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495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坏国王的遗产 1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验论就强调,一个人根据自己局限的经验,一点一点向前蹭,逐渐地认知世界。

这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公案,我们暂且不提,但是英国人的性格确实是这样。

我有一次看BBC的一个节目,一个英国的历史学家就在那儿讲,说你看看我们英国,到处什么街道,城市的命名,从来没有一个命名是用哪个日期。

你要跑到南美那些国家,都会有这样用日期来命名的街道,为啥?

这个国家有重大事件。

比如说独立日、革命日,哪个领导人的生日。

英国人从来没有这些,为什么?

这个国家没有重大事件。

所以像欧洲大陆上一会儿出个拿破仑,一会儿搞一个法国大革命这种事。

英国历史上没有,就是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国家。

所以今天我们讲英国历史,确实是非常困难。

好在最近我们看到一本书,这就是前两年出的书,2012年英国人刚刚出的一本书,这套书叫《金雀花王朝》

没错,我们今天要讲的《大宪章》,就签订于金雀花王朝。

那这本书算是英国历史著作当中比较新鲜,而且笔法比较有趣的书了。

因为这套书说实话,我们中国人读起来还是有点困难,为啥?

一个熟人没有。

你说我们说到南宋,好歹有一个岳飞,有一个秦桧,对吧。

这套书里面,我估计大量的人名都不熟悉,但这已经算是英国历史著作当中比较有趣好读的。

而且这套书出来之后,在英国和美国卖得十分好,瞬间就破了十万册的销量。

那我们这次也是《罗辑思维》和社科文献出版社,我们两家抢先把它在国内独家发售。

好了,广告做完,我们接着回到英国历史这个话题上。

说实话,我自己在阅读历史的过程当中,最怕的也是英国史。

因为它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我作为读者,就很难心潮澎湃。

说白了吧,就是没意思嘛。

但是随着我年岁越来越大,价值观越来越成熟,我就越来越知道,对于英国这个国家,尤其是它历史的了解,是我知识体系当中绝对不能缺的一环。

因为从英国开始的这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一直延伸到现在的美国。

刚开始看,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类文明方式的支流、支脉、另类。

比如说它搞的那一套普通法、判例法那一套东西,全人类觉得它都是个怪物。

但是你一旦对现代政治文明稍有了解,你就知道,整个现代政治文明的大厦,就扎根在这一个另类的独特的文明的根系当中。

所以这一次我们和社科文献出版社,也算是乍着胆子,把这一套英国史的著作推广到国内。

如果市场反映不错,我们就将引入这个作者的下一本书,就是金雀花王朝的后一个王朝,都铎王朝的故事。

看看卖得怎么样。

好,接着回到英国史,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史吧,虽然复杂。

英国史你得想,它是一个岛国,就像我们东边的那个邻居一样。

岛国的历史就有点像个披萨饼,上面是一层饼,饼上面洒葱花,上面再来几片牛肉,再来几片香肠。

它是一个典型的叫层垒的历史,因为它孤悬在大陆海外,一旦有人征服它,就给它带去一些文明的因素。

下一拨征服者来了,又带来一些文明,它总是一个混合文明的状态。

英国史就是这么一张披萨饼,刚开始原生的这个不列颠群岛上面,肯定有一些原住民,好。

到公元前55年和54年,出现了两次征服,征服者是大名鼎鼎的古罗马的凯撒。

凯撒先来了一通,然后这个不列颠群岛就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这就是四百年。

四百年过去之后,罗马也不行了,就从那边撤出,在英国国土上你说留下啥呢?

其实啥也没留下。

包括罗马法的传统都一概撤出,大概留下了一些比如说灌溉系统,包括罗马人喜欢的玫瑰花,还有一些取暖设施,这些文明的痕迹留下了。

那紧接着到英国的是谁呢?

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个词,盎格鲁撒克逊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严格地说,其实是日耳曼人的一支。

所以在历史上,英国和德国你别看一打架就打得跟乌眼鸡似的,其实他们两家是亲戚,都是日耳曼人的后裔。

盎格鲁撒克逊人就登陆到了英国,那这又是好几百年。

那这张披萨饼上的下一层馅儿是什么呢?

