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5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Word下载.docx

无功功率比拟抽象,它不对外作功。

在交流电路中,但凡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的上半局部〔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

而下半局部〔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展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展

可逆性转换的那局部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但凡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它的用处很大。

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

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

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不会吸合。

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

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这些用电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用电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行。

无功功率缺乏对供电、用电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⑴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⑵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⑶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⑷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发电机通过高压输电线供应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需要添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使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3、视在功率

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之为视在功率,在数值上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视在功率用S表示。

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

它通常用来表示交流电源设备〔如变压器〕的容量大小。

视在功率既不等于有功功率,也不等于无功功率,但它既包括有功功率,又包括无功功率。

能否使视在功率100KVA的变压器输出100KW的有功功率,主要取决于负载的功率因数。

4、功率三角形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及无功功率〔Q〕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功率三角形来表示,如下列图所示。

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Q与P,斜边为S。

S与P之间的夹角Ф为功率因数它反映了该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图1功率三角形

各种功率有如下关系式: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wIFy3IV8YdoXYNvtKnTu5A==\858217203992252876.jpg

第二节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一、频率随负荷的变化与影响

1、频率不稳的影响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中普遍应用的是异步电动机,其转速和输出有功均与频率有关,频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频率的变化也影响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频率不光是影响工农业产品,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是十分有害的。

汽轮发电机在额定频率下运行时效率最正确,频率偏高或偏低对叶片都有影响;

电厂的给排水泵、风机等在频率降低时都要减小出力,直接威胁到电力生产的平安;

频率降低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增大,无功功率损耗增加,这些会使电力系统无功平衡和电压调整增加困难。

2、频率偏差围由于系统中的负荷随时在变动,发电机的电磁功率存在机械惯性,频率是不可能绝对平衡的,因此电力系统中的频率随时都在变化。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频率的变化有个允许围,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中规定的频率偏差围为:

±

0.2~±

0.5HZ,一些工业兴旺国家系统频率偏移大致控制在不超过±

0.1HZ

3、系统负荷的分类根据负荷的变化规律,系统负荷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变化幅度小,变化周期较短;

第二种是变化周期较长,属于此类负荷的主要有电炉,电气机车等;

第三种是变化缓慢的持续变动负荷。

引起负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工厂的作息制度、人民的生活规律等。

当然负荷的变化将引起频率的相应的变化。

第一种变化负荷引起的频率偏移将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展调整,这种调整通常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

第二种负荷引起的频率变动仅靠调速器的作用往往不能将频率偏移限制在容许围之,这时必须有调频器参与频率调整,这种调整通常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

二、有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1、负荷的有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当频率变化时,系统中的有功负荷也将发生变化,系统中有功负荷随频率的变化特性称为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

根据所需的有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可将负荷分成以下几种:

1〕与频率的变化无关的负荷,如照明、整流负荷。

2〕与频率的一次方成正比的负荷

3〕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的负荷

4〕与频率的高次方成正比的负荷。

整个系统的负荷有功与频率的关系式:

………

当频率偏离额定值不大时,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常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

斜率

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由全系统各类负荷比重决定,不同系统或同一系统不同时刻

值都不同,它是不能整定的。

2、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当系统有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引起频率变化,原动机的调速系统将自动改变原动机的进水量,相应增加或减少发电机出力,这种有功出力同频率之间的关系称为调速器的功-频率静态特性。

机组的静态调差系数

上式与系统的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公式互为倒数,但区别在多了一个负号,原因是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

有功多了,频率自然升高。

发电机的有功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并且符号相反。

静态调差系数的倒数就是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

由静态调差系数公式可以看出,调差系数愈小,频率的偏移亦愈小,但是因受机组调速机构的限制,调差系数的调整围是有限的。

通常水轮机组取0.02~0.04。

3、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与频率调节关系

要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波动,需要同时考虑负荷及发电机组两者的调节效应。

为简单起见只考虑一台机组和一个负荷的情况.把负荷和发电机的静态特性画在一图上。

图2发电机组的p-f曲线

现假定系统负荷增加了△PD0,其特性曲线变为P2〔f〕,发电机组仍是原来的特性,那么新的稳态运行点将由P2(f)和发电机组的静态特性的交点B决定,与此相应的系统频率为f2,由图可见,由于频率变化了△f,且△f=f2-f1<

