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465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

(11) 

若要动用消防管道或须对其消毒,应事前办好手续,取得批准;

2、洗池前4天对用户所有相关人员发出停水通知。

公示工作人员的上岗证、健康证。

提供监督电话。

由于停水后初次通水会对管道造成扰动,提请醒各用户由水龙头排出空气及可能产生的暂时浊水至正常为止。

清洗后可能残留的余氯会稍高,提醒用户特别注意。

3、确算用户的用水量,指导用户在商定的时间内提前停止放水入池,节省排空水量,减少停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消毒准备:

消毒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除了具有上岗证之外,还应具有现场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一般由持有《现场质控员》证的保洁工操作。

准备消毒机器具(按照有关指引备置),现场所需使用的各种机械器材必须经过消毒。

预备余氯量为3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对池体周边和水池内壁喷洒消毒之用,准备消毒手套、口罩、护目镜、长靴和进人长梯。

计算水池四分一容积水量,估算调配浸泡浓度为余氯量10mg/l所需次氯酸钠溶液的药量,

作为浸泡水池和管道之用。

计算水池有效容积,估算调配浓度为余氯量0.2mg/l~0.8mg/l所需次氯酸钠溶液的药量,

作为清洗后控制水池余氯之用。

所用的消毒剂和药物必须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购买时必须向厂家索取有关文书、合格证,并保留以备查验。

5、通知所属区域二次供水管理小组现场检查员到现场检查。

二、 

清洗步骤 

1、清洗水池的顺序原则:

清洗时,先低位(地下抽水池)水池,后高位水池;

排空水池的操作,先低位,后高位;

水池由主楼低位水池供水给副楼的,先主楼,后副楼;

先水池外面周边环境,后水池内部环境。

2、洗池操作:

对水池、消防管道进行排空:

关闭进水和出水阀(应同时将池内进出水口堵上),打开池底排空阀、消防管道最低点出水阀,如无排空阀时需用抽水泵抽水排空。

尤其要注意和警惕须在天面排放的情形,避免排水时淹没用户的物品中。

当水池排空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剩下的0.3~0.5米水进行清洗),用高压喷水枪对池壁及池底进行洗刷,使池壁达到用手触摸无腻感为准,然后将洗刷后的污水排走再用清水洗干净。

对池壁(包括顶部)进行消毒。

用余氯量3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喷于池壁(包括顶部),

消毒顺序依次为:

人孔周围、顶板、壁面、底部,停留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放自来水到水池有效高度的1/4处,估算水量,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控制有效氯为10mg/l,

打开最低位的消防管出口或在最低远用户的水龙头置换积水。

浸泡30到60分钟后,将水池排空,再放水入池,再在上位置排放,由现场质量控制人员检验水的余氯,或观测到正常(如有无红虫尸体,水色是否正常)为止。

放入自来水至满水位并维持消毒用的次氯酸钠溶液,调整水的消毒维持浓度为余氯量

0.2mg/l-0.8mg/l。

更换池盖、溢流孔和排气孔的防蚊、防尘纱网,更换池盖海绵条,并密封上锁。

清理水池上方及周围的杂物,使水池周围环境卫生整洁。

对清洗后的水池水采样并送检。

三、 

洗后完善 

1、保养进水浮球阀。

清洗时应采取措施将进水浮球阀固定,以免浮球阀在水位降低后过重下坠受损。

2、恢复水位控制器件的正确位置,不因工作不慎给用户带来不便。

3、检查有关阀门开闭是否正常,不因工作不慎给用户带来不便。

4、确认储水池恢复正常使用,请用户验收,并填写《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确认书》;

做好清洗后记录,填写用户资料表,归档管理。

5、清理现场,安全离开。

四、 

安全事项 

1、乙方应有可靠的措施来保证工作人员上下天面的安全。

2、乙方工作人员在天面工作时,须有可靠的防坠落措施。

3、清洗过程中须有二人以上同时作业,一人在池内清洗,另一人在池外观察,以应付突发事件(如池中有异常气体,清洗机具漏电等)。

4、清洗过程中,须由持证电工管理和操作电器设备。

并遵守用电安全规程指引,电源使用前,须确定其安全性,尤其要注意遵守在潮湿环境中的电压等级和安全用电规定。

5、从事消毒工作时须穿雨衣、戴头盔,并使用口罩、护目镜。

五、 

洗池效果的现场检验标准 

1、水池内四壁及水池顶和底部用手触摸没有腻滑的感觉;