就是1066年的诺曼登陆。

诺曼这个词你听得可能比较陌生,另一个词你就熟悉了,就是诺曼底。

没错,二战的时候,盟军就是从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可是要知道,几百年前发生过一次从欧洲大陆,从诺曼底出发向英国的登陆和征服,这就叫诺曼征服。

所以英国人经常吹牛,说我们英国人从来没有被征服过。

这很明显是假话,先是凯撒征服,然后就有这次诺曼征服。

那英国人为啥吹这个牛呢?

说明英国人认为自己历史的开端,就是从诺曼征服开始的,此后才有所谓的文明。

那可见这一次征服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惨烈。

别看它用了征服这个词,因为大陆上它是一个高度文明,是有动员和组织力量的一个军事力量。

那它到英国大陆之后,你这上面盎格鲁撒克逊人都是一帮蛮族,所以很快就打垮了。

而那个时候所谓的征服,其实也带有一次移民的性质,所以把很多欧洲大陆上的文明方式,就带到了英国本土。

所以你看,现在英语当中很多单词,和法国法语当中单词都是一样的,为啥?

就是这次诺曼征服带来的。

说白了,英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这次诺曼征服,用的其实都是法语,这是一个题外话。

而那个时候的文明状态其实非常的粗糙,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我在休谟写的一本英国史著作里面看到这么一个细节,休谟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

他说威廉一世是在一个教堂里面搞他的登基大典。

那你当上国王嘛,周边的人肯定欢呼一下,甭管心里乐意不乐意,一声欢呼。

结果呢?

守在教堂门口的威廉一世的那些手下的士兵们就不干了。

一听里面有骚动,说是不是把我们的国王给杀了?

这些士兵也傻头傻脑的,不进教堂去看,马上拔出刀剑就开始砍杀周边的人,甚至把一些房子都给点了,在登基大典上制造了这么一场大骚乱。

所以你看,那个时候的政治制度其实是非常之粗糙的,说白了,上至国王,下至士兵,其实都是一帮大老粗,那这就建立了所谓的诺曼王朝。

诺曼王朝的刚开始的几个国王是威廉一世,然后他儿子威廉二世,然后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一世,亨利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亨利二世一死,就传位给理查德一世。

这些名字你都不用记,太乱,我要不是准备这期节目,我也记不住。

理查德一世就开始进入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大宪章》的故事。

这理查德一世可能这个名字你不太熟悉,他有另外一个名字,是英国人提到应该都知道,就是著名的狮心王。

他现在那个雕塑还屹立在英国议会大厦的门口,给大家看张图片,就是这哥们儿。

那理查德一世在英国人心目当中,是一个非常有骑士风度的国王,他参加和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回来的路上就跟自己的老冤家,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就是现在的德国那个地方。

那个亨利六世国王,落在他手里了,当了俘虏。

新仇旧怨立即勾上心头,这亨利六世把他关在一个牢房里,然后在牢房里就放进了一头狮子。

结果这理查德一世一看放进来狮子,二话不说,一个黑虎掏心,叫黑狮掏心,就直接把这个狮子的心给掏出来,然后当着亨利六世的面,就把它给吃了。

这个话听着怎么都像是传说,但既然历史这么写,我们就这么信。

后来理查德一世就得了这么一个外号叫狮心王。

我们中国人对英国历史当中的一个传说人物,侠盗罗宾汉非常熟悉。

对,那个人其实就是英国的水泊梁山宋江,他的很多故事传说,都发生在狮心王理查德一世执政期间。

那不管这个狮心王多么的英雄了得,他总得死吧。

所以执政十年之后,他就要死了。

死之前,要解决一个继承人的问题,而他自己没儿子。

所以他的继承人只能在他的弟弟叫约翰和他的侄儿叫亚瑟之间选择。

那约翰就是我们今天下面要讲的那个故事真正的主人公,后来的著名的约翰国王。

而他的侄子叫亚瑟,今年只有十五岁,那为什么王冠最后落到了约翰头上,没有选择亚瑟呢?