此时发电机的功率输出的增量

△PG=-KG△f

由于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所产生的负荷功率变化为“

△PD=KD△f

当频率下降时,△PD是负的。

故负荷功率的实际增量为:

△PD+△PD0=△PD0+KD△f

它应同发电机组的功率增量相平衡,即

△PD+△PD0=△PG△PD0=-〔KG+KD〕△f=-k△f

根据上式可知:

系统负荷增加时,在发电机组功率频率特性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又到达了新的功率平衡,即:

一方面,负荷增加,频率下降,发电机按有差调节特性增加输出;

另一方面负荷实际取用的功率也因频率的下降而有所减小。

根据图可知:

发电机组已经满载运行,即运行到D点,在D点以后,发电机组的静态特性将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在这段KG=0。

当系统的负荷再增加时,由于发电机已没有可调节的容量,不能再增加输出了,只有靠频率下降后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的作用来取得新的平衡,但由于负荷的调节效应数值比拟小,所以负荷增加所引起的频率下降就相当严重了。

三、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1、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

利用调度监控计算机、通道、远方终端、执行装置、发电机组自动化装置等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监测、调整电力系统的频率来控制发电机出力。

它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容之一。

〔1〕简介AGC是发电机组在规定的出力调整围,跟踪电力调度下发的指令,按照一定调节速率实时调整发电出力满足电力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要求的操作,或者说自动发电控制是对电网局部机组出力进展调整,以满足控制目标要求。

根本功能是:

负荷频率控制〔LFC〕、经济调度控制〔EDC〕、备用容量监视〔RM〕、AGC性能监视〔AGCPM〕、联络线偏差控制〔TBC〕等。

根本目标是:

保证发电出力与负荷平衡,保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电力系统的供电频率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假设总输出功率与总功率消耗之间失去平衡时频率就发生波动,严重时会出现频率崩溃,要保证电能的质量,就必须对电力系统频率进展监视和调整。

当频率偏离额定值后,就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以使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到达新的平衡。

所以,自动发电控制是通过对供电频率的监测、调整实现的。

一个大的电力系统是由几个区域电力系统通过联络线互联构成。

各区域电力系统按预定方案进展功率交换。

每一个区域电力系统的负荷、线路损耗与联络线净交换功率之和必须与该地区的发电出力相等。

〔2〕控制指标

自动发电控制的功能指标为

1〕电力系统频率偏差(Δf)小于±

0.1Hz。

2〕与邻区电力系统联络线净交换功率保持在方案值。

〔3〕调频厂与非调频厂

参加调频的发电厂称为调频厂,对调频厂的要求为:

1〕所有调频厂的调速系统均应符合自动控制的要求,调整灵敏,死区小等;

2〕水电厂的机组自动装置和火电厂的常规热工自动装置应完好地投用;

3〕水电站的机组可调容量应满足0~100%的要求;

4〕火电厂的可调容量要求满足50~100%额定围调整。

负荷变动速度要求最大为每分钟3%额定值。

2、频率调整和电压的关系

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需求既同电压有关,也同频率有关,频率或电压的变化都将通过系统的负荷特性同时影响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当系统中的频率下降时,无功需求略有增加;

频率高时,无功需求略有减少。

当电网中的电压提高时,负荷所需的有功功率将要增加,电网中的损耗略有减少,系统总的有功功率需求有所增加。

如果有功电源不充裕,将引起频率的下降;

当电压降低时,系统总的有功需求将要减少,从而导致频率的升高。

当系统由于有功和无功缺乏引起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于调整电压是有利的;

但如果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导致频率更加下降,因而无助于改善系统的运行条件。

调频和调压的区别,全系统的频率是统一的,调频涉及整个系统,而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那么有可能按地区解决。

第三节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

一、电压的变化与影响

1、电压不稳的影响

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用户造成不良的影响:

〔1〕、低电压的危害:

在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用电设备是异步电动机、各种电热设备、照明用具以及家用电器。

这些设备与电压的关系十分密切。

电动机的转矩是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下降时转矩也下降,如果电动机所拖的机械负荷不变,电动机的转差增大,定子电流也随之增大,发热加剧绕组温度增高,加速绝缘老化,当电压再低时,电动机将停转;

电压降低,照明灯不亮,电炉冶炼时间长,降低效率;

电压降低,会使网络中的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将加大,电压过低还可能危及电力系统运行稳定。

〔2〕、电压高的危害:

电压偏高,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将缩短,加在设备上的电场变强,使介质中的局部产生放电就是电老化,在超高压网络中还将增加电晕损耗等。

