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048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例如:

朝三暮四、杯弓蛇影、不耻下问。

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谚语。

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众人拾柴火焰高。

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

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1)知识就是力量。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事实胜于雄辩。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

(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3)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4)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5)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

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

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二、考点透析

(一)、考查方式

近几年,高考题中对词语部分的考查主要有六种方式:

1、从近义词中选择最恰当地一组填空

2、判断词语(包括成语)使用的正误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4、判断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

5、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强调作用

6、指出词语使用的毛病所在并加以修改

(二)《考试说明》要求

1、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音义,能力层级B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D

【能力训练一】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法庭审理案件时,允许被告人为自己或辩护人为被告人申辩。

B.出了这种事,心里当然不酣畅。

不管你怎么逗他,他也高兴不起来。

C.善良的人对于那些受苦难的人往往会寄予恻隐之情。

D.经过好长时间开导、教育,他的态度仍抵触得很厉害。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广播校会上,学校颁布了学生守则,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

B.我揭发了他,他含恨在心,一直找机会报复我。

C.这位杰出的画家因为才干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而含冤死去。

D.这种生活习惯他已经固守多年了,改变不了了。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记者们冷峻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他都能从容回答。

B.他收到了一封从国外寄来的函件,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C.她的演唱显示了很高的音乐涵养,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D.他的草书写得豪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资金雄厚的企业合并了一些濒临倒闭的工厂,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B.和谐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C.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内耗不小,工作很难展开。

D.这段话的意思他讲得很含蓄,大家都没听懂。

5.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

②到了冬天,某些动物就要冬眠。

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的。

③红军“四渡赤水”一役,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大大地了气焰嚣张的敌人。

A.普遍蜕化震动B.广泛蜕化震慑

C.普遍退化震慑D.广泛退化震动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

似乎一下子都了。

A.窜改驱除融解B.篡改祛除融解

C.窜改祛除溶解D.篡改驱除融解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②《兵役法》服兵役,是每一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

③他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A.遵照依照按照B.按照依照遵照

C.依照遵照按照D.遵照按照依照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屋子里的气氛显得更了。

②他下定决心,卧薪尝胆,一定要自己的诺言。

③在三十年的教学中,李老师勇于实践,富于创新,乐于总结,成果累累。

A.缄默实践生涯B.缄默实践生活

C.沉默实现生涯D.沉默实现生活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人心的一幕,不是导弹横飞炮声隆隆,也不是巴格达的火光冲天,而是伊拉克平民的悲痛、愤怒和呐喊。

②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③她在生产上不断地定额,成为我厂的技术尖子。

A.震撼磨炼冲破B.震动磨炼突破

C.震撼锤炼突破D.震动锤炼冲破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反复哼唱着,仔细江南小曲的那种韵味.

②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的繁荣,老一代科学家们了毕生的心血。

③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至今想起来,内心深处还感到。

A.体验灌注内疚B.体味灌注歉疚

C.体验贯注歉疚D.体味贯注内疚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阅读给了我的乐趣,我流连在书海中,因为精神领域的富有,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②我既不羡慕金钱,也不羡慕权势,对那些由于或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种种“娱乐”或“享受”,避之惟恐不及。

③2004年7月7日,连云港市工商局会同公安机关在新浦某大酒店内特大非法传销窝点。

A.无限浮躁捣毁B.无比急躁捣毁

C.无限急躁摧毁D.无比浮躁摧毁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先进的学说在青年学生中,学校的整个文化氛围十分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

②我经历过苦难,过人类生存的凄凉和无奈。

我侥幸没有被饿死。

③他跑遍了大西南才到这几个珍稀标本,所以他倍加爱惜。

A传播感触收集B.流传感触搜集

C.流传感受收集D.传播感受搜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救治俘虏中的病人,了人道主义精神,是应受到谴责的。

②我是受朋友来车站接你的。

③黄土高原是我们民族的发祥之地,无数在地下的文物被发掘出来,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A.违反委托湮没B.违犯委派湮没

C.违反委派埋没D.违犯委托埋没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公共财物,不要随便损坏。

②我一直把他送到车站,分手时我祝他一帆风顺,旅途。

③这次选出的委员了各个方面的代表,对此社会各界普遍感到满意。

A.珍惜平安包含B.爱惜平安包括

C.爱惜安全包含D.珍惜安全包括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见到我马上诚恳地说:

“昨天那件事,是我的不对。

我向你。

②经过磋商,两国签订了停火协议,并将各自的军队撤回到各自的驻守。

③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气象资料,可以准确地出明天中午有大暴雨天气过程。

A.抱歉边疆推测B.抱歉边境猜测

C.道歉边境推测D.道歉边疆猜测

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在绘画方面的很快就显露出来了,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

②环境是艰苦的,斗争是的,我们应该作好思想准备。

③把面粉和玉米粉起来做窝窝头吃,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A.才干残暴搀和B.才干残酷搀杂

C.才华残暴搀杂D.才华残酷搀和

17.依次填入下列横钱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城乡的是长时间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

