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8729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法柱问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

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答:

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

①⑤ 

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

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

②③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

④⑥ 

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问题2:

我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 

大变小的问题。

试问:

当柱子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例:

25mm碰焊14mm的钢筋的能不能?

25mm碰焊14mm,直径相差过大受力时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如果施工规范对大小直径钢筋对焊无限制规定的话,建议直径相差不要超过两级(25与20或18与14)。

●问题3:

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置箍筋?

箍筋如何设置?

不需加密?

此箍筋起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明确标示,就没有问题。

如果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表出,则施工人员如何执行?

现在的情况是各人有各的做法,例如,有的人设置两根箍筋,有的人只设置一根箍筋。

要设不少于两道箍筋,但不需要加密。

箍筋的作用是保持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

●问题4:

柱上端“非连接区”?

《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个“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

然而,图集没有规定在柱的上部有没有“非连接区”?

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许不允许纵筋连接?

事实上,有的施工人员在上述的柱上部区域进行了钢筋接头。

这样,他在柱中部有一个钢筋接头,在柱上部又有一个钢筋接头,违背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的规定。

(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不过,上述规范的用语是“不宜”,并没有强制规定。

因此,请教一下上述柱纵筋的接头问题如何解释?

如何执行?

其中有什么理论根据?

提问者可能是指00G101,03G101-1中从下层柱的上部到上层柱的下部形成的非连接区是连续的。

规范对此规定是“不宜”,未做强制规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规定偏严,对保证质量有好处。

如果难以做到,结构设计师可以对此规定进行变更。

规范用语“不宜”,反映了中国人的辨证思维。

对于执行与否,结构设计师有抉择权利。

该规定多出于概念设计考虑,未见其理论根据的文章发表。

●问题5:

前在03G101第45页中(非抗震KZ箍筋构造非抗震QZ.LZ纵向钢筋构造 

)中注7:

当为复合箍筋时,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可仅在四根梁端的最高梁底至最低梁顶范围周边设置矩形封闭箍筋,那么请问陈教授,

1、该条能否用于第36页(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中。

或者说用于四级抗震的节点处。

因为我注意到构造规定中非抗震与四级抗震处理基本上一样的。

2、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能否用于边(端)柱与梁相交处。

1、该条不适用于(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抗震结构要求所有复合箍筋要贯通柱梁节点,而且要按照加密间距设置。

2、只有边柱有悬挑梁时才会形成四边有梁的情况,该节点构造要求适用于该情况。

●问题6:

有的施工单位把柱子的接头只考虑底部的区域满足要求 

而上部却不考虑,施工单位 

认为是受压的,所以他们认为 

他们采取的闪光对焊上部接头 

他们就不考虑了?

这样做法对吗?

框架柱是偏压构件,受弯矩、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其受弯时的反弯点一般在柱中稍向上的位置,抗震时柱两端都要加密箍筋以保证实现“强剪弱弯”,因此,连接位置不考虑避开柱上端是错误的。

●问题7:

请教陈总,关于柱根的判断,如下图所示的判断是否正确?

无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的顶面,有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梁的顶面,有地下室的柱根系指地下室基础底板顶面和地下室顶板的顶面。

对。

地下室内的柱归入"

基础结构"

箍筋宜全高加密.

●问题8:

再次请教陈总,关于上图中左边有地下室的情况时,底层柱是否指的是-2层和首层?

没有地下室的情况,底层柱是否指的是基础或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上皮?

此时的柱净高(Hn)是否指的是从基础或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标高?

1、任何一侧有地下室即按有地下室考虑。

2、有基础拉梁,拉梁以下为“基础结构”。

3、仅有基础,自然从“基础顶面”。

●问题9:

一层是22的,第二层是18的,第三层是25的,这样的柱筋能不能用对焊呢?

对焊钢筋直径最好相差不大(一档).这样的配筋有显明的随意性,宜将第二层钢筋调成直径22的,然后于直径25的焊接

●问题10:

该比如说柱顶一边梁顶标高10米,另一边梁顶标高11米,且都为顶层,柱内钢筋怎样锚固呢?

是不是每边的钢筋按自己这边的梁锚固呢?

柱钢筋设置到最高点.较低标高的梁钢筋锚入柱内,较高标高的梁与柱的连接按框架顶层端节点构造.

●问题11:

请问陈教授:

偏心圆柱与框架梁平外边时,由于梁外侧受力筋靠近柱与梁的切点,所以锚入柱内水平段很短,实际施工时应以何种倍数锚固?

在近"

切点"

位置应采用(对称)搭接方式而非锚固方式.

