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635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国家相关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电力设计技术规范》 JGJ16-8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0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2003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设计规范以及某地区各项发展规划,对某地区某县某镇边贸市场(二期)新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建设必要性进行论证,对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进行分析;

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进行核算和设计;

对项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进行研究;

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

研究分析;

对项目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进行分析;

对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某地区西南部、叶如藏布河下游,喜马拉雅山北麓,南与尼泊尔、印度毗邻,东与岗巴县相邻,北与萨迦县接壤,西与定日县相连,距拉萨市510公里,北距某市233公里,是我区的一个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全县属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山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以多布扎湖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地区,海

拔4500米左右,地形较为宽阔平坦,以经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为主线的河谷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地,有10多个小冰

湖,属纯牧业区。。

某县某镇边贸市场位于西藏西南边境,紧靠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同尼泊尔之间的传统边境贸易市场,距县政府所在地75公里,距某310公里;

南面与尼泊尔国接

壤,东南与印度锡金邦毗邻,全镇面积1420平方公里,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现状

我县某镇197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1987年开放。

交通,能源,通信条件有了一定改善;

2003年国家投资修建了某直陈塘的公路;

2003年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促进资金投入200万元,新建了某地区某边贸市场,该市场面积2600平方

米,其中建筑面积1680.85平方米(其中包括210平方米的活畜交易市场);

资源丰富,当地产有各种丰富的中草药材,主要野生药材有贝母、胡黄连、雪莲花、马兰草等、边境互市贸易初具规模,管理初具规范。

第二节项目的必要性

一是近年来,中尼双方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边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边民各项需求持续增长,以前的某边贸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边境贸易的发展。

二是为改变某镇边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中尼双方边民创造良好的互市基础设施条件中尼双方边民有着丰富的交易产品,并且互补性很强,若新建的边贸市场能够提高交易规模、增加边民收入。

三是积极响应地委建设边贸强地区的战略部署,更好更快地发展边境贸易易,促进边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建成市场后将大幅度提高进出口贸易交易额,便于招商引资,积极促进和活跃边境贸易,真正能实现我县提出的边贸强县的发

展思路。

因此,建设该项目十分必要。

第三节项目的可行性

某镇下辖5个行政村,截止到20007年末,全镇共有273户,1063人,耕地面积27.93公顷,农作物总产130吨,牲畜存栏14650头(只、匹),播种面积25.93公顷,经济总量368.84万元,人均纯收入2148.27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需求多样化,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我区沿边开放格局已形成基本架构,而某口岸作为国家二类陆路通商口岸,交通等条件逐年改善,其地缘优势更加明显,边贸发展前景乐观,对带动我区乃至我国西南十二省区经济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中尼双方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边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边民各项需求持续增加,边贸发展十分迅速,交易额逐年增长,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2010年举行了首届某口岸物质文化交流会,实现交易额339.91万元,其中尼

方商人600人。

去年全年实现了边贸额为1034.55万元,尼方商人有8700人次以上。

实施某边贸市场项目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兴边富民战略和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中尼双边边贸多点开发的愿望,是中尼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是进一步改善市场服务功能,提高贸易量,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充实和满足我区大外贸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是对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的基础。

同时,陈塘公路的修建为该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客观条件。

所以,修建该工程势在必行。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一、建设地址

新建市场位于某河旁边,。

该区域地势平坦,是边贸市场建设位置的最佳选择。

二、地址的基本条件

1、交通:

基地北侧为某河及某桥,南侧为空地,东侧为民宅,西侧为空地,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之中。

2、绿化:

基地现没有绿化设施。

3、市政配套设施:

场地不具备市政给排水;

供电、通信良好;

道路进一步改善之中。

4、场地卫生条件:

场地周边无有害物质排放源,无工业噪声干扰,无电磁波等物理污染源,周围无闹市、娱乐场所、垃圾站、传染病医院等,场地符合建设用地要求。

三、某县气候资料

全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2℃,年平均降雨量236.2毫米,多集中在夏季。

冬春干燥少雨,多大风。

年蒸发量250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10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3326小时,冻土深在0.8—1.2米之间。

第五章建设需求分析与效益分析

(一)、需求分析依据

1、某县人民政府出据的设计委托书。

2、某县人民政府提供的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说明。

3、某县国土资源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书。

4、某县建设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

(二)、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总用地面积为3445.00m2。

边贸市场楼:

774.08m2

综合楼:

387.04m2

总建筑面积1177.03m2

建设内容:

商铺、仓库、商户住宿、办公会议及大门门卫室等附属配套设施。

(四)、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成,可吸收国内外的商人前来投资经商,活跃某边贸市场,畅通产销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农牧产品的供销两旺,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社会服务质量,实现多种增长方式促进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当地的服务行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预计年交易额可达1400万以上元。

同时,改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和推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某口岸的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的建成,可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对保持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局势稳定,促进对外开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方案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设计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以简洁现代的手法,力求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充分考虑当地地质地理情况对建筑的影响。

