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34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安全条件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

向甲化罐加定量底水后,在搅拌下加入计量的茶碱钠盐,再加定量活性炭、NaOH,在一定温度下加稀释硫酸调pH值9.4然后控制一定温度及加硫酸二甲酯速度进行甲化。

甲化后再以稀硫酸调pH至7.0升温至一定温度后,通过微孔过滤器滤除活性炭,滤液去结晶离心。

离心的固体(粗品)做一次精制,母液去氯提回收。

(2)一次精制,将粗品(还有一§

等)投入氧化罐,加计量水及二次精制母液升至一定温度后,以稀硫酸调pH2.5-3.0,然后继续升温至一定温度加计量的KMnO4,再升温并保温一定时间,之后加定量活性炭再保温一定时间,准备通过微孔过滤器除活性炭,此前检查pH是否为7.2-7.5,不是时加纯碱调至pH7.2-7.5。

压料后结晶离心。

固体一精品去二次精制,母液去浓缩。

(3)二次精制,工艺过程与工艺控制指标完全与一次精制相同,只不过投的料是一精品,二次精制的固体经结晶离心、烘干、打粉、批混后包装为成品,母液去一次精制做底水。

(4)浓缩:

将一次精制的母液通过三效蒸发器减压蒸发,浓缩原体积三分之一后,结晶离心。

离心后的浓缩咖去一次精制母液去氯提。

(5)氯提:

将甲化母液和浓缩母液经离心萃取器在常温下,母液与氯仿按2:

1的比例进行离心萃取。

萃取后含§

的氯仿经蒸发后,氯仿再次去氯提萃取,而蒸发后的残留液经结晶离心,固体一母咖去一次精制,残液去煤提回收所氯仿。

(6)煤提:

通过离心萃取器以煤油萃取氯提残液以回收氯仿。

萃取后含氯仿的煤油去精馏,精馏得的氯仿再去用做氯提。

煤油则循环使用。

煤油的萃取残液去污水处理厂。

(7)炭提:

甲化及一、二次精制所用过的活性炭,含有10%左右的§

将这些活性炭烘干,然后用氯仿萃取回收§

回收的炭咖去一次精制,母液则两次参与氯提。

5、公用工程

1)水解决方案

公司现有自来水水管线两条,一条为φ108口径,另一条为φ300口径,这两条管线小时供水300吨左右,冷却水取自细鳞河,在公司西北600米左右有公司自建一次水泵站一座,有两条均为φ300管线为公司输送大河水用于工艺冷却用水,小时供水400吨(最大值,日常以需用调整水泵流量)。

这些供水设施已能满足目前公司生产需要。

消防用水量

根据GB50016-2006的要求:

工厂室外建筑一次灭火的消防水量为25L/S(90m3/h),室内消防水量为10L/S(36m3/h),合计为126m3/h,消防泵房采用的消防泵型号为“IS150-125-400A”,其流量为每小时190立方米。

生产废水、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各为独立排水系统。

生产污水进入污水站处理合格后进行排放.车间排水管采用缸瓦管,塑料管.室外排水管采用水泥管,缸瓦管最后排至厂区排水管网。

2)供电电源

根据工艺要求,用电负荷为三级。

扩产工程新建三栋厂房,每栋厂房各设置一个配电室,其中在咖精制厂房还另设有一个冷水站配电室,一共四个配电室。

供电电源仍分别从本厂10KV变电所直供。

3)改造工程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简介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

车间内所有产生粉尘的房间均设排风系统,排风经除尘机组过滤后排至室外,产生余热及余湿的房间设排风机组排至室外。

在空调机房内净化空调系统送风或回风主干管上设置臭氧发生器进行系统消毒。

四、安全条件论证

(一)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危险物料有硫酸二甲酯、氯仿、硫酸、液碱、纯碱等属于危险化学品,使用量见原、辅材料消耗表。

其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如下:

火灾爆炸物质特性表

序号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闪点

燃点

爆炸极限V%

危险特性

上限

下限

1

煤油

112

150-300

223

0.6

8.0

火灾乙A类

2

活性炭

12

火灾乙类粉尘爆炸

3

硫酸二甲酯

126

-31.8

188/分解

高毒性

4

氯仿

119.4

-63.5

61.2

中毒性

5

硫酸

98

330

强腐蚀性

6

液碱

40

14.8

130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危害有:

(1)易燃物料发生火灾爆炸;

(2)毒性物质泄漏引起中毒;

(3)酸碱泄漏引起化学灼伤。

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对周边产生影响,原因如下:

(1)液体原料的储存根据其理化性质,选用适宜的材质按着压力容器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制作和安装,储区按储存容量设置了必要的围堰,一旦原料泄漏不使其外溢出储区,就地进行处理后进入事故处理池,然后在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合格后排放,保证周边环境不受污染。

