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841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化学工程的过程中,如果有相应的发现、总结等成果时,需要进行写作并发表出来,就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多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诸如可以让学生自身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诸如文献的分类、归纳等工作,经过这样的调教,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二: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

论文摘要:

通过对江西省景德镇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指出景德镇市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针对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探讨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1999年以来景德镇市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景德镇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一、目前景德镇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1、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

2、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

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如某乡(镇)田间灌溉渠道工程,属于农业开发项目,县(区)政府负责管理,但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造成工程完成60%~70%,停工一年多也无人过问,该渠道内80%沉积大量淤泥;

3、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前几年景德镇市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4、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某乡(镇)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施工队伍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致使建设进度缓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

景德镇市近两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编制《景德镇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此,要求地方,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

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

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www。

zhlzw。

com文章来源:

中�A�钪揪W论文范文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

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

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

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因而不能以偏盖全的按一个模式或经验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而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环境,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服好务。

三、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

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

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

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

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

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目前景德镇市乐平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

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总结:

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

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篇三:

中外分治的差异分析】

外国新闻历史的研究体系探讨:

摘要:

从已经归纳的四种外国新闻模式中探讨中外新闻史分而治之的关系。

分析和解读在各种模式下对外国新闻历史的统筹方式,即组成外国新闻历史研究的体系和中国新闻历史研究的体系差异。

通过对中国以及外国新闻史的单独分析得出中外新闻发展的差异。

建立世界新闻通史体系的治学观点——空间上,能涵盖中外,以整个世界新闻传播全局为对象;

时间上应古今贯通;

研究对象上应涉及新闻事业、新闻制度和新闻观念。

【关键词】中外分治四种模式差异

所谓历史,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而我们研究的历史往往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即在已有的社会中自然与人相互之间发生运动发展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的存在,就注定有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传播,这种有效地传播我们可以理解为新闻传播。

而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过程往往在时间的洗礼中构成了新闻史和新闻学。

事实上,新闻史完整的说应该是新闻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新闻学诞生以来,新闻史就伴随着新闻学的发展而记录着,所以常常可以单列研究。

作为如此重要的新闻历史,研究新闻历史体系科学的组成是当下紧迫的主题。

具体而言,当今时代期待着一种全新的新闻史研究范式,这既是新闻事业跨世纪发展的要求,又是健全,完善新闻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四种模式

对于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即存在国别史,又包含了地区史;

既有专门史,又有综合新闻史。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大体可以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

这一模式缘起于日本学者小野秀雄所著的《内外新闻史》(台湾译本名为《中外新闻史》)。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瞻的《世界新闻史》的本例,就是来源于小野秀雄。

大陆学者陶涵主编的《世界十国新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的《七国传播事业》等,从其内容、体例上看,均应属于这一模式。

��

第二种模式是,各国报纸史+各国广播史+各国电视史+各国通讯社史=外国新闻史。

此种模式实际是地区新闻史研究。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张隆栋、傅显明主编的《外国新闻事业史纲要》、梁洪浩主编的《外国新闻史》和张允若、高宁远所著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等。

第三种模式是专门史研究。

如苑子熙著的《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史简编》、国际广播电台研究室编辑的《世界广播电视:

变革和发展》、徐耀魁主编的《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和王泰玄的《西方著名报纸概要》等。

第四种模式是国别史研究。

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外国研究成果的翻译,国人自己独著的较少。

其代表性的作品有,日本山本文雄等著物《日本大众传播工具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国埃德温·

埃默里等著的《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及刘有源著的《美国新闻事业概况》等。

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

新闻史研究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是由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在既有的条件之下,这一研究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新闻史学的深度发掘,至少表现出其独有的三大长处:

第一,中外分治的研究格局,特别是“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的研究模式,有利于逐一理清各个主要国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因为在陈述各个国家新闻史时,不必过多地顾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国家的横向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因而能够集中精力于该国新闻历史的探讨。

特别是在对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情况下,逐个地研究个别主要国家的新闻历史,可以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以此为基础,才谈得上对世界新闻传播全局的综合研究。

第二,在理清各主要国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脉络的基础之上,研究者们才能深入地分析、把握支配各主要国家新闻传播演进的特殊规律。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政治经济制度诸因素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新闻传播不仅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结构,而且在媒介的功能、支作及新闻工作者的活动空间,甚至在新闻传播演变的途径上,也大不相同。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各个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的种种差别?

其原因当然应该从各个不同国家新闻历史本身去寻找。

第三,中外分治的新闻史研究格局,还有利于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新闻历史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如前所述,由于每个国家所置身的地理与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每个国家新闻传播发展、演变的道路也大不一样。

那么,各个国家新闻传播历史的独特性何在?

