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653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11Word文档格式.docx

到2014年底,红十字运动知识和红十字会法的宣传普及覆盖率达到全省总人口的30%以上,逐步形成社会普遍认同并支持红十字运动的社会氛围。

——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年内,全省实现救援救灾应急机制信息网络化管理,60%的市县成立救援分队,逐步形成灾害信息渠道畅通、反应指挥灵便、行动迅速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拓宽人道救助范围,打造公益项目品牌,扩大受益人群。

省级打造6至8个公益性品牌项目,每个市县至少打造2至3个公益性品牌项目,多角度、多方位地扩大受益群体。

每年普及群众性的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3万人次,到2014年,参加救护培训获证人数达到全省总人口的1.5%以上;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新增1.5万份,遗体器官登记捐献者队伍超过1000人。

——探索创新筹资机制,救助实力不断增强。

在不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力争每年募集救灾、救助款物400万元人民币,使每年10万人(次)受益;

探索创办红十字公益实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红十字队伍建设,夯实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基础。

5年内,力争全部地级市、80%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内设机构完善;

基层组织发展到500个,会员队伍达到10万人以上;

志愿者人数达到8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宣传贯彻红十字会法

1、继续深化对“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宣传。

坚持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争取党政有关部门的支持,将红十字会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加强新闻舆论宣传,不断完善全省红十字系统的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基本知识的传播网络,在发挥好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如手机短信、楼宇广告、车载视频、户外媒体等多种宣传途径,开发制作知识性强、趣味性高、适应性广且具有鲜明红十字特点的宣传品,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力争实现我省红十字知识和法制宣传普及覆盖率达到总人口的30%以上目标,形成有利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2、继续开展“5.8博爱周”系列宣传活动。

围绕世界红十字日开展好“5.8博爱周”、“世界艾滋病12.1宣传日”、“公益广告宣传月”等系列宣传活动,依托中国红十字会(博鳌)国际交流中心,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博鳌亚洲论坛等时机,举办好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宣传和展览活动。

积极探索和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新颖有效的形式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红十字活动,不断提高红十字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3、坚持依法办会,增强法制意识。

配合省立法机关大制定和通过《海南省红十字会条例》,坚持把普及和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条例》及《海南省红十字会条例》纳入红十字传播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宣传。

4、强化执法检查,加大监督力度。

主动配合人大、政协和法制部门,经常开展红十字会法的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工作,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性文件,营造有利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法制政策环境。

(二)加快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红十字应急能力

1、完善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

认真落实《海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海南省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坚持定期演练,不断完善各级红十字会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

实现所有市、县级红十字会应急预案纳入同级政府整体应急预案体系。

2、加强红十字会备灾救灾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市、县(区)红十字分级救灾管理体系,完善灾情报送制度和程序,实现备灾救灾信息网络化管理,加强与相关应急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合作,提升整体救灾效率。

分别在海口、文昌、保亭、昌江建设各500平米的救灾物资仓库,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

加强红十字会应急能力建设,推广红十字救援大队海口分队、三亚分队的管理经验,力争全省60/%的市县建立红十字救援队伍。

3、广泛开展救护培训。

将救护培训纳入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成立全省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指导中心,建立规范化的培训基地,普及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知识和技能。

加大经费投入,推行免费培训与收费培训相结合的运作机制。

力争五年培训红十字救护员8万人次,参加自救互救知识讲座15万人次,参加救护培训人数达到本地人口总数的1.5%以上。

积极拓展水上救护培训、山地搜救等新的工作领域。

(三)扎实做好人道救助工作,努力改善最困难群体的境况

1、广泛开展救助活动。

紧密依托红十字社区服务、学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和红十字会员及志愿者,多渠道开展扶贫帮困、博爱助学、医疗救助、关怀孤老等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

到2014年,力争每个市县创建一至两个红十字社区示范服务站。

2、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

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筹措资金,坚持以社会募集为主,争取政府加大对项目的力度,使“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作为适时、集中的关爱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积极发展专项救助基金。

加强对天来泉老年健康基金、菩提树孤儿救助基金、少儿救助基金等基金的管理与运作,不断扩大基金覆盖范围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公益基金的社会影响力;

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体捐资设立专项救助基金,让更多的特困群体受益。

到2014年,力争专项救助基金救助特困人群5000人次以上。

(四)推动传统公益项目的深入开展。

1、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无偿献血动员和表彰工作。

充分发挥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巩固临床用血100%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的成果。

