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696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5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接入网设备分册综述Word格式.docx

4.合理调整设备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

5.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维护效率,合理使用维护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4条各级接入网维护单位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写本规程的实施细则。

第5条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集团公司。

第二章运行维护责任界面

第6条接入网维护部门与线路维护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

1.一般来说,以接入网设备的配线架(包括内置和外置)为界,配线架以外,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配线架以内,由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

2.对无源光网络(PON)系统,光缆线路以光配线架为界,OLT到ONU之间的光缆线路(包括分光器)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OLT、ONU及ONU以下由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

3.对综合数字环路载波(IDLC)系统:

(1)光缆线路以光配线架为界,端子及端子以内由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端子以外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

(2)用户电缆线路以远端机房MDF为界,横列接线排内侧由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该横列接线排跳线侧(包括接线排)以外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

4.对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系统:

连接城域网汇聚层设备到局端DSLAM的光缆,以及DSLAM到用户MODEM的线路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

5.对以太接入网系统:

(1)城域网汇聚层至小区/大楼接入层的光缆、小区/大楼内光缆(ZAN到BAN之间的光缆)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

(2)小区/大楼接入层设备(含本端光纤收发器)至楼道/楼层内的ODF架外线端子、楼道/楼层交换机(含本端光纤收发器)及楼道/楼层交换机端口到用户的五类线由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

6.当接入网远端设备停电时,接入网维护部门需了解和跟踪停电情况,并及时协调和督促恢复供电,电源动力维护部门负责油机(发电机)临时供电和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第7条接入网维护部门与其他专业(数据/交换/传输)维护部门维护责任划分:

以DSLAM、PON(OLT)等接入网局端设备上行的第一个配线架为界,该配线架以下到网络终端的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维护部门维护,配线架以上设备由其他专业维护部门负责。

若配线架(ODF/DDF)装在接入网设备机房,由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反之由其他专业维护部门负责。

第8条维护段落的具体划分以下面三图示意为例:

(各地可根据实际的组网方式来划分维护段落)

1.维护段1归数据/交换/传输维护部门维护;

2.维护段2归接入网维护部门维护;

3.维护段3归线路维护部门维护;

图一(ADSL接入):

图二(以太网接入):

图三(EPON接入):

第9条集团客户接入维护责任划分:

以集团客户接入联通网络的局端接入层设备节点为界,该接入点以下的属于我公司的接入层设备由接入网维护部门维护,接入点以上的局端设备由其他专业(数据/交换/传输)维护部门维护,线路由线路维护部门维护。

 

第三章故障处理及上报

第10条故障处理是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处理故障的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严重故障、疑难故障应有维护部门技术骨干前往处理;

如发生重大故障,维护部门负责人必须到现场指挥抢修。

在故障处理的全过程,接入网维护部门与其它维护部门应始终紧密配合,直至故障消除,告警消失。

第11条接入网维护部门发现故障时应分清故障段落、故障类型并及时通知相关维护单位进行故障处理,在故障处理的全过程中,接入网维护部门负责指挥接入网区域维护部门进行排障,必要时协调相关维护部门紧密配合;

各维护单位则应在规定时限将故障处理情况通知维护部门,使故障处理形成闭环管理。

第12条接入网故障及故障等级。

运行中的设备或系统失效,导致告警发生;

电路中断或质量降低影响使用,维护指标劣化超过门限值时,称为故障。

根据影响通信的范围和时间分为特别重大故障、重大故障、较大故障、一般故障等。

1.特别重大故障:

(1)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及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活动等相关通信阻断。

2.重大故障:

(1)接入用户通信阻断≥2万户*小时

(2)造成某个全国级重要信息系统用户数据通信中断1小时以上;

3.较大故障:

(1)接入用户通信阻断≥0.5万户*小时并<2万户*小时。

(2)造成某省级重要信息系统用户数据通信中断1小时以上;

4.一般故障:

除上述三类故障以外的接入网其它故障。

当发生特别重大故障时,应上报集团运维部门;

当发生重大故障时,应上报省级运维部门;

当发生较大故障时,应上报地市级运维部门;

故障上报的相关内容要求请参见《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公共分册部分。

第13条为满足故障处理和日常维护需要,接入网维护部门必须按照《中国联通接入网维护仪器仪表配置建议标准》(附录四)的要求配备仪表和备品备件。

接入网设备应具备可远程监控管理的网管功能并纳入网管管理。

第14条各级运维部门是末梢装拆移修的第一责任单位,装拆移修工作时限应符合下列要求:

宽带客户装移机工作时限

是否具备接入资源

工作时限标准

自接到客户装移机申请起72小时内

与用户协商,并征得用户同意

宽带客户修障工作时限

故障所在区域

城市

自接到客户故障申告起24小时内

农村

自接到客户故障申告起36小时内

注:

上述时限为各地应执行的最低要求,各分公司要结合当地装移修机的实际情况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更为严格的工作时限标准。

第四章ADSL宽带接入设备的维护管理

第一节设备的维护

第15条ADSL接入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对ADSL的实时监控,对设备、系统、电路的周期检测,对ADSL宽带接入机房的巡视和环境维护以及设备、系统电路的故障处理等,是网络监控部门的基本工作。

第16条DSLAM设备维护测试项目及周期:

表1:

DSLAM设备的维护项目及维护周期

序号

作业项目

周期

备注

1

检查节点告警状况

2

检查忙时DSLAM上连交换机端口流量

3

备份系统配置数据

4

统计DSLAM设备端口占用率

5

设备表面清洁

接入模块机房可按“季”清洁

6

机房环境清洁

7

包机月小结

第二节质量统计和分析

第17条服务质量观察:

1.ADSL服务质量观察的主要功能是观察ADSL的服务质量、收集业务量数据等,服务质量观察还可帮助维护人员分析、查找故障。

2.ADSL服务质量观察收集数据见下表(具体机型可具体制定表格)。

表2:

ADSL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方式、项目表

方式

维护测试项目

说明

指定的服务质量观察

ADSLMODEM(即ATU-C)

通过人机命令指定MODEM、PVC、DSLAM复用端口等观察对象

PVC

DSLAM复用端口

随机的服务质量观察

所有ADSLMODEM(即ATU-C)

观察对象不作规定,对ADSL系统的所有连接进行随机的服务观察

所有PVC

表3:

ADSL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收集数据

收集的数据

ADSLMODEM连接建立时间

ADSLMODEM连接请求次数

ADSLMODEM连接成功次数

ADSLMODEM连接失败次数

ADSLMODEM连接持续时间

ADSLMODEM性能参数(当前连接速率、信噪比容限、功率衰减度、输出功率、最大数据速率,以及FEC、CRC、LOC、LOF、ES、HEC等事件计数器的值)

PVC连接的最大速率、最小速率、平均速率

8

DSLAM复用端口利用率

第18条维护指标统计管理。

维护指标是衡量服务质量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误码性能、接通率、中继可用率等。

达不到指标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并制定措施。

ADSL的指标:

(1)ADSL端口可用率:

指标:

≥99.9%。

(2)中继可用率:

≥99.99%。

(3)误码性能:

ADSL连通时的误码率≤1×

10-7。

(4)ADSL故障修复及时率≥95%。

第19条业务量统计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ADSL用户使用业务的繁忙情况及其使用规律,通过调查及综合分析,用于调整ADSL与业务网的中继,达到疏通、平衡业务量的目的。

ADSL业务量统计的项目和周期见下表。

表4:

ADSL系统数据流量统计的项目和周期

调查项目

内容

数据

忙时上行数据量(Mbit/s)

DSLAM复用端口输出数据量

忙时连续

调查3天

忙时下行数据量(Mbit/s)

DSLAM复用端口输入数据量

第五章以太网宽带接入设备的维护管理

第20条以太网宽带接入设备主要指城域网楼宇(局域网)路由器、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光电转换器等。

第21条以太网宽带接入设备须具备远程监控管理的网管功能。

第22条设备维护项目及要求。

表5:

以太网宽带接入设备的维护项目及维护周期

监测节点设备主控板CPU占用率

监测单板运行状态

检查节点是否有告警

统计端口占用率

统计分析中继流量、中继占用率情况(平均和峰值)和并发用户数

检查分析设备系统日志

第二节服务质量

第23条以太接入网系统服务质量观察的主要功能是观察系统的服务质量、收集业务量数据等,服务质量观察还可帮助维护人员分析、查找故障。

表6:

以太接入网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方式、项目表

局侧设备接口

通过人机命令指定主机或端口等观察对象

用户侧设备接口

主机

观察对象不作规定,对以太接入网系统进行随机的服务观察

表7:

以太接入网/HPNA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收集数据

接口链路层接收的包数(及字节数)

接口链路层接收到但因各种原因丢弃的包数(及字节数)

接口链路层发送的包数(及字节数)

接口链路层发送但因各种原因丢弃的包数(及字节数)

主机接收到的包数(及字节数)

主机发送出的包数(及字节数)

主机发送的广播(多播)包数(及字节数)

第24条以太接入网业务量统计的项目和周期可参照下表,各地市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统计细则。

表8:

以太接入网系统数据流量统计的项目和周期

ZAN交换机输出数据量

ZAN交换机输入数据量

第六章光纤接入网设备的维护管理

第一节PON综合接入系统

第25条PON综合接入系统的日常维护包括实时监控,对设备、系统、电路的周期检测,对设备安装机房的巡视和环境维护以及设备、系统电路的故障处理等。

日常维护测试分为实时监测和周期维护检测。

以不中断业务的实时维护监测为主要维护手段,并结合进行必要的周期维护检测。

第26条无源光网络(PON)宽窄带综合接入系统是一种光纤接入网技术。

与传统有源光网络(SDH、PDH)比较,PON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采用无源光分路器/耦合器(Splitter/Coupler)作为光分支部件,这样构成的物理网络是一种不含有源电子器件的点到多点的网络。

目前主流PON综合接入系统根据采用的技术分为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表9:

EPON/GPON主要技术对比

 

EPON

GPON

技术标准

IEEE802.3

ITUG.984系列

数据封装

基于以太网帧

基于GEM帧

使用波长

上行1260-1360nm

下行1480-1500nm

线路速率

上行1.25Gbps;

下行1.25Gbps

上行1.244Gbps;

下行2.488Gbps

分路比/传输距离

1:

32分路比下20KM

64分路比下20KM

64分路比下10KM

128分路比下10KM

管理维护能力

SNMP、扩展OAM

SNMP、OMCI

传输距离根据光模块的不同类型和实际线路质量还会有所不同

第27条PON系统由局端设备OLT(光线路终端)、ODN(无源光分配网络)、用户端设备ONU/ONT(光网络单元/光网络终端)组成。

OLT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网络的互联接口,并实现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

ONU/ONT负责向终端用户提供所需的业务接口。

ODN负责连通OLT与所属的ONU/ONT,为OLT与ONU/ONT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

第28条PON采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为了分离同一根光纤上多个用户的来去方向的信号,采用以下两种复用技术:

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上行采用TDMA技术。

这种共享光纤的特点使PON接入网能大量节省光纤和局端光收发设备。

第29条PON的一点到多点网络中,从中心点(OLT)到任何一个远端用户点(ONU)的最远距离,不能超过产品的最大逻辑距离指标。

这使得PON网络最大传输距离的确定不能象有源光网络那样,只简单地根据光发送功率、接收灵敏度来计算决定,最大逻辑距离主要取决于PON系统帧结构的设计、光模块类型、最大分支比、最大容量。

第30条PON网络中的任何一条光通道的损耗,不能小于最小容许通道损耗(最大发送功率和最低接收灵敏度之差),以至于接收光信号大于饱和值(过载点)。

若较短的光通道预算出现这种损耗太小的情况,需调整跳纤增加衰耗或外加光衰耗器,但应注意上下行方向过载点可能不同,调整情况也可能不一样。

即:

第31条分光器的级连数量,也应根据EPON网络的实际情况决定。

因为光通路中串接的无源分光器会带来较大的损耗,因而在一条光通路上分光器级连一般不超过2个。

第32条链路上的光反射主要产生在各个活接头处,光反射过大会对系统产生以下影响:

1.造成激光器发射功率剧烈波动;

2.对接收机产生干扰;

3.降低模拟信号的信噪比,在模拟CATV系统中导致视频信号失真;

4.造成数字系统的误码率升高;

5.对激光器造成永久损伤。

第33条对于数字传输系统,一般发射功率不高,反射产生的影响较小。

但对模拟的CATV系统,由于发射功率很高,如果反射损耗太小(反射光太强),将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即使暂时没有CATV业务,考虑将来可能的发展,也要尽量使所有光通路的反射损耗符合传输有线电视信号的要求。

第34条光通道反射损耗主要在接头处发生,熔接点的反射可以忽略,主要考虑活接头。

一般情况下,活接头尽量使用APC类型。

常用的两种活接头的反射损耗如下表:

表10:

常用的两种活接头的反射损耗

连接类型

最小值(dB)

最大值(dB)

UPC

50

55

APC

65

70

第35条分路器(光耦合器)具有可逆性,即用作分路器(下行)和合路器(上行)时,两方向的损耗应几乎相同。

为了适应将来可能传输有线电视的发展需求,要求分路器具有对光波长的透明性,即应能支持1310/1490nm和1550nm波长区内任意波长的信号传输。

第36条OLT节点应配置双上联链路,OLT上联端口和主控板也应按照热备份配置,实现负载分担和冗余保护功能。

第37条全省同型号PON设备软硬件版本以及补丁版本应保持一致,对于因版本缺陷导致的升级需求应向集团运行维护部报备。

第38条对于安装在楼道和其他非标准通信机房无蓄电池供电条件的ONU设备,应注意观察和统计断电引起的故障情况,及时协调和督促恢复供电,同时关注网元网管的断电告警能力。