2、电压偏差允许围

电力系统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制定了各类用户的电压偏差允许围:

1〕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2〕10k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

7%。

3〕380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

4〕220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事故后考虑时间较短,事故又不经常发生,电压偏移容许比正常值再多5%。

二、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1、负荷的无功与电压的关系

电力系统负荷中,大局部是感性负荷,需要消耗无功功率,现在以几个典型的无功负荷研究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1〕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无功负荷,占了比拟大的比重。

根据异步电动机的等值电路,列出它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为:

为励磁功率同电压平方成正比,实际上当电压较高时,由于饱和影响,励磁电抗

还将下降,所需的无功会更多;

为漏抗所需的无功损耗,如果负载功率不变,当电压降低时,转差将增大,定子电流随之增大,相应地在漏抗中的无功损耗也要增大。

综合这两局部无功功率的变化特点,可得异步电机的无功功率与端电压的关系曲线如图。

图3电动机的Q-v曲线

可见,在额定电压附近,电动机的无功功率随电压的升降而增减,当电压明显地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主要由漏抗中的无功损耗决定,随电压下降具有上升的性质。

2〕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变压器无功损耗包括励磁损耗和漏抗损耗。

励磁功率大致与电压平方成在正比,当通过变压器的视在功率不变时,漏抗中损耗的无功功率与电压平方正反比,变压器的无功损耗电压特性也与异步电动机的相似。

由于变压器的

数值比拟大,变压器在额定情况下,消耗的无功功率的数值相当可观,因此变压器空载运行也要消耗电能。

3〕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输电线路用Π形等值电路表示

线路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与所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

线路的无功功率总损耗为

+

=

从线路的无功功率总损耗可以看出,线路轻载时,线路的无功总损耗为负,电路变为了无功电源,因此晚顶峰过后,有的电厂机组需深度进相运行。

从以上几个典型的无功损耗元件的无功损耗特性可以看出,电压与无功成在严密的关系。

2、无功电源与电压的关系

电压是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出力应满足系统所有无功负荷加网络损耗的需求,否那么电压就会偏离额定值。

电压偏低时,系统中的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就会加大,电压过低时还可能危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引起电压崩溃;

电压过高时,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可能受到损害,只有通过合理的无功补偿才能使电压水平到达额定运行的标准和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无功电源在任何时刻都应同负荷的无功功率加电网的无功损耗之和〔及总的无功负载〕相等,也就是说无论何时电网中的无功总是平衡的,问题在于无功的这种平衡是在什么样的电压水平下实现的。

图4无功电源与电压的关系曲线

系统总的无功电源包括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各种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

上图所示的无功电源与电压的关系曲线中,1、3是系统〔无功电源〕的无功电压曲线,2、4是负荷的无功电压曲线。

如果此时系统的无功功率是平衡的,那么曲线1与曲线2的交点a,即为额定电压下的无功平衡点,对应的电压就是额定电压Ue;

当负荷无功增加时,负荷的无功—电压特性如曲线4,如果此时系统的无功没有相应的增加,电源的电压—无功特性曲线仍为曲线1,这时曲线1与曲线4的交点c就代表了新的无功平衡点,并由此决定了负荷电压为Ua,显然Ua<Ue,这说明负荷无功增加后,系统的无功总电源已不能满足在额定电压Ue下无功平衡的需要,因此,只好降低电压运行,以取得在较低电压Ua下的无功功率平衡。

如果此时系统发电机又无充足的无功备用,我们只有通过投入无功补偿电容器,使系统的无功—电压特性曲线上移到曲线3,从而使曲线3与曲线4的交点b所确定的电压接近额定电压Ue。

所以,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可以补偿系统无功、稳定和提高系统电压水平,确保在额定电压Ue下的无功平衡。

三、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1、电压的调整概述

电压的调整,一般采用就地调整,因为在线路上传输无功既增加电压损耗,又增加有功损耗。

调压方式:

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大负荷时升高电压、小负荷时降低电压,这种调压方式称为“逆调压〞。

大负荷时允许偏低电压运行,但不能低于额定值的2.5%;

小负荷时允许偏高一些运行,但不超过额定电压的7.5%,这种方式成为顺调压。

介于逆调压和顺调压之间的调压叫常调压,即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保持为恒定的数值。

逆调压方式用于远距离、负荷波动大的中枢点;

