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79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整理Word下载.docx

1、狭义货币量:

指货币层次中的现金加上银行活期存款,即M1。

其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力,它的增减变化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会形成直接的影响。

2、广义货币量:

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即M2。

其更加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的状况。

3、货币存量:

指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余额。

4、货币流量:

指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

5、货币总量:

指货币数量的总额。

6、货币增量:

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

7、我国中央银行发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和增量指标。

▲货币制度(币制)

1、货币制度:

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内容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其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正常地发挥各种职能。

2、分类(形成方式和使用范围):

国家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

(1)国家货币制度:

①定义:

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②分类(存在的具体形式):

金属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见课本P47图)

1)金属货币制度:

A、货币材料为金银等金属。

B、主币为足值的金属铸币,主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

辅币是不足值的货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C、总体看,金属货币制度较稳定,但缺乏弹性,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

2)不兑现的信用制度:

A、黄金非货币化,流通中信用货币是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B、信用货币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

C、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调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D、是一种弹性货币制度,货币管理调控难度大。

③金块本位制:

国家规定黄金是货币材料,但国内不流通也不铸造金币,只有发行有含金量的银行券,银行券只能有限地兑换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

国家规定黄金是货币材料,但不铸造和使用金币,只发行有含金量的银行券,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金币或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在国外兑换黄金。

(2)国际货币制度:

①内容:

确定国际储备货币;

安排汇率制度;

选择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二战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主要内容:

A、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B、实行固定汇率制。

③牙买加体系:

A、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完全非货币化,美元仍作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B、汇率安排多样化。

C、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3)区域性货币制度:

以货币一体化理论为依据。

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欧洲货币联盟制度。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的状况:

(1)我国实行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我国实行的是“一国多币”的货币制度。

人民币是大陆的法定货币,港元是香港地区的法定货币,澳门元是澳门地区的法定货币,新台币是台湾地区的法定货币。

(3)人民币的“元”是我国的经济生活中的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辅币的货币单位是“角”和“分”。

人民币的符号为“¥”。

(4)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有银行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和调控。

第三章(重点)

▲外汇:

1、定义:

动态外汇——两国货币的汇兑;

静态外汇——以外币标示的,能够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2、一国货币成为外汇的必备条件:

(1)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2)可以自由兑换、买卖;

(3)在国际支付中被广泛接受。

▲汇率:

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

(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2、两种货币能相互兑换的基础(即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

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是一致的。

3、外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也叫应付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即外币固定,本币变动)。

我国采用这种方法。

(2)间接标价法(也叫应收标价法):

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

英美用此法。

4、汇率的分类:

(1)按照制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基准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准汇率:

是本币与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交叉汇率):

是根据本国基准汇率套算出本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或套算出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

(2)按照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为中间汇率。

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对五种主要货币的基准汇率均为中间汇率。

(3)按照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

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

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时期(或时点)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升水:

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贴水:

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

平价:

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

(4)按照汇兑方式的不同,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5)按照国际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6)按照是否踢除通货膨胀因素,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7)按照货币当局对汇率进行管理的角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8)按照外汇银行的营业时间,分为开盘外汇和收盘外汇。

▲汇率的决定理论:

1、国际借贷理论:

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进口大于出口,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将升值;

反之,将贬值。

2、购买力平价理论:

(1)基本思想:

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相对关系。

(2)前提条件:

完全竞争、不存在生产率差异、国内外购买篮子相同(各国计算价格指数包含的商品种类一致)

(3)绝对购买力平价:

E=P1/P2,E表示汇率。

一价定律:

同以物品在不同的国家应该有同样的价值,它们在各国的价格按照货币比价换算后应该相同的。

(4)相对购买力平价:

E=π1/π2

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贬值。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率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率之差相等。

(5)在固定汇率制下,均衡汇率应该由两国的相对价格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应该反映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变化。

(6)当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外币的购买力下降时,本币汇率趋于贬值;

反之,趋于升值。

3、汇兑心理学说

外汇市场上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对汇率变化有显著影响。

4、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并且升贴水率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