不是因为亚瑟年轻,而是因为当时欧洲独特的政治制度,那是封建领主制。

封建领主制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现代化的民族主权国家,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国王和他的领土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财产关系。

就拿我们今天讲的狮心王来说,你说他是英国国王都有点冤枉他,包括讲金雀花王朝,这个王朝是英国王朝吗?

真的不能这样讲。

法国人给这个王朝还有一个名字,叫安茹王朝,为啥呢?

因为这个王朝的国王领有的领土,其实不仅仅是英国,他们有一半的领土就在法国。

所以你能说他是哪个国家的国王吗?

就拿狮心王来讲,他的封号有很多,他是英格兰国王,爱尔兰领主,他是布列塔尼公爵,是诺曼底公爵,还有一大堆领土和封号。

所以在领主制下,就是封建领主制下,一个国王或者说一个贵族,他要想得到领土,其实有很多种方法。

打仗是一种,然后替别人打仗受封受赠领土是一种,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结婚。

包括一战之前,像匈牙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他们就有一句话叫"

快乐的匈牙利人爱结婚"

,为什么?

因为一结婚,他们就容易把别人家陪嫁的领土拿过来,也归到自己的王国。

然后每一次继承权往下一分,把这片土地给这个儿子,那片土地给那个儿子,整个国家又分裂。

所以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现代化民族国家,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为什么一定要把王位传给约翰,而不是亚瑟呢?

就是因为这个亚瑟他从来没有去过英国。

他在法国出生,在法国成长,后来又从金雀花王朝当中,拿到了一个叫布列塔尼的领地,他是布列塔尼公爵。

布列塔尼就是什么地方?

你看法国那个地图,不是有一个角伸出去吗?

那个地方就是布列塔尼半岛,那个时候就是亚瑟的领土。

后来亚瑟又找了法国国王,当时叫菲利普二世。

哎呀,这期节目实在名字太多了。

菲利普二世给他当了女婿,所以这个人是个法国人。

那如果这个狮心王要把王位传给他,英国的贵族就有点不高兴。

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呢?

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所以后来一看,给他最合适,最容易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那这个约翰当了国王之后,这乐子可就来了。

你看英国历史上国王的很多名字都是重的,比如说亨利国王有八个,爱德华有八个,乔治有六个,威廉有四个,可是约翰就这么一个大宝贝。

就这一个,为啥?

这人名声实在不好听,就像中国古代最坏的那个帝王,一个是夏朝的桀,一个是商朝的纣,那后来的皇帝起名字肯定不叫桀和纣。

所以约翰国王在英国历史上就此一个,大家如果想去了解约翰国王的故事,给大家推荐一部好莱坞的大片叫《铁甲衣》。

在那个电影里面的约翰国王的形象,就是一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家伙,又蠢又笨又残暴,就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性的家伙。

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通则了,一个坏国王,如果大家都说你坏,那在历史的流传当中,大家就会把各种屎盆子往你头上扣。

就像中国人的汉代人去抹黑秦始皇,唐代人去抹黑隋炀帝是一个道理。

英国人就是有这么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坏国王,约翰国王。

那他的名声是怎么坏的呢?

刚开始没问题,首先他得江山,是他的哥哥狮心王理查德一世传位给他的,对吧。

当然了,牵扯到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很好地解决了呀。

因为他在法国大陆上的那些领主,对吧,理论上应该属于法王菲利普二世的。

但是菲利普二世在封建领主制下,他也不能剥夺他的继承权。

当然这个菲利普二世他也想搞个中央集权,谁不想呢?

权力搞得大大的。

就刁难他,说我要收你一笔继承费,那开价是多少呢?

两万马克,你可不能按现在德国那个货币两万马克来计算当时。

给大家打个岔吧,介绍一下英国当时的货币制度。

一个英镑是20先令,不是10先令,一个英镑又值240便士,那一个马克是值三分之二个英镑,大概是这么一个数。

那两万马克是什么概念?

