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841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0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框架结构多功能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物供电电源为380/220v,由校园内附近变电所引入,进线电缆由建筑物西南侧引入至一层配电间,室外电源线埋地0.8m。

动力、照明配电干线选用ZR-YJC-1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消火栓按纽及应急照明支线选用ZR-BV-500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阻燃导线,照明支线选用BV-500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

防雷装置满足防直雷击、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连接。

本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本工程采用TN-C-S系统,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极。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平面布置

一、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1.签订施工合同,测量放线,以确保按期开工;

2.落实项目部人员到岗,做好各有关准备工作;

3.组织图纸会审,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

4.布置临水、临电线路,砌筑临时围墙;

5.准备施工机械,并进行塔吊基础的施工。

(二)施工安排及流水段划分

工程施工部署:

本工程2006年4月25日开工,进行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施工,同时安排施工塔吊基础,在塔吊基础强度达到要求后,安装塔式起重机并开始工程的施工。

土建工程施工顺序为:

框架结构:

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及检测→钢筋砼独立基础→±

0.00下结构→基础回填→主体结构→填充墙砌筑→主体验收→内、外装修,涉及的设备基础及水暖通电气等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穿插进行。

本工程基础土方采用大开挖,土方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并进行地基检测,地基检测合格后,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验槽,验槽合格后进行基础的施工;

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安排基础回填;

框架主体结构按框架柱钢筋绑扎→框架柱模板支设→框架柱混凝土浇注→梁板模板支设→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注及养护→梁板模板拆除→填充墙砌筑的顺序进行;

填充结构按构造柱钢筋绑扎→填充砌体砌筑→构造柱、圈梁模板安装→圈梁、顶板钢筋绑扎→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的顺序进行。

主体施工过程中,为加快施工进度,划分流水段,以1/D轴为界限,将工程划分为南北两个施工流水段,各工种在二个流水段之间组织流水作业。

流水段划分如图示。

框架结构主体施工同时,按拆模进度进行组织填充墙体的砌筑。

在主体完成,并经过有关部门的验收后,开始进行装修阶段的施工。

主体验收完成后,应尽快安排屋面工程的施工。

装修阶段安排内外装修同时施工。

室内装修按顶棚、墙面抹灰、楼地面工程、涂饰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

装修阶段各水电班组应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安排及本专业的特殊情况进行统一安排。

(三)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合格

2.工期:

日历天数365天,开工日期2006年4月25日,竣工日期2007年4月24日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市级文明工地

(四)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由公司成立该项目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置,工程设项目部,本工程项目经理由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项目经理担任,并选派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强和思想素质好,并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

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1.现场平面布置: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根据现场条件,利用1.8m高围墙,并结合1.8m高彩钢板(用于院内施工区与生活区的分隔)将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

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的需要,布置相应设施及划分相应区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图。

施工现场内为满足设备进出场的要求及保证雨季施工正常进行,现场主要路面及操作场地采用C20砼全部硬化,并找出排水坡度。

根据场地情况,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以组织雨期排水。

现场设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施工所产生的废水、食堂的废水及现场厕所的污水经沉淀后,排入院内排水管网。

施工现场北侧设置工人生活区、办公区,生活区内设置食堂、娱乐室及卫生间等,办公区设置办公室、会议室等。

为防止施工现场二次扬尘,施工现场每天洒水清扫两次。

(2)本工程北侧中部设置一部塔式起重机,负责工程主体施工过程中物料的垂直运输。

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建筑物南北侧各设置一台物料提升机,负责装修阶段的垂直运输。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使用混凝土泵进行布料,在搅拌现场预留出上料装载机的工作位置。

同时,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场,周转工具堆场、砌体堆场、预制构件场、铁件加工场、木工加工场、小型材料库、现场办公室及警卫室等。

2.施工用电

根据投入现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总额定功率,按机具设备的分布情况,合理布置临电线路。

施工现场临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供电,总控制箱内设空气开关,电力电缆架空引至各分控配电箱,用电控制方式为放射式输出,电源线一律采用BV橡胶护套线架设。

