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759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x

2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3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赋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民族关系):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著名人物——房谋杜断:

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

最著名谏臣:

魏征

2、贞观之治的表现(影响):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统治措施:

(1)政治上: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学生。

(3)经济上: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农业。

2、评价: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1、出现时间:

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

2、治国措施:

(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姚崇、宋璟)

(2)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整顿吏治,裁减冗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结果: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

4、(诗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重点)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发明并推广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兴修水利。

2、手工业:

丝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

陶瓷业生产水平高,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代表;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3、商业: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繁荣大都市,如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难点)

吐蕃(bo)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

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蕃关系

文成公主入藏

史实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作用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其他民族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开放:

充满活力;

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2、女子接受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射、打球、弈棋等活动。

3、社会风气兼容并蓄,衣食住行等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诗人

时代

代表作

特点

尊称

李白

盛唐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诗仙

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誉为“诗史”

诗圣

白居易

中期

《秦中吟》

《新乐府》

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其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唐朝的书法、绘画成就:

项目

代表人物

艺术特点

书法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碑》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一、遣唐使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目的:

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概况: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学生和留学僧;

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一次达到

500多人。

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前5次失败,第6次成功,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

传授佛经;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三、玄奘西行

1、时间: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2、概况:

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在那烂陀寺游学。

3、贡献:

带回大量佛经,主持译经工作;

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一、安史之乱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爆发:

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平定;

763年被平定。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唐朝由盛转衰;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2、概况;

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最终被镇压。

3、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政权;

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南方地区出现吴、

南唐等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难点)

1、北宋建立: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北宋统一:

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

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制军队调动,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治上: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知州),实施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

各州又设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济上: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由中央掌控;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点)

1、重文轻武的原因: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重文轻武的措施:

措施

各项措施的影响

(1)军事:

提高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2)科举: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举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

1、辽的建立(契丹建国):

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西夏的建立:

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府。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重点)

(1)战: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战:

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4)战:

宋真宗时期,澶州之战,寇准主战,打退辽军。

(5)和:

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内容:

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影响(积极作用):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和战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双方损失惨重。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统一女真: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2、金的建立:

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二、金灭辽: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三、金灭北宋: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微宗、宋钦宗无力抵抗,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1127年,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

抗金将领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

后来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是抗金英雄)

3、金宋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重点)

1、时期:

从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

2、原因:

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3、结果:

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4、表现:

(1)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3)农业产量的提高,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4)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推广(北宋植棉广东,福建,南宋推广到江淮,川蜀)

二、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棉纺织业兴起。

(2)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建有世界最早船坞,配备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重点)

(1)商业都市:

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2.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四、经济重心南移

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蒙古灭西夏:

首先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

1234年,蒙古灭金。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元朝建立:

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大都。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措施:

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元朝统一:

(1)南宋灭亡:

1276年,元朝灭南宋;

统一:

1279年,统一全国。

(2)文天祥抗元:

陆秀夫、文天祥等继续抗元。

(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他具有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

1、疆域: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地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融合:

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行省制度(难点)

1、背景: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

(1)在中央:

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在地方:

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

其他地区设立10个行省。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重点)

1、东南地区: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西藏地区:

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事务。

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荣的大都市生活

1、大都市:

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瓦子:

指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居:

杂居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形成于宋代;

元朝统一南北后,元杂剧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4、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

1、含义: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2、词牌: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

如《念奴娇》、《满江红》、

《蝶恋花》等。

3、著名词人:

(1)苏轼:

豪迈飘逸;

(2)李清照:

委婉、细腻、清秀;

(3)辛弃疾:

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

三、元曲

1、组成:

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关汉卿,《窦娥冤》

3、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祖光、白朴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

2、活字印刷术:

北宋匠人毕昇发明;

3、发展:

此后又发明木活字;

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4、影响: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传播:

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波斯——欧洲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1)战国时:

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2)宋代:

利用人造磁铁制成了罗盘

(3)应用:

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4)传播:

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

(5)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1)唐朝:

已经发明了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发明了竹管火枪、突火枪

(3)元代:

发明火铳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中外交通

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

2、通道:

(1)陆路:

1丝绸之路: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驿站: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

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2)海运条件:

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概况:

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航线;

宋代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是在什么时期?

明清时期。

2、明朝时期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

3、哪一朝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和元朝的灭亡与哪个人物有关?

朱元璋

2、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爆发于哪一地区,后来发展到那一地区?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江淮地区。

3、在元末农民起义中逐步强大起来的是哪一支队伍?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

4、明朝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里?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

5、1368年明军攻占哪里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都

6、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7、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有什么意义?

措施:

(1)在地方:

①废行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

①废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由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③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由皇帝直接指挥。

(明成祖时设立东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3)思想上:

实行八股取士。

通过以上措施,使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相互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8、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思想控制

9、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考试内容的变化:

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②考试形式的变化:

严格规定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

答卷必须写“八股文”。

10、八股取士有何影响?

禁锢了文人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11、明代引进了哪些外来作物?

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12、明代由南方推向北方的手工业部门是什么?

棉纺织业。

13、明代丝织业中心在哪里?

苏州。

14、明代全国制瓷中心在哪里,所产的什么瓷器畅销海内外?

景德镇、青花瓷器。

15、明朝时全国性的商贸中心是哪里?

北京和南京。

16、明朝有名的商帮有哪些?

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在明代对外关系上最著名的人物有谁?

郑和、戚继光

2、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

交往:

郑和下西洋 冲突:

戚继光抗抗倭

3、郑和下西洋时的皇帝是谁,目的何在?

明成祖、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一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4、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次数。

1405~1433年、七次。

5、郑和下西洋到达了哪些地区?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什么?

时间长,规模大。

7、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8、什么是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9、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①日本国内动荡加剧;

②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10、戚继光的军队被人们誉为什么?

“戚家军”

11、戚继光抗倭主要在哪些地区进行?

浙江、福建、广东。

(东南沿海)

12、1561年戚继光平定浙东地区倭患的主战场在哪里?

台州。

13、戚继光抗倭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14、如何评价戚继光?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1、明代中后期产生了哪些科技巨著?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2、如何评价李时珍?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3、李时珍编著了哪部药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

4、《本草纲目》有何重要地位?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本草纲目》在17世纪传入哪两个国家?

日本和朝鲜。

7、《本草纲目》 被翻译成哪些文字?

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

8、《天工开物》作者是谁,何时科学家?

宋应星、明代

9、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10、《天工开物》被翻译成哪些文字?

被西方学者誉为什么?

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1、《农政全书》作者是谁,何时科学家?

徐光启、明代。

12、简要评价《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3、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14、明长城起止地点是哪里?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15、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哪一朝代修筑的?

明代。

16、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哪一都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哪位皇帝在位时营建的,哪一年建成?

元大都、明成祖、1420年。

17、明朝是哪一年迁都北京的?

1421年。

18、明朝北京城由那几部分组成?

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19、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群是什么?

紫禁城。

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0、自秦汉以来,产生了哪些主流文学形式?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1、明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有哪几部?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2、《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何时,俗称什么,作者是谁?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

23、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哪一作品?

《三国志通俗演义》

24、《水浒传》成书于何时,作者是谁?

元末明初、施耐庵。

25、长篇神化小说《西游记》成书于何时,作者是谁?

明代中期,吴承恩。

2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汤显祖、《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

27、明朝末年产生的地理学巨著是什么?

《徐霞客游记》。

28、1987年我国哪两处古建筑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哪个朝代是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