第39条PON综合接入系统维护测试项目及周期参见下表:

表11:

PON综合接入系统维护项目及周期

维护作业项目

维护内容要求

周期

1、设备远程维护

1.1监控网元告警

重点监控重要以上级别告警,对于发送/接受光功率、误码、光模块温度、供电电压、电流等光链路检测参数,应通过网管设置合理的告警门限,在性能劣化造成业务故障之前,通过超门限告警提前发现问题。

1.2网元配置数据备份

备份设备配置和数据库文件,保证网元突发故障时的恢复能力。

1.3检查OLT主控板CPU占用率

通过网管查询或登录网元查询(也可通过设置门限告警随时提示),主控板CPU占用率取值范围是0%到100%之间,正常运行期间主控板的CPU占用率应小于70%。

当保存数据或对Flash进行写操作时,CPU的瞬时占用率会升高,但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0s。

1.4检查OLT上行端口流量

通过网管查询或登录网元查询,当流量过大,及时提示扩容。

1.5检查网元系统时间

通过网管查询或登录网元查询,确认网元系统时间和标准时间相差是否超过10分钟,若超过需要同步网元时钟。

2、网管维护

2.1系统检查

网管服务器CPU占用率检查、磁盘空间整理、病毒查杀.

2.2网管数据备份

备份网管数据,保证网管系统突发故障时的恢复能力。

3、设备现场维护

3.1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1、设备声光告警正常;

2、空槽位应安装有假面板;

3、单板上未使用的接口应有保护帽(塞);

3.2清洁机柜防尘网

包括机柜底部和机柜门上的防尘网。

3.3检查风扇运行

检查设备风扇和网络箱(室外柜)风扇的运行状态

3.4检查ODN光纤连接

1、分光器安装应牢固;

2、尾纤不应有弯折;

3、光接头安插应牢固,未使用的光接口和尾纤接头应使用保护帽保护;

3.5检查线缆标签

按照台帐核对线缆上的标签是否整齐清晰准确,若标签有异常或脱落,应及时整改。

3.6检查电源线缆

电源线若出现老化,连接点腐蚀,绝缘层被破坏或导通不良时,需进行更换。

3.7环境检查和清洁

包括环境温湿度检查。

PON楼道设备环境恶劣,应特别重视环境、设备机柜表面和配线架清洁,检查墙体是否漏水、通风口是否堵塞、跳纤和设备扩容施工是否符合规范等。

3.8防雷接地检查

检查交流电的地线连接是否可靠,接地电阻值是否达到要求。

第二节窄带PON和IDLC系统

第40条窄带语音的PON属于无源光网络(PON),在端局一端所使用的设备称为光线路终端(OLT),远端的设备称之为光网络单元(ONU),是各种用户光电信息及电光信号转换的设备,只承载窄带业务。

IDLC即综合的数字环路载波系统,是第二代数字环路载波系统DLC,属于有源光纤接入网。

第41条窄带PON及IDLC系统通用维护测试项目及周期参见下表:

表12:

窄带PON及IDLC系统维护作业项目和周期

维护内容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检查各设备性能数据和网元登录情况

检查V5接口及2M链路状态

检查传输系统状态

网管系统检查

配置数据备份,磁盘整理、查杀病毒

电源及机柜检查

防雷接地检查,风扇检查

机房环境检查和清洁

第42条窄带PON/IDLC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方式、项目及收集数据可参照下表(具体机型可具体指定表格)。

表13:

窄带PON/IDLC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方式、项目表

电话用户

通过人机命令指定用户、中继线、V5.2接口等观察对象

V5.2中继线

V5.2接口

所有呼叫

观察对象不作规定,对PON/IDLC系统的呼叫进行随机的服务观察

V5.2接口承载通路分配成功的始发呼叫

V5.2接口承载通路分配成功的终结呼叫

表14:

窄带PON/IDLC系统服务质量观察收集数据

V5.2接口呼叫连接建立时间

V5.2接口呼叫连接请求次数

V5.2接口呼叫连接成功次数

V5.2接口呼叫连接失败次数及原因

V5.2接口呼叫连接持续时间

V5.2接口呼叫连接占用的中继

第43条窄带PON/IDLC系统话务量统计的项目和周期可参照下表,各地市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统计细则。

表15:

窄带PON/IDLC系统话务量统计的项目和周期

平均每户话务量

(ERL)

忙时平均每户发话话务量

忙时平均每户受话话务量

半年

忙时呼出话务量

V5.2中继线呼出话务量

忙时呼入话务量

V5.2中继线呼入话务量

CPU占用率

忙时占用率

第七章接入线路的维护管理

第44条接入网用同轴电缆暂定由各地市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维护指标、维护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