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现场设置一配电总箱,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及加工作业区设置分配电箱,各单位工程施工用电由分配电箱引出至三级配电箱、开关箱。

各级配电箱的设置应符合建筑工程临时用电规范的要求。

具体工程用电情况参见下表。

工程主要用电量统计表

机械名称

台数

总功率(KW)

塔式起重机

1

40

电焊机

3

20×

3=60

电锯、电刨

各1

7.5×

2=15

砂浆搅拌机

2

4=20

蛙式打夯机

4

8=24

平板振捣器

3=6

插入式振捣器

6

1.5×

6=9

提升架

钢筋弯钩机

钢筋切断机

5.5

钢筋调直机

27.5

切割机

小型电动工具

2=10

3.施工临时用水: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有关临时用水要求,本工程临时用水包括临时消火栓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及现场临时排水。

现场临时用水管道采用埋地式,干管Φ75mm,支管Φ48mm,现场形成供水管网,用Φ48mm供水管放射型布置。

各施工用水点预留施工生产用水阀门,并设消防栓数个。

为防止供水中断而影响施工,增设一个备用水池,各附设一台加压泵来满足消防水压要求。

排水系统按照有关卫生设施的设置要求,设计相应的排水管道与污水井连通,并设置相应的沉淀池。

4.楼层水电布置:

楼层电缆和水管从现场引入楼层,从预留孔内垂直布置,水管为Φ32mm,每层设置水龙头提供楼层用水。

电缆除塔式起重机、提升架单独设置外,每一层设置一台配电柜。

第四章主要机具安排及劳力计划

一、周转工具、施工机械的配制

(一)周转工具的配置

1.独立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

2.框架柱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

填充结构的构造柱采用组合钢模板;

3.框架梁及顶板模:

对框架梁部分,梁底模和梁侧模及顶板模均采用竹胶合板模,提前预制。

支设时,现场拼装,支撑采用满堂架子支撑,并采用简易早拆体系。

对填充结构的圈梁结构部分:

圈梁侧模采用组合钢模板。

4.顶板模板:

采用竹胶合板、木方、架管组成的快支早拆模板系统

主要周转工具配备如下表:

(估计数量)

