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4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哲题库Word下载.docx

D.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观点和辩证观点的统一

B.联系观点和总体观点的统一

C.现实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

D.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统一

9.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

A.内在动力和源泉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原因和结果

10.认识的本质是()

A.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创造

C.在人脑中对客体的选择与重构

D.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2.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相对性

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14.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C.如何进行产品分配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15.国家的起源是()

A.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B.由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而形成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

1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1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1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

19.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和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的关系

20.社会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ABCE2.ABC3.ABC4.ABCDE5.ABCDE

1.思维和存在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它是()

A.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B.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E.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即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同一性

E.世界统一性

3.在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经济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所含的哲理是()

A.现代化的质变之前的量变

B.现代化的质变之前的部分质变

C.一定的质与量的统一

D.纯粹质变

E.纯粹量变

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理论要服务与实践

B.理论要指导实践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D.这次飞越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E.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

5。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著名论断表明()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发展

D.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E.“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3题):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全面、正确,言之成理。

(判断对错2分,说明理由3分)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

(1)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个著名命题,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有其合理性。

因为这个命题说明了灾祸与幸福的相互依靠、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2)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的双方及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2.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

这里的量不是算术意义上的多少,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空间结构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假象是一种错觉3.答: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现象和本质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通常本质是直接的、正面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真像,有些本质间接的、歪曲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假象。

所以,无论是真像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错觉是人们的一种不正确的感觉或认识

4.按照牛顿力学原理F=ma的公式说明:

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3)牛顿力学的公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世界,若把它推广到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则是形而上学世界观。

5.古希腊哲学家说:

“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5.答: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

(2)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1.试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1.答: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2)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观点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对我们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矛盾的关键;

第二,它是科学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它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所谓中国特色,既矛盾的特殊性,坚持社会主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只有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能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发展社会主义。

2.试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并论述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三、辨析题

1答:

2.答:

,是由于主观错误导致的,属于主观范畴。

因此,假象与错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4.错

(1)牛顿力学的公式F=ma是指物体(刚体)的质量为m在外力F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的运动,这一共是指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相统一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即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论述题

2.答

(1)真理的概念,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概念及其具体内容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一、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双方共存于一个真理之中;

二、二者又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告诉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承认它的绝对性,就要坚持它,承认它的相对性,就要发展它。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这是对待一切真理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实践中检验的真理性认识,我们也必须按照上述态度正确对待他们。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

1.C2.C3.B4.B5.D6.C7.C8.C9.D10.C11.D12.C13.A14.D15.D16.D17.A18.D19.C20.A

1、“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绝对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诡辩论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A、哲学与世界观毫无关系

B、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哲学与世界观没有区别D、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A、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二元论D、主观唯心主义

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A、抛弃B、继承C、循环D、扬弃

6、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一元论和二元论

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是()。

A、辨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8、“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

C、混同真理和谬误的错误观点

D、唯物主义关于真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9、划分两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中没有()。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13、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条件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D、人们的生活水平

1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社会革命C、科学技术D、社会基本矛盾

15、“万物皆备于我”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6、《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帆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帆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统一性问题

C、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1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是

 A、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

19、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产方式D、物质文明

2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B、社会基本矛盾C、社会发展规律D、社会存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ACE2.BCD3.ACDE4.CE5.BC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二元论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E、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

B、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

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

E、新技术方法可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

3、在下列现象中,属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形状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变成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进化

E、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到100℃就变成蒸汽

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把理论当作了实践的目的

E、肯定了科学的理论对革命运动的预见作用

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科技人员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体。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分)

哲学物质概念是在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辩证逻辑思维高度概括出来的,即指物质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物体则是指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

(1分)物质和物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共性,物体是个性。

(1分)如果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就无法揭示客观世界无限多样的统一,就要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不能得出科学的物质观。

(1分)

2、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1分)因此,真理既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也不等于人的主观认识;

而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只有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才是真理。

3、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智能性要素。

(1分)科学技术在没有渗入到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1分)要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就必须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

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生产力。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分)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1分)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作出不同回答的两大派别,因此不能用它们的关系来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1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1分)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1分)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与动力;

(2分)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2分)对立统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

3.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3.答: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1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1分);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1分)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4.试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2分)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它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们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有着质的区别。

(4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6分)

这一原理的意义从理论上说,要反对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错误观点,即唯理论和经验论,从实践上说要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5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地理环境”问题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的环境问题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标准答案

1.

2.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2.4.答:

,(2分)

五.论述题

1.

地理环境的概念:

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海洋、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2)

  地理环境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首先,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其次,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它可以影响生产率的高低,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还可以通过军事、政治的影响来制约社会的发展。

但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其次,它只有通过生产才能对人类社会发生作用。

再次,它的作用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就称之为环境问题。

我国的环境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等等,这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大力保护环境,把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

共20分)

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德意志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主体和客体的统一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

A.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系统的观点D.否定的观点

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

5、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B.劳动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

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A.?

?

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一维性B.时间的持续性C.时间的顺序性D.时间的重复性

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的基础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

1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蛇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1、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D.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12、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刨造的关系会导致()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消极直观反映论

C.二元论D.诡辩论

13、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D.人们的阶级关系

14、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5、国家是代表()

A.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

1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17.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

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建立工农联盟

C.通过发展商业建立市场经济D.实行粮食税制度

18、民主社会主义是()

A.科学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C.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探索D.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

1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A.选择的自主性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

20、社会进步根源于()

A.物质文明的发展B.精神文明的发展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人的解放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l、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

A.唯物史观的发现B.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

C.剩余价值的发现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刨立E.无产阶级政党的刨立

2、19世纪40一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和清算了()

A.蒲鲁东主义B.工联主义

C.拉萨尔主义D.巴枯宁主义E.杜林的假社会主义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A.机械性B.朴素性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在对外开放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同对也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体现了()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