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630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A.面粉变大B.面团里酵母菌迅速增多

C.面团里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D.面团里产生了大量氧气

12.对于剩饭、剩菜、菜根、菜叶等食品垃圾,最好的处理方法是(C)

A.回收利用B.填埋C.堆肥D.焚烧

13.垃圾填埋场填满垃圾以后,我们可以在上面(C)

(1)修建公园

(2)建筑房屋(3)建体育场(4)建停车场

A.

(1))

(2)(3)B.

(1)

(2)(4)C.

(1)(3)(4)D.

(2)(3)(4)

14.下列行为中,可以减少垃圾数量的是(D)

(1)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单面纸不丢弃

(2)少用木杆铅笔,选择自动铅笔

(3)外出自带饭盒、水壶、自备筷子、牙具等(4)提着布袋去购物

(5)尽量购买简易包装的物品

A.

(1)

(2)(3)B.

(1)

(2)(3)(4)C.

(2)(3)(4)(5)D.

(1)

(2)(3)(4)(5)

15.下列行为中,不可取的是(B)

A.把完全不能使用的废纸积撵起来,送去回收站B.随意丢弃用过的塑料袋、餐具、轻包装盒等

C.把用过的玻璃、塑料、铝罐等饮料瓶分类后送去回收站

D.组织一个小宣传队向人们宣传减少垃圾的方法

16.下列哪些废弃物堆积一段时间后,可用来做底肥?

(B)

A.碎砖头B.剩饭菜C.酒瓶D.牛皮纸包装盒

1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A.中国B.美国队C.俄罗斯D.印度

18.世界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可能是(D)

(1)人口增长迅猛

(2)水域污染严重(3)全球气候变暖

A.

(1)

(2)B.

(1)(3)C.

(2)(3)D.

(1)

(2)(3)

19.温室效应的原因是(B)

A.氧气尝试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C.陆地淡水的减少D.海洋水量的增加

20.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会导致人类哪些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1)呼吸系统疾病

(2)皮肤癌(3)白内障(4)心脏病

A.

(1)

(2)(3)B.

(1)

(2)(4)C.

(1)(3)(4)D.

(2)(3)(4)

21.下列哪些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厂的废气

(2)汽车尾气(3)垃圾焚烧(4)酸雨

22.下列是某班级制订的环保活动方案,其中不可取的是(C)

A.在全年级开展回收废品的活动,将收集到的废品送到收购站;

B.在社区(村)的宣传栏上设计一期板报,宣传减少使用、重新使用、回收利用垃圾的重要意义;

C.停课一周,到附近公园捡垃圾,并向游人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

D.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一份当地水域污染的防治措施;

23.人类已经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是(B)

A.苏联人B.美国人C.中国人D.俄罗斯人

24.下列关于月亮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月亮能够自己发出光亮B.月亮上面有月宫、嫦娥,已经有人在上面生活

C.月亮和地球一样,不能够自己发出光亮

D.月球上有兔子、桂树等植物,适合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生活

25.关于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着地球转B.地球是月球的卫星,月球绕着地球转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绕着月球转D.地球是月球的卫星,地球绕着月球转

26.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相变化是月球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

C.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相不断变化

D.如果月球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27.当发生日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B.世界上只有部分人可以看到

C.在海口市看到日环食,那么在美国的洛杉也可以看到;

D.以上的说法都不正确

28.下列关于发生日食的原因,正确的是(D)

A.发生日食是因为太阳上的太阳黑子使一部分太阳不发光了;

B.发生日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C.发生日食是因为太阳挡住了月亮的一部分光线

D.发生日食是因为月亮挡住了太阳光

29.当发生日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B.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在中间

C.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在中间

D.太阳、地球、月亮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0.从月相变化图可以看出,在农历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情况是(A)

A.月亮面积由小→大→小B.月亮面积由大→小→大

C.月亮都与太阳一起升落D.月亮升起的时候越来越早

31.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常写道:

“傍晚,一弯娥眉般的月亮挂在树梢上……”其中的“娥眉般的月亮”应是(A)

A.月面朝西B.月面朝东C.位于东部天空D.位于仰头正中天空

32.有时候,我们在凌晨四五点钟可以看见月相不完整的“残月”。

这时候的月亮是(C)

A.月面朝西B.位于西部天空C.位于东部天空D.位于仰头正中天空

33.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月亮中“满月”或“望月”,它是(A)

A.月相圆满,通宵可以看月亮B.月相圆满,只有前半夜才能看到月亮

C.月相圆满,只有后半夜才能看到月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4.光年是计量(B)

A.天体质量的一种单位B.天体间距离的一种单位

C.光带的一种单位D.天体运行时间的一种单位

35.我们生活的地球属于(B)

A.恒星B.行星C.卫星D.人造天体

36.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C)

A.牛郎星B.太阳C.月球D.水星

37.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B)

(1)有液体水存在

(2)地球是九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天体

(3)有固体外壳(4)有适宜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6)地球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A.

(1)(3)(4)(6)B.

(1)(4)(5)(6)C.

(2)(4)(5)D.(3)(4)(6)

38.关于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正确叙述是(C)

A.水星距日最近,质量最小B.地球自转和公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最长

C.木星体积最大D.幂王星永远距日最远

39.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斗七星”,天文学上称之为(B)

A.半人马座B.大熊星座C.狮子星座D.小熊星座

40.下面天体,不属于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是(A)

A.月亮B.天王星C.地球D.木星

二、判断题。

1.每种物质的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但不同物质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2.各物物质的晶体大小都一样,并且都很小,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

(×

3.蚜虫危害植物和草蛉幼虫吃蚜虫的方式一样,都是吸食液体。

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因为我们可以用显微镜放大任何物体。

5.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被观察的物体无限放大。

6.把面包皮、橘皮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几天后我们有可能看到上面长有许多霉菌。

7.列文虎克是最先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也是最先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

8.看上去很干净的手,也可能存在有细菌。

9.细菌和病毒使人体患病。

由此说明细菌和病毒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10.豆类植物根部的要瘤是根组织(细胞群)与根瘤菌共生的结构。

11.我们在考察当地某一水域时,发现水域里正常生活着各种数量较多的动植物,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水域不可能有严重的污染。

12.在研究家乡某一自然水域时,将采回的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底部有一薄层沉淀物,说明该水域中的水含有较多的杂质。

13.要想知道家乡某水域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直接用显微镜观察水样就行了。

14.月球只绕着地球转,并没有绕着太阳转。

15.在地球上重1千克的铁球,拿到月球上称重量依然是1千克。

16.和地球不一样,月球上是没有白天与黑夜的。

17.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月球表面的日照比地球强烈得多,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月球表面的温度都比地球表面温度高得多。

18.月球上的空气比地球上稀薄得多。

19.从目前对月球的了解程度看,人们还没有在月球上发现水。

20.假如我们在月球上进行一场足球赛,那我们会发现足球很容易就被我们踢得很远。

21.因为太阳离我们比月亮离我们近一些,因此看起来月亮大一些。

22.月球上蕴藏着人类所需要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23.月球是一个非常圆的球体。

三、填空题。

1.将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暴露在温暖潮湿的空气中。

几天后,发现培养基上长有许多细菌的菌落。

这说明:

(1)空气中存在细菌

(2)细菌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能迅速繁殖,数量迅速增加。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同样道理,月食形成的原因是当太阳和月球正巧位于地球的两边,太阳光被地球挡住而无法到达月球,于是月球便通过地球的阴影而发生月食。

4.日食的类型有日全食、月偏食、日环食,月食的类型有月全食、月偏食。

5.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慧星等组成一个天体系统。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如果按从大到小来排列,它们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如果按离太阳从近到远来排列,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四、连线题。

A、玻璃a、堆肥

B、砖头碎瓦b、回收利用

C、吃剩的过夜的肉c、回收特殊安全处理

D、旧书、废纸d、填埋

E、废电池e、焚烧

综合测评

(每题3分,共30分)

