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699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文档格式.docx

试卷的四度:

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备课:

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说课:

说课是指讲课教师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堂课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

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学目标:

是预期教学结束时多表达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定制的,是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管理:

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设计:

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艺术:

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讲座:

指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公开课:

是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是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

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

1)计算机文化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2)计算机工具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3)文化再升温(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世纪末)

4)信息文化观(20世纪末至今)

2.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最早来自西方,强调对人的内在素养的一种描述

(1)国外

A.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泽考斯基: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B.1989年,ALA美国图书馆协会:

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C.1992年,Doyle《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

D.1998年,《信息能力:

创建学习的伙伴》

E.1990年,Big6技能

(2)国内

A.李克东:

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B.桑新民:

三个层次,六个方面

3.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

(1)背景: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内容:

1)高中

A.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

B.课程设计思路及模块结构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2)义务教育阶段

A.课程理念

B.课程目标

C.课程设计与内容

4.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

1)教材组织的理论依据

A.布鲁纳的螺旋式编排

B.加涅的直线式编排

C.奥苏贝尔的循序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

2)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

A.要强调适应性

B.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

C.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D.要突出特色、强调创新

E.要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5.课本中的几种教学方法的概念及作用

1)讲授法

概念:

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用: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2)教练法

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操练中进行个性化知道与帮助,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

3)讨论法

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

作用;

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鼓励阐述意见,形成或改变看法。

4)任务驱动法

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藏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时限意义的建构。

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信息素养的实质性提升。

5)基于问题的学习

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和真是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6)范例教学法

就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是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进行学习。

6.评价的几种类型(按功能)及作用

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学作用

1)前置评价、

2)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作用

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B.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C.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D.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

7.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特征

1)站稳讲台

A.在知识上,开始形成实际的、具体的、直接的知识和经验

B.在能力上,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开始初步形成

C.在素质上,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项目还不够全面和平衡

2)魅力讲台

A.能够自主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B.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养成

C.能够主动设计实验,让“教学”和“学习”融合

3)品牌讲台(杰出教师)

A.具有创新性素质

B.能够进行探索性活动

C.在成果上,注重理论总结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8.备课与说课的区别

1)概念内涵不同。

“说课”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更深入地研究问题;

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事方案,属于教学活动。

2)对象不同。

“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

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目的不同。

“说课”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

而“备课”是面向学生,目的是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高兴事不同。

“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的教学活动。

5)基本要求不同。

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9.组卷的基本原则

考试四度:

难度,效度,区分度,信度

1.重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2.实体深浅程度把握得当

3.实体设计趋于人性化

10.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1)过程

A.提出问题,形成选题

B.了解信息,形成假设

C.选择对象,确定方法

D.展开研究,收集资料

E.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方法:

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历史法

11.上课与说课的区别

差异项目

说课

上课

目的

提高教师小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形式

执教者以教师作为对象,是面对教师的一项单边活动

执教者以学生作为对象,是面向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

内容

运用教材及相关教育科学理论

运用教材

评价

以教师整体素质作为评价标准

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评价

12.命题的含义与分类

分类:

客观题,半客观题和主观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