胸水特点包括:

外观混浊或为血性,比重>1.018、细胞数>500×

106/L、胸液李凡他试验

(+)、蛋白含量≥30g/L、符合Light标准。

7、肿瘤细胞等可产生下列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A、溶菌酶

B、碱性磷酸酶C、透明质酸酶D、胶原蛋白酶

【答案】C

【解析】在疏松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与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理化防御屏障分子筛,透明质酸酶可以水解透明质酸,使防御屏障破坏。

8、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是(。

A、支气管哮喘B、大叶性肺炎C、矽肺

D、支气管扩张

【答案】ACD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原因有:

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

支气管、肺疾病中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矽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故选ACD。

9、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解析】恒量消除又称零级消除动力学,指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数量的数量消除。

故选C。

10、不直接与咽相通的是()。

A、喉腔

B、口腔C、鼻腔

D、中耳鼓室

【解析】咽是消化管,是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与喉腔的要道。

咽腔可分为①咽腔鼻部②咽腔口部③咽腔喉部。

11、关于结缔组织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细胞种类多,数量少

B、无极性

C、含大量丰富的血管D、细胞间质少

【解析】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液态、胶体状或固态的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

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故选D。

12、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时,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A、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

【解析】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

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例如,肾上腺髓质接受感神经的支配,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共同参与机体的调节。

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时,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神经调节。

13、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

A、抗利尿激素增加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D、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析】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这种现象称为水利尿。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的是(。

)A、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B、严肃认真,精益求精C、齐心协力,密切配合D、严密观察,加强监护

【答案】ABCD

【解析】手术治疗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与其他疗法相比它见效快。

但手术治疗也有不可避免的损伤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因此,医务人员必须遵循以下道德要求:

①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②严肃认真,精益求精;

③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④严密观察,加强监护。

故选ABCD。

15、ICU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你坐在护理站远观其心电图监护仪发现有类似心室颤动的波型时,你应该()。

A、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摩并给予电击B、呼叫求救后,立即给予患者电击

C、马上给予胸前重击

D、快速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及脉搏后,给予适当的处置

【解析】应立即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如自主呼吸、循环停止,应立即心肺复苏并除颤。

16、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体(抗HBs)

B、核心抗体(抗-I-IBc)C、表面抗原(HBsAg)

D、e抗原(HBeAg)

【解析】HBeAg持续阳性反映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17、现代医学强调医务人员的义务是()。

A、诊治疾病的义务

B、解除疾病痛苦的义务C、发展医学科学的义务

D、提供情况供病人选择的义务

【答案】ABC

【解析】现代医学强调医务人员诊治疾病,解除疾病痛苦,发展医学科学等的义务。

故选ABC。

18、感染组织高度肿胀坏死,按之可听到“捻发”音的细菌可能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产气荚膜梭菌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可发酵肌肉和组织中的糖类,产酸产气,严重病例表现为组织胀痛剧烈,水气夹杂,触摸有捻发感,最后产生大块组织坏死,并有恶臭。

19、感染组织高度肿胀坏死,按之可听到“捻发”音的细菌可能是(。

20、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

A、减慢射血期

B、等容舒张期C、快速射血期D、等容收缩期

【解析】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快速射血期。

21、听觉中枢()。

A、中央后回

B、中央前回C、颞横回

D、边缘叶

【解析】听觉中枢是指位于听神经以上的脑干和大脑半球中的听觉结构位于颞横回。

22、最可能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药是()。

A、硝酸酯类药

B、调脂药物

C、β受体阻滞剂D、抗血小板药物

【解析】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即为“变异型心绞痛,”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

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及猝死。

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冠状动脉上面的β受体,导致α受体相对占优势,可加重变异型心绞痛。

23、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

【解析】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非条件反射不经过,且条件反射的数目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是有限的。

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都有关系,其中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皮层起着重要的作用。

24、吗啡与哌替啶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吗啡的镇咳作用较哌替啶强

B、哌替啶的成瘾性较吗啡小

C、两药对胃肠道平滑肌张力的影响基本相以D、分娩止痛可用哌替啶,而不能用吗啡

【答案】AC

【解析】哌替啶与吗啡相比,镇痛、镇静作用持续时间、强度均弱于吗啡。

但哌替啶无镇咳作用A。

选项说法错误。

哌替啶对胃肠平滑肌、胆道、泌尿道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均较吗啡弱。

故选AC。

25、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解离后抗体的特异性改变

B、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C、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

D、解离后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保持不变

【解析】抗体与抗原解离后不发生改变,其活性和特异性不变。

26、女性,32岁,胸闷、气短10天,伴腹部不适,发热37.5℃,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无腹泻、恶心及呕吐,B超显示胸、腹腔积液,PPD皮试强阳性。

