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679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造项目研究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总投资

548万元

290万元

148万元

110万元

2013年

计划

投资

主要建设内容

新增生产能力

年新增生产高档干毛茶14850kg,炒青茶345600kg

预计经济效益(年)

销售

收入

预计年销售收入为581万元

税金

22万元

利润

38万元

************标准化

初制茶厂建设工程

编制单位:

*******************

编制日期: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项目负责人:

*******高级农艺师

技术负责人:

********农艺师

财务负责人:

*********助理会计师

*********标准化初制茶厂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标准化初制茶厂建设项目

1.1.2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执行单位:

********

法人代表:

***

1.1.3项目建设地点

****************

1.1.4项目总体目标

新建一座标准化茶叶初制厂,改善现有茶叶的加工环境和设备条件,实现初制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和产品无公害化达到绿色食品的目标,创建自己的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三化”进程,实现“三增”目标。

1.1.5项目主要示范与规模

示范内容:

优化改造标准茶叶初制厂,提升茶叶加工质量,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和职工的收益。

示范规模:

新建一座茶叶初制厂,新建厂房4160m2,购置自动化初制茶叶机械一套、名优茶生产机械一套。

制定一系列初制茶厂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茶叶加工基本操作规范。

1.1.6项目主要辐射地点和技术内容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

场区周围两省五乡一场近二百家茶叶初制厂。

主要技术内容:

新建标准化厂房、购置加工机械、标准规范加工场所的建立以及厂内各项制度、规范的制定等。

1.1.7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548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

申请财政资金290万元,专项银行贷款110万元,本场自筹148万元。

1.1.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税后内部收益率:

16.95%

税后投资回收期:

5.9年

税后财务净现值:

181.84万元

投资利润率:

7%

产值利润率:

6.5%

1.1.9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改进了茶叶初制场所的环境和加工条件,提高了茶叶产品品质,提升了茶叶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带动周边茶叶初制茶厂走出传统加工模式,带领茶农增加收入起到了引导作用。

同时,随着茶叶加工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增加近百人的就业机会,对稳定社会环境秩序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生态效益:

通过初制厂的优化改造,降低了生产车间的嘈音,减少了烟尘的排放,对优化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国家实行的“茶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及“出口茶叶基地备案制度”

4茶叶初制场所优化改造技术规程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期园区在我**使用土地近2000亩,拆迁两座茶叶初制厂,需要异地重建。

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也是茶叶生产实现从茶树鲜叶到茶叶产品的必需过程。

茶叶初制厂是连接茶园基地和茶叶产品的重要生产环节,茶厂环境及加工过程是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的重要潜在污染源之一,茶叶加工场所的环境、设计、车间、设备、卫生等基本技术条件,对保证成品茶质量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料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茶厂的无公害化就没有茶叶产品的无公害化。

随着茶叶市场的国际化,茶叶市场对茶叶品质尤其是卫生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场初制茶厂存在问题不少,现状不容乐观,已成为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和实现茶叶产业升级的瓶颈。

适时地对茶叶初制厂实施优化改造,对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有效破解国际“绿色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

我场是以绿茶生产为主业的国有企业,茶园面积八千余亩,茶叶年产量3100吨,现有茶叶初制厂18座,加工机械324台套。

目前,我场茶叶初制厂普篇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加工设备陈旧落后,装备水平低。

在目前使用的加工机械中约有50%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购置,约有26%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购置,陈旧老化程度十分严重。

二是茶厂选址不尽合理,卫生状况差。

茶厂基本上是与居民点建在一起,茶厂与职工的生产、生活相混合,厂房简陋,基本没有公共卫生措施,车间内茶、煤、物混杂,茶叶直接与地面接触,工人穿戴随便,随地吐痰等现象普遍;

三是管理缺乏制度。

我场初制茶厂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模式,无明确的管理规定和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缺位相象突出;

四是产品没有品牌,产业化水平低。

我场初制厂加工的茶叶,基本上是以半成品的形式作为外地企业的生产原料,很少直接进入终端消费者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我场茶叶制作质量难以达到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

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包装、运输、储藏、确保‘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我场作为国有茶场,茶叶初制加工场所如限期达不到规范要求,将无法取得生产许可证,也将无法继续加工茶叶。