②你们应该尽快库存物资,以便掌握库存情况。

③这次扫荡,日本鬼子了许多妇女和儿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

A.区别查清残杀B.区别查明屠杀

C.差别查清屠杀D.差别查明残杀

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平静的湖水像半根玉带把对岸环抱着。

②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两国都了部分军队。

③博物馆里着几件殷商时代的文物,供人们参观。

A.明亮撤离陈设B.敞亮撤离陈列

C.敞亮撤退陈设D.明亮撤退陈列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雾散开了,远处的青山渐渐出来了。

②有一种难言的苦衷在他的胸口。

③他决心以实际行动掉自身的污点,换取人们的信任。

A.暴露充溢冲刷B.暴露充满洗刷

C.显露充溢洗刷D.显露充满冲刷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对大海十分,这次一到海边,他就连忙扑向大海。

②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执法不严的问题?

⑧父亲对我说:

“这次去面试你可要事先准备好,不要到时候在考官面前。

A.向往反复出丑B.向往重复献丑

C.憧憬反复献丑D.憧憬重复出丑

2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的人心灵美好,有的人心灵。

②很多人把自己的领袖当作偶像来,于是就有了“造神”运动。

③对于貌似强大的侵略者,我们不仅仅要,而且要藐视。

A.丑陋崇敬仇视B.丑陋崇拜蔑视

C.丑恶崇敬蔑视D.丑恶崇拜仇视

2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秋天,已不再是衰落和悲伤的象征,而是和欢乐的标志。

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任务。

③他生出双翅,立刻飞到母亲身边。

A.昌盛长期恨不得B.昌盛长久巴不得

C.旺盛长期巴不得D.旺盛长久恨不得

2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几天他一直在年货,这些过年的东西都是他这几天买来的。

②为了金钱,他将重要的军事情报给外国间谍,使国家的利益蒙受了重大损失。

③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敢大胆创作,只会地按旧框框写作。

A.筹划出让循规蹈矩B.筹划出卖安分守己

C.筹办出卖循规蹈矩D.筹办出让安分守己

2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于1938年10月8日在四川农村,15岁时到成都上中学。

②我向妈妈了哥哥的意见,妈妈表示赞同。

③他心中暗喜,这是一个的好机会,一定要抓住。

A.出生传达初出茅庐B.出生转达初露头角

C.出身转达初出茅庐D.出身传达初露头角

2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喜讯很快就开了,不少地方或打来电话或发来电报表示祝贺。

②这家工厂为了争得市场,花大力气不断地设备,改进工艺。

③国民党政府自以为他们的政权,其实早已是风雨飘摇。

A.颂扬更新坚如磐石B.传扬创新坚如磐石

C.传扬更新安如磐石D.颂扬创新安如磐石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事后她不单不后悔,相反的,她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惟一正确的。

B.他的报告非常生动感人,听着听着,大家不仅鼓起掌来。

C.我不论你干部子弟不干部子弟,你既然是学校的学生,就得遵守学校的纪律。

D.他诚然是一位值得人们尊敬爱戴的革命老前辈。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两人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在说法上有些不同而已。

B.他可能到办公室去了,否则就是又下车间了。

C.那年我们的部队从陕北开往敌后,大抵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了吧。

D.如果有热心的朋友愿意试一试,则不仅欢迎之至。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实验设备多么先进,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使用者,仍然无助于课题的顺利完成。

B.好像是在春节左右,李明打过一次电话来,此后我们就没有联系过。

C.那张癞头看见二铁,似乎蜈蚣遇见了公鸡,全身软了。

D.你的经验比较丰富,身体也不错,况且大伙儿又支持你,你就接手干吧。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地形来看,这里必然有优质的矿泉水。

B.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或许离不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刨造性劳动,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C.只有学好语文、数学,才能学好史地、理化,这是必定的道理。

D.一道闪电划过长空,接着便是石破天惊似的一声炸雷,大雨已是倾盆而降。

3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商言商,商家固然要开拓经营领域,但镶金火车票、地铁票等的出现,会不会启发有的人有朝一日在户口本上打主意呢?

B.这篇文章寓意很深,要边读边思考,仔细琢磨,否则粗心大意,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C.我不明白,你这样做毕竟有些什么好处呢?

D.我读过一些古代作品,但极有限,如果有人问我:

“在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李白、杜甫或者苏轼、辛弃疾?

”我还真的答不出。

【能力训练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果不知道互相的心里想些什么东西,能成为知心朋友吗?

B.张市长对该厂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些人认为这种评价不免高了一些。

C.我离开办公室不到五分钟,再一回来他就对我说:

“才来过一个人找你,不知是不是你的表弟。

D.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见自己的话使对方动了感情,程先生大大振奋。

B.你不论如何都要把他请来,否则我饶不了你。

C.这次他从新来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发出了许多感慨。

D.看这种情形,纵使风潮暂时平息下来,也不过是歇歇气,酝酿第二回的风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平时身体就很弱,加以近几天过度的劳累,于是很快就病倒了。

B.在这次竞赛中,先进的不但更先进,而且后进的也跟上来了。

C.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国只要在一个稳定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和科技才会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

D.云南红塔队这次为什么失败?