2、设计特点:

a、合理功能布局,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统一。

b、体现了边贸市场的形象和特征。

C、运用藏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二、现有环境分析

基地现为空地,地势平坦,地基情况良好,适合工程建设。

三、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基地面积为3445.00平方米,在北侧设置一个主入口,基地南侧为空地,

东侧为民宅,西侧为空地。

四、单体设计:

建筑是环境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本着以人为本、节省投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分析,现将主要项目逐一叙述如下:

1、工程做法及装修标准:

外墙:

外立面设计为真石漆,颜色按图中说明。

内墙面:

卫生间等有水的房间墙面采用白色瓷砖墙面,其它墙面采用乳胶漆墙面。

楼、地面:

入口坡道和台阶采用防滑地砖;

所有室内走道和楼梯间设计为地砖地面;

卫生间等有水的房间地面设计为防滑地砖;

其它主要功能房间均设计为温暖舒适的强化木地板楼地面。

顶棚:

除卫生间等有水的房间采用铝合金方板吊顶;

办公用房和走道采用装饰石膏板吊顶,其余所有房间设计均为混合砂浆刷乳胶漆顶棚。

2、建筑规模:

建设规模一览表

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GB50009—2001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2、工程概况

该工程由某县某镇边贸市场综合楼、门卫共二个子项组成。

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新建建筑用地面积

新建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

容积率

3445.00m2

1177.03m2

580.56m2

17%

0.34

4、自然条件

a、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地面粗糙度

0.30KN/m2 0.15KN/m2 B类

五、结构方案设计:

1、本工程结构方案设计所遵循的规范、标准、规程

抗震设防烈 设计基本地震加 设计地震分 建筑场地

序号

名称

代号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b、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速度

类别

7度 0.10g 第二组 Ⅱ类

5、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

楼梯栏杆顶部水平线荷载

0.50KN/m

a、屋面及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本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

d、地基基础

因建设单位暂未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天然浅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方案,假定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e、墙体材料:

本工程填充墙体材料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砼空心砌块(容重≤

屋面

屋面(不上人)

(KN/m2)

0.5

12.0KN/m3)。

f、钢筋:

公共卫生间、盥洗间

2.5

梁柱箍筋

HPB335级钢筋

fy=300N/mm2

楼梯、走廊

3.5

现浇板受力筋(φ

≤12)HPB235级钢筋

fy=210N/mm2

楼面

特色商品展示厅

5.0

梁、柱主筋

HRB400级钢筋

fy=360N/mm2

其余各室内房间

2.0

g、焊条:

6.结构设计

a、结构计算软件采用2008版PKPM系列软件进行计算。

b、主体结构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填充墙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c、屋盖及楼盖结构

E43XX型(用于HPB235级钢)

E50XX型(用于HRB335、HRB400级钢)

h、型钢、钢板、预埋件:

Q235—B

六、给排水方案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建筑红线图。

2、甲方提供的该工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3、国家颁布的相关现行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4、甲方提供的有关周边道路及市政资料;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项目位于某地区某镇。

2、本工程由一栋边贸市场楼,一栋综合楼和门卫组成。

3、设计范围:

3.1设计范围:

本工程红线范围内新建建筑室内外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3.2室外工程:

室外生活及消防给水系统、室外雨、污水管道系统。

3.3室内工程:

该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4、给排水设计

4.1给水设计:

4.1.1.水源:

生活用水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网,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场地西面有给水管道,本工程可由西北面给水管网引一根DN100进水管;

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为0.25Mpa。

4.1.2.用水量:

a.生活用水量:

最大日用水量7.30立方米;

最大时用水量0.82立方米。

b.消防用水量:

本建筑为综合楼,且体积为2786.69立方米,按规范可不设室

内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

c.室外生活给水管道与消防管道合用,管径DN100,成枝状布置,设一路总进水管。

d.管材及防腐:

1)室外给水管选用球墨铸铁管,法兰连接,管道公称压力不小于1.25Mpa;

室外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在当地冻土层以下。

球墨铸铁管埋地部分外涂沥青防腐。

2)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

e.水表井及阀门井均用砖砌筑,设置铸铁井盖、井座,位于人行道或绿地下的井盖为轻型井盖,位于车行道下的井盖为重型井盖。

4.2消防设计:

4.2.1.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

4.2.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

火灾延续时间2h。

4.2.3.室外消防管道与室外生活用水管道合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距建筑物不小于5米。

4.2.4.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后进行灭火。

4.2.5.自西面给水管网引一根DN100进水管;

室外消防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成环状布置。

因本建筑为综合楼,且体积为2786.69立方米,按规范可不设室内消火栓。

室内消防为:

室内按低危险级设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保护。

4.3排水设计:

4.3.1.排水体制:

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4.3.2.排水条件:

场地西面拟建排水沟,本工程雨水直接排入排水沟;