为此,实施茶叶初制厂的优化改造,是面对我场茶叶能否保证市场准入的关键一步。

2.3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位于****三省交界的********,1954年建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场茶园面积达0.8万亩,年自产干毛茶1500余吨,收购场外鲜叶加工干毛茶达1600余吨,总资产逾千万元,本场现有十八座茶叶初制厂。

本场土地、气候、地理位置适宜茶树种植,特别是本场地处碧螺春和龙井茶产区边缘,高档名优茶销量很大,销售渠道宽,是一个生产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型国有茶场。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和项目保证

3.1项目区概况

3.1.1项目区地理位置

本场地处****三省交界的******,芜杭铁路、318国道、宣杭高速公路、S215公路穿场而过,交通十分发达,距发达城市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大城市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

3.1.2气候条件

气象:

最高日均气温38.5℃

年最高平均气温15.4℃

年最低平均气温一2.5℃

最低气温一11.5℃

雨量:

年均降水量1470mm

年最大降水量1658.9mm

降水主要集中月份:

6、7月

风向:

四季东风偏多,西风、西北风次之

3.1.4生产状况

由于茶叶鲜叶原料不适宜长距离运输,客观上要求在茶区就地加工,因此,我场每个茶叶生产队都有初制厂,茶叶加工量各厂不一,但产量都不很高。

初制茶厂的设备较为落后,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全场年加工干毛茶3100吨,95%以上作为其它茶叶精制企业的生产原料出售。

3.1.5基础设施

全场除过境道路外,场域各初制厂的道路都全部贯通,其中有70%以上是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交通较为便利。

项目区供电线路由*****变电所引来,电力供应充足。

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县城新城区的改造,基础建设发展较快。

项目区380V输电线路延伸到各初制茶厂,220V输电线路进入家家户户,通过全面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完全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工业加工及居民生活用电需要。

具有较强的承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生产生活用水,通过**县自来水公司的管网延伸,现已惠及场部及二、三分场居民,一分场居民也依靠****自来水厂的供给,全部使用了自来水,全场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可靠。

3.1.6现行经营管理状况

目前全场所有茶叶初制厂都是个人经营,茶厂也仅作为季节性使用的临时加工场所。

企业管理为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松散。

2011年全场生产干毛茶4500吨,利润200万元。

3.2实施保证条件

3.2.1地理优势

地处****三省交界的*****县东郊,芜杭铁路、318国道、宣杭高速公路、S215公路穿场而过,交通十分发达,距发达城市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大城市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

3.2.2技术优势

本场有中高级技术人员30余人,常年与中茶所、安农大茶叶系等有合作关系,具有成熟的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经验。

3.2.3产品销售优势

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近百个销售网点。

第四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4.1市场分析

4.1.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目前绿茶国内市场主要以中高档为主,且以干毛茶销售,不需精制加工,而低档茶叶则是以精制加工出口为主,主要生产产品为炒青、珠茶、花茶。

4.1.2产品市场预测和前景分析

近年来欧盟、日本等对我国茶叶出口设置新的技术壁垒,茶叶作为食品在卫生、农残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因此传统制作的茶叶将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而取得食品安全市场准入(QS)的茶叶将有很大的销售空间。

4.1.3营销计划

通过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和建立茶叶安全生产的工作制度,促进本场所有的初制茶厂生产的茶叶达到国际要求标准,争取90%以上进入国际市场。

4.2产品方案设计

4.2.1产品方案

针对国内市场,生产敬亭绿雪、龙井、碧螺春、祠山翠毫等中高档适宜国内市民口味的绿茶,做大做强“祠山翠毫”,产量在10%左右;

产量在90%以上则以生产炒青茶、珠茶等适宜国际市场的绿茶。

4.2.2生产规模

绿雪、龙井、碧螺春等每年生产14580kg;

炒青茶、珠茶等每年生产345600kg。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5.1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5.1.1选择符合茶叶生产的地址新建初制茶厂厂房、购置自动化加工机械突破口,形成茶叶初制加工的示范样板,以点带面,逐步普及。

5.1.2项目目标

通过标准化茶叶初制茶厂的建设,同时也对茶叶加工过程的控制以及茶厂内部制度与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逐步规范、完善全场的茶叶制作环境,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环境环保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