1.普通的放大镜是由(B)制成的。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三棱镜

2.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一般有目镜和物镜。

若使用目镜上刻有“1.5X”字样且同时使用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昆虫,则昆虫被放大(C)倍。

A.15B.10C.150D.1.5

3.显微镜是利用(C)的放大作用来把细小的物体放大的。

A.两块凹透镜B.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C.两块凸透镜D.一块凸透镜

4.每年中秋节,市场上都大量销售着包装精美的月饼。

下面是对这种现象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值得提倡的是(C)

A.月饼的包装盒会制造很多垃圾,污染环境因此中秋节时我们不要再吃月饼

B.月饼的包装盒搞得精美些是应该的,因为这样会提升月饼的档次,增进我们的食欲

C.在不影响月饼卫生的前提下,月饼的包装盒应尽量简单些,吃完月饼后要把包装盒回收

D.月饼包装盒精美与否是商家的事情,我们不应对此妄加评论

5.下列垃圾中,属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是(D)

A.旧报纸B.塑料瓶C.易拉罐D.烂菜叶

6.下列日常生活行为中,值得我们提倡的是(C)

A.利用节假日时间与同学们一起打扫马路,然后把垃圾集中起来焚烧掉

B.为了讲卫生,在外面吃饭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碗筷

C.到菜市场买菜时,总是提着菜篮子去D.把用完的电池随手丢在生活区的垃圾桶里

7.对于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我省量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并不存在缺水淡水的问题

B.我省的地形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因此雨水很容易流失

C.增加森林、草地的覆盖面积,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地中的水分

D.在海口等沿海地区,过量使用地下水会出现海水倒灌问题

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

B.人们把天空的星星分成不同的星座只是为了方便人们记住星星而已

C.人们把一年十二月份分成不同星座属相,人出生时属于不同的星座就有不同的命运

D.在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的

9.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气体是(A)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

(每题2分,共20分)

1.放大镜越大,那么它的放大效果就越好。

2.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

3.把一滴池塘里的水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水里有很多东西,但是把一滴矿泉水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水没有任何杂质。

4.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是及时把垃圾埋掉。

5.如果我们在凌晨五六点看到弯弯的月亮,说明已是农历月底了。

6.臭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氧气。

7.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8.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每空2分,共40分)

1.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营养素。

2.对于地球来说,臭氧层的作用是防止大量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到地面。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将增加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

3.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果实、根、茎、叶,应该把标本切成薄而且透明的薄片来观察。

4.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类主要依靠眼、鼻、舌、耳、皮肤五种感觉器官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5.减少丢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6.月球上的引力大约是地球上引力的1/6。

7.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环形山。

9.在太阳系中,目前已知道的存在生命体的星球是地球。

10.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和行星。

相对来说,恒星的显著特点是自身能发光,行星的显著特点是本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

11.2003年,我国首次成功的发射了人载飞船,这艘飞船的名称是“神舟五号”。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10分)

1.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答:

使人类能够观察,研究利用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拓展、延伸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温室效应是人类面临着一大难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哪些行为会产生温室效应呢?

在日常生活中,如:

(1)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石化燃料的大量消耗;

(2)人口的急剧增长;

(3)对森林、草地等被砍伐、破坏等。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

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六年级共有学生15人。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

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  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1

2.23—2.26

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

2.29—3.4

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

3.7—3.11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

3.14—3.18

第一单元复习

5

3.21—3.25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

3.28—4.1

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

4.5—4.8

第二单元复习

8

4.11—4.15

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9

4.18—4.22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

4.25—4.29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

5.3—5.6

第三单元复习

12

5.9—5.13

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13

5.16—5.20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

5.23—5.27

4.5成果展示会

15

5.30—6.3

第四单元复习

16

6.6—6.8

期末复习

17

6..13—6.17

18

6.20—6.24

综合复习

期末考试

2016年2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