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669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说木叶有答案已审阅文档格式.docx

(3)缠绵:

①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②婉转动人。

(4)相去无几:

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相去,互相之间存在距离;

无几,没有多少。

(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强调不能有一点差错。

差,相差。

毫、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形容微小。

谬,错误。

(6)不落于言筌: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筌,捕鱼的竹器。

这句话出自《庄子·

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近义词辨析

(1)传诵·

传颂

传诵:

辗转传布诵读;

辗转传布称道。

传颂:

辗转传布颂扬。

具有褒扬、称赞的意味。

例句:

①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在品尝淮安的美味佳肴后,无不留下传诵千古的名篇佳句。

②英雄周波走了,为了将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如今,在通州大地上,人们怀念着英雄,传颂着英雄的精神,也学习着英雄的事迹。

(2)启发·

启示

启发:

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启示:

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日前,“国家遗产展”策展人黄专在专访中表示,当代艺术不是单纯提供审美愉悦感,也不是直接披露艺术家对事物的判断,仅仅是提供了艺术家从生活中发掘的各种“材料”;

当代艺术并没有脱离大众,而是启发大众从“材料”中学会自我思考,发现问题并获得启示。

(3)飘零·

飘落

二者都有“飘着降下来”的意思,和“飘落”相比,“飘零”的书面色彩更浓一些,同时它还有比喻义,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①第49届世乒赛由广州体育馆承办,该体育馆造型新颖,从远处看,犹如飘落在白云山麓的三朵白云。

②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附着其上的社会保障、土地制度等种种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务工农民在职业分化上深陷僵局,像“浮萍”一样飘零游弋于工农边缘。

一、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答案

2.阅读课文,请你谈谈本文在行文思路上有何特色。

答案 首先,追本溯源,由例引疑,由例引析。

开篇就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让读者对“木叶”有感性认识,交代“木叶”来源。

按照思维习惯,读者自然会产生“木叶”是什么的疑问,作者在第二段里就顺着读者的疑问,引用诗句,让读者看到“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树叶”并不多见,而单用“树”或“叶”。

至此,读者可能的解释是单用“树”或“叶”更为洗练。

作者紧逼质疑,为什么“木叶”就不再追求简练,而且一旦用“木叶”就产生佳句,到杜甫的“落木”发展到极致,至此,读者明确了“木叶”原来是诗人大胆的艺术创造,已不单纯是普通意义上的“树叶”。

其次,切中关键,引发联想,深入分析。

读者已经明白了“木叶”是艺术创造,但是“木叶”与“树叶”的真正艺术距离还不清楚。

前文只是感性认识。

作者接着明确提出“木叶”与“树叶”的差异在一“木”字,要在“木”字上下工夫。

由“木”字适合的场合,引出“木”的艺术特点,再由第一个艺术特征引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这也是文章讨论的重点所在,作者不惜引用大量诗句,对诗歌运用“木叶”产生的艺术境界加以描述,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让读者在比较分析中领悟到“木叶”的艺术特征:

秋天落叶,树干微黄而干燥的颜色,单纯、空阔、清爽。

二、深层探究

1.作者是如何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用“木”的意味的?

答案 这篇文章是从小处着眼的。

作者抓住中国古代诗歌中使用“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富有的暗示性。

作者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木”和“树”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异同:

“‘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

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由于“木”和“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因此,古代诗歌中由此而生出的“木叶”“树叶”“落木”的意味就不相同了。

这不相同首先表现在由于场合不同,表达的情感就不相同,表达的意境就不同。

其次是表现的形象不同: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2.袁行霈说:

“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

一览而尽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

”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

文章是怎样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的?

答案 文章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可以查到的语词的意思。

有人称之为言内义,它明了确定。

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

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3.课文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答案 不改好。

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

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

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也可有不同的见解)

三、技法迁移

[文本回顾]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借鉴文中的联想的写作技巧。

全文从“木叶”开始,联想到历代诗人笔下的“木”与“叶”,并且对这些诗中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分析,使人体会到语言的精美和不断的发展与完美,这种精妙的联想使文章内容充实,且富有说服力。

[技法点拨]

联想的运用

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

本文谈到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其实就是联想。

“木叶”具有暗示性,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

联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1.类似联想。

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巴金的散文《灯》中,作者以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为触发点,展开联想:

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

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命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热爱生命。

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

无论是生活中的灯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2.对比联想。

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

唐弢的《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

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

“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

也许还是浅点好。

”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

3.因果联想。

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

壶井荣的《蒲公英》一文中,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联想到“蒲公英的儿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联想的方法。

蒲公英之“所以才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是“只为长在路旁,被践踏、被蹂躏”的结果,因而联想到蒲公英儿子刚来家时的情景。

“他初来时,万分沮丧,没有一点精神”,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被夺去了抚养他的大地”。

作者通过因果、类比联想,强烈地控诉了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突出了反战主题,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技法运用] 请你运用联想,写一个片段,不少于30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凤凰浴火方能重生,幼蛹破茧才能成蝶。

苏武在漫天飞雪中坚守信念,绽放人生光彩。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为伴,遥望中原时,他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气节铭记心间;

黄沙漫漫,他与孤冢为伴,放眼远望时,将“千金俸禄,高官贵职”的引诱忘得一干二净;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的毡毛和草皮一块儿咽下,心里却沸腾着精忠报国的热血。

他用睿智,将光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不朽的佳话;