就是约翰国王登基大典用了21头牛,那值多少钱呢?

十个英镑,就是说白了,两万马克在当时值两万八千头牛。

在中世纪那个生产力水平下,这是一笔巨款。

约翰一听,反正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两万马克就两万马克,付了。

从此我就成为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按说这不就该风平浪静吗?

怎么后来又折腾出一个《大宪章》呢?

刚才我们讲到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那个坏国王,约翰一世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宝座,成为金雀花王朝的第三任君主。

本来挺好,从此安生过日子不就完了吗?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旁边有一个人对他的这个王座心里就不舒服。

谁呢?

就是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也有一个翻译叫腓力二世。

当时的法国国王其实好可怜,跟后来的什么太阳王路易十四相比没法比。

他是一个非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当时有一个词叫法兰西孤岛,就是说法国国王能管的地区也就是巴黎和奥尔良周边的一小块地方。

那剩下法国那么大一片国土,都沦陷在什么公爵、侯爵、伯爵的手里。

这些大贵族其实也不太搭理这个法国国王,所以菲利普二世生下来就有这样一个使命,我能不能搞中央集权?

这一阶段的法国国王天天想的就是这事,也确实,是个有自尊心的人,他就得奔着这个目标去。

那现在他看这个约翰一世,就是金雀花王朝的国王,他心里就不舒服嘛。

你不是英国国王吗?

你出生在英国,你凭什么在我法国的国土上搞这么大一片地方呢?

表面上还对我称臣,是我的诸侯,但实际上你是英国的国王。

这个心态其实我打一个比方,比如说你开一家公司你是董事长。

你手下有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一个大区经理,结果他一边在你这儿打工,一边还出去创业,把那个创业公司已经搞上了市了,那个公司甚至比你这个也不差。

然后他还在你这儿当大区经理,你肯定想把他干掉嘛,对吧。

菲利普二世心里也怀了这个心思,但是光咬牙切齿没有用啊,你得有机会。

话说回来,这就叫"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很快这个机会就到了。

约翰一世当了英国国王之后,很快娶了一个女人当他的王后。

那这个女人原来答应嫁给

一个法国的贵族,那你看矛盾就来了。

因为在中世纪的时候,我们前面讲的什么叫婚姻?

婚姻不是爱情,婚姻就是财产转移。

这个女人身上带着大量的领土,原来答应嫁给的那个丈夫,就叫前任了,现在就气急败坏。

因为这意味着一大笔嫁妆或者说领土的损失。

就跑到菲利普二世那儿告状,法国人不欺负法国人,法国人一定要帮助法国人,你得帮我出兵打仗,给我解这口气。

菲利普二世你看你看,求我来了,我得干这个活。

然后就出兵,跟这个约翰一世开干。

约翰一世当时大量的领土也在法国领土上,大家短兵相接,很快约翰一世就占了上风。

所以历史上老说这个约翰国王是个脓包,我看不见得。

你从他刚开始的一些动作,非常敏捷,而且战场上也是个好样的,节节胜利。

那这个时候斜刺里又杀出来一个人,谁呀?

就是没有拿到金雀花王朝王座的那个约翰的侄子亚瑟。

亚瑟这个时候很年轻,只有十几岁。

但是十几岁就已经洞房花烛完了,是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女婿。

那既然老丈人有事,本来你老丈人收了人家继承费,我也不好意思跟约翰争这个王位。

现在老丈人要打他,那亚瑟也出兵。

亚瑟出兵之后,很快就被他这个叔叔给灭了。

然后约翰就犯了他人生当中第一个大错误,什么呢?

