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041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套第二学期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孔子自幼勤奋好学,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的学习志向,开始走上了自学的道路。

他不仅刻苦努力,认真读书,而且虚心好问,他的许多学问是他随时随地向别人请教得来的。

他问过有名的学者,也问过普通的农夫;

他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梳者小辫的孩童;

他还愿意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能够“不耻下问”。

从这当中,他体会到一个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有一次,孔子有机会进入鲁国的太庙。

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里面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还常举行祭祀活动,在这里,可以了解历史和有关的典章制度。

孔子进太庙后,就下功夫认真地进行考察,对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别人请教。

从庙里陈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举行仪式时伴奏的音乐,样样都要找人问个究竟。

活动结束后,他还拉住别人的衣袖,继续问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他这样做,曾被人看不起。

有人说:

“谁说这个年轻人懂得礼呢?

他跑进太庙,什么是都要问。

”孔子听了说:

“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啊!

”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

毛主席说过:

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因为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

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小养成这种勤思善问的好习惯。

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每天在升挂国旗的时候,雄壮的国歌总是激励着我们的心: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它像一声声催人奋起的冲锋号,呼唤着我们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为《义勇军进行曲》,是由我国著名戏剧活动家、诗人田汉做词、著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的东北地区,中国人民遭受日寇铁蹄的蹂躏,纷纷奔赴抗日前线,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

当时田汉写了一部描写抗日英雄儿女的电影《风云儿女》,其中主题歌歌词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句被著名的青年音乐家聂耳看到了,他热血沸腾,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首词,脑海中涌现出一个个英雄儿女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奋勇冲向前去的壮烈场面。

激情化作铿锵有力的音符,《义勇军进行曲》终于诞生了。

这首歌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表达了全国人民团结抗日保卫祖国的心声。

因此,这首歌一诞生,就立刻传遍了全国,无数革命志士唱着他去冲锋陷阵,唱着他在敌人的牢笼里等待着胜利曙光的来到。

这是一首抗日的歌,是一首争取民族解放的歌,也是一首振兴中华的歌,这首歌不仅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激励着全国人民为祖国的兴旺努力奋进。

新中国成立后,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决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同学们,当我们每天清晨听到唱到这首象征中国人民战斗步伐的歌曲时,就应该挺起胸膛,满怀信心地“前进,前进,前进,前进,进!

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

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

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

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

一生的追求!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信念是前进的源泉和动力》。

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探险队在负重跋涉。

阳光很剧烈。

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队员们没有了水。

这时候,探险队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

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

那壶水从队员们手里依次传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

他们相拥着为成功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

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沙。

在沙漠里,干燥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拥有清泉的信念。

是什么使他们挣脱了死亡线?

是信念——一壶水的信念,使他们走出了沙漠。

没有这份坚定的信念,他们很可能陆续在沙漠中倒下,与这些干燥的风沙永远结伴!

信念是呼吸的空气,是沙漠中旅人的饮水,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信念坚定的人,为它无怨无悔地工作,尽心尽力地奋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坎坷与荆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愚公的信念是平掉屋前的两座高山,于是他带领子孙,挖山不止直到感动了天帝。

爱迪生怀着发明电灯的信念,先后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近2000次,终于制作出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中国女排运动员们怀着摘取世界冠军桂冠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勇夺“五连冠”殊荣。

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未来的接班人,在学习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为祖国为人民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的信念,我们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落实到每一次的行动中去,我们不会因为一道难题而气馁,不会因为一个单词,一个语段没记熟而松懈,我们不能被“算了吧,先玩吧,玩一会儿再做作业”诱惑俘虏,我相信,我们施桥中心小学的全体学生会百折不挠地战胜学习道路上的一个一个困难,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最终你们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助人是快乐之本》。

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片草地时,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于是她小心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

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

“请你许个愿吧!

我将让它实现。

”小女孩想想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在她耳边细语一番便飞走了,后来,这个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

而这个快乐的秘密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3月份里,一部分同学都勇跃地参加了一系列献爱心活动,干得也很卖劲。

而我们学校社工队在这几年里都一如既往地定期到城欧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去为他们打扫卫生,除草,为老人家和孩子们送上食品,为他们表演节目,一起玩,虽然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但却给他们带来了欢笑,带来了尉藉。

在困境中的人,伤心的人,拥有一朵花,感觉就像拥有了整个春天。

我们只要为他们献出一片暖暖的关爱,那么,我们就会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天堂。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女孩去医院探望哥哥时捎上了一朵鲜花。

隔壁床的一位病人看见了也希望拥有这么一朵漂亮的花。

于是,小女孩每次去探病都不忘为这位陌生人也带上一朵花。

后来,这位病人为了让幸福散播开去,在医院旁边开了一个小店,让经过他小店去探病的人也带上一朵鲜花。

结果医院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欢乐。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别人关心的那感觉,而更喜欢被关心的感觉。

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

而且很好时候,我们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

古语有云:

“己欲利,先利人;

己欲达,先达人。

”我们都处于一个大集体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着,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而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些我们曾经帮过的人。

那么帮助别人是否就是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好事来呢?