序号

名称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竹胶板

5000m2

2006.06.01

标准层2层模板

组合钢模板

1500m2

满足基础、框架柱支模

脚手架管

4000根

2006.05.20

防护架体及内外脚手架

伸缩顶柱

500套

2006.06.20

梁板支撑立杆

5

架板

400块

2006.06.10

满足施工操作架、施工坡道的需要,陆续进场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机械或设备

名称

型号规格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砼输送泵

HBT-60

长沙

2001

50m3/时

工程用砼运输

UJZ200

保定

2003.09

3.5×

200L

主体砌筑装饰抹灰

混凝土搅拌站

HZS30

阜新

2003.08

67

5000L

主体零星混凝土

物料提升机

0.8t

郑州

2003.5

物料垂直运输

塔吊

QT80

山东

2002.5

R=50m

主体施工垂直运输

BX-330

河北

主体施工焊接

7

气焊、割工具

石市

铁件及管道的焊割

8

振捣棒

ZDN100

河北师范大学

2000.7

混凝土振捣

备用2条

9

ZW10A

板混凝土振捣

备用1台

10

浆斗车

0.1m3

自制

现场运输

11

运输汽车

福田

北京

2001.10

2T

物料运输

12

各类小型工具

2003.4

施工操作

13

高压水泵

SFG30

2003.8

用水加压

14

管道套丝机

常州

2004.5

管道套丝

15

装载机

ZL30E

广西

2000.10

92

3T

物料装载

16

自卸汽车

星达

二汽

2003.06

240马

20T

土方外运

17

GT4/14

φ4-φ14

钢筋调直

18

QT40—1

φ8-φ40

钢筋切断

19

钢筋弯曲机

WJ40—1

钢筋弯曲

20

PJ-500

栾城

2001.5

5.5×

模板加工

21

打夯机

蛙式

2001.8

土方回填

备用1

22

经纬仪

J2

北光

2002.08

轴线测设

23

水准仪

DSZ3—20

2001.11

标高引测

24

Q3910

2002.05

物料切割

25

挖掘机

W4-60

日本

2003.03

90

土方开挖

26

无齿锯

SQ-110

上海

2003.11

切割打磨

27

空气压缩机

3W-1.6/10

空气动力

28

微机

lenovo

联想

资料管理

二、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量。

结合工期和质量要求,配备各阶段劳动力需要量。

同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随时进行人员调整。

劳动力计划详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表单位: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施工准备

土方工程

基础施工

主体施工

装饰装修

水电安装

竣工整修

钢筋工

32

42

木工

43

56

混凝土工

瓦工

36

48

机械工

电工

水暖安装工

电焊工

架子工

35

油漆工

85

抹灰工

136

壮工

本计划表是以每班8小时工作制编制的。

第五章施工方案及季节性施工措施

一、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工程定位放线:

1.标高控制

(1)±

0.00标高及楼层标高引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和水准点及±

0.00的绝对高程,测设施工现场控制方格网,纵横方格网线的交点设置测量控制桩、水平基准点,控制桩采用混凝土制作,并标识明确,确保其处于稳定与安全的状态。

施工时,根据拟建工程周围的控制桩及水准点,利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设工程的位置及标高。

在施工区外,建立工程轴线控制桩,用砼墩固定。

利用水准仪及塔尺将水准点的标高转变为±

0.00的标高引测到围墙和永久建筑物上,用红漆作标志。

并将±

0.00标高引测到结构外墙及楼梯间,用钢尺沿外墙及楼梯间向上垂直测量,向上引测点不少于3处,以起始标高线为依据,向上量至各施工层,以确定各层的+0.50标高控制线。

(2)基槽抄平

根据地面上的标高控制点,在地面上支设水准仪,在基槽四周钉水平木桩,使木桩的一表面距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

木桩间距一般3-4m,然后将水准仪支于基坑内,校测四周木桩的标高,当误差在±

5mm以下时,则满足要求。

此桩即为清槽和垫层标高控制桩。

2.轴线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建筑红线及测设的方格网坐标依据,用经纬仪测出南、北、东、西各轴线,各方向轴线不少于2条,考虑基槽及放坡尺寸,将轴线控制桩引测到边坡之外,用混凝土浇筑牢,作为每层引测的依据。

用经纬仪向上投测轴线时,把经纬仪安置到控制桩上,后视墙底部的轴线标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到上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当各轴线投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经校核合格后,方可分测其它轴线。

(二)土方及基础工程

1.土方开挖

采用日产1.2立方米反铲挖掘机,进行基槽大开挖。

1:

0.3比例放坡,自卸汽车运土。

2.地基处理(水泥土复合地基)、验槽

本工程水泥土复合地基采用螺旋钻机成孔,在孔中分层填入水泥、土混合料,经夯实成桩,与桩共同组成复合地基。

(1)桩的构造与布置

桩孔直径根据设计要求,桩长根据土质情况、处理地基的深度和成孔工具设备等因素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应不小于1~2倍桩径。

(2)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

成孔机具采用螺旋钻机,夯实机具采用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夯锤重量、锤径、落距根据设计桩径选定。

水泥采用强度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土料应使用不含垃圾杂物,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基坑挖出的粘性土,破碎并过20mm筛。

水泥土拌和料一般为1:

7(体积比)。

(3)施工工艺方法

①施工前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桩体干密度要求。

②工艺流程:

基槽开挖→布置桩位→第一批梅花形成孔→水泥土料拌和→填料并夯实→剩余桩成孔→水泥土料拌和→填料并夯实→养护→检测→褥垫层施工

③严格按设计要求定位放线,确定桩位,记录布桩的根数,防止遗漏。

④采用螺旋钻机成孔时,按梅花形布置进行,并及时成桩,避免大面积成孔后,再成桩,以防止孔壁坍塌。

⑤回填土料配合比严格控制,采用量斗进行计量,拌和要均匀;