(2)本项目的设备选型均符合国家标准,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设计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

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且安全可靠的设备。

(3)我们将编制每一种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爆炸、泄漏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使其更有针对性。

加上我们的严格管理,采取有力的安全措施,并落实到实处,风险就会降低,不会对周边造成影响。

(4)本项目的工艺已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是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

综上所述,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不会对周边区域造成影响。

2)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噪声。

本项目的噪音主要来自空调机组、制冷式空调机、管道式风机、干打粉机、循环泵、料泵等传动设备,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并增设消音装置,在项目设计中采用隔音处理降低噪音。

另外在设计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其危害。

在噪声源上处理,将产生噪声的设备连接部位调整到平衡位置,减少偏心度;

将通风机的出风口处安装消音器,减低噪声源处的噪声;

将机械加工、通风设施安装在单独的隔音、吸音材料的房间内。

通过厂区围墙、道路两旁、厂前区与生产区之间设置的绿化带,减少噪音对厂界以外的影响。

(2)粉尘。

生产中尽量减少运输环节,减少生产流程的迂回、往返,降低粉状物料转运落差,在扬尘点设置吸尘罩,并使之保持在微负压状态。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粉尘,经单机除尘机除尘后排放。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项目不会产生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植物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和病菌。

清洁下水排水方面按有组织排放进行设计和施工,生产污水按标准进行处理合格,初期雨水进入事故处理池进行必要处理合格后排放。

不会对周边环境及土地产生污染。

4)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项目拟建在本公司内北侧的预留空地面积25000平方米,厂区地势平坦,厂房的高度为两层楼,与厂区的围墙的距离最小为50米,不会对周边造成通风、采光、交通等的不利因素影响。

5)重大危险源预测与影响分析。

根据“重大危险设施(源)辨识”及我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不同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的规定,如下表: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类别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280≤闪点≤600的液体

10

100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20

50

主要原材料、辅助原材料消耗表

原料名称

单位

单耗(kg/kg)

年耗(t/a)

供应来源

t

0.8797

1759.4

山东淄博

0.0099

19.8

上海

通过上表可知,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硫酸二甲酯和煤油在生产区均不够成重大危险源。

2、建设项目对法律法规予以保护区域的影响分析

我公司位于§

东北部的城市边缘,远离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北侧的公司员工家属楼距离公司180m,西侧的红石村距离我公司200m;

附近没有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最近的学校§

第一中学距我公司1000m以上,距§

供水水源沙河水库5km,距§

水厂3km;

距§

车站2km,公司北侧的五桦公路距公司100m;

附近无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无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无国家级架空电力线路和国家级架空通信线路;

无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最近的细鳞河距我公司600米。

本项目选址的安全距离完全符合《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的要求和规定。

3.建设项目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要求,所采用的设备选型立足先进,高起点,一步到位,以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纲领的实现,设备选型在工艺需要的前提下,选择性能好、运行可靠的国产设备;

不使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工艺和淘汰的设备;

工艺技术不仅可靠,而且较其它工艺技术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新增176个就业岗位。

项目的实施可为地方增加可观的财政收入,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促进当地社会及人民群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与发展,也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4.分析论证结论。

通过对本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

火灾、爆炸、中毒、噪音及粉尘等。

因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均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去执行,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周边产生影响。

在非正常情况下,通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严格管理,安全措施得当,并且落实到实处,危险也不会发生,也不会对周边造成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完全具备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二)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

1.周边生产经营活动因素影响分析

我公司与最近的南侧的济帮药业相距1200m,其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对我公司造成任何影响。

西侧的红石村距离我公司200m,北侧的公司员工家属楼距离公司180m,所以周边居民也不会对我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2.交通及物流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所需原料及运量见下表:

运输量表

技术条件

年需用量

预计价格

≥80%

2880

29500元/t

吉林市

≥98%

1760

3000元/t

液碱(NaoH)

≥42%

3085

880元/t

吉林吉化

硫酸

≥92.5%

385

410元/t

氯仿

138

5480元/t

四川自贡

活性炭

脱色力10ml/g

95

7325元/t

福建

7

高锰酸钾

≥99.0%

32

10500元/t

山东邹城

8

纯碱

25

1550元/t

辽宁大化

9

煤油

航空级

6855元/t

本项目运输主要为汽车运输。

根据生产规模,配置生产车间、使原材料及成品运输线路短捷,总运输量最少,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做到交通运输和生产作业方便。

用地周围设有完善的纵横道路网,本工程与界区外的道路有机衔接,以满足交通、运输和消防的需要。

用地范围内与货运和人流出入口相接的道路宽度为9米,其余道路宽7米,转弯半径为12m。

道路与架空管架交叉净空高度不小于5.0米。

道路形式采用城市型,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有四通八达的公铁运输网络,拉滨、龙舒两条铁路贯穿全市南北,连接全国各地。