其实不然。

有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做的。

壁如,看到地面脏了,我们可以去打扫一下。

某某同学不舒服了,我们可以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别人正在学习,我们可以保持安静。

上楼梯时,让赶时间的同学先走。

这些都是一些小事,而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何乐而不为呢?

同学们,只要我们心目中时时刻刻地想到别人,大家互助互爱,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这个大家庭也会更加融洽。

别忘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源泉,我们要做个快乐的人。

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关怀生命,共享家园》。

说出这八个字,就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寓言:

大意是,在非洲原野上的一边,住着狮子的一家,每天早上,狮爸爸就把孩子们叫醒,快起来,我们要一起努力才能抓到食物,不然就得饿肚子了。

在另一边,也住着羚羊一家,每天一大早,羚羊妈妈就叫着,孩子们快起来跑步,我们只有跑得更快,才不会成为别人的食物啊!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要为羚羊们庆幸:

那时的羚羊们多幸运啊!

仅仅只要逃避老虎、狮子们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又要为今天所有的野生动物们叹口气了:

你们今天要防的不是动物,而是人类啊!

是啊,从生命和生存的关系上看,人类成了一切动物的天敌。

特别是在我们广东人的餐桌上,“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腿的除了板凳”,什么山珍野味,广东人巴不得一概将它煲或炖送进口中。

记得在去年的暑假,我和妈妈随团去云南旅游,在休息时,团里的一位老奶奶见到几只悠闲觅食的鸟儿时,竟脱口而出,要是把它抓来煲汤,一定会好甜的。

我闻听回头看着老奶奶那一脸的慈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哀: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不经意间就说出了这么残酷的话,仿佛面前走动不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而是自家冰盘中的一碟好菜!

我多么希望,在放学的路上,能看到归巢的倦鸟,在门前的草坪上,有向人们讨吃的小松鼠,在城中的河道里,有不时跃起的小鱼。

但是朋友们,在这水泥森林里,我们看得到吗?

由于人类的贪婪捕杀,动物们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一位在可可西里索南达吉站参与藏羚羊保护计划的志愿者在他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夜里,我们看到一处被偷猎者洗劫的场面,成百只被剥了皮的藏羚羊的尸体赤裸裸地躺在草地上。

我们的车灯晃过。

突然,有一只羊从死羊堆中腾空而起,冲着我们的车就飞奔过来。

它浑身上下已经没有皮了,偷猎分子的枪声只是震晕了它。

也就是说,它是被活活剥皮的。

我看见它的眼神,很惊恐。

只有通过动物的眼睛,才能在滚滚红尘中看到一丝善良。

但如今,这样善良温柔的眼睛里,竟只剩下惊恐。

在这里我不忍心再对人们所作出的的血腥行为作出更多的描述,然而事实不可抹杀,动物、人类生生相息,同在一片蓝天下,如今,我们却在慢慢地失去他们。

我们不感到心痛吗?

如果说,野生动物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这多少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叹;

那么,人类去“威胁”野生动物,这岂不是莫大的罪过?

现在,我们人类的居住区越来越大了,而适合野生动物居住的地方却越来越小。

为了生态环境的协调,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

爱护动物不仅仅因为人类的侧隐之心,更是为了尊重生命。

在我们东莞的文化广场,放养着一群白鸽。

天气好的时候,总能看到它们在广场上空自由的飞翔。

我曾看到这样的一幕: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小宝宝喂鸽子。

她撕一些下面包碎,放到宝宝稚嫩的小手中,便有鸽子扑腾扑腾的飞过来啄食,围绕在宝宝身边,久久都不散去。

宝宝开心的笑了起来,妈妈一边洒下更多的面包碎,一边说:

“宝宝,这是和平鸽哦!

你可要爱护它们啊!

”多么和谐的一幕啊!

这样的事情总能让人长久地感动,因为那是人类爱心的体现。

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然而现实中让人失望的事情总是太多;

我们的努力远远赶不上我们的破坏。

据资料统计:

在地质年代,年平均才有四个物种灭绝,鸟类是每300年灭绝一种,兽类是8000年灭绝一种。

而现代鸟类每2年灭绝一种,兽类每年平均灭绝1.5种。

这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它们的灭绝大都是文明世界的人们采取了极不文明的血腥行为摧残所致!