顺调压方式用于离负荷中心近、或负荷波动小的中枢点。

实现电压调整的方法:

1〕发电机调压

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的大小进展调压。

2〕改变变压的分接头进展调压

一般厂站的主变压器高压侧都有分接头,能改变分接头进展调压。

变压器调压是有级调压,变化幅度比拟大。

变压器调压分为:

有载调压和无载调压。

3〕改变网络的无功功率分配

各电力网的网点采用无功补偿设备进展补偿。

4〕改变线路参数

在线路上串接电容器。

利用电容器的容抗补偿线路的感抗,使电压损耗中

分量减小,从而提高线路末端电压。

未串前:

串后:

以上两式电压损耗之差,使线路末端电压提高的数值

串联接入的电容器安装地点与负荷和电源的分布有关,地点选择的原那么是:

使沿线电压尽可能均匀,各负荷点电压都在允许围。

电容的串接要根据网络来定,对单电源线路,要求到线路末端安装,这样可以防止始端电压过高和通过电容器的短路电流过大;

对沿线有假设干个负荷,安装在补偿前产生二分之一线路电压损耗之处.

串补一般用于35KV、10KV、负荷波动大而频繁、功率因数又很低的配电线路上,补偿所需要的容抗值XC和被补偿线路原来的感抗值XL之比

称为补偿度一般选在1~4之间。

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加上串补,其作用在于提高输送容量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补偿度也不一致。

2、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介绍

电网自动无功电压闭环控制系统(简称AVC系统)是通过监视关口的无功和变电站母线电压,保证关口无功和母线电压合格的条件下进展无功电压优化计算,通过改变电网中可控无功电源的出力,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来满足平安经济运行条件,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

系统优化的目标为关口无功合格,母线电压合格,网损最优。

图5为AVC系统的原理框图。

现根据图5对系统简单介绍如下:

(1)AVC系统接口与SCADA系统的的连接

它是通过地区变电站的RTU与系统效劳器及SCADA工作站通信的,所以每个变电站都要有远方终端,它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变电站的实时运行信息送给调度控制中心,把调度的控制、调节等命令送给厂站执行。

(2)AVC系统接口与省网主站AVC系统的连接

通过与省网主站AVC系统的连接通信,地区电网可根据省局下发的无功指令对电容器和变压器分接头进展调节,对各变电站进展电压无功的调整,进而实现对地区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

(3)系统的根本功能

①全网电压优化功能:

当无功功率流向合理,某变电站10kV侧母线电压越上限或越下限运行,处在不合理围时,分析同电源、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和上级变电站电压情况,决定是调节本变电站有载主变分接头开关还是调节上级电源变电

站有载主变分接头开关档位,实现全网调节电压,可以到达以尽可能少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次数,到达最大围地提高电压水平,同时防止了多变电站多主变同时调节主变分接开关可能引起的调节振荡。

图5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全网调节电压,可以到达以尽可能少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次数,到达最大围地提高电压水平,同时防止了多变电站多主变同时调节主变分接开关可能引起的调节振荡。

实施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次数优化分配,保证了电网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动作平安和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

实现热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联调,使热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与运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一致调节,可迅速完成热备用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②全网无功优化功能:

当电网各级变电站电压处在合格围时,可控制本级电网无功功率流向,使其更为合理,到达无功功率分层就地平衡,提高受电功率因数。

依据电网对电压、无功变化的需要,计算并决策同电压等级不同变电站电容器组、同变电站不同容量电容器组谁优先投入。

省网关口功率因数不合格时,优化220kV及其下级变电所的电容器组的投切。

③无功电压综合优化功能:

当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越上限时,先降低主变分接开关档位,如达不到要求,再切除电容器。

当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超下限时,先投入电容器,达不到要求时,再提高主变分接开关档位,尽可能做到电容器投入量到达最合理。

预测10kV母线电压和负荷变化,防止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振荡。

④网损的优化:

在电压和功率都合格的情况下,通过设备的电压、网损灵敏度分析和综合的调整费用来进展排队选择控制的设备。

对设备的控制保证电压合格,同时不引起电压的太大变化。

通过定义设备的调整费用来控制调整频度和调整优先级。

⑤实现逆调压:

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负荷水平,自动实现顶峰负荷电压偏上限运行,低谷负荷电压偏下限运行的逆调压功能。

电压校正、功率因数校正、网损优化这三个功能的优先级根据用户考核和管理的规定设定。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