含水量要适宜,施工现场可根据“手握成团,落地散开”的原则进行控制。

⑥向孔内填土料时,先夯实孔底,采用二夯一填的连续成桩工艺。

要求每根桩一气呵成,不得中断,防止出现松填或漏填现象。

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地基的检测工作,检测合格后会同建设单位、质检部门、设计部门、勘察部门共同验槽。

3.垫层施工

褥垫层:

褥垫层材料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碎石或级配砂石;

褥垫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平板振动仪振密,平板振动仪功率大于1500kW,压振3~5遍,控制振速,振实后的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干密度应符合要求。

砼垫层: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经验收合格办完隐验手续后,测量人员及时标定砼垫层上平的标高。

浇筑前先将基底砼层刮平,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

浇筑垫层砼时,砼垫层所有配合比应严格执行试验结果,表面用尺杆满刮,随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光,并及时取样,留好试块,并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和标高。

4.钢筋工程

独立基础钢筋按设计图纸采用现场绑扎,钢筋的制作与绑扎,应严格执行钢筋砼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基础钢筋要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垫块提前预制。

5.模板工程

独立基础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用钢架管吊模的方法。

基坑底搭设满堂架子,用于加固基础模板,同时,做为基础砼施工的施工通道搭设的支架。

6.砼工程

(1)根据所采用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在合格分包方名录内选择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单位,根据工程需要,由试验室提前设计施工配合比,并及时提供给项目部。

混凝土开盘前,必须测定砂、石的含水率,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的实测值,调整施工配合比。

每个标号的混凝土首次开盘,必须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混凝土供应单位及试验室共同参加。

(2)基础砼应控制好配合比,浇筑时分层进行,并严格控制砼的浇筑,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每层400mm,并保证连续施工不出现施工缝。

(3)砼水平垂直运输采用砼布料车布料,工程量小的采用人工辅助运输,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责任明确,各负其责,保证质量。

(4)柱基础的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上,浇筑砼时提前用水冲刷模板。

(5)砼养护:

为了减少砼温度裂缝,增加后期强度,应加强对砼的早期养护,浇筑完成后,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一层,以防止砼外表面失水太快而引发的裂缝。

7.回填土

回填土为素土夯实,回填土时采用人工铺设,蛙夯分层夯实。

虚铺厚度每步250mm,每步夯实后,按规定取样,作干容重试验,回填土的最小干密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0.95,每层夯实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土的夯填。

(三)主体工程

1.施工顺序

抄平放线→框架柱钢筋绑扎→框架柱支模→浇柱砼→梁、板、楼梯模板支设→梁、板、楼梯钢筋绑扎→浇梁、板、楼梯砼→养护→拆模→填充墙砌筑

填充结构:

抄平放线→构造柱钢筋绑扎→楼层砌体砌筑→构造柱、圈梁、模板→圈梁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养护→拆模

2.钢筋工程

(1)框架柱钢筋、构造柱钢筋

框架柱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竖向钢筋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不得超过50%,且遵循03G101中的规定。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为八字形。

构造柱的竖向接长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用Φ14钢筋作支架固定,与箍筋绑扎牢固,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后应进行检查和找正,控制好其垂直度和各项尺寸及标高。

(2)梁钢筋

绑扎框架梁钢筋时,其程序按主梁→次梁的顺序进行。

在施工时,先绑扎一个方向的梁筋,完成该方向梁筋绑扎的一半后,再绑扎另一个方向的梁筋,以利于木工提早支设梁的侧模。

梁高小于350mm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就位;

梁高度较大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侧模后装,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板、主次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梁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数量应符合03G101中的有关规定,箍筋弯钩要弯成135°

交叉点钢筋稠密,要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距不少于30mm,以利于浇筑砼。

钢筋接长方法采用气压焊接长。

(3)楼板及楼梯钢筋

根据设计图纸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