●问题12:

请问陈教授:

在G101,P43页中边柱结顶筋在采用

(一)类型进行锚固时,当直锚长度已达到1.5la时是否还要进行弯锚?

如果要进行弯锚,平直长度应为多少?

弯上部钢筋是否要弯至梁底?

在P44页中,中柱结顶钢筋在直锚长度已达到要求是否需伸至梁顶?

1、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伸至柱顶。

2、边柱外侧柱筋至少到顶部再弯钩12d。

●问题13:

关于03101-1图集“P36页的图2”的讨论。

这里又发生一个问题:

1、“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以后,如果在“下一楼层”现浇时把柱插筋留到这么高的位置,则施工会很不方便。

2、但如果按“P36页左三图”那样,在本层柱根“500左右”的地方设置柱插筋,则在顶板梁以下“500左右”的地方又发生一个钢筋接头——这就造成“一个楼层内的一根柱纵筋出现两个接头”的问题(一般来说,一根钢筋是不允许出现两个接头的)——请教青来教授,是不是应该这样做?

移至上端主要为了节约钢筋.如果太高不容易控制其稳定,可达中部亦可.无论如何应避免连接两次.

●问题14:

柱子的焊接的部位一定要箍筋加密吗?

绑扎的部位是不是一定要箍筋加密呢?

不需要.绑扎部位应加密,图集上有明确规定.

●问题15:

当柱子下部钢筋与上部钢筋直径不相同时,施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时如何做到柱子钢筋中心对齐?

或者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可在较细直径的钢筋上加外径与较粗钢筋直径相同的铅丝套环.但应注意两根钢筋直径相差最好不大于一档.

●问题16:

在03g101第9页中,有“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骨肢距的要求”是什么意思呢?

即设置的箍筋至少隔一根柱纵筋拉住一根柱纵筋,不可以隔两根柱纵筋才拉住一根柱纵筋.

●问题17:

我们是施工单位,遇到较真的监理,我们也没有办法了,所以要请教陈教授:

在框架柱子中:

一般的箍筋的四个角都是圆的,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绑扎中它们就不可能到角,比方就,现在有一500*500的柱子,保护层是25,箍筋是B10的,所以我应做成470*470的箍筋了,但是由于箍筋的四角是圆的,

在实际绑扎中箍筋就不得到位,在量角到角之间的距离时,只有440长或者更少(实际上会更少一些)这就造成了四角的保护层不够的情况了,但是中中间的几根主筋是没问题的。

所以请问,在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做呢,是增大箍筋

呢?

(现在箍筋的保护层只有15,再大可能不合适了)还是有别的办法,我虽然认为没有事,但是有些监理是不行的,遇到这种情况,我该如何解释呢?

这个问题取决于箍筋内表面的弯折半径.如果弯折半径与柱纵筋截面半径相同,所有柱纵筋即可"

各就各位"

但实际做不到.这么小的弯折半径会造成箍筋开裂,所以柱四角纵筋总比中部筋的位置向内一些.

●问题18:

我在现场看到柱子直径22变25时搭接方法和101完全不同:

现场搭接是以顶板为基准面,上柱(25)纵筋往下伸一个La,下柱(22)纵筋往上伸一个La,然后绑扎。

不知这样行不行?

据说施工中基本上都是这样处理的

应按照03G101-3做,否则上柱在内力最大的柱根部配筋严重不足。

上柱配筋比下柱大是为了满足上柱受力需要,施工习惯源于不清楚柱子实际所受内力。

●问题19:

柱筋电渣压力焊的接头部位箍筋需要加密么?

怎么计算加密范围?

搭接长度范围箍筋加密的目的是增大混凝土对钢筋的粘接强度,焊接是一个“点”,不是一个“长度范围”,加密不起什么作用。

●问题20:

柱子基础部位定位箍筋 

在04G101-3里,锚固在梁里的部位是至少要加两道定位的箍筋,请问,

1、图集的定位箍筋写了矩形封闭箍筋而非复合箍筋,是不是定位的只要外面的“大箍筋”。

而不用里面的“小箍筋”

2、在板式基础里(我把不是梁和双层筋,只是象板的基础叫板式基础不晓得对不对,因这没有这方面的图集,所以问一下,这方面的图集什么时候出。

)定位箍筋是不是和筏式里一样的

3、另外,如果定位箍筋实在不好布置(施工中,这种情况很多)是不是在保证定位的前提下,定位箍筋可以取消吗?

1、是。

2、与“板式筏形基础”要求相同。

3、不可省。

不仅仅是“绑扎定位”,更重要的是“浇筑定位”。

●问题21:

柱子下面的筋小,上面的筋大,如何变径呀?

在哪个地方变啊?