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3.3.室外污水系统:

a.污水排水量:

最大日排水量7.3立方米;

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按生活给水用量的90%计算。

b.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4雨水系统:

(室外)

4.4.1.雨水量:

a.暴雨强度公式:

q=590(1+0.75lg)/t0.596(L/S)b.暴雨强度:

q=0.57(L/S.100平方米)c.汇水面积:

F=3098m2

d.地面综合径流系数:

Ψ=0.60e.雨水量:

Q=9.8(L/s)

4.4.2在道路交汇处和最低点、建筑出入口、雨落管附近、绿地低洼点设置雨水口,雨水口低于周围地面20~30mm;

在有路牙的路面采用边沟式雨水口,无路牙的平缓地面采用平篦式雨水口;

场地雨水由雨水管网收集后排至朋曲河。

4.4.3管材及排水构筑物:

4.4.3.1.室外雨、污水管均采用承插式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

4.4.3.2.雨水口采用砖砌雨水口,化粪池为钢筋混凝土化粪池,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检查井,井盖均为铸铁井盖。

室内雨水系统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同室外。

七、电气方案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二层综合楼及市场楼,建筑面积:

1177.03平方米;

一栋门卫,建筑面积:

15.91平方米

2、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有关设计功能要求。

3、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4、国家现行的电气设计标准、规范、规定主要有: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二)设计范围

1、强电部分包括:

a.电力配电系统;

b.照明系统;

c.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2、弱电部分包括:

用地内建筑的a.有线电视系统;

b.电话系统;

c.网络系统

3、配电系统

3.1负荷等级确定:

本工程一般照明、动力用电均为三级负荷。

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

3.2负荷估算:

3.2.1.三级负荷估算:

综合楼及市场楼:

60KW;

门卫:

10KW;

二级负荷:

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供电。

3.2.2、供电电源:

本工程配电由市政低压配电设施地埋引入。

总配电箱设在综合楼.4、照明设计

4.1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光源选择:

办公室、商铺 300Lx

商户住宿 150Lx

走廊 50Lx

梯间 50Lx

主要光源为高效节能荧光灯

4.2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

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需增设一根PE保护线;

所有插座回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

4.3、应急照明:

4.3.1.疏散走廊、公共出口按正常照明的10%~15%设置。

4.3.2.在大空间用房、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照明。

4.3.3.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0分钟。

5、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

5.1建筑按民用三类防雷设计,采用构件防雷体系。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5.2本工程防雷接地、强、弱电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统一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5.3总等电位联结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

5.4过电压保护:

在总配电箱内装一级电涌保护器,二级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器。

6、弱电部分

6.1电话系统:

由室外电话市网引入电话电缆至弱电交接箱;

办公室、商铺、商户住宿每间设1对电话,每层预留电话分线箱。

6.2网络系统:

由市网引来一数据光缆至弱电交接箱,干线采用多模光纤,水平采用超五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每间办公室、商户住宿设一个网络插座。

6.3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信号由室外市有线电视网引来,电视前端箱设在一层;

干线采用SYWV-75-9型电缆,支线采用SYWV-75-5型电缆。

电视系统采用邻频传输,用户端电平为68

±

4dB。

第七篇消防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耐火等级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三、防火间距

本项目与周边建筑物间距以及建筑自身间距均满足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要求。

四、消防措施

(一)建筑

本综合楼为二层公共建筑,单层建筑面积最大为387.04平方米,设置二

部楼梯,东侧设置二个主入口,建筑单体面积小于2500平米,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

建筑尽端房间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建筑四周均满足消防扑救面要求。

二、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

1、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设计;

手提式灭火器布置。

2、室外消防:

a、消防水源:

采用朋曲河取水水源;

给水压力为0.25MPa。

b、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

c、室外消防管道与室外生活用水管道合用,室外设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

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距建筑物不小于5米。

d、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后进行灭火。

e、自西北面的给水管网引一根DN100进水管;

室外消防管道成枝状布置。

f、室外合用给水管选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承插连接,管道公称压力不小于

1.25Mpa。

3、室内消防:

(1)该建筑体积为2786.69立方米,功能为综合楼等,按规范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设置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保护。

(2)、建筑灭火器配置:

a.灭火器设置场所火灾种类:

A类。

b.灭火器种类:

设置MF/ABC3型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第八章节能专篇

一、建筑节能

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我国重要决策之一。

目前,西藏地区大部分城乡建设均由国家投资,但节能保温这块的资金,国家尚未投入,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本区每一个建设工作者的责任,本项目的节能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规整体型,减小体型系数:

规整体型,目的使建筑物整体传热损失尽可能的小。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GB50189—2005第5页4.1.2条: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等于0.4”。

根据上述规定,经计算,综合楼体型系数为0.29,符合要求。

(二)、外墙采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减少能量散失,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

(三)、采用双框双玻推拉铝合金窗。

1、窗墙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