5.2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流程

5.2.1项目建设内容与要求

5.2.1.1环境要求

茶厂应选择地势干燥,远离有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厂房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干道20m以上。

茶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3095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5.2.1.2厂区布局要求

厂区应根据加工要求合理布局,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厂区应整洁、干净、无异味。

厂房和设备布局应与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相适应,能满足生产工艺、质量和卫生的要求。

应根据当地地理位置选择合理的朝向,锅炉房、厕所应处于生产车间的下风口。

5.2.1.3生产车间要求

初制生产车间一般由贮青间、加工间、包装间等组成,面积应与加工产品种类、数量相适应,地面应坚固、平整、光洁,便于清洁和清洗,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墙壁无污垢。

贮青间应独立设置,贮青车间面积按大宗茶鲜叶堆放厚度不超过30cm(或按每100kg鲜叶需6—8m2)标准确定,设备贮青按设备作业效率确定。

成品仓库应设在干燥处,地面垫板高度不得低于15cm。

车间照明以不改变茶叶在制品的本色为宜,宜装置日光灯,光照度达到500LX以上。

车间墙壁宜用白色瓷砖砌成1.5m高的墙裙。

车间门、窗安装纱门、纱窗或其他放蚊蝇设施。

加工设备的各种炉火门不得直接开向车间,燃料及残渣应设有专门存放处,车间的噪声应控制在80分贝(dB)以下。

车间层高不低于4m。

5.2.1.4加工设备要求

直接接触的设备和用具应用无毒、无异味、不污染茶叶的材料制成。

5.2.1.5卫生设施与管理要求

车间进口处应设更衣室,更衣室与车间设通道。

有相应的盥洗、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厕所有化粪池,有冲水、洗手等等设施。

与茶叶接触的物品与场地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禁止与有害、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物品接触。

非加工茶叶用的物品不得放在加工车间内。

加工厂应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并明示。

加工厂应有加工记录、保存各项原始记录。

5.2.1.6加工人员要求

上岗前要进行制茶技术和卫生知识的培训,操作工及有关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

进入车间应着工作装、戴工作帽、净手、换鞋。

离开工作现场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置于更衣室内。

加工及有关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禁止在车间内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

5.5.2优化改造流程

选址→规划布局→茶厂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安装→附属设备购置、安装→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投产

附图一:

初制茶厂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

炒青茶生产线布置图

附图三:

名优茶生产线布置图

5.3主要辐射技术内容、方式和地点

5.3.1主要辐射技术内容

一是现有茶厂优化改造成为“茶厂标准化、加工规划化、产品无公害化”的茶厂;

二是茶厂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

三是完善的加工技术规程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四是创新的管理机制。

5.3.2主要辐射范围

场域周围五乡一场近二百户茶叶初制厂。

5.4技术评价

该项目技术简单,技术流程合理,操作方便,易于实施。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6.1项目建设规模

优化改造茶叶初制厂一座。

6.2项目建设内容

整合资源优势,实施布局优化;

改善现有茶厂环境、厂房和加工实施等硬件;

建章立制,实现加工规范化;

创新管理机制,搞好软件建设。

6.3项目实施进度

2012年6月报送项目建议书,2012年10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元月开始施工,2013年12月完成改造任务,2014年投产。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

总投资:

厂房建设55万元

购置加工设备:

398万元

名优茶生产机械一套80万元(附件表1);

炒青茶生产一套318万元(附件表2)。

附属设施建设47万元

人员培训6万元

环境绿化20万元

建设期投资利息10万元

7.2资金筹措方案

申请财政资金290万元,银行专项贷款110万元,本场自筹148万元。

7.3还款计划

该项目投资建设期短,建设当年可部分生产,从第二年开始,利用7年时间还清全部借款本息,即每年还款80万元本息。

还款资金来源为利润及每年48万元的折旧资金。

第八章财务效益分析

8.1财务效益估算依据

销售收入参照当前茶叶市场行情。

贴现率10%。

项目计算期10年。

8.2财务效益估算

通过本场到初制茶厂改造先进区的考察和参考近三年茶叶市场行情状况,经过场茶叶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从动态和静态正确分析本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从绝对量和相对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该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为: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95%,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9年,投资利润率为7%,产值利润率为6.5%,税后财务净值为181.84万元,预计投产后七年内可以还清借款本息。