我是钢筋工,这种事儿现在还发现了不少呢。

1、你看03G101-1图集第36页右上角的“图2”,就是解决柱纵筋“上大下小”这个问题的。

2、具体说是这样:

第36页“左三图”是解决柱纵筋“上下一般粗”或“上小下大”的情况的。

当柱纵筋“上大下小”时,下一层较细的柱纵筋就不能像“左三图”那样伸出上一层500(左右)和较粗的柱纵筋连接,只能把较粗的柱纵筋伸到下一层中间,在那里与较细的柱纵筋连接。

●问题22:

接着12月10日关于03101-1图集“P36页的图2”的讨论。

●问题23:

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大时,图籍上规定的是上柱钢筋从下面层柱子底面下去Ll于下柱搭接,但是再图籍P42页的图2下面有句小字“注:

将柱下端的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时什么意思?

CDF 

1、你说的“图集P42页的图2”是非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如果是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要看“P36页的图2”。

不过,这两个“图2”的标注是一样的。

2、“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是这样的意思:

先看看左三图,本来每个楼层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是距离本层柱根很近的地方(500左右,实际的计算是“三个数选最大值”),而在“图2”中,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点移到顶板梁以下很近的地方(500左右,实际的计算是“三个数选最大值”),这样,柱纵筋连接点就“上移”了。

qlchen上移可以节省一点钢筋.

CDF不过,这里又发生一个问题:

●问题24:

03G101-1图集第37页的节点构造图

(一)中,有个问题我想问问青来教授:

“柱外侧钢筋弯折段放在梁筋上面”通过,那么,梁的端支座负筋就降低了高度(25mm+柱外侧钢筋直径),这就造成支座附近梁的有效高度的降低,对结构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达飞先生能够注意到"

图形语言"

这很难得.但图形语言比文字语言的严格程度要低(数据语言最严格).

梁筋只要在梁顶不与柱筋的水平弯折段相碰且与其有30的平行净距,两者应放置在同一层面.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梁筋宜按1:

12缓斜向弯下再与柱筋完成弯折同向搭接,此时计算高度应在设计阶段即做相应减小.但目前我国结构设计人员很少做到这样细致.

柱搭接系基于“接触搭接”的试验结果,如果采用“非接触搭接”时,锚固效果更好,搭接长度可减小,但目前规范还没有做这方面的规定。

●问题25:

你提出的非接触搭接按理论来说其效果更好,但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我觉得很难控制,因为其位置是要离开楼板位置。

你说呢?

还有就是图集中的“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的A作法当直锚长度大于等于锚固长度时伸至柱顶后截断,是否指当直锚长度够时,但还没伸至柱顶(梁很高)这时还是要到柱顶?

对于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名词能否解释一下。

CDF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

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上部纵筋配筋率”为:

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梁的有效截面积为梁的截面宽度乘以梁的有效高度。

而梁的有效高度为:

梁的截面高度-35 

(当梁上部纵筋为一排筋时)

梁的截面高度-60 

(当梁上部纵筋为两排筋时)

柱无论是否达到锚固都需要到柱顶弯锚

CDF 

楼上的朋友:

我倒是同意“柱无论是否达到锚固都需要到柱顶弯锚”的说法。

但是,你如何理解03G101-1图集第38页(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的“C图”呢?

(“当直锚长度≥LaE时”不弯锚)

●问题26:

一般的这种小情况不用讨论的,我们是施工单位,遇到较真的监理,我们也没有办法了,所以要请教陈教授!

就是在框架柱子中:

(现在箍筋的保护层只有15,再大可能不合适了)还是有别的办法,我虽然认为没有事,但是有些监理是不行的,遇到这种情况,我该如何解释呢,请陈教授回复一下,好让我们有个权威的的说法!

谢谢

●问题27:

我在用鲁班钢筋软件时,发现当采用绑扎时,下部加密区的长度大小不是按照03g101规范布置的,请问陈教授,柱子的接头类型会影响到加密区的大小吗?

1、你所说的箍筋加密区是指03G101-1图集第36页“Hn/3”那个加密区吗?

对于“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来说,箍筋加密区就是“Hn/3”,但是对于“绑扎搭接”就不是这个数了,因为在钢筋绑扎搭接的范围内也要进行箍筋加密。

2、但问题不止于此。

看看第36页左边那个图,如果按φ25的柱纵筋计算,LaE设为44d=1100,假设Hn为3米,下端的“非连接区”就是1米,第一个搭接区LlE取作1.2LaE=1320,则“短插筋”伸出基础顶面的高度=1000+1320=2320;

“长插筋”比“短插筋”高出1.3LlE=1700,这样“长插筋”伸出基础顶面的高度=2320+1700=4020。

也就是说,“长插筋”伸出基础顶面的高度大大超出了“Hn”的范围!

