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493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探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休闲经济时代,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技能、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培养。

“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旅游从业者的生力军,在培养旅游人才时要结合行业实际,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特点的核心素养体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规划与要求,结合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提出旅游管理类专业高职学生应具有的三大核心素养。

[ 关;

键;

词];

高职;

旅游管理;

核心素养

[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272-02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方面。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

“要研究提出各个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必须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核心素养框架,全面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

旅游管理类专业大类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会展旅游等专业,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其自身行业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行业专业化水平,应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注重探索这类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在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基本框架要求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化、精确化。

一、核心素养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1999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DeSeCo项目组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核心素养”

(keycompetence)这一概念。

研究报告指出,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政治生活、技

术、全球化进展的迅猛发展,国家、社区、企业、个体若要适应这个复杂的瞬息万变的世界,单纯对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能达到现实需求的,如何才能使当前的教育和培训体现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十分关注。

“核心素养”是面向未来社会、基于全体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并且发挥着多样化。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又称“21世纪素养”,世界各国与各大国际组织都对其做了深入研究并推广。

有关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选取了三个国际组织的指标进行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到,核心素养包含对人的生理、心理、能力与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需求。

国内对核心素养的要求继承了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并根据我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分别体现在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三大方面。

自主发展要求学生学会

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要求学生要有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的精神,文化基础要求学生具备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二、旅游管理类学生核心素养

根据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旅游管理类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了解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基础知识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与旅游行政部门等从事一线操作、服务于管理工作。

基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这个具有鲜明实践性的领域而言,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体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且应该与我国未来旅游业专业化、精细化、高品质化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素养与能力。

基于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旅游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笔者认为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包括职业认同感、专业知识与技能。

职业认同感反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与投入度。

旅游管理大类的各个专业属于新时期下新兴的专业门类,相比较传统的职业与专业大类,其存在与发展一直深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其学科发展也一度面临较大的瓶颈与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旅游从业者,需要对职业有更为深刻的认同度。

长期以来,旅游行业从业者流动性大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学校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将对学生从业后的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

旅游各类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旅游职业素养的具体化。

具体来说,旅游类专业的职业素养包括操作技能、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二)交往素养

旅游业是一项人际交往密度极大的行业,旅游类专业学生的交往素养集中体现在語言能力与交流能力方面。

交往素养也是旅游行业从业者的本质素养之一。

旅游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交往过程,交往过程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作为旅游类专业学生,交往素养是需要养成的必备核心素养。

(三)文化与审美素养

旅游是一项文化性极强的活动,旅游活动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路径与窗口,区别于一般的公民文化素养,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应体现广度与深度。

所以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就是“广而深”。

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活动

的所有领域,涉及审美的所有形态。

从审美素养的要求出发,学生应愿审美、会审美、善审美。

三、提升旅游管理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围绕职业素养、交往素养、文化与审美素养三大方面,三位一体,严格确立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基石,也是评价标尺,旅游管理类各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将三大核心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首先,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强化考证在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核心地位,如导游证、英语等级资格证等。

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就业择业时的敲门砖,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助力器,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是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内在要求。

其次,从交往素养角度出发,开发外向型、互动型、参与型的课程体系,着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口才能力。

再次,从提升学生文化与审美素养角度出发,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浸润环境,从内而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与审美水平。

(二)细化教学培养阶段,形成“校内+校外”双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最终要“走出去”,与各行各业人员交流,人际属性较强,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交往能力上不够成熟,而学校环境相对单一,不能给予学生多样化的人际体验。

因此,“校内+校外”的双重培养模式非常有必要。

主要方式包括开展校内竞赛或服务活

动,开展校企合作,假期校外实践,多种创新创业活动等,使学生能尽早融入社会,提升综合

实践能力。

(三)从教师角度出发,改革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深入运用

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和情境教学方式与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与参与度,让课堂从传统的“静”课堂变成新式的“活”课堂;

此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水平,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由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变化。

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总体核心素养与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结合专业需求与特点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而提出的。

若要提升旅游管理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巍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核心素养提升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

165-168.

[2]张静.高职院校導游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路径刍议[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4):

82-85.

编辑冯永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