从以上财务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实施不存在高风险。

8.3敏感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按照正常年份预测、估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对产品价格、单位成本、投资额和产量等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在±

10%内变化时,各不确定因素变动±

1时,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在分析时,我们假设其中的一个变量在±

10%变动时,其他变量因素保持不变,其计算结果如下表:

敏感性分析表

附表:

单位:

项目

基本方案

销售单价

单位成本

投资额

产量

-10%

+10%

销售收入

581

522.9

639.1

522.94

639.14

总成本

518.6

466.74

570.46

481

556.2

所得税

20.59

1.42

39.77

37.71

3.48

13.84

27.37

净收益

43.61

4.3

120.5

114.26

10.54

41.94

82.94

投资额

548

493.2

602.8

投资收益率(%)

7.96

0.8

21.99

20.85

1.92

8.84

7.23

7.65

15.13

不确定因素变化1%引起投资收益率的变化(%)

-

0.716

+

1.403

1.289

0.604

0.088

0.073

0.031

0.717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产品销售单价变动1%时,投资收益率平均变动-0.716%—+1.403%,当单位成本变动1%时,投资收益率平均变动-1.289%—+0.604%,当投资额变动1%时,投资收益率平均变动-0.088%—+0.073%,当产量变动1%时,投资收益率平均变动-0.031%—+0.717%。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该投资项目最敏感因素是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的单位成本,最不敏感的因素是投资额及产量的变动。

根据附表的计算结果,可相应的绘出该投资项目敏感性分析曲线图,如下图:

60

销售价格

产量

30.28

-10%+10%

投资额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横坐标相交角度最大的是单位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的曲线,即敏感性曲线,交角小的是投资额和产量曲线,是不敏感曲线。

第九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9.1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改造了茶叶初制厂所的环境和加工条件,提高了茶叶产品品质,提高了茶叶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带动周边茶叶初制茶厂走出传统加工模式,带领茶农增加收入起到了引导作用。

同时,随着茶叶加工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增加近百人的就业机会,对稳定社会环境秩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9.2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降低了生产车间的噪音,减少了烟尘的排放,对优化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十章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10.1项目的组织管理

场成立茶叶初制厂优化改造项目工程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抽调生产技术部、项目建设部、财务部等部门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初制厂优化改造的具体实施,实行定岗定责,任务到人,责任道人,确保该项目能够高速度、高质量实施。

10.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该项目完成后,组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各标准初制茶厂作为股份制公司的一个单独生产车间,单独核算。

10.3培训计划

2012年8月一10月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

茶叶加工技术规范、安全防范知识和卫生知识等。

10.4保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

二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三是重视制度建设,搞好软件建设;

四是树立示范样板,搞好技术指导。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

因此,建议*****批准立项,并列入2013年建设计划。

附件表一:

高档绿茶(扁形茶)设备明细价格

每小时生产量15kg(干茶)

序号

规格名称

数量

单价(元)

总价(元)

功率(kw)

总功率(kw)

备注

1

6CTQ6.8型茶鲜叶自动摊青机组

79200

4.32

 

2

6CPS40×

270平输送机(2.7米)

8100

0.37

3

6CES40×

350鹅颈输(3.5米)

12950

0.55

4

6CST50型电热滚筒杀青机

29800

50.6

电热功率49.5kW

5

6CZ40×

160振动机(1.6米)

3680

6

6CML50型冷却机

23000

7

6CZ35×

8

6CLQ250茶叶冷却机

12500

0.395

9

6CPS25×

200平输送机(2米)

5600

10

6CYS30×

380移动输送机(3.8米)

11400

22800

0.74

11

整体机架

15500

12

6CDC5电子称量装置

6000

36000

0.025

0.15

13

130移动输送机(1.3米)

3900

23400

0.03

0.18

14

6CDM60型多功能机

11800

70800

16.55

99.3

电热功率16kW/台

15

6CZ30×

700振动机(7米)

16100

1.1

16

268鹅颈输(2.9米)

10700

17

180振动机(1.8米)

4150

18

6CES60×

586鹅颈输(5.86米)

19

6CHS6型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