有国、省、市级7条干线公路通往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榆江线二级公路已全面竣工,五桦线一级公路已竣工通车。

交通物流不会对本项目造成影响。

3.城市建设的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选址在本公司院内的预留空地,与当地城市的近期建设、远期规划,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发展及园区内分区与布局等不发生冲突,不会影响城市建设。

4、分析论证结论

周边生产经营活动不存在的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对项目本身造成影响和相互制约干扰因素。

(三)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影响分析论证

1、§

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4.5℃,多年平均降水量668.4mm,且多集中在6~8月,冰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土壤冻结深度1.7m,当地多西南风。

详见下列气象资料:

自然、气象条件表

自然、气象要素

数值

备注

海拔

m

183.83~184.09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36.4

极端最低气温

-40.2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2.9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17.9

最热月(七月)平均最高气温

27.9

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

-28.9

年平均相对湿度

%

70

11

最热月(七月)平均相对湿度

80

最冷月(一月)平均相对湿度

72

13

降雨量

14

年平均降雨量

mm

668.4

15

日最大降雨量

119.3

16

小时最大降雨量

59.9

17

风向、风速

18

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主导风向:

SW

19

夏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13

风向:

SE

11.8

21

最大风速

m/s

27

距离地面10米

22

年平均风速

3.4

23

最大冻土深度

cm

-190

24

冻结日期

11月22日

解冻日期

3月31日

26

年日照时数

2454.7时

年平均雷暴日数

41天

1)温、湿度是不会对该项目生产造成影响,工艺条件中没有对温、湿度的特殊要求。

2)本项目所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极端最低气温为-36.4℃,气温较低,对本装置的防凝防冻有不利影响,也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检修带来不安全因素,对采暖保温设计有一定的要求。

冬季对管道、设备要采取保温措施。

3)该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8m,冻土较深,对埋地管道的防冻设计有一定的要求。

4)本地区常年风向为西南风,下游无居民区,因此本项目不存在因发生泄漏事故而对下游居民构成危害。

2、雷电及雷暴天气影响分析

吉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1天,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装置及建(构)筑物的防雷击措施。

3、地震影响分析

该地区地震基本裂度为7度,因此在设计中需考虑装置的防震问题。

本项目主要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浇梁板,基础为柱基础。

4、工程地质影响分析

建设工程区域的土壤为冲击或洪积岩,土质为黄砂土和黏土,海拔高度为240m,地下水位一般1—6m之间,最大冻土层为1.9m。

工程地质条件不会对本项目建设有影响。

8.分析论证结论

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有防冻、防雷击、防震的要求,这些条件已在设计中已做充分考虑,只要按照标准、规范去施工,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就没有影响。

(四)对建设工程或系统中可能采用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能否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化安全程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1、工艺条件控制

1)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建筑电器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消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确定建筑物间距离,遵循防火及通风、采光有关规定。

3)装置区内设置检修及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和急救车顺利通往事故场所。

4)设备间距及操作人员操作面积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设备选型控制

1)符合安全生产条件,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设备;

2)防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转动部位、旋转部位设置防护罩、防护网,部分设备设有紧急开关等防护措施,做到机械设备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安全条件控制

1)按《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设专人进行安全检查。

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考核,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熟悉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增强其执行安全生产规范的自觉性。

3)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员。

4)挑选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对外来人员进行控制管理。

5)按危险化学品和易制度化学品有关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

6)装置建成投产后,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确保各种安全设施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处于正常状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应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效果的总结,提高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有效的减少危险、有害事故的发生,保证装置安全有效运行。

4、职业卫生及劳动防护

本项目严格按照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设计。

所有购置的设备,都应满足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和GB8196-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的要求。

1)各厂房均设有机械通风装置,以保持工作环境空气流通;

2)厂区内以及车间内的危险部位应根据GBl617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使用安全标志。

3)根据GB12011—2000《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的要求和各岗位实际情况,发放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4)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5、结论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通过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施行安全卫生监督、检查,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等控制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有效地预防或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弱或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能达到提高本质化安全程度和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五、安全条件论证结论

本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虽然存在火灾、爆炸、中毒、噪音及粉尘等危害,但工程项目只要按照标准去执行,再通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严格管理,落到实处,降低危险、危害风险,就不会对周边造成影响。

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虽有防冻、防雷击、防震的要求,在设计中已经加以考虑,只要按标准设计施工,自然条件不会对建设项目有影响。

对工艺条件、设备选型、安全条件、职业卫生及劳动保护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能达到提高本质化安全程度和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企业的生产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周边环境也不会对本项目产生影响。

本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能源政策、土地政策、清洁生产政策、行业准入制度。

从安全条件论证上看,本项目可行。

 

2000年3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