以肉眼观察,水池壁没有污渍;

水池内的水清晰,光线充足时可见池水透明。

2、设施启用正常,水池浮球阀开闭自如。

3、水池的进人孔必须加盖、上锁,“三孔”必须有防污染设施。

4、水池和泵房的周围环境必须整洁,不得有闲置杂物。

5、采集水样水质检验结果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

6、清洗必须有用户代表见证,并在《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确认书》上签字确认。

六、 

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清洗外,还需符合清洗公司的工作标准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企〔2012〕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煤炭生产是指煤炭资源开采作业有关活动。

  非煤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和生产、选矿、闭坑及尾矿库运行、闭库等有关活动。

  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

  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物品。

  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交通运输包括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

道路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

水路运输是指以运输船舶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及港口装卸、堆存;

铁路运输是指以火车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包括高铁和城际铁路);

管道运输是指以管道为工具的液体和气体物资运输。

  冶金是指金属矿物的冶炼以及压延加工有关活动,包括: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黄金等的冶炼生产和加工处理活动,以及炭素、耐火材料等与主工艺流程配套的辅助工艺环节的生产。

  机械制造是指各种动力机械、冶金矿山机械、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特种设备、大中型船舶、石油炼化装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的制造活动。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的科研、生产、试验、储运、销毁、维修保障等。

 第二章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五条 煤炭生产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

各类煤矿原煤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

  

(二)其他井工矿吨煤15元;

  (三)露天矿吨煤5元。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

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

  

(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5元,地下矿山每吨10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5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2元,地下矿山每吨4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1元;

  (七)尾矿库按入库尾矿量计算,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每吨1元,四等及五等尾矿库每吨1.5元。

  本办法下发之日以前已经实施闭库的尾矿库,按照已堆存尾砂的有效库容大小提取,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每年提取5万元;

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每增加100万立方米增加3万元,但每年提取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地质勘探单位安全费用按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

  第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

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矿山工程为2.5%;

  

(二)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

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八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九条 交通运输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二)客运业务、管道运输、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条 冶金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一条 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二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的,按照3.5%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第十三条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以上年度军品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火炸药及其制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包括:

含能材料,炸药、火药、推进剂,发动机,弹箭,引信、火工品等):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5%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二)核装备及核燃料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5.核工程按照3%提取(以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在竞标时,列为标外管理)。

  (三)军用舰船(含修理)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5%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75%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8%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4%提取。

  (四)飞船、卫星、军用飞机、坦克车辆、火炮、轻武器、大型天线等产品的总体、部分和元器件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5.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其他军用危险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第十四条 中小微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5%和1.5%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年度可以缓提或者少提安全费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企业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本办法公布前,各省级政府已制定下发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办法的,其提取标准如果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调整;

如果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按照原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新建企业和投产不足一年的企业以当年实际营业收入为提取依据,按月计提安全费用。

  混业经营企业,如能按业务类别分别核算的,则以各业务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上述标准分别提取安全费用;

如不能分别核算的,则以全部业务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主营业务计提标准提取安全费用。

第三章 安全费用的使用

  第十七条 煤炭生产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煤与瓦斯突出及高瓦斯矿井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支出,包括瓦斯区域预抽、保护层开采区域防突措施、开展突出区域和局部预测、实施局部补充防突措施、更新改造防突设备和设施、建立突出防治实验室等支出;

  

(二)煤矿安全生产改造和重大隐患治理支出,包括“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防治水、供电、运输等系统设备改造和灾害治理工程,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矿压(冲击地压)、热害、露天矿边坡治理、采空区治理等支出;

  (三)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四)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八)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九)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八条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包括矿山综合防尘、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和尾矿库等完善、改造和维护支出以及实施地压监测监控、露天矿边坡治理、采空区治理等支出;

  

(二)完善非煤矿山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完善尾矿库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和海上石油开采出海人员动态跟踪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及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尾矿库闭库及闭库后维护费用支出;

  (十)地质勘探单位野外应急食品、应急器械、应急药品支出;

  (十一)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道路、水路、铁路、管道运输设施设备和装卸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设施设备和装卸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支出;

  

(二)购置、安装和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船舶通信导航定位和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海图等支出;

  (三)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八)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第二十二条 冶金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站、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防火、防爆、防坠落、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和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和咨询及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第二十三条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