他用勇气,将苦守的羊群定格为一段千古传奇。

飞沙刻画出他手掌的龟裂,他始终没有在这弯道处屈服,几十年的守候,等来的是大汉天子的迎归,大汉百姓的敬仰。

人生岂会一帆风顺,转过黑暗的弯道,眼前会是另一番光明,因此我们倍加珍惜这光明的普照。

苏武在西北大漠守着一群孤瘦的羊,张爱玲却在夜上海的文坛独步。

张爱玲的一生转了多少弯,或许只有路过的风才知道。

弯道是她灰暗的童年,是她不幸的婚姻,是她在旧上海的夜下孤独的舞步。

但她奋起、执著、笔耕不辍,写下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孤独的身影化为《半生缘》中走出来的妙龄少女,化为《倾城之恋》中的多情女子。

转过弯道,张爱玲看到了另一个光明的世界。

膝盖全部换掉却依然奔跑如飞的足球之神巴乔,面对阻碍依然坚守的绿色森林卫士,挑着孩子沉甸甸梦想的80后乡村女校长李灵,他们无不经历过生命的弯道,然而,执著前行,最终收获了渴望已久的光明。

巴尔扎克说过:

“不幸,是天才成功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风雨过后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荆棘过后,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会是积翠如云的空濛山色。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时间:

45分钟 分值:

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征戍(shù

)  橘颂(jú

招徕(lá

i)萧萧落木(sù

B.涔涔(cé

n)无妨(fǎnɡ)

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

n)

C.寒砧(zhēn)桅杆(wé

i)

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窸窣(xī)

迢远(tiá

o)灼灼其华(zhuó

答案 D

解析 A项中“萧”读xiāo,B项中“妨”读fá

nɡ,C项中“泊”读bó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明月皎皎 红花灼灼 细雨蒙蒙 风度翩翩

B.北风萧萧 炊烟袅袅 红日冉冉 红尘滚滚

C.奥妙无穷 丰富多彩 晴空爽朗 游子漂泊

D.文意棉密 情意缠绵 文字洗练 诗句精彩

解析 “文意棉密”应为“文意绵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研究者不搞创作,没有创作经验,研究人家的作品未免隔靴搔痒。

B.他们两人因工作原因偶尔接触过几次,平时少有来往,关系很一般,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C.这本书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近年来少见的有一定深度的作品。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答案 B

解析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是“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

B.不久前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曾披露:

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书同文、行同伦,实在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D.这些书虽有多方面的意义,但我以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生动弘扬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答案 A

解析 B项语序不当,“每天”应放在“有五万人”之前。

C项句式杂糅,删掉“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D项“弘扬”与“精神世界”搭配不当。

二、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

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

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

“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这个特征”具体指什么?

(4分)

答案 空阔、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

6.吴均的《答柳恽》有“寒风扫高木”的诗句,为什么诗人在这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

答案 “高树”饱满,是满树叶子的形象;

而“高木”则空阔,是落叶的形象。

作者在“寒风扫高木”的诗句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正是要借“高木”创造“落木千山”这样一个空阔的艺术境界。

7.曹植的《野田黄雀行》有“高树多悲风”的诗句,为什么诗人在这里用“高树”而不用“高木”?

(5分)

答案 作者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8.为什么在古诗句里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

答案 “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而古典诗歌又习惯于用单词。

三、类文阅读(20分)(宁夏、海南地区选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

竹 思

高洪波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

在竹子身上,儒生们或看到气质、风骨,或看到虚心、谦虚,《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

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而他策竹杖的风姿,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徐行”的造型,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边,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

也有不善待竹子的文人,譬如杜甫先生,他有名句云: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竹给予如此恶谥,而且还要动一番手脚下决心“斩”之伐之,也是破天荒的事,杜甫为何如此憎恨“恶竹”,不得而知,但他在成都的草堂前不乏修竹若干,或许是后人代植的吧!

蜀南竹海,地处宜宾,有翠竹数百亩,依山而立,起伏若海,规模亦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尤其是在高处鸟瞰,当云雾袭来之际,那种海的气势更扑面而来,耳畔似有涛声响起,如果此时有舟楫随绿浪起伏,注定是件毫不奇怪的事。

潜入竹海,同时也沉入绿海,呼吸着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感觉到绿色的氧气正源源地输入到自己的肺叶里,像清洁剂般清洗着因都市废气而吃力开合的肺,你几乎能够瞬间感到这种大自然珍贵的赐予。

甜丝丝的滋味通过喉头气管,流向四肢百骸,流向大脑及每一根血管和神经,而满眼充盈饱满的绿色,让你快意沉浮,直若化身为一尾鱼儿,沿着印满青苔的小径,游向竹林深处。

竹海中的竹子,以粗大的楠竹为主,也有苦竹、慈竹、龟甲竹及人面竹。

与一位竹海作家闲聊,才知道竹子也分公母,母竹产笋,公竹则无。

再细问,才知道每根竹子的每一层竹节上都由最初的一根竹枝生出,这竹枝若分出岔的,便是母竹,不分岔的,则为公竹。

就是这么一点区分,简单,却又有大学问。

记得若干年前去安徽,在出产砀山梨的一处集市上,我无意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知识:

梨如人类,亦分公母。

母梨形大,且多汁甜美,公梨则逊色得多。

竹子与梨子岂止分雌雄,甚至还可能有自己的声音。

近读英国《泰晤士报》一篇题为“细听植物心声”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该文的副题更妙:

“采花花朵哭泣,摘瓜黄瓜尖叫。

”而且这项由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证明:

如果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他们就能够区分健康与染病的蔬菜。

同时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植物不仅仅互相交流痛苦与疼痛,就像人们在医院候诊室等候看病一样,它们还互相提醒面临的危险。

杜甫曾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无意印证了千年之后波恩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诗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殊器官,越伟大越杰出的诗人越是如此,他们在倾听自己内心世界时也能倾听天籁,否则何来这千年之后的巧合?

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坦然且坦荡地在竹子部落里快乐成长,较之城市庭院里那些盆景般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