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99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3)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4)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2场地概述

1)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2)概述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名木、古迹等)、拆除的情况;

4)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

3总平面布置

1)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巾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2)说明功能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虑;

3)说明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

4)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等。

4竖向设计

1)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

2)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

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共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

3)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工程量。

5交通组织

1)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人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

2)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3)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3.3.2):

表3.3.2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总用地面积hm2

2总建筑面积hm2地上、地下部分可分列

3建筑基底总面积hm2

4道路广场总面积hm2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

5绿地总面积hm2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

(2)/

(1)6容积率

7建筑密度%(3)/

(1)

8绿地率%(5)/

(1)

9小汽车停车泊位数辆室3竖向布置图

1)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值(或注尺寸);

2)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关键性标高;

3)保留的地形、地物;

4)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外设计标高;

5)主要道路、广场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的控制性标高;

6)用箭头或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向,并表示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

7)指北针;

8)注明:

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9)本图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

10)根据需要利用竖向布置图绘制土方图及计算初平土方工程量。

3.4建筑

3.4.1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3.4.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摘述设计任务书和其他依据性资料中与建筑本专业有关的主要3多子项工程中的简单子项可用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表3.4.2)作综合说明。

表3.4.2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备注

编号

建筑类别

耐火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人防防护等级

主要结构选型

建筑层数、总高地上、地下分列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总面积

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

地面

楼面

屋面

天窗

顶棚

6需提请审批时解决的问题或确定的事项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7必要的计算资料的说明简图。

3.4.3设计图纸

1平面图

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的位置;

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宜单独成图: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8)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

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

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2立面图

应选择绘制主要立面,立面图上应标明:

1)两端的轴线和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如门窗(幕墙)、雨逢、檐口(女儿墙)、屋顶、平台、栏杆、坡道、台阶和主要装饰线脚等;

3)平、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及屋顶高耸物、檐口(女儿墙)、室外地面,等主要标高或高度;

4)图纸名称、比例。

3剖面图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与邻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剖面图应准确、清楚的标示出剖到或看到的各相关部分内容,并应表示:

1)主要内、外承重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

2)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

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蓬、阳台、地沟、地坑、台阶、坡道等;

3)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

4对于紧邻的原有建筑,应绘出其局部的平、立、剖面。

3.5结构

3.5.1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和必要时提供结构布置图。

3.5.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2)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其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类别、地基液化判别;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简况、地基土冻胀性和融陷情况,着重场地的特殊地质条件分别予以说明;

当无勘察报告或已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明确提出勘察或补充勘察要求;

3)采用的设计荷载,包含工程所在地的风荷载和雪荷载、楼(屋)面使用荷载、其他特殊的荷载;

4)建设方对设计提出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

5)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2设计说明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防类别;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基处理方案及基础形式、基础埋置深度及持力层名称;

若采用桩基时,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3)上部结构选型;

4)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5)地下室的结构做法和防水等级,当有人防地下室时说明人防的抗力等级;

6)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所作的结构处理;

7)主要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

8)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结构特征参数和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模型;

9)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10)采用的标准图集;

11)施工特殊要求;

12)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3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条文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尤其需进行抗震设计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多方案结构的整体计算,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构型式。

在设计说明中要求提供的“主要结构特征参考数”指结构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层间位移及扭转角度等。

3.5.3设计图纸(较复杂的工程提供)

1标准层、特殊楼层及结构转换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注明定位尺寸、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条件许可时提供基础平面图。

2特殊结构部位的构造简图。

【条文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的设计文件主要是以文字为主的设计说明书。

但当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结构的状况和构件布置时,如空间结构体系、框支结构转位层部位的上下层关系、新型结构体系、复杂的构件布置关系等或按合同要求,应提供相应的图纸。

3.5.4内部作业

1与建筑及其他专业配合,确定结构型式及布置。

2提出能为编制概算所需的结构简图及附加的文字说明。

3对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复杂的建(构)筑物应作必要的计算工作,计算书经校审后保存。

3.6建筑电气

3.6.1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条文说明】过去设计文件所要求列出的“主要电气设备及材料表”,其中“材料”的统计繁琐且复杂,而其指导意义也不大,故按照当前实际情况,现设计文件只要求列出主要电气设备表。

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开关柜、发电机及应急电源设备、落地安装的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以及其它系统主要设备。

3.6.2设计说明书

【条文说明】建筑电气现所涉及的系统,初步统计有32种之多,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所设置的系统应分别说明。

1)建筑概况:

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面积、层数、高度等;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如:

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2设计范围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内容和分工;

2)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3变、配电系统

1)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类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电源由何处引来,电源数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电缆埋地或架空、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

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

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

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

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

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电能计量装置:

采用高压或低压;

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

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功率因数补偿方式:

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操作电源和信号:

说明高压设备操作电源和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工程供电:

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4配电系统

1)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

对重要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及其它负荷的供电措施;

