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957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课程简述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确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为适应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体现21世纪学科综合与交融的新教育体系。

通过系统性、整理性的改革,我们采用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教学法综合性、创造性、原本性教育原理结合其“本土化”或者说是“中国化”的新创造加以有机整合和拓展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授课对象主要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面向中国音乐学院各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及研究生。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学时/周/1学期

,参加本课程的学习并达到课程评价要求者,可获2学分。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教育学基础。

二、课程价值

本课程涉及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音乐美学原理、音乐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范畴,并结合本专业的特性,围绕奥尔夫“整体的艺术观念”,倡导“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这个核心(即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体现哲理性、

艺术性、实践性、体系性,融合动作、舞蹈、语言等各种艺术于一体,以达到健全的人格教育。

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会将音乐作为最好的手段进行音乐教育,运用经过学生融会贯通的学科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的各种问题。

它是所有学习音乐教育或有志于成为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牢固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实践课程。

三、课程目的

(一)总体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从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测量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了解这些范畴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为从事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综合性、创造性、完整性、平衡性、即兴性等教学特色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全面而综合的实践平台。

(二)具体目标

本课程本着“原本性”“即兴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目标原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能够:

1、完整,全面,准确地理解,认识奥尔夫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学科涉及的基本范畴和

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

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方法解决音乐教育实

践中实际问题。

2、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课题,充分

表现即兴创作的能力,研究和创新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形成良好的个人风格和特色

3、了解奥尔夫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程。

4、掌握一定的歌唱的基本技术与技巧,以及音量、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等基本控制能力,具备一定的演唱

能力。

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动作统一、协调、优美,富于表现能力。

掌握一定指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

备良好的组织能力

5、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多种多样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音乐文化奥秘

的志趣,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和发展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能

够与本民族文化完美结合,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教育,突出民族音乐的传播。

6、扩展学生的全球文化视野,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能力。

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精髓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各民族音乐的共性与特性。

7、了解音乐教师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还要掌握其它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原理及实施(达尔克

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并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从教学对象出发,选择最符合童谣、民歌、游戏、律动、歌唱、奏乐、舞蹈、

神话、寓言、民间传说、童话等等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中应重视选择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作品,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民族风格。

(3)重视实践的教育特点与相关的基础原理有机的结合

(4)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即兴创作、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5)注重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全面型高素质音乐教育者

(二)课程内容与进度

1、课程内容

(1)奥尔夫的生平

(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

(3)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1)结合语言的音乐教学

说唱儿歌说唱节奏

歌唱

2)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

声势(捻指、拍掌、拍腿、跺脚)律动

舞蹈

戏剧表演指挥

3)结合音乐的音乐教学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

自制乐器演奏

五、课程实施

(一)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为36学时。

(二)教/学方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

2、教师课堂讲授。

3、学生课外自读。

4、学生个体/小组课外研究(项目)。

5、学生个体/小组项目演示(课堂)。

6、课堂讨论。

7、网络交流/网络答疑:

使用本课程“教学互动”学习论坛和网络互动栏目。

(四)主要教学材料

1、主要教科书

(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上海音乐出版社 李妲娜、修海林

、尹爱青著

2、同类教科书

(1)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管建华著

(2)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海南出版社 杨立梅、李妲娜

(3)音乐教育的哲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

(4)后现代音乐教育教育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建华著

3、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详见“教学资源”。

(五)教学条件

1、教师条件

本课程要求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积累的教师承担主讲。

2、设备条件

本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机,音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本课程的评价原则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在理解、参与、创新的艺术综合运用的能力,表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想法,是否能够主动地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解决音乐教育活动的某些实际问题。

2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现场点评、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课程评价。

3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关注和考察记录,包括学生出勤率、问题的解决方式、课内课外作业完成情况等

终结性评价指学期考试、学年考试等,为学生的期末成绩。

4.每学期应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观摩,并纳入考核内容。

(三)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核心思想、基本观点的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4、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四)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必须)。

2、学生积极主动参与(50%)(平时+期末)。

3、课堂演示(40%)。

4、讨论参与(必须)。

5、试卷考核(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