为什么又会产生这些独特性?

这些问题励志网http:

//wWw.qqZf.cN/,仅仅通过单一国家新闻历史的了解,是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

只有把相关的国家放在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作综合的比较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

而比较研究的前提,是对比较对象历史与现实的全面把握。

这一前提正是通过国别史、地区史研究的展开,而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但是,在一定得情况下,中外分治的研究格局,尤其是国别史,地区史的研究,虽然有很多长处,但是却存在一些不可或缺的缺陷。

而单独另辟外国新闻史研究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因素:

首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单独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历史,人为孤立了存在着的必然的社会联系,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历史体系,很难解释外国新闻历史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立体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会使得研究单一国家新闻历史的人犯错,比如当研究墨西哥新闻历史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注该地区报纸行业的诞生以及其有关影响,而往往忽略在同一时间内,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报业出现的情况,以及这些决定他出现的社会因素为什么会使得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但相同的新闻业务。

其次,研究视野相当狭隘。

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社会,比新闻历史著作中所展现的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充满了不定因素。

而这些条件,在一个新闻著作中,往往呈现出必然性,可预计性,这使得原有的社会面貌和所描写的世界面貌脱节。

再者,作为研究外国新闻历史,往往对单一历史研究,很难把握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世界新闻历史上的地位,在历史舞台上,每个国家、地区因为对世界文明进化的贡献值大小,而占有不同的位置。

这种贡献或者地位,不仅是相对其他国家、地区而言的,而且还必须从世界全局出发进行综合的权衡,将中外新闻史分而治之的研究方法很难说可以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

统筹模式的新闻历史

如前所述,世界新闻史体系有它的必然性,并且有它的可能性。

以下是建立的基本条件:

首先,世界一体化持续加强,世界历史正在形成。

地理大发现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统一的全球市场出现,世界历史即告形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济集中化,跨国垄断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传播技术也在迅速地进步发展,全球的政治经济空间都在日趋缩小,整个世界不断得到一体化。

诸多通史著作出现,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剑桥三史”,即《剑桥上古史》、《剑桥中古史》和《剑桥近代史》,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多卷本《世界通史》,还有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等等。

其次,新闻史的研究成果积累达到一定程度。

学术界对新闻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从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来看,仍然受到中外分治格局的影响,基本上停留在国别史、地区史和专门史研究阶段。

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固然不等于世界史,但是世界史必须建立在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的基础之上。

新闻国别史、地区史和专门史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世界新闻通史体系的基础业已奠定。

现在的任务,只是从宏观的全局出发,对这些成果进行有机的整合。

世界新闻史体系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世界新闻史应该涵盖整个世界或者说是整个地球,在空间上必须注意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以及国家、地区与世界整体的横向联系,关注新闻历史的横向发展,把世界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世界新闻史应该古今贯通,必须把新闻历史研究与先是新闻传播的发展紧密结合,展现新闻传播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至今的脉络。

第三,世界新闻史应该设计新闻事业、制度、观念三个层次。

新闻传播所置身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本身的制度框架和结构模式不可被忽略,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媒介的功能和活动空间。

传播理论也不容忽视,因为正式传播理念决定着传播行为。

将此三个层次有机综合,变单维的新闻史为多维的新闻史,变平面的新闻史为立体的新闻史。

总而言之,外国新闻史研究方式和中国新闻史研究方式无论如何有见地地研究和发挥下去,在世界历史的差异性的研究中,都不能很好地将两个存在差异和动性的历史区别和统一起来,尤其是对于世界新闻历史的重头——外国新闻历史而言,它不仅仅是近代新闻历史的起源,更是研究和探讨世界新闻可能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的根据。

注释:

参考文献

为日本学者小野秀雄所著的《内外新闻史》、张隆栋、傅显明主编的《外国新闻事业史纲要》、苑子熙著的《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史简编》、刘有源著的《美国新闻事业概况》。

【篇四: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论文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政策、措施、行动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天蓝水清、惠泽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1)。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上行动的指南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上的问题。

我们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重视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2)。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发言时指出:

“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极大的发展,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反思、在改进,新型工业化国家也在避免,纷纷谋求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局限的一些措施和办法,致力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应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时代潮流。

”(3)

由此可见及时的改变我们的发展思想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发展的潮流,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

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解决环境问题。

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

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

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例如成都市公布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于今年12月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该文件的出台对指导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北京正式实施建筑节能新标准。

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条例的颁布和实施,都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