就是他不仅把他的侄子亚瑟的军队给打败了,而且把亚瑟和他的那些随从给关起来了。

不仅关起来了,还把这帮人给饿死了。

饿死的时候,留下一个亚瑟也没饶了。

这个十几岁的亲侄子,最后是被他,据说是亲手杀死,然后身上拴上了石头,扔到了海里,这个行为就有点残暴了。

所以原来那些坐山观虎斗的,虽然名义上属于约翰王的属下,但是领土又在法国国土上的那些贵族,心里就有点不高兴。

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民族国家的观念,但是毕竟你这是英国人欺负我们法国人。

所以在法国领土上,约翰就渐渐地丧失了主场优势,然后战争的局面就开始逆转,菲利普二世就乘胜追击,最后就把诺曼底给拿下了。

所以到这个时候为止,金雀花王朝就是名正言顺的英国王朝了,为啥?

所有法国,欧洲大陆上的领土全部都丢光了。

要说在中国,如果皇帝打了一个败仗,败了也就败了。

可是要知道在欧洲中世纪,一个国王其实就是最大的当兵的,打败仗是一件非常非常丢脸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约翰即使在英国老家,他的威望也开始发生下滑。

那怎么办呢?

赌徒从来就是两种,一种就输了算了,回家了。

还有一种越输越眼红,越要扳本。

所以这个约翰后半辈子就跟这扳本的事,就较上劲了。

那既然要打仗,要像蒋介石那样反攻大陆,他就得有钱。

所以后半辈子,这个约翰就跟钱又较上了劲。

你要钱就要钱吧,你不能耗子给猫当三陪--要钱不要命,对吧。

这约翰一世就惹了一个他根本就惹不起的人,谁呢?

罗马教皇。

当时的事情是这么回事,英国它是两个教区,一个叫坎特伯雷教区,一个是约克教区。

那有一年大概是1205年,这个坎特伯雷教区的大主教死了。

按照当时教廷的规定,由当地的国王来推选一个人,然后到教皇那儿去敲个章,认证一下,这事就算是完成一次继承。

那这个时候呢?

约翰国王就指定了一个主教,我们管他叫张三吧,英国名字大家也记不住,张三。

但是有一帮年轻的僧侣就不干,说我们喜欢李四,然后就偷偷摸摸选了一个李四。

让李四赶紧趁约翰没有反应过来,你去罗马,到罗马教皇那儿,然后就说我们都选你了,然后教皇给你一敲章,你回来不就生米煮成熟饭吗?

那这个李四就收拾行李,赶紧

去了意大利的罗马。

那本来这种事情就是强马吃车的事情,打的就是个时间差,你就不要声张了。

但这个李四是一个很明显的弱智,到处炫耀,你看大家都选我,现在我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就跑到罗马去。

结果教皇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约翰一世就知道了。

那肯定是勃然大怒嘛,要造反吗?

然后就派了兵,跑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教区,把僧侣都叫来。

你说说看怎么回事?

听说你们选了一个人,现在已经去罗马了对吧。

大家说没有这个事,没有这个事,我们不知道。

是不是你干的?

反正不是我干的,全怂了。

没有一个人承认这个事。

那约翰说,你们没人承认挺好啊,那就你们全部都别待在这儿了,都去罗马,跟教皇说清楚,我选的人是谁。

张三,你们把他变成坎特伯雷大主教,然后再领回到国内,好不好?

这帮僧侣说可以可以,然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就上路了。

可是这个时候跑到教皇面前,就是两个主教人选。

这要是换了一般的教皇也就算了,一看约翰认这个,那就认呗,对吧。

教皇嘛,他又没有什么军队,他就是一个神职的一个权威,认世俗权威,这往往双方是一个默契。

但是也怪这个约翰命不好,他正好摊上了一个在整个教皇史上可能最不好说话的一个教皇。

这个人叫英诺森三世,他是教皇史上最主张伸张教权的一个教皇。

他有一句名言,说我和上帝是一伙的,我们俩是太阳,所有的世俗的君主你们都是月亮。

虽然你们可以有光芒,但是这个光芒你们心里得清楚,是从我这儿借过去的。

所以世俗政权应该匍匐在我的教权之下,所有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地区,都应该是我治下的一盘棋。

你虽然有这个想法可以,但是教皇通常没有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他只是精神领袖。

所以这个时候英国人闹出来这个矛盾,让他来做判断,当和事佬,他可就要伸张自己的权威了,这就叫肥猪拱门。

那现在两拨人,教皇英诺森三世就跟他们讲,我们先不搭理什么约翰一世,你们就当着我的面去选,看到底是选张三还是选李四。

结果选来选去,这两个人的票数差不多。

那教皇说得了,我来指定一个吧,我给你们指定一个王二麻子,结果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人选。

那消息传回英国,约翰一世当然不认了。

从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这个人选都是我指定,凭啥你教皇指定啊?

教皇说跟我来劲是吧,就这么一个人选,又是我的大主教,凭啥你来定呢?

于是就开始谈判,谈不拢之后,教皇就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教皇没军队,他的看家本领是啥呢?

说白了,就是不跟你玩儿。

比如说第一条,叫禁教令,就是我基督教统治的地区我撤出英国,从此英国没有基督教了。

我教皇说了算,对吧。

英国人民平时举办的那些宗教仪式,我只给你们保留两样,第一,出生的洗礼,第二,临终的忏悔。

平时什么礼拜天做礼拜,结婚让神父主持一下,这些一概没有了,不提供此类服务了。

你想想看,在中世纪全民信教,所有的老百姓平时又没有教堂可以去,心里有点委屈也没地方忏悔,结婚都没有神父主持,弄得跟通奸似的。

谁受得了这么一个局面?

这就叫禁教令。

下了禁教令之后,这个约翰还是不屈服,还是叫板,就是不服,就是不接受你那个人选。

那教皇说这么的吧,我再给你升升级,又颁发了一个叫绝罚令。

什么叫绝罚令呢?

就是开除约翰一世本人的教籍,从此你不是基督徒了,你有什么信仰跟我没关系。

这个惩罚要是落在普通人身上,那马上就是个死。

所有搭理他的人,所有给他提供食物帮助居所的人,这个人马上也要被绝罚,开除教籍。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等于跟社会协作断裂,那肯定是个死的结局。

但是对英国

国王呢?

这个情况就得另说,因为他毕竟是国王嘛,谁敢不搭理他呢?

所以绝罚这个约翰一世也没有屈服。

要知道,在整个中世纪历史上,绝罚这是教皇能够使出来的最大的招了。

最著名的例子,公元十世纪的时候,当时神圣罗马帝国有一个皇帝叫亨利四世,就是跟当时的教皇来劲。

那个教皇叫格里高利七世,也是教皇史上很强势的一位教皇。

他就给这个亨利四世下了一纸绝罚令,开除你的教籍。

那结果就逼得这个亨利四世没有办法,因为他的统治基础就变得脆弱,摇摇欲坠。

所以只好一个人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罗马,跪在教皇的门口求饶。

而且那两天下着鹅毛大雪,据说他是光着脚,而且身上也不敢多穿衣服,披着一条破毯子,跪在教皇门口三天三夜。

直到教皇觉得把你折腾得差不多了,才开门出来,原谅了他。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事件,可见这个绝罚令对于一个世俗君主来说多厉害。

但是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约翰一世可不搭理那一套,爱绝罚不绝罚。

反正我英国离得你远,而且正好,你不是开除我教籍吗?

说明你基督教撤出英国啊,得嘞,你那些财产,那些领土上的收入,都归我了。

所以此后的两年间,约翰一世居然在基督教会的地产上,搜刮了大概两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得了的天文数字的财产。

而且从此这个约翰一世就破罐子破摔,反正我要反攻大陆,我要拿回我在法国的领土,我现在核心的使命就是搂钱。

把教皇的钱给搂完了,那就搂国内其他人的钱。

他搂钱的方法那是奇思妙想,比如说先把犹太人给捋一番,犹太人有钱嘛。

犹太人的钱搞完之后,发现国内有很多寡妇也有钱。

他就下了一个命令,说你当了寡妇之后,你得嫁人。

嫁人得让我许可,你得交钱。

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