该患者抗结核治疗无效,顽固性胸、腹腔积液,最应与下列哪种疾病相鉴别()。

A、间皮瘤B、尿毒症

C、Meig综合征

D、恶性肿瘤多发转移

【解析】Meig综合征常表现顽固性胸腹腔积液,抗结核治疗无效,因伴有盆腔肿瘤手术切除才可治愈。

27、不属于面神经核下瘫表现的是()。

A、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B、不能闭眼

C、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

D、口角歪向患侧

【解析】一侧面神经损伤后,该侧面肌瘫痪:

患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浅;

发笑时,健侧口角向上斜,歪向健侧,说话时唾液可从患侧口角流出;

患侧角膜反射消失。

28、女性,32岁,哮喘急性发作入院。

入院查体发现过度通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首选的检查是

()。

A、拍摄X线胸片

B、支气管镜检查

C、测定RV、TLC,测定RV/TLC%

D、给支气管舒张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摄X线胸片,测定RV、TLC

【解析】哮喘急性发作时常过度通气,影响X线检查结果,应给予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到缓解,此后再行X线检查,并测定肺功能TLC、FRC及RV,明确是否存在肺过度充气。

29、下面关于新医学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上认识疾病和健康

B、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开展医疗卫生保健活动C、新医学模式标志着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达到了顶峰

D、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寻找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

【解析】新医学模式也存在其不足之处,也需进行不断改进。

30、恶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骨髓红细胞生成障碍C、叶酸利用障碍

D、内因子缺乏

【解析】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症。

贫血的类型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才能免受胃液消化,有利于在肠道吸收。

胃黏膜萎缩所致的“内因子”缺乏可影响维生B素12吸收,引起恶性贫血。

故选D。

31、男患,30岁,地震余生半年后,其半年来焦虑万分,经常被噩梦如逃跑、追踪、地震复现所惊醒。

有时发作性惊恐,心慌,气闷,腿软,跌倒,精神崩溃感,大汗淋漓。

最可能诊断为(。

A、急性应激障碍

B、创伤后应激障碍C、适应障碍

D、惊恐发作

【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遭遇严重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无助、恐惧、焦虑或厌恶等心理反应,常延迟出现并长期存在。

本案例中患者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故选B。

32、哪一种细菌可在深部创伤伤口感染后被检出(。

)A、鼠伤寒沙门菌

B、变形杆菌

C、产气荚膜梭菌D、副溶血性弧菌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为厌氧菌,易于在深部创伤伤口发生感染。

33、溃疡病通常是()。

A、边缘糜烂,不成形B、有多个溃疡

C、边缘整齐深达肌层D、不可能达到肌层

【解析】溃疡常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

溃疡病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越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34、膝关节()。

A、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B、由股骨下端和胫、腓骨上端构成C、只能完成屈伸运动

D、关节囊宽大松弛

【解析】膝关节的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共同构成。

关节囊广阔而松弛,囊外前方为髌韧带,两侧分别为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囊内有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的运动:

主要是绕垂直轴作屈伸运动,在屈膝状态下,还可绕垂直轴作轻微的选内旋外运动。

35、分泌缩胆囊素促进胰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细胞是(。

A、主细胞B、壁细胞

C、胃窦黏膜D细胞

D、小肠黏膜I细胞

【解析】小肠黏膜中Ⅰ细胞释放的缩胆囊素可刺激胰酶的分泌。

36、腰椎骨折病人,下列哪一项与骨折所致的腹膜后血肿有关(。

)A、局部疼痛

B、局部压痛

C、腹胀、肠麻痹D、行走困难

【解析】外伤引起腹膜后脏器出血出现腹膜后血肿,腰椎骨折患者肠道因缺血引起缺血性肠麻痹,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出现腹胀。

37、个体面对应激源,通过各种适当的行为和心理对策来消除紧张状态,称为(。

)A、解脱

B、应对C、压抑D、超脱

【解析】个体面对威胁性的应激源,通过各种适当的心理和行为对策来消除或缓解个体的紧张状态称之为应对。

38、下列致病因素不引起人体感染的是()。

A、病毒

B、真菌C、原虫D、毒素

【解析】毒素是生物体所生产出来的毒物,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质,不引起人体感染。

39、O2的弥散系数与CO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

A、基本相同

B、前者大,因为O2可与血红蛋白结合

C、前者小,因为O2分子量小

D、前者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

【解析】气体在液体中的弥散(扩散)系数=溶解度/分子量。

虽然O2的分子量(32)比CO2的分子量

(44)小,但O2的溶解度(2.36)比CO2溶解度(48)小很多,所以CO2的弥散系数仍较O2的弥散系数大。

40、能与宿主组织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细胞壁C、菌毛

D、荚膜

【解析】菌毛是细菌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41、下列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少数顽固性休克可出现DIC

