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056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doc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一、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特点。

答: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

1.商品结构2.市场结构3.地区结构4.方式结构5.主体结构

二、中国高贸易依存度的评价。

三、中国实现贸易强国的战略举措。

1.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a)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b)引进跨国资本,实现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3.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的协调发展

a)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b)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途径和产业选择

c)合理确定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推动对外投资市场选择理性化

4.全面稳健的融入全球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发展开放型经济

b)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

c)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依据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四大定理的结论及推导。

答:

1.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国应出口其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而进口其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对彼此都是有利的。

2.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在均衡状态下,两国都面临着相同的(和绝对)的商品价格,两国只有具有相同的技术,规模报酬不变,则相对(和绝对)成本将相等化。

3.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贸易会是相对丰裕要素所有者收入提高,相对稀缺要素所有者收入降低。

4.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地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减少。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评价。

答:

负面:

1、视市场超额利润与关税保护成本的对比而定

2、视企业的竞争行为类型而定

3、视对手报复与否而定

4、视多边规则约束强弱而定

正面:

1、理论前提:

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

2、理论观点:

单边干预动机

3、理论缺陷:

非特有

4、政策效果:

实践性很强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答:

1、竞争优势优于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决定关系

3、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一、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评价。

答:

1、进口替代战略:

a.配套政策:

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汇管制;本币汇率高估

b.绩效评价——

积极作用:

l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l发展国家经济的可行性较强

l获得工业化的动态利益

l改变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

l缓和经济危机及世界市场价格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l减轻国际收支压力

l改善贸易条件

l促进外商投资

困难问题:

l难以实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标

l受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

l可能导致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

l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

l经济效率低下

l扩大贫富差距

l外商投资对增加国内就业的作用有限

2、出口导向战略:

a.配套政策:

较低的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放松外汇管制;本币汇率低估;广泛使用出口鼓励措施

b.绩效评价——

积极作用:

l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l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l有助于逐步实现工业化

l有助于增加就业

l可以刺激经济效率提高

l促进外贸和经济发展

l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态

消极作用:

l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l面临发达国家的制约

l加重贸易摩擦

l容易造成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l可能造成债务负担沉重

l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二、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答: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一、历次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

答: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

统制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

放权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化:

分立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承诺

2004年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接轨

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必要性。

答:

1.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不足

2.保证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的贯彻

3.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4.合理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

5.保证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

6.配合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化

7.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8.协调和发展国际贸易关系

三、国营贸易与指定经营的区别

l实质:

都是国家通过对进出口经营权的登记和核准管理,确定进出口经营范围,规范对外贸易秩序

l形式:

都是政府授权特定企业代理某种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l时间:

国营贸易可以一直保存下去,而指定经营则是需要在谈判结果所承诺的时间内取消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渊源

答:

1.国内法: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2.国际法:

世贸规则、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其他国际条约、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多边或双边经济贸易协定

3.国际贸易惯例(广义的法;非强制性)

二、《外贸法》的基本原则。

答:

1.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2.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相对的自由,有例外——即必要时的管制措施)

3.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4.保护与外贸有关的知识产权特别301条款

5.维护对外贸易秩序:

贸易救济制度VS对外贸易调查

6.实行公平贸易

7.对外贸易促进贸促会行业组织

三、“两反一保”各自的实施条件以及相互关系。

l反倾销

1.实施条件:

——国外进口产品存在倾销

正常价值——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出口价格

倾销幅度>20%

——国内相关产业受到损害(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实质阻碍)>3%(数量)

——倾销和损害之间具有一般因果关系

l反补贴

1.实施条件:

——进口产品存在补贴

主体:

政府或公共机构

形式:

财政资助、收入/价格支持

效果:

行业/企业获利

——补贴必须具有专项性

——受补贴的进口产品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造成实质阻碍

——补贴产品和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l保障措施

1.实施条件:

——进口产品数量(绝对/相对)增加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国内产业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六章中国的关税制度

一、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遵循的原则

答:

1.海关应在最大限度内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作为货物的完税价格

2.双方之间有特殊关系可以申报价格

3.其他情况(书P157)

二、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的计算(P160以后)

答:

1.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出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

完税价格=FOB价÷(1+出口关税税率)

2.消费税:

——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1-消费税税率)

——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单位税额×进口数量

3.增值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三、中国原产地规则

答:

1.基本要素与应用范畴:

贸易统计、差别关税计征、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互惠措施、进口配额管理、反倾销(反补贴)诉案审理、产地标记监管、政府采购的原产地判定、濒危动植物保护

2.种类:

优惠性VS非优惠性

3.标准:

——完全原产产品

——含有进口成分的产品

a.税目改变标准

b.增至百分比标准

c.加工工序标准

4.原产地证明书:

——一般原产地证书

——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第七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一、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出口配额招标、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区别。

l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规定绝对数量的方式实现限制出口的目的。

规定1年时间内的出口数量总额,采取直接分配方式,获得配额证明后,换发许可证,凭许可证报关。

l出口配额招标:

规定1年时间内的出口数量总额,采取招标方式,中标者发放配额证明后,换领出口许可证,凭许可证报关。

l出口许可证管理:

没有数量限制,只需备案申领出口许可证,凭许可证报关。

二、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规定方法。

答:

——离岸品质、离岸重量(数量)

——到岸品质、到岸重量(数量)

——离岸重量(数量)、到岸品质

——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三、实行资本项下可兑换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l提高综合国力

l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l构建健康的国内金融体系

l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第八章中国海关管理制度

一、报关、通关、结关。

答:

报关:

海关管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

通关:

海关管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海关对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物品依法进行监管并核准其进出境的管理全过程。

结关: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办理了全部进出境手续,使货物自由流通而不再被海关监管的行为。

二、保税货物与一般进出口货物通关程序的区别

1.监管延伸:

时间(提货结束/提货开始)、地点(海关监管区/货物所在场所)

2.纳税暂缓:

先纳税后提货/确定最终流向后再定纳税与否

3.核销结关:

放行结关/核销结关

第九章中国贸易促进制度

一、卖方信贷与买方信贷的区别。

答:

不同点

卖方信贷

买方信贷

借款人

卖方

买方或其银行

最低金额

较低(≥50万美元)

较高(≥100万美元)

贷款币种

本币为主

外汇为主

担保情况

买方委托银行向卖方开出还款

保函或信用证

由第三方银行、保险公司或进口国

财政部再担保

付款方式

延期付款

即期付款

融资风险

存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收汇风险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收汇风险不

存在或影响不大

财务影响

存在长期负债

不存在长期负债

前期工作

卖方直接谈判,工作量大,周期较短,费用投入较少

卖方协调谈判,工作量较小、周期较长,费用投入较多

项目控制

弱存在暗箱操作可能

二、福费廷与国际保理的区别。

不同点

福费廷

国际保理

交易金额

有无剥离报表功能

部分有

有无融资功能

部分有

应收账款的结算方式

信用证、经银行保付

或担保的票据

赊销或承兑交单方式的

托收

贸易背景

主要针对金额大、资本

性商品为主的贸易

金额较小、非资本性商

品为主的贸易

应收款的周期

6个月以上

6个月以内

业务范围

无追索权票据贴现

信用风险管理、账款的

催收、坏账担保和融资

有无金融票据

有无追索权

部分有

对于进口商资信的评估

财务管理、催收

最高融资额度

一般为100%

80%以内

三、国际保理与出口信贷保险的区别。

不同点

出口保理

出口信用保险

是否全部投保

最高的信用保障(在所批准的信用额度内)

100%

70~90%

赔偿期限(从贷款到期日起)

90天

120~150天

收费

更高

索赔程序

简单

繁琐

坏账担保

进口商资信调查和评估

账款催收追缴

以预支方式提供融资

第十章中国服务贸易

一、服务贸易的4种方式

1.跨境交付:

服务提供者自一成员境内向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

服务提供者自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身份提供服务

二、GATS的主要原则

l最惠国原则:

适用于服务及其提供者;一般义务;允许例外

l透明度原则:

一般义务;允许例外

l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

l市场准入原则:

适用于服务及其提供者;承诺义务

l国民待遇原则:

适用于服务及其提供者;承诺义务

l逐步自由化原则:

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全面自由化原则

l里外原则:

一般例外、安全例外、紧急保障措施、世界收支平衡例外一体化例外

三、竞争力与开放度的预测(P268)

答:

比较优势指数(CAI).又称净出口比率,是一国某产品净出口与该国该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之比。

Nij=Xij-Mij/Xij+Mij

Nij——比较优势指数

Xij——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

Mij——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一国某产品占本国贸易总量的比重与世界该产品贸易量与世界贸易总量比重之比。

RCAij=(Xij/Xit)/(Xjw/Xtw)

Xij——i国第j产品的出口值

Xit——i国总出口额

Xjw——j产品的世界贸易总额

Xtw——世界贸易总额

开放度是指一国国际经济进入成都和国内经济准入程度的总和。

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ODS)是指服务业进出口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反映了一国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也体现了一国经济增长对国际服务业市场的依赖度。

ODS=SM+SX/GDP

SM、SX——服务业进口额和出口额

第十一章中国技术贸易

一、技术贸易的相关概念

1.技术:

是指制造一种产品的系列知识。

(书P281详细)

2.技术转让:

是指转让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方法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及货物出租的交易。

3.国际技术转让:

跨越国境的技术转让

4.国际技术贸易:

商业性(有偿)的国际技术转让

二、许可贸易的主要形式。

答:

按范围分:

排他许可、普通许可、交叉许可、独占许可

按标准分:

专利许可、专有技术许可、商标许可、综合许可

独占许可:

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只允许被许可人实施该技术,其他任何人不得行使。

在这种情形下,许可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内亦丧失自己技术的使用权。

排他许可:

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只有许可人与被许可人有权使用,其他任何人无权使用。

普通许可:

除了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使用该技术外,许可人还可以允许第三人使用。

三、中国技术进出口的评价

第十二章中国对外贸易与FDI

一、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答:

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对外直接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

二、外贸与FDI的关系。

1.列宁对贸易与投资关系的探讨:

互相替代、互相促进

2.蒙代尔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

在2×2×2框架内,自由贸易条件下,无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贸易障碍时,对外直接投资最终取代国际贸易(实际上,投资也有障碍,不可能完全替代)

3.小岛清的互补模型:

投资与贸易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投资也可以创造和扩大贸易

4.帕特瑞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差异理论:

市场导向(投资容易成为贸易的替代);生产导向与贸易促进(投资一般增加贸易)

三、FDI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1.弥补国内资源和资金的不足

2.规避贸易壁垒,确保出口持续增长

3.有助于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4.促进国外工程承包的发展,扩大劳务输出

第十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一、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关系的主要原则

答: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惠对等、外贸外交互相配合

二、中美经贸关系

三、中国入世的主要承诺

1.降低关税水平

2.削弱、消除非关税壁垒

3.逐步开放服务业

4.改革外贸经营权

5.规范出口补贴6.接受过渡期审议机制7.接受特殊保障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