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51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样巨大的一个问题群体俨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所以关注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

所谓留守儿童[1],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从宏观上说,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与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紧密联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多的问题,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从微观来说,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局限,他们大多选择和孩子留在家里独自进城打工赚钱。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学术界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起始于2002年左右,相关专家在湖北、福建、河南、四川等地的调查揭示了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性发展方面受到的影响[2-5]。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留守儿童中重要群体,其基础信息依然比较缺乏。

段成荣和周福林的研究表明[6],86.5%的留守儿童居住在农村,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基础信息的研究却极少。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分布、性别年龄结构等基础信息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受教育情况等最受关注的问题还不为我们所知。

鉴于此,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7],概括和分析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各项基本特征,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的问题提供基本依据。

同时,本文还将围绕目前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热点问题,重点阐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家庭照料状况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由于父母的缺位,农村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十分突出,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一些无学上、无工打、未成年儿童品行问题则更多。

在一些地区,这类青少年犯罪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40%以上。

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的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而代养人对儿童的照顾往往只局限在生活上,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

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郁积,得不得缓解,极易引起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等心理病变。

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沟通对象有限。

有统计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很少和父母联系的占23.9%,在学校里基本没朋友的占17.5%,害怕陌生人的占40.0%,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占45.5%,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交流对象之少,获得他人帮助渠道之狭窄。

钱洁和齐学红以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叙说的方式,发现有23.2%的孩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有自身的问题,依次表现为心理健康(42.4%)、个性发展(23.1%)、学习(15.9%)、人身安全(10.9%)、道德(7.6%)。

还有36.7%的孩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自身问题,有39.9%的孩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目前,国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资料比较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由我国的国情而引发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类型

江立华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并非一个统一群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内部异质性的群体。

按照父母外出的不同方式,可将农村留守儿童的类型做进一步的细致划分。

对于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可将其认定为完全农村留守儿童,或者说绝对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儿童;

父母一方外出的儿童为半农村留守儿童,其中,父亲外出的,为父外农村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为母外农村留守儿童,这两种情形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可以称为相对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儿童。

另外,夫妻离异或丧偶的破裂家庭中的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监护人的父亲或母亲也进城务工了),为单亲农村留守儿童[4]。

殷世东和朱明山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将分成四种类型。

(1)单亲监护型。

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

主要特点是关爱不健全,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

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

(2)祖辈监护型。

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类型。

(3)亲朋监护型。

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监管的类型。

(4)自我监护型。

孩子自我管理的类型。

主要特点是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

二.留守儿童形成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农民“身份”难以改变,他们即使已经长期在城市生活,也不能享受所谓的“市民待遇”,于是,城市只能是他们暂时的栖身之地,他们的家庭只能留在农村,子女很难在城市上学。

一方面是户籍的限制,一方面是入学费用过高,农民子女通常只能留在农村上学。

它突出显示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居民缺乏文关怀的特性,但深究其成因,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

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

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搞帮派、混社会、谈恋爱;

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

与疏导。

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程度不够高,即使存在一些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建立了一些基金会、专用资金,但仅仅局限于物质帮助,没有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上来关注与关心留守儿童;

社会各界虽然也实行了很多爱心措施,但多数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出台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项措施或者实施相对

应的项目方案。

我们需要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若干年后他们将是农村社会的“主力军”。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然要面临,而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解决好,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理解,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来根本解决。

学校家庭要倾情参与,政府、社会各方面要齐抓共管,紧密协作,共同努力,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留守子女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的问题。

三.留守儿童的对策分析

1.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配备一定的儿童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

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2.搞好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家庭监护人做好儿童在家的教育工作,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努力帮助孩子搞好学习和生活上面的事情,多同孩子父母和老师联系,请他们帮助和协助管好孩子。

受人之事,忠人所托。

孩子的大人能放心的让你监护,说明是信得过你,就应该要担负起真正的监护职责来,认真的管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让他们能在没有父母的天空下同样能愉快健康的成长。

学校要加强家长们的学生的教育的的指导,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

通过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加强和拓宽家、校、父母三方的沟通和联系渠道。

做为学校除了应该更多的去研究留守儿童的现状,从心理上了解他们的行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安心学习,愉快生活,更要加强同孩子家、和父母的涌通和联系渠道。

可以建立与他们家庭和父母的电话热线,公开学校联系电话,让家长在报名时留下电话、手机等联系方式,保持同家长的联系。

可以利用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掌握上网基本知识,学会收发邮件和QQ聊天,然后利用学校电脑室上网,把让孩子能用QQ电子邮箱同孩子的父母联系。

开设学校网上教育和展示平台,向学生公布学校网站网址,让他们把这告诉父母,设立学校的校长电话,电子邮箱,能让家长远在他乡打工也能了解到学校的情况。

同学校交流。

把学校的电子邮箱告诉家长,让他们能主动联系学校,向学校提出良好的建议,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他们了解自己孩子在校长的学习情况,让他们放心,也让孩子能时刻感受到父母和学校对他们成长的希望和关注。

从而让他们能安心的学习和生活,能理解父母。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高认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让全民意识到学生的祖国的未来,要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不得未成年人兜售香烟、娱乐场所严格执行不允许未成年人入内,如赌博、网吧、歌厅等。

其次执法部门要加强对于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监管,严格执法,保证儿童不受到其影响;

三就是加大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

要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大人就是青少年学习模仿的对像,大人们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不要误了孩子一生,害了孩子一生。

通过以上种种手段,充分保证留守儿童儿童能其它孩子一样,共同拥有一个健康而愉快的童年。

5.开展各种活动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举行留守儿童中长跑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后发现: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乐趣,对学校、对学习的热情也大大提高。

为了鼓舞留守儿童很有成就感,也变得更自信、乐观开朗。

中长跑比赛等活动对于培养留守儿童的顽强意志力和拼搏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拔河比赛则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团队精神,对于消除他们的自私心理也有好处;

书信大赛和演讲比赛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6.增强班主任工作艺术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保障。

(1)班主任要有“五心”

①班主任对留守孩子要有“爱心”,用博大的师爱去弥补缺失的父爱与母爱;

②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③在留守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孩子易出现反复,教师要有“耐心”;

④教育留守孩子要采取疏导、启发、诱导等方法,别具“匠心”。

⑤要一管到底,持之以恒,保持恒心。

(2)教育留守学生学会做人。

留守学生心理上自闭,不善与人交往,影响他的良好性格的形成,影响他的学习成绩。

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尊重,重视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视“留守潜能生”的转化

留守儿童中,有一大部分是潜能生。

怎样转化这些特殊的潜能生呢?

用爱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细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耐心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用信心树立潜能生的自信心。

7.建立“托管所”,开展“代理家长”活动

政府出面在留守儿童较集中的村,建立“托吧”“托管所”之类的“临时家庭”,选调优秀教师或退休干部、教师进行全方位管理,并允许收取一定费用。

这些管理人员可以起到临时父母的作用,不仅从饮食起居上,也能从学习、思想上关心孩子。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建立“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实行统一管理。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化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社会群体。

他们的存在是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各有关方面应相互协力,面向留守儿童构筑起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制,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巨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7(6),235,

[2]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教育科学,2002;

4;

[3]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上海教育,2002;

9;

[4]王艳波,吴新林,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青年探索,2003l4;

[5]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3

[6]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

1

[7]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