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7073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Word格式.doc

“老师,难道不用背自然数的定义吗?

”老师又肯定地回答:

“不用”。

接着,这女孩要求老师给她补习一下分数的加减法,直到学会了才罢休。

后来,这女孩判若二人,仿佛治好了心病似的,对数学的恐惧感消失了,不到一年,她的数学成绩从不及格直升到优生行列。

我想,这位老师对学生最重要的价值引导,就是“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

从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中,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

让学生说数学比做数学的机会多得多。

这是否本末倒置?

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过于迷恋集体作业的方式了?

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很快就请学生起来应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

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

老师们之所以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许是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

可是,苏霍姆林基斯曾经指出:

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

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我们有理由为他们感到不安。

为此,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建议是:

“要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作业做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①

有一节小学一年级数学课,难以忘怀。

课题是:

在学过二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这位老师设计了一个人人都能做数学的情境,开始了师生共同探索的历程。

课前,老师为每张课桌都准备了5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2、3、7、—和=等五个数字或运算符号。

上课伊始,教师就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分工合作:

一位用这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二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位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准备汇报。

孩子们都动起来了,而且兴致勃勃,热烈地讨论着,紧张地摆着、写着。

尔后,老师才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补充,在黑板是写下所有可能的六道算式:

27—3=37—2=73—2=

23—7=32—7=72—3=

老师由衷地赞赏学生的探索成果,接着又提出挑战:

我们班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地心算出这几道算式的结果?

请大家把这些算式都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写出心算的结果;

能够算出所有算式的,还要想想该怎样用口头语言表述你的算法步骤;

遇到障碍的要找出难点,力争自己克服,或者翻阅课本寻求帮助。

显然,老师在激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并让有差异的孩子去意识、去发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做。

几分钟过去了,老师巡堂了解全班学生独立学习的情况后,回到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醒目地写下以下两个算式:

32—7=3532—7=25

“同一个算式,在我们同学中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两个不同的结果?

它们都对?

都错?

还是一个对一个错呢?

”老师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吸引到黑板上,以一连串的追问激化他们的认知冲突,“今天的挑战是二位数减一位数,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该怎么算。

”老师挑明了探索的重点之后,要求小组展开讨论:

辨别上述两种计算结果的正误,对的要说出算理,错的要找出错因。

课堂顿时又活跃起来。

到了小组汇报时,孩子踊跃而自信。

老师把学生关于32—7=25的多种算法,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并针对32—7=35的错误,请用竖式算法计算这道题的同学说一说:

竖式算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老师对课题作了简要的小结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算法进行当堂练习……

这节课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贯通始终,老师少教学生反而多学,让人感到踏实、放心。

老师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从做中学。

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

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

在这里,“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

从这里,我们还能体验到:

改变“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倾向,采取“先学后教”、“先做后说”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有效的。

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有位在小学、初中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学习困难,成绩掉了,来找我指点迷津。

我发现他对数学课本十分陌生,果然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

他说:

“学数学就靠听课、笔记、做习题。

”他的问题所在就是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②

我们的小学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初中也没有。

在一堂初中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

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

“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

”老师却撂下一句:

“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

那简直是奇迹。

”可见,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在强化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和工具。

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

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

前者的认识机制是同化,它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

后者的认识机制是顺应,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

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

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释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

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读本;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

课本让学生先读了,还有什么可探究的?

其实,建构与探究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内外不同的两个向度,对外部世界是探究,在精神世界则是建构。

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它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

否则,像“四边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要学生去猜想、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找出疑问进行质疑,对例题进行变式,还要解题、问题解决,寻找新的算法,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无一不是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也无一不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建构活动。

让学生先学课本,旨在把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不能再充当面面俱到、照本宣科的讲授者的角色。

在学生先学之后,教师能不能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景或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假知”,获得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

关键还是教师自身的教育底蕴与专业素养。

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学生先学之后,虽然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但他们还难以理解: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学生由此产生问题意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心向,渴望老师指导。

有位老师就处理得很好,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如下的活动中去:

由同桌两位同学合作,从课前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每个都表示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中,任意取出几个,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后,记下它的面积、长、宽等一组数据。

要求每桌至少拼出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记下相应的每一组数据;

然后集中观察这几组数据,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向小组或全班汇报、交流所得到的结论。

经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不但抽象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具体地根植在儿童的经验之中,无须死记硬背,而且儿童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又如,小学五年级“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不能满足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直观、肤浅的把握,有必要引导学生探究一个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从长方体面的个数与形状特征出发,如何算出长方体的棱(或顶点)的个数。

寻找这个算法,既有挑战,又有意义,更是学生经过努力或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

只有在探索事物内部规律性的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只有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才能探究更复杂的规律性,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数学的读写能力作为数学的一种基本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没有这种素养,便不可能自由地分享公共媒体与网络世界的丰富资源,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让每个学生先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作业,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重组、超越,必须成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

这么做了,不但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强烈需要,而且正如一个学生说的“自从看懂了数学书,才发现自己并不差,所以又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希望”那样,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找回自信与自尊,开启学习的内驱力,也有了更多机会和可能。

不同的学生怎样才能学习不同的数学?