而且造成了“长插筋”的搭接区落在顶板梁下面的“非连接区”内!

上面的计算是为了口算方便,取LaE为44d(C20砼),如果取LaE为38d(C25砼),其计算结果是:

“长插筋”伸出基础顶面的高度为3620,也大大超出了“Hn”的范围!

3、所以,我在讲课时多次提出,03G101-1图集第36页左边那个图并不实用。

在实际施工中,当柱纵筋较粗时(φ20以上),不要使用“绑扎搭接”,而应该使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另外的原因是,“绑扎搭接”很浪费钢筋(对于粗钢筋尤其浪费得厉害),而且效果不好(质量不好)。

因此,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采用了“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这两个方案。

●问题28:

请问陈教授,在03g101第9页中,有“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骨肢距的要求”是什么意思呢?

●问题29:

我们这儿有这样一种施工方法:

单层厂房的柱子经常在0.000标高处留设施工缝。

是否合理?

1、你说的“单层厂房”是什么结构?

是“排架结构”还是“框架结构”?

2、我做过几个“单层厂房”的施工,那都是“排架结构”。

杯形基础都深埋在“±

0.00以下”,预制的“工字形柱”插在杯口内,周边灌实混凝土。

这样,没有可能发生“±

0.00处留设施工缝”的问题。

3、如果所说的“单层厂房”是“框架结构”,则施工缝留设在“±

0.00处”是不够安全的。

因为,在“±

0.00处”要做混凝土地面,而混凝土地面是刚性地面,本身就在此部位对混凝土柱抵抗水平地震力带来不利影响。

而如今又要在“±

0.00处”的混凝土柱留设施工缝,则无疑是“雪上加霜”,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03G101-1图集对“±

0.00处”柱箍筋进行加密,就足以说明此部位的薄弱性。

“单层厂房”并不高,如果混凝土柱能“一次性现浇”是最好不过的。

如果要留施工缝,留在“1/2柱高”处,也比留在“±

0.00处”要好。

●问题30:

03G101—1第41页注中指出: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这句话怎么理解?

如有地下室则地下室的柱按不按柱根加密,如按柱根加密,此时一层柱也应加密。

也就是说如有地下室的则地下室的柱和一层的柱都需要加密,是不是这样理解。

如是这样理解,则03G101—1说法不明确,请问陈教授怎样理解对。

谢谢陈教授的指点。

1、首先要明确,03G101-1图集只适用于“±

0.00以上”的结构。

“±

0.00以下”部分的结构,到目前为止,出版了一本04G101-3图集(筏形基础),可能将来还要出“箱式基础”等。

2、“地下室”部分的结构应该属于“箱式基础”的范畴,现在还没有标准图集。

不过,陈教授说过:

“地下室内的柱归入‘基础结构’,箍筋宜全高加密。

3、03G101—1第41页注“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应该这样理解:

(1) 

“有地下室”的时候,“柱根”是指地下室的顶面。

(2) 

“无地下室”的时候,“柱根”是指基础顶面。

(当基础梁高于基础板时,就是指基础梁的顶面)

●问题31:

在框架结构中。

柱中的砼等级是C35。

而梁的砼等级是C30。

请问梁的钢筋锚固按什么计算。

并且梁柱的混凝土怎样浇筑比较合适。

1、这个问题确实普遍存在。

设计院经常喜欢把柱、梁、板设计成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中却不容易实现。

2、就拿上述提问来说,“柱中的砼等级是C35,梁的砼等级是C30”,而在施工中,往往把施工缝留在梁底,这样柱按C35砼浇筑了,在浇筑梁时,按C30砼把梁柱交叉节点浇筑了——等于降低了梁柱交叉节点这个最重要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此外,就算整层的梁柱同时浇筑,也很难划分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问题32:

我在现场看到柱子直径22变25时搭接方法和101完全不同现场搭接是以顶板为基准面,上柱(25)纵筋往下伸一个La,下柱(22)纵筋往上伸一个La,然后绑扎。

●问题33:

第36页图2勘误:

加注将柱下端的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对吗?

03G101-1图集第36页图2的勘误,就是叫你增加一个“注”:

注:

将柱下端的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

(图2的“图”本来就是对的,没有什么错误。

这个加“注”只是提醒大家注意,左三图的“连接位置”都在柱下端,而现在图2的做法是移至柱上端了。

●问题34:

边框架柱的外侧钢筋可以直锚吗?

(满足1.5laE)

就算是满足1.5laE,框架柱(边柱)外侧钢筋也必须伸至柱顶,然后弯直钩12d 

●问题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