2、大力推动和依法规范遗体(器官)捐献工作。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好有关登记、接收和供应的服务管理,争取累计超过1000人登记参与遗体(器官)捐献。

3、继续参与多部门、多渠道的艾滋病合作项目。

做好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社区宣传和关爱等项目,壮大同伴教育师资队伍,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直接受益人数达到3万人次。

4、抓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

努力提高有效库容率和移植率,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效库容量新增1.5万人份。

5、持续做好预防疟疾项目。

继续完成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第四、第五项目年的工作任务,积极争取并创造条件启动有关新项目。

(五)探索创新筹资机制,进一步增强救助实力

1、创新可持续筹资机制。

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大胆探索和发展红十字会公益性实业,参与创办股份制非盈利性公益企业,增强红十字会自身造血功能。

在不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力争每年募集救灾、救助款物500万元人民币,使每年10万人(次)受益。

2、建立红十字基金会。

争取在省级财政支持下,建立海南省红十字基金会;

加强与社会爱心力量的联系合作,争取不断注入资金,推动红十字会基金会救助实力不断壮大。

3、积极探索项目化运作模式。

以项目搭建捐赠平台,开发公益潜能。

充分利用“红十字”的无形资产,大胆探索与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相结合、集筹资与救助于一体的公益运作机制。

创建红十字公益沙龙,办好项目认捐、义拍、义卖等公益营销活动。

(六)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1、依法理顺管理体制。

以《海南省红十字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挈机,积极争取党政有关部门的支持。

到2014,理顺所有地级市和80%县(区)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实现各级红十字会做到有机构编制、有经费预算、有办公地点,确保全省的红十字会有一个健全的专职工作队伍。

2、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在城市社区(街道)、农村乡镇(村)、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广泛建立基层组织。

到2014年,基层组织发展到500个,会员队伍达到2万人以上。

力争每个市县创建3至5个组织建设规范、活动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巩固、会员和志愿者作用发挥好的模范红十字会基层组织。

3、提高会员服务和管理水平。

完善会员管理制度,落实《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办法》,加强对会员的活动组织和能力培训,发挥会员的作用。

做好会费收缴工作,力争会费收缴率达80%以上,为各级红十字会开展工作提供经费支持。

4、巩固发展志愿者队伍。

广泛建立红十字志愿者组织,在学校、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发展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组建应急救援、卫生关怀、助老爱幼、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海外服务等方面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形成按专业、分领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

到2014年,志愿者人数达到8万,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

5、加强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到2014年,全省5%以上的学校建立红十字组织,青少年会员达到8万人以上。

大力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并积极组织高校开展志愿服务、中学开展制服团队、小学开展红十字冬令营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每两年组织一次争创红十字示范校的评比活动,

(七)扩大地区交流和对外合作,加强与台港澳红十字组织的合作往来。

加强与兄弟省(市)、自治区红十字会的交流和研讨,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加强与台、港、澳红十字会(组织)的友好交往与合作,积极开展与澳门红十字会自救互救培训、台湾红十字组织海上救援培训等特色项目的交流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为全面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各级红十字会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关键,以队伍建设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将规划纲要落到实处。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目标管理。

各级红十字会要认真组织学习本规划纲要,明确各自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计划,实行目标管理,认真开展检查、评估。

要坚持多宣传、勤沟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在党政领导层中宣传红十字会法、人道理念和红十字会工作,让党委、政府领导加深对红十字会的了解,理解和认同红十字会的积极作用,争取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红十字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帮助解决红十字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障规划纲要的实施和落实。

(二)加强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省红十字会要完成机构改革,争取省委支持,建立党组,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各级红十字会机关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积极争取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选拔到各级红十字会的领导岗位,使领导班子成为团结实干、高效廉洁的坚强核心。

各级红十字会要重视队伍建设,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和工作机制。

加大干部交流学习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干部纵向和横向的挂职锻炼及交流学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建设为载体,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个制度,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转变。

(三)加强红十字理论学习与研究。

红十字文化要以人道价值、博爱理念、奉献精神为核心,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和谐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大力彰显博爱精神。

加强红十字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办好红十字期刊,加强工作经验交流,举办红十字文化论坛,汲取社会先进理念,不断创新和丰富红十字文化内涵,助推我省红十字事业强劲发展。

(四)发挥各级红十字会理事会和工作委员会的作用。

要认真研究和发挥红十字会理事和专门工作委员会的桥梁作用,拓展红十字会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不断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行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