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7793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课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1燕子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燕子》选自现代作家、文学史学家郑振铎写的散文诗《海燕》。

课文以燕子从南方飞来为主要内容,捕捉到燕子的各种姿态和特点,描绘了它的外形、飞行和停歇时的特点,全文不到四百字,语言凝练,生动。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

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学生对燕子这种动物很熟悉,也知道它是春天的使者,但从没有这么仔细的观察过它。

学生曾经也感受过春天的美丽,但从没有真正体会到她的光彩夺目。

因此学习本课前,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可能会有学生把“俏”和“悄”的读音和字形混淆,“拂”会错读成“fó

”,要提醒学生注意。

课文语言优美,但有些词句学生不好理解,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生活体验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2、教师准备课件、小黑板等。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欣赏燕子外形和春天的美。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深入体味。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燕子(看图学文),指导学生书写“燕”字。

2.猜谜语: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

提问:

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

(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

燕子的特点:

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

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设计意图:

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中引起对燕子的好感,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想一想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记号;

(2)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读后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巩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使学生熟读字词

吹拂掠过沾一下水面荡漾

俊俏聚拢偶尔增添

五线谱音符演奏

(指导”聚”的下部分、”漾”的右下部分写法,动笔写一写;

可给第二行词找反义词理解;

指导拂与怫的书写与组词)

(2)选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外形、为春光添生机、飞行、停歇)

先让学生带着任务自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

再通过检查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学会书写,积累反义词;

最后通过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细读课文,深入品味。

(一)欣赏燕子外形的美。

过渡导入: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燕子。

是呀,燕子的外形很美,它飞行在春天里的姿势很美,就连停歇的样子都很美。

瞧,可爱的燕子飞来了,飞到我们的课本中了!

(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燕子的外形)

1、课文上是怎么写燕子的模样的?

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指名朗读第一节)。

2、“凑”是什么意思?

(几个方面合起来。

3、圈一圈,哪几个部分合起来凑成了小燕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

羽毛翅膀尾巴)

4、出示填空练习: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引导学生品味词语:

乌黑光滑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利用填空的练习,引导学生欣赏燕子外形的美,并品味词语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教师小结:

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

这样的燕子才是我们喜爱的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啊!

来,比一比,谁读的小燕子最活泼机灵了。

(引导学生练习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二)欣赏春天美景。

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你们急急忙忙从哪儿来呀?

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把你们观察到的美景说出来啊!

1、出示句式:

”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看到_________。

”(引导学生看图进行语言训练。

2、课文又是怎样把这些美景写下来的?

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雨风柳草叶花)

3、读读这些景物名称,很干巴,没有美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真好,你特别喜欢,把它划一划,读一读。

(回顾:

好词佳句可用浪线划出)

4、自学欣赏后交流自己特别喜欢的好词佳句,并美美地读一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再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对比,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预设点拨要点:

△”蒙蒙的细雨”:

一个”细”,一个”蒙蒙的”,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词或诗,如烟如雾;

春雨润物细无声等;

△”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写出柳丝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

可联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讨论”赶集”的意思,想象”赶集”热闹的情景;

花儿、草儿好像约好了似的,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写出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引导学生交流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词汇。

△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赶来做什么”呢?

(有条件的可做课件,在上面的交流中相机出示句子和画面,小燕子动感飞入,也可利用书中的插图,感受燕子带给春天的动态美,“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5、交流时读好每个句子,练习第二自然段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练习:

1、认真抄写生字,写正确,努力写漂亮。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

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句子。

用以巩固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

二、继续细读课文,深入品味。

的确如此,不管是飞行的燕子,还是停歇的燕子,都是春天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欣赏吧!

(图文结合,自学课文,感悟词句)

1、欣赏(自学)提示:

(可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飞行的燕子:

圈一圈描写燕子飞行动作的词语,想一想燕子飞行的特点,美美地读一读;

停歇的燕子:

(出示五线谱的图示)这就是”五线谱”,想象燕子停在电线上的情景。

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歌呀?