看看这些惊人的数字吧:

1781年,印度洋渡渡鸟灭绝;

1844年,冰岛大海雀灭绝;

1860年,南非斑驴灭绝;

1914年9月1日13时,辛辛那提,随着玛莎的死亡,北美旅鸽灭绝;

1937年,印尼巴厘虎灭绝;

1939年,澳洲袋狼灭绝;

1964年,亚洲冠麻鸭灭绝……自工业革命的三百年以来,地球上已有120种兽类、225种鸟类不复存在.难怪联合国的一位官员说:

“如果达尔文活着,他也许就会致力于物种的讣告,而不是物种的起源了”。

灭绝动物的多米诺骨牌,一块又一块地倒下,象翻过去的一页又一页的书。

当这本生命历史的巨著翻到尽头的时候,人类也难逃成为“后记”的命运。

那时的我们,连掩卷深思的机会都没有了。

马丁•路德金在三十多年前就提出过警告:

我们现在面对这个事实——明天已经在今天出现,确有“太迟”这回事,在无数文明的白骨上刻有这样可悲的字“太迟了”。

如果我们不动手,肯定会被扯进时间的黑暗走廊里,那个黑廊是为拥有权势而无同情心,拥有才能而无道德,拥有力量而无眼光的人而没有的地方。

我愿把这段话作为此次演讲的结尾。

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从小热爱科学长大多作贡献》。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一成功。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

1970年至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卫星,其中有11颗按预定计划返回了地面。

1981年,我国又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

1988年,我国运用国产材料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了每秒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

1992年8月,我国"

长征2号"

捆绑式火箭又成功地把澳大利亚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四十多年来,我国和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啊!

目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正在为实现四化而努力奋斗着。

你们知道吗?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就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

同学们,我们这一代是新世纪的一代,明天的航道需要我们去开辟。

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科学,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活动,长大以后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为振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相信,明天是我们的,胜利也是属于我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会做人》。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不管一个人有多少财富,多少知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希特勒,成克杰,胡长清,他们有知识,有财富,有地位,但他们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西方人在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思想家时,把马克思排在了首位。

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是金子,埋在哪里都不会失去价值;

是粪土,再张扬也逃不掉唾弃的下场。

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的人。

做人,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色彩。

因此,学会做人,离不开现实社会。

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基础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礼仪常规》来鞭策和约束自己。

按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

正如数学家陶行知所说:

"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各人来说,不是一时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辈子的事情。

毛泽东主席讲过: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希望同学们以这种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和鼓舞自己,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

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读书吧,你的人生将因此而改变》。

我今天的讲话从一个故事说起。

1809年2月12日,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乡村一个穷苦农民的家里。

因为家里穷,他没有机会上学。

他一生中进学校上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

他的母亲能阅读,但从来没有学过写,而他的父亲也仅能写他自己的名字。

可是,他却被书籍强烈地吸引着。

他7岁开始上学,每星期只去学校2~3天。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的启蒙教育。

他把燃烧过的木头当成"

铅笔"

,在粗糙的木板上练习写字母。

夜晚,他向母亲大声朗诵《圣经》,还反复阅读《伊索寓言》。

十几岁时,他从50里范围内的所有邻居那里寻找并借回很多书,包括《本杰明弗兰克林自传》、《华盛顿的一生》和《天路历程》。

他抓住一切机会认真阅读。

当其他小伙伴在山上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他却手捧书本在一棵树下阅读。

吃完饭后,他又很快拿起书本。

9岁时,他深爱的妈妈不幸去世。

他和姐姐用读母亲最喜欢的《圣经》章节的方式来安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当他父亲再婚时,继母带了几样家具和三本书到她的新家:

《韦氏大字典》、《鲁滨逊漂流记》和《天方夜谈》。

他把这些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他渐渐成为了一位精通写作的人,以至于他的邻居们愿意出钱请他写信和简单的遗嘱。

21岁时,他决定外出。

最后在一个住有100多个新移民,位于西部边境的小村庄安顿下来。

这个小村庄有6位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其中包括两位知识渊博的内科医生,他们允许他随时借阅他们的书籍。

在此后的7年,他做过两份工作,都是允许他可以长时间读书而不受打扰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商场店员,第二份工作是邮递员。

他在接待顾客之余,广泛阅读了哲学、科技、宗教、文学、法律和政治学方面的书籍。

事实上,通过阅读,他自己授予了自己一个优等的大学毕业文凭。

1837年,28岁的他虽然连小学一年级都没毕业,却已经是伊利诺依州的执业律师了。

1861年,他通过参加竞选,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

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勤奋读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

他们的故事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办法仍是读书。

你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通过读书,就有可能。

歌德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你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将来,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过去和未来。

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是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

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文字、书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而如果你能够利用,却不去利用这个最伟大的发明,那真是最大的愚昧,枉到人世一遭。

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