5、资产市场分析法(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变动是为了实现两国资产市场的存量均衡,均衡汇率即两国资产存量供求均衡时的两国货币相对价格。

货币分析法: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通过分析两国货币相对需求与供给来确定汇率水平。

当外国货币供给不变时,本币供给数量与本币汇率反方向变动;

当外国收入增长不变时,本国收入增长与本币汇率同方向变动。

▲汇率的影响与汇率风险

1、汇率的主要影响范围:

(1)本币贬值,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

本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抑制出口。

本币升值和国内价格相对上涨会使该国商品的竞争力大大降低。

(2)本币升值,有助于抑制国内物价上涨;

反之,本币贬值,可能带来国内物价上涨。

(3)汇率波动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小。

本币贬值,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出;

本币升值,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入。

若本国货币具有升值趋势或压力,则国内可以而且应该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应对。

(4)本币汇率升值,将促使投资者更加倾向于持有本币资产。

2、汇率风险(外汇风险):

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风险、外债风险

▲汇率制度:

1、盯住汇率制:

把本国货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而对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则随该货币锚浮动而浮动。

2、新汇率制度的分类P72

3、相对于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的利弊:

(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市场稳定)

(1)利:

①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②减少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③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2)弊:

①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③可能引发货币之间竞相贬值;

④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4、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进出口、资本流出入和国际收支状况,影响一国的产出和就业。

(1)本币贬值,意味着可以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若本币升值,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4)本币汇率升值,将促使投资者更加倾向于持有本币资产;

本币贬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将本币资产转换成外币资产。

第四章

▲经济范畴的信用:

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利率从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导信用关系的发展。

▲信用的基本形态:

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货币借贷成为信用的主导形态。

▲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

▲高利贷:

(1)特点:

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随意性大

(2)自然经济条件下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护成本是高利贷者索取高利率的根本原因。

▲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

▲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居民总体上是一个盈余部门,企业是五个部门中最大的赤字部门,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用中介。

▲融资形式: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的投融资活动是典型。

间接融资:

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如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两者的根本区别:

有无中介参与。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健康运行依托信用关系的良性运转。

▲信用风险:

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商业信用:

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

赊销是最为典型的形式。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局限性。

商业信用以商品买卖为基础,其规模会受到商品买卖数量的限制,而且生产企业也不可能超出所售商品量向对方提供商业信用。

(2)商业信用存在方向上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通常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一般很难逆向提供;

在那些相互之间没有买卖关系的生产企业之间,则更不容易发生商业信用。

(3)商业信用在期限上存在局限性。

其期限一般较短,会受到企业生产周转时间的限制,通常只能用来解决短期资金融通的需要。

3、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具有货币的职能,称为商业货币。

背书:

商业票据的债权人在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签字以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

一张商业票据的背书人信用等级越高,参与背书人越多,该商业票据的信用风险越小。

▲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及其内在特性,则使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在资金提供规模方面,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汇集成的巨额货币资金,不仅能够满足小额资金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大额信贷资金的需要。

②在信贷资金提供的方向性问题上,所有拥有闲余资金的主体都能够将其存入银行,所有需要资金的企业,只要符合信贷条件都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以银行为中介,资金供求双方被联系起来,他们完全不必受商业信用中上下游关系的限制,可以是毫不相干的企业或个人。

③就银行信用的期限而言,银行吸收的存款可以使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其贷款也是如此,既有长期贷款又有短期贷款,使得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3、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

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2、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

3、积极作用:

消费信用是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种有效手段。

负面影响:

①过度发展会导致信用膨胀;

②如果借款人对未来预期收入发生严重误判,则会使得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甚至会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国际信用:

定义:

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

第5章(重点)

▲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货币的时间价值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货币的时间价值由利息和利率来体现。

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原因:

对货币的占用具有机会成本、需要对通货膨胀损失进行补偿、需要对投资风险进行补偿。

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来源于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者使用借入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

3、利率是指借贷期满的利息总额与贷出本金总额的比率。

利率能够剔除本金数额多少对利息总额的影响,亦即给出了单位货币的时间价值。

4、现值(PV