B、宜早期、快速、适量补充血容量C、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

D、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的必经阶段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

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不经历低血压休克期,出现越期现象。

42、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是()。

A、拉贝洛尔

B、硝普钠C、氯沙坦

D、卡托普利

【解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包括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43、解热镇痛药作用是()。

A、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B、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C、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水平D、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解析】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特点是使升高的体温降到正常水平,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44、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肌腱

B、脂肪C、血液D、间皮

【解析】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

固有结缔组织又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狭义的结缔组织是指固有结缔组织。

题干中的“结缔组织”指的是广义的结缔组织。

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因此间皮属于上皮组织。

故选

D。

45、下列有关于腹式呼吸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B、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

C、成年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腹水时患者腹式呼吸增强

【解析】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故选A。

46、关于轮状病毒,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主要感染成人

B、夏季发病率高

C、多发生在秋冬季

D、目前用减毒活疫苗预防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夏季发病率高,是认为肠道疾病主要是夏季发病率高,这是没有掌握轮状病毒的流行季节。

实际上晚秋和冬季是轮状病毒发病的主要季节。

47、分子量最大的是()。

A、IgG

B、IgAC、IgMD、IgE

【解析】人类免疫球蛋白的分子量排序如下:

IgM950kD、IgE190kD、IgD184kD、IgA160kD、IgG150kD。

48、不会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是()。

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B、静脉回流受阻C、淋巴回流受阻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解析】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及静脉回流受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

49、肺炎球菌肺炎痰呈铁锈色与哪一病理分期有关(。

)A、红色肝变期

B、消散期C、充血期D、水肿期

【解析】肺炎球菌肺炎红色肝变期一般为发病后的3~4天,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

50、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征是()。

A、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的抗体C、血清含量高

D、电泳时比IgG移向阳极快

【解析】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IgM最先产生。

51、迁徙扩散生长的细菌最有可能是()。

A、黏质沙雷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普通变形杆菌

【解析】变形杆菌属具有迁徙生长现象。

52、须夜间查血化验的寄生虫病是()。

A、血吸虫病

B、丝虫病C、疟疾

D、蛔虫病

【解析】丝虫有夜现周期性,它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所以检查应夜间抽血化验。

53、伤寒杆菌的致病特点中,肠热症的发生与之无关的是(。

)A、外毒素

B、Vi抗原C、变态反应D、鞭毛

【解析】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鞭毛是运动器,它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表面抗原(K抗原、Vi抗原)。

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是伤寒杆

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随着病程发展,伤寒杆菌可使肠道组织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坏死、脱落和溃疡形成。

54、干性啰音可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慢性支管炎

D、结核性胸膜炎

【解析】干啰音可局限分布或广泛分布,局限分布的干啰音由于局部支气管的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肺癌和支气管异物等,广泛分布于双侧肺部的干啰音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等。

55、最容易发生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是()。

A、乳腺癌B、胃癌

C、肺癌

D、绒毛膜上皮癌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约占全部临床脑肿瘤的20%以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的24%可有脑转移,5%发生脊髓转移。

恶性肿瘤中最容易发生脑转移的是呼吸道肿瘤(主要是肺癌,占脑转移瘤的50%),而且以颅内肿瘤为首发症状的全身癌症中,肺癌约占半数。

其次是乳腺癌(占脑转移瘤的15%)、恶性黑色素瘤(占脑转移瘤的10.5%),以及胃癌、结肠癌、肾癌和绒毛膜上皮癌等。

56、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思路朝着多个可能的方向进行,得出多种合乎条件的结论的思维。

学生“一题多解”正是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强。

57、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

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

疹。

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

肝脾肋下未触及。

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

109/L,红细胞为4.9×

1012/L,血小板为153.7×

109/L。

当地

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

该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猩红热B、登革热

C、流行性出血热

D、地方性斑疹伤寒

选答“伤寒”或“登革热,”本

58、双肺满布湿啰音多见于()。

A、急性肺水肿

B、支气管肺炎C、肺淤血

【解析】湿啰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时,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当急性肺水肿时,由于两肺弥漫性渗出会导致双肺满布湿啰音,而肺淤血虽然也是两肺淤血,但仅产生细小爆裂音,其余三种情况仅产生病变局部的湿啰音。

59、下列哪种成分是C3转化酶()。

A、C234

B、C3bBbC、C567

D、C3Bb

【解析】C3bBb为C3转化酶。

60、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病原携带状态

B、显性感染

C、受感染的动物D、潜伏性感染

【解析】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61、鉴别颈动脉搏动和颈静脉搏动最关键的是(。

)A、搏动的位置

B、搏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