然后也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自学欣赏后交流点拨:

①感受飞行的燕子之美:

在学生交流中相机点拨”斜、掠、沾”的妙用:

△”斜着身子”领悟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掠过”感受飞行之快速;

比较、品味”沾、碰、撞”,“沾”字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

△”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小结照应上文:

这就是小燕子以它飞行的灵巧、轻快、优美,给春天带来的生机。

②感受停歇的燕子之美:

联系五线谱,理解课文奇妙的比喻

质疑”几痕电线”: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品味”落”:

从高处到底处;

由动到静,把燕子伶俐轻巧的动作写出来了。

课文最后说”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给学生看五线谱的图片,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想象出燕子停在电线上的情景。

通过老师的点拨,使学生感悟课文词句的准确优美。

3、小结照应上文: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

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

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

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拍一拍(拍摄)……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

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3、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这首春天的歌会叫什么名字呢?

请你写写歌词。

(以上三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去做,使学生做的积极有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

羽毛翅膀尾巴(静)

赶来: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春光(静)

赶来加入增添-生机(动)

飞行:

斜掠横掠唧沾荡漾-轻快(动)

停歇:

落痕像……(静)

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感。

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

这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描写春天的诗《春晓》、《村居》等。

学生学习诗歌也正逢春天,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咏柳》了。

所以,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

小黑板、田字格小黑板、教学挂图或教学课件。

学生:

收集柳叶及有关春天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言积累。

1、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2、交流收集的描写柳树的优美句子或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柳,初知古诗,感受美。

1、(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的柳树怎样?

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

2、这首诗的作者是:

贺知章。

贺知章)

介绍贺知章:

唐朝诗人

3、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和我们不同,他是用诗歌赞美了柳树的,快让我们走进他的柳荫下去美美地享受吧!

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与沟通、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

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体验来获得。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

三、自读古诗,走进意境,理解美。

1、自由读全诗

2、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自由读,边读边想像: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

什么样的柳树?

什么样的柳条?

你能不能用诗文中的词语来说一下。

5、指名说。

(找多点学生说,并比比谁用的句子美)

6、连起来说说一幅完整的画面 

学生已有了学习古诗的经验,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一片自主研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赏境诵读,学习写法,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找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3、指导读出韵味。

4、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诗,在读中体会美。

让学生想象春天、描绘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语感。

体验美、感受美,在美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

5、说说学习了这首诗你学到了什么?

6、谈写法:

从诗题“咏柳”上看,这首诗要赞美的是柳树,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柳树吗?

那是在赞美什么?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齐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你为什么喜欢?

(师小结:

作者的想象多么丰富,从满树的新叶想到“碧玉”,从随风飘荡的柳条想到“绿丝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

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

诗人(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

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缘故吧。

五、小结学法,指导书写。

碧(猜字谜:

王白二人石上坐)   妆(打扮,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   裁(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剪(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要使学生达到记背诗句,难字的书写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在诗声琅琅的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一写,可谓动静结合,效率可更高。

六、布置作业。

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长长的绿叶,当你远远地望去的时候,整棵柳树就被一层绿色的雾包围着。

一阵微风吹过,柳条随风摇摆,就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这么美的景色,请你写成一篇作文。

和贺知章前辈比一比。

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二课时

  1、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导入:

春天里,不仅这柳树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还有许多景物同样能让我们流连忘返,咱们一起跟着朱熹到泗水滨去看看。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指导学生用滨字组词,海滨、水滨等,区别于宾的不同,嘉宾,宾朋。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

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分析评价,查漏补缺,往往能使学生得到能力上的真正提高。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

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

能具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想像画面,真正体会到诗中有画,并在想像诗的画面时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来学习新知识,学生不仅懂得了以旧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还体会到了画中有诗,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如果你是诗人,看到这样的盛景,你会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品读想象春天的盛景。

(4)看春天图画,配乐诵读,体验情感。

(5)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

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1、自由背诵

2、同桌检查

五、书写练习

1、出示生字认读:

滨、紫

2、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

“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六、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七、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两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

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以《咏柳》或《春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3荷花

课文按看荷花的顺序展开,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并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抒发了作者对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教材。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但在观察和表述上还不够完善,本篇课文应在引导学生观察和读文的前提下,进一步感知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景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教学准备:

图片;

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咏读古诗,引入情境

1、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

2、在音乐声中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好!

尽情地读吧!

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

(读、交流、板书:

荷花)

3、谁见过荷花?

,荷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

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荷花。

如:

“出淤泥而不染”

4、同学们的词语很丰富,句子也很美。

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

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

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蜒、随风飘动

4、师:

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动手比画比画,自然地表达赞美、喜爱之情。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

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