学生的差异是显著的。

一位农村初中教师曾做过一次尝试:

为了检验一个学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成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他布置初一寒假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家超前自学初中代数第二册的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完成课本中的习题)。

短短3周假期结束了,结果令他喜出望外:

所教两个班有百余人,90%左右的学生都完成了;

有50%左右的学生超额完成,自学了两章;

有10%左右的学生已经学完了整本书;

也有10%左右的学生自学还很困难,没有完成任务。

这个结果表明:

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可想而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也不会一样,甚至很不相同。

在一所农村中学初二的数学课堂上,我遇到十几位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

他们呆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显得一脸无奈和冷漠。

我问其中一位学生:

“听得懂吗?

”“书能看懂吗?

”他都摇头。

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对于他们的困境,我无能为力,爱莫能助。

教育是成全每一个完整的人生的,可他们却只能在课堂上虚度时光,浪费生命。

这一次经历,使我对数学课堂更关注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状态。

我注意到,即使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地应答,表现得很出众,很活跃,但更多的孩子或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辞,抑或没有机会,而沦为听众或观众。

一次,我悄悄地鼓励就坐在身旁的一个小女孩举手争取发言,没想到邻座的男孩抢先说道:

“她说她一举手,心脏就跳得厉害。

”后来,这女孩终于举起了手,可惜没被老师瞧到。

我突然悟到,这女孩此刻最需要的也许不是知识,而是一次战胜胆怯、超越自己的机会。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首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我们之所以认为“先学后教”“先做后说”很重要,也是因为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

其次,要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

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差生”。

为师者要懂得,就在这些数学的“差生”中,很难保证不会产生出未来的牛顿、爱因斯坦、普希金、吴晗、钱钟书……在有安全感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

一位年轻的实验教师来信,高兴地告诉我:

他任教的班,数学成绩仍然遥遥领先;

在期末问卷调查中,有75%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快乐的,其中还有一个数学才考30多分的学生。

我也特别为这位学生感到高兴和庆幸,因为保护了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深感忧虑的,是基础教育学业失败现象的严峻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早就尖锐地揭露过,造成学业失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就在于以成绩的正态曲线为工具,对学生反复进行分等的教学制度本身。

在这种分等的制度下,总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因年复一年屡遭学业的挫折、失败,而厌学、逃学或辍学;

他们不但心灵被扭曲,还会被逼到社会化的边缘,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③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学校的考试如果赋有改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以外的其他价值,也会成为教育的灾难。

某地为了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曾出台“末位下岗”的奇招:

期末统考凡合格率不达标的教师一律被亮黄牌,被亮过两次黄牌的教师就得下岗。

结果弄得人心惶惶,舞弊成风,适得其反。

其实,因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衍生出了弄虚作假现象,在前苏联早有前车之鉴,它曾是前苏联1984年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要克服而没有克服的问题之一。

④要实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数学为大众”的目标,必须同步进行考试改革,取消国家选拔和水平考试以外的一切统考及其评比,把考试权还给学校;

要加强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方式、策略、水平的个性化的考察与评价;

对知识、技能、能力的考试,可以设目标水平不同的几种试卷,供学生自主选择,变考试成为学生的自我挑战、主动竞取的机会。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⑤苏霍姆林斯基在数学课堂上观察到,有如下五种不同的学生:

第一种是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应用题,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就举手要求回答的学生。

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纲”的习题,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

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他们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学生。

第三种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有时解不出来。

第四种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

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种、第三种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三分之二,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种学生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

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⑥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不同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不同的数学。

看我们实验数学的课堂教学,正在认真实践“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把算法最优化与思维的个性化结合起来。

但是,对不同的学生所需不同的学习时间,还很缺乏个别对待的共识和态度。

教师预设的教案仍像幽灵一样操纵着教学同步划一的进程,尤其是肩负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荣辱的观摩课,更容易异化为教案剧的表演;

在平时课堂练习的时候,少见教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习题,更多的是教师对每一道习题一般化的评点、反馈,把学生独立练习时间搞得支离破碎,最缺少的是教师沉下去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有位实验教师很有创意地把学习者分为四种角色,即追赶者、跟随者、奔跑者和飞翔者,请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位。

开始全班都是追赶者或跟随者,一年后就诞生20位的奔跑者和飞翔者了。

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

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急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越是班模大、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请飞翔者或奔跑者担任小组的领头雁与援助者;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不再无助;

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

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

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

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

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

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

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⑦

待到不同的学生真正能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时候,也许才能说:

数学学习的主动权才真正属于学生。

到那时候,也许不会再有令人揪心的学业失败现象,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竭;

而是更多的成就感,更深切地体验到自己在跟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发展。

注:

①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00页

②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04页

③布鲁姆:

《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6—67页

④吴文侃主编:

《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119页

⑤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⑥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⑦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