我看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有了前面的一次大胜利而疏忽大意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乡党委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进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B.这个岛呵,何尝有过片刻的平静!

从山丛岩缝里进出来的,尽是战斗者的心声。

C.在西藏高原,以岩浆活动为主的地下热源特别强大,以致大高原上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D.他的身体之所以这样健康,大都是与他经常坚持体育锻炼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要完成这个科研项目,大体需要三年的时间。

B.大家要求他很多次,他也答应给予解决,可是究竟还是没有给解决。

C.村里受连累却是小事,要是万一你们受了损失,俺担待不起呀。

D.屈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守正不阿,乃至舍生取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已对这篇文章看了两遍,其中的内容应该是比较了解了。

B.怵山道上如同长了牙一般。

不管你穿何等结实的鞋,只要爬上三天山,保准都磨成透窟窿。

C.我引述上面这些古人珍视时间的箴言和例证,无非是想由此启示于今人。

D.我昨天没上班,我请假了,他昨天没上班而没有请假。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挑拨离间,造谣中伤,阴谋家的招数,大抵如此罢了。

B.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似乎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C.县委书记、县长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分头接见了这位归国的老华侨。

D.徐鹏飞陡然被这意外的镇静场面惊住了,一时竟回不过神来。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要真是他,那敢情好,就是敌人再来几个团也不怕。

B.我们在学习外语时,关于外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一定要搞清楚。

C.连你们的大头人,我们抓住了都不杀,况且你是个背枪的小头领咧。

D.基于邻村实行联产承包的显著成效,我们村也开始研究制定联产承包的计划。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不能用句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午饭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

(简直)

B.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

(何妨)

C.我好容易从人堆里挤了出来,竹筐子也挤碎了。

(好不容易)

D.尽管风在刮,雨在下,电在闪,雷在鸣,人们仿佛都不知道了。

(不管)

10.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

①建造蓝天大厦的济南建筑公司[]施工员杨炳兴介绍说:

“这座大厦是目前全市的最高建筑。

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体验:

感兴趣的东西容易记牢,激动的事往往终生不能忘怀。

③本世纪20年代,有人在刺激动物的迷走神经时,从神经周围[]灌流液中发现了一种“迷走物质”,后来证明是乙酰胆碱。

④诗中虽然偶尔流露出欢快的情绪,但更多[]则是愤怒的谴责、忧愁的泪水、深沉的慨叹、奋飞的决心。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1.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道分水岭,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

主体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我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

A.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于是B.不是而是既也于是

C.是还是不但而且因此D.是还是虽然也因此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考试与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致,,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

,考试与教学又有所不同。

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知之较少到知

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考试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A.当然但是和和不过B.因此但是或或而

C.因此因此或或不过D.当然因此和和而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让走私活动继续泛滥下去,会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会搞垮我们的经济,搞垮我们的政权,搞垮我们的党。

因此,打击走私犯罪活动是一场重大的经济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A.如果不仅而且既也B.只有才才既也

C.如果不仅而且不而D.只有才才不而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可以根据古代帝王的年号出某一年的公元纪年来。

②大家听到这里猛然了过来,不约而同地大声拍手欢呼起来。

③把我当工程师用,要给我工程师的条件。

A.推算醒悟虽然/但是B.计算省悟虽然/但是

C.推算省悟既然/就D.计算醒悟既然/就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的老同学从海边给她带来了一包贝壳,她高兴得不得了,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赏玩。

B.灾区人民挨冻受饿,他却不动声色,只管自己赚钱,哪管你的死活。

C.先辈华侨挥舞砍刀,乘风破浪,才把这一带的橡胶园、胡椒园、菠萝园开辟出来。

D.加上我们的文化落后,会写点东西的人实在不多,更容易敝帚自珍,发表了一两篇作品便目空一切。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是一篇动人心弦的文章,读着读着,我感到一股波澜壮阔的激情在胸中激荡。

B.这位战士很英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不寒而栗。

C.他常常别出心裁,穿着打扮都不同凡响。

D.《红岩》问世后,在最初的几年间,大为风行,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我们中间,一个人发生困难,就会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

B.我知道,对于我刚才的说法,他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C.“革命诗抄”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翼而飞,迅速传到全国各地。

D.她不由自主地握着余永泽的手,把头靠在他的肩上。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同这个犯罪集团展开了一场不共戴天的斗争。

B.五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面貌。

C.他已经养成了不务正业的习惯,整天东游西荡,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D.这都小说是作者长期处心积虑写出来的,它一出版,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外资出逃,股价下跌,生产下降,税收减少,俄罗斯的国家财政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B.他成天跟不伦不类的朋友在社会上鬼混。

C.市长一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几位老师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在今天的会议上,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南辕北辙,又怎能达成协议呢?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