2)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5照明系统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6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2)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4)线路选择及敷设;

5)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

2)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确定和要求;

3)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5)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6)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

7)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8)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

9)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8通信系统

1)对工程中不同性质的电话用户和专线,分别统计其数量;

2)电话站总配线设备及其容量的选择和确定;

3)电话站交、直流供电方案;

4)电话站站址的确定及对土建的要求;

5)通信线路容量的确定及线路网络组成和敷设;

6)对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线路敷没和引入位置的确定;

7)室内配线及敷设要求;

8)防电磁脉冲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条文说明】当电话系统不含电话站设计时,仅有线路交接及配线相关内容。

9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的确定;

2)节日源选择;

3)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用户分配网络、导体选择及敷没方式、用户终端数量的确定。

10闭路电视系统

1)系统组成;

2)控制室的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3)传输方式、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11有线广播系统

2)输出功率、馈送方式和用户线路敷设的确定;

3)广播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广播室位置;

4)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2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2)设备选择及声源布置的要求;

3)确定机房位置;

4)同声传译方式;

5)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3呼叫信号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

2)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设备选型。

14公共显示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显示装置安装部位、种类、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显示装置规格。

15时钟系统

1)系统组成、安装位置、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设备选型。

16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系统防范等级、组成和功能要求;

2)保安监控及探测区域的划分、控制、显示及报警要求;

3)摄像机、探测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4)访客对讲、巡更、门禁等子系统配置及安装;

5)机房位置的确定;

6)设备选型、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7综合布线系统

1)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类型及配置标准;

2)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

3)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及信息终端的配置;

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系统组成、监控点数、及其功能要求;

2)设备选型;

3)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9信息网络交换系统

1)系统组成、功能及用户终端接口的要求;

2)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0车库管理系统

2)监控室设置;

3)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1智能化系统集成

1)集成形式及要求;

2)设备选择。

22建筑物防雷

1)确定防雷类别;

2)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3)当利用建(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23接地及安全

1)本工程各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2)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3)接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作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4)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条文说明】接地系统以往与防雷系统合并。

而在建筑电气各系统中,很多系统均涉及不同的接地要求。

对于某单体建筑物而言尽管有多种系统的接地要求,但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故需将接地系统作单独说明。

24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6.3设计图纸

1电气总平面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1)标示建(构)筑物名称、容量,高、低压线路及其它系统线路走向,回路编号,导线及电缆型号规格,架空线杆位,路灯、庭园灯的杆位(路灯、庭园灯可不绘线路),重复接地点等;

2)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和变压器容量;

3)比例、指北针。

2变、配电系统

1)高、低压供电系统图:

注明开关柜编号、型号及回路编号、一次回路设备型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补偿容量、导体型号规格、用户名称、二次回路方案编号;

2)平面布置图:

应包括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母干线、发电机、控制屏、直流电源及信号屏等设备平面布置和主要尺寸,图纸应有比例;

3)标示房间层高、地沟位置、标高(相对标高)。

3配电系统厂一般只绘制内部作业草图,不对外出图)。

主要干线平面布置图,竖向干线系统图(包括配电及照明干线、变配电站的配出回路及回路编号)

4照明系统

对于特殊建筑,如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影剧院等,有条件时应绘制照明平面图、该平面图应包括灯位(含应急照明灯)、灯具规格,配电箱(或控制箱)位,不需连线。

5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需专项设计的自控系统需绘制热工检测及自动自动调节原理系统图;

2)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

2)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平面图。

7通信系统

1)电话系统图;

2)站房设备布置图。

8防雷系统、接地系统

一般不出图纸,特殊工程只出顶视平面图,接地平面图。

9其他系统

1)各系统所属系统图;

2)各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若在相应系统图中说明清楚时,可不出此图)。

3.6.4主要设备表

注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3.6.设计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用电没备负荷计算。

2变压器选型计算。

3电缆选型计算;

4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5防雷类别计算及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6各系统计算结果尚应标示在设计说明或相应图纸中。

7因条件不具备不能进行计算的内容,应在初步设计中说明,并应在施工图设计时补算。

【条文说明】计算书主要为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型计算,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故在此不作硬性要求。

计算方法、方式由设计人员自定。

3.7给水排水

3.7.1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内部使用并存档)。

3.7.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3室外给水设计

1)水源:

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2)用水量: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

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

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3)给水系统:

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

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

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给水系统加以简介。

4)消防系统:

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5)中水系统:

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6)循环冷却水系统:

说明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来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泵的型号及稳定水质措施。

7)当采用重复用水的系统较大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8)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4室外排水设计

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

当排人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

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2)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排水出路。

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量。

当污水需要处理时,应

分别说明排放量、水质、处理方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构筑物概况以及处理效果等。

4)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雨水排水量等。

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1)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数,工作时间,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

,2中表示清楚时,则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