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5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

英文名称:

NetworkSystems:

DesignandExperiment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待定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

80(理论学时:

20学时,实验学时:

60学时)

学分:

5

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路与数字系统III》、《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启明学院信息类数理提高班学生、电信卓越计划实验班、全英文授课留学生通信工程专业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技术领域,是当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重要技术之一,兼具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内容安排,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个通信系统、一个通信部件或一个通信过程的能力,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

1.从系统观点,理解多种计算机网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用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设计基本网络协议,并基于XilinxZynq嵌入式开发板,实现网络协议和系统;

2.掌握基于ARM处理器的XilinxZynq嵌入式系统的配置和编程技术,掌握XilinxVivado等软件设计工具链,掌握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3.理解和掌握关键嵌入式系统技术,应用于网络系统设计和实现,包括Zynq片上系统设计方法,FPGAIP核设计方法,AXI接口,嵌入式Linux系统等;

4.基于XilinxZynq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实现数据链路层网络协议,应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设计和实现交换机和路由器。

5.了解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和趋势,基于XilinxZynq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原型系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

XilinxVivado软件设计工具链,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基于XilinxZynq嵌入式Linux系统、嵌入式系统接口、FPGAIP核设计方法,驱动程序编程、中断程序编程、I2C控制器、软件定义网络技术

课程难点:

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接口、FPGAIP核设计方法、驱动程序编程、中断程序编程、I2C控制器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课堂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手段:

采用电子教案,基于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实施混合式学习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部分:

20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一)片上系统简介(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了解XilinxZyboZynq-7000ARM/FPGASoC开发板系统架构和资源;了解XilinxVivado软件工具链,理解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学生实验1:

使用Vivado创建嵌入式系统

学生实验2:

基于Zybo开发板设计IP核

课后文献阅读:

1.ZYBOReferenceManual,2014(pdf)

2.TheZynqBook(pdf)

3.Zynq-7000AllProgrammableSoC,TechnicalReferenceManual,2015

4.AMBA™3APBProtocoloCOverview

5.7SeriesFPGAsSelectIOResources,User’sGuide,2015

6.AXIReferenceGuide,Xilinx,2012

课后作业和讨论:

(二)Vivado与Zynq-7000系列片上系统(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Vivado软件工具组成部分,Zynq-7000系列片上系统设计流程,ZynqXC7Z010-1CLG400C芯片结构,处理系统(PS)及输入/输出接口,编程逻辑(PL)及输入/输出接口,PS和PL的接口,内存地图,时钟生成方法。

学生实验3:

基于Zybo开发板实现IP核

学生实验4:

基于Zybo开发板编写应用软件

课后文献阅读:

1.CreatingandAddingCustomIP,Zynq,Vivado2014.2Version,PPT

2.HowtoUsetheThreeAXIConfigurations,Xilinx,PPT

3.EmbeddedSystemDesignFlowonZynqusingVivado,XilinxUniversityProgramWorkshop

4.AXIReferenceGuide,UG761(v13.4)January18,201,Xilinx

5.ZYNQBookTutorials:

Tutorial4:

IPCreation;Exercise4A:

CreatingIPinHDL

6.TheZYNQBook–Chapter19,AXIInterfacing

7.ARMAMBAAXIProtocolv1.0:

Specification:

Chapter1:

Introduction;Chapter2:

SignalDescriptions;Chapter3:

ChannelHandshake;Chapter4:

AddressingOptions;Chapter9:

DataBuses

8.P.Schaumont,APracticalIntroductiontoHardware/SoftwareCodesign,2ndEd.Chapter10:

On-ChipBuses

9.M.S.Sadri,ZYNQTraining(presentationsandvideos):

Lesson1:

WhatisAXI?

Lesson2:

WhatisanAXIInterconnect?

Lesson3:

AXIStreamInterface

课后作业和讨论:

(三)Zybo板卡资源、接口、外设、驱动(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Zybo板卡资源及管脚分配,Zybo板卡和Vivado软件接口文件、AXI接口,Zybo板卡输入/输出接口,XGIO驱动、定制IP核、中断机制、I2C控制器及驱动程序

学生实验5:

基于Zybo开发板编写中断软件

学生实验6:

基于Zybo开发板编写调试软件

课后文献阅读:

1.Xilinx:

Zynq-7000AllProgrammableSoC,TechnicalReferenceManual,UG585(v1.10)February23,2015

2.Altera:

SoCFPGAARMCortex-A9MPCoreProcessorAdvanceInformationBrief,aib-01020,February2012AlteraCorporation

3.Altera:

CycloneVDeviceHandbook,Volume3:

HardProcessorSystemTechnicalReferenceManual,November2012AlteraCorporation

4.XilinxProcessorIPLibrary–scutimerv2_0C:

\Xilinx\SDK\2014.4\data\embeddedsw\XilinxProcessorIPLib\drivers\scutimer_v2_0

5.HowtoUseInterruptsontheZynqSoC,XcellJournal87

6.ARM®GenericInterruptController,Architectureversion2.0,ArchitectureSpecification,2013

7.Chapter3InterruptController,Cortex™-A9MPCoreRevision:

r2p2,TechnicalReferenceManual,ARMDDI0407F

8.GeneralpurposeI/O(XGpio)devicedrivers,gpiov4_0,Xilinx.

9.xil_exception.c,standalone_v4_2,fromC:

\Xilinx\SDK\2014.4\data\embeddedsw\lib\bsp\standalone_v4_2\src\cortexa9

10.The_Zynq_Book_Tutorials,v1.2-September2014,UniversityofStrathclyde,Glasgow,Scotland,UK

11.Altera:

UsingtheARMGenericInterruptControllerForQuartusII14.0

12.AXIGPIOv2.0,LogiCOREIPProductGuide,VivadoDesignSuite,PG144November18,2015

13.AXITimerv2.0,LogiCOREIPProductGuide,VivadoDesignSuite,PG079November18,2015

14.TheZYNQBookChapter10.4Interrupts

15.ARMGenericInterruptController–ArchitectureSpecification:

Chapter1:

Introduction;Chapter2:

GICPartitioning;Chapter3:

InterruptHandlingandPrioritization;Chapter4:

Programmers’Model

课后作业和讨论:

(四)基于片上系统的嵌入式Linux(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VGA驱动,嵌入式Linux系统

学生实验7:

基于Zybo开发板编写VGA驱动程序

学生实验8:

基于Zybo开发板裁剪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课后文献阅读:

课后作业和讨论:

(五)ONetSwitch30板卡资源、接口、外设、驱动(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ONetSwitch30板卡资源及管脚分配,ONetSwitch30板卡和Vivado软件接口文件、AXI接口,ONetSwitch30板卡输入/输出接口,定制IP核、中断机制、I2C控制器及驱动程序

学生实验9:

基于ONetSwitch30开发板项目设计和开发流程

学生实验10:

基于ONetSwitch30开发板编写数据链路层协议

课后文献阅读:

课后作业和讨论:

(六)传统交换机和路由器设计与实现,以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简介(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传统交换机和路由器系统结构,基本原理和软硬件协同系统实现。

学生实验11:

基于ONetSwitch30开发板设计和实现交换机系统

学生实验12:

基于ONetSwitch30开发板设计和实现路由器系统

课后文献阅读:

课后作业和讨论:

(七)自选网络系统设计与实验(学生实验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选题,基于ONetSwitch30开发板,设计和实现一个网络系统,并完成系统性能评测实验。

课后文献阅读:

课后作业和讨论:

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

教学参考书:

[1]LouiseCrockettandRossElliotandMartinEnderwitzandBobStewart,TheZynqBook,StrathclydeAcademicMedia,2014.

[2]LouiseH.Crockett,TheZynqBookTutorialsforZyboandZedboard,StrathclydeAcademicMedia,2015.

[3]陆佳华,潘祖龙,彭竞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实战指南:

基于XilinxZYNQ(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何宾,张艳辉,XilinxZynq-7000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Cortex-A9双核处理器和Vivado的设计方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符晓,张国斌,朱洪顺,XilinxZYNQ-7000APSoC开发实战指南,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陆启帅,陆彦婷,王地,XilinxZynqSoC与嵌入式Linux设计实战指南:

兼容ARMCortex-A9的设计方法,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7]P.Schaumont,APracticalIntroductiontoHardware/SoftwareCodesign,2ndEd.,Springer,2013

课外文献阅读:

[1]ZYBOReferenceManual,2014

[2]Xilinx:

Zynq-7000AllProgrammableSoC,TechnicalReferenceManual,UG585(v1.10)February23,2015

[3]AMBA™3APBProtocolOverview

[4]7SeriesFPGAsSelectIOResources,User'sGuide,2015

[5]AXIReferenceGuide,Xilinx,2012

[6]ONetSwitch30ReferenceManual,2014

九、课程成绩评定与记载

课程成绩构成(建议增加形成性评价成绩所占比例):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10%)+课后作业(20%)+实验成绩(70%)

 

大纲制定:

计算机网络课程组

审核:

黑晓军、程文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