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516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到了村屯建设、规划先行。

成立了城乡规划局,深入到各村屯进行实地勘测,并根据各村的建设基础、发展方向等不同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制定了村屯规划,防止了“走一步算一步”的盲目性,克服了“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的随意性。

县新农村办公室和城乡规划局组成调查组,对3镇6乡73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摸底,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议,倾听村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意见及建议,确定了农村新建住房、村中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八个方面建设重点。

县委、县政府也组织召开了多个层次的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制定并完善了嘉荫县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及八项工程专题推进工作方案。

二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结合县情实际,从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大局考虑,确定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把乡镇政府所在地、公路两侧、旅游景区附近以及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20个村屯分别确定为省、市、县三级试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明显起色。

并通过试点村屯建设,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定位,以点带面,达到全面铺开。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针对各村屯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等实际情况,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盲目攀比,始终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便农民生活出发,结合村屯实际,积极探索不同方式、不同特色的建设路子,使新农村建设更切合村屯实际,更贴近农民的需要。

四是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具体参与者和最直接受益者。

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规划和建设方案等事关全局的大事,都坚持开门搞规划,开门搞建设,激发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五是坚持自建为主,帮建为辅的原则。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而不依赖上级。

在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上,充分研究透、争取够、使用足、配套好中央和省市惠农政策。

对一些相对较小、投资较少的建设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鼓励农民自己出钱出物、投工投劳。

县政府安排县直单位采取直接包扶村屯的办法,实行定点帮扶,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实施、农民自主建设、帮建单位积极扶持的新农村建设良好局面。

二、扶持引导,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一年抓点、两年提高、三年推广”的总体思路,强化扶持引导,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上下一心、全民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20XX年,全县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14320万元,其中对中央和省市争取资金7038万元,县财政和县级包扶部门投入资金2643万元,乡村自筹资金4639万元。

一是实行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积极性。

把政策扶持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农民建房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每平方米补助50元,对资金紧张的建房户,可以协调贷款2万元,连续使用2年,政府贴息,县林业部门按成本价格向农户提供建房所需木材;

村屯内道路混凝土硬化工程建设,县政府以建材实物形式每平方米补助20元;

农村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每台补助1000元;

建设高标准农村沼气示范户每户补助2400元。

为调整种植结构,我们鼓励发展水稻种植,除享受国家水稻良种补贴外,两年内免收水资源使用费,每公顷补贴500元;

同时,鼓励开展土地集约经营,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对大面积集约经营土地、购买使用大型机械统一作业的种植大户,给予购买大型农机价格40的资金扶持。

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激发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

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出台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评选奖励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对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在全县前列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和400元津贴,实施动态管理,年度考核,连续考核优秀的,从担任该职务算起连续计算工龄,退休后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

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勤奋务实、带头作用突出的优秀村干部。

目前,全县有21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被评为优秀村干部,享受奖励政策。

三是开展包扶帮建,发挥外力促进作用。

制定了县级领导包扶乡镇、县直部门包扶村屯制度,落实帮建项目和具体措施,借助外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20XX年,全县共确定76个县直单位帮建68个村屯,共投入帮建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万元,是年初计划的两倍。

同时,积极与省市帮建单位沟通联系,加快12个省市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省市帮建单位投入帮建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万元。

特别是省委统战部、省水利厅等省级帮建单位和市检察院、环保局等市级帮建单位对我县的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我县调查指导,并投入大量资金和物资,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突出重点,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以实施“八项工程”为载体,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入手,结合嘉荫实际,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鼓励农民开展农村多种经营、土地集约经营和对俄农业开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实施了“富民”工程。

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大力推进以优质大豆、水稻、绒山羊、民有林为重点的“三色经济”,种植优质大豆万亩,水稻1万亩,绿色食品万亩,北药种植和改培万亩,袋栽木耳753万袋,采集山野菜2万吨,绒山羊存栏万只,民有林累计发展万亩。

在保兴乡、向阳乡开展了土地集约经营试点,总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

依托口岸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俄农业劳务输出120人,耕种俄方土地万亩,种植品种由单一大豆发展到水稻、小麦、玉米、西瓜和蔬菜等多个品种。

仅对俄农业开发一项农民纯收入达到420万元。

通过不断壮大农业总体实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20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64776万元,同比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80元,同比增长。

二是实施了“康居”工程。

大力推进农村新型住宅和小区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农民自建的方式,建设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农村小区,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

20XX年,投入资金3352万元,新建农村住宅583栋、63229平方米。

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平方米。

三是实施了“双通”工程。

解决农民出门难、行路难的问题。

投入资金7281万元,修建农村公路217公里,47个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公路,通畅率达,全县55个村硬化村内道路184条,其中13个村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结束了我县过去大部分村屯无水泥路的历史,有效解决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是实施了“新能源建设”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标准,整村推进”的思路,积极推广和应用沼气、太阳能等环保型新能源,切实减少了农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投入资金万元,建成沼气池64个;

投入资金84万元,农村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54台。

五是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

通过采取“对上争取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加快饮水工程建设。

投入资金1200万元,解决了33个村屯饮水质量和取水困难等问题,使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1,村镇饮水合格率达到84,有效解决了“饮水难”这一农民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六是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结合推广农村新型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粪便)、“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四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改掉了村民乱倒、乱堆、乱放垃圾的陋习。

以乡村环境绿化、美化为主体,稳步推进村屯绿化建设。

20XX年,完成村周绿化824亩,村内栽植绿篱万延长米;

安装路灯585盏。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七是实施了“农村社会保障工程”。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启动,发放低保资金31万元,共有994户1438人受益,做到了应保尽保。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投入资金210万元,新建2个和改造1个乡(镇)卫生院;

投入资金120万元,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参合率达到74。

八是实施了“农村文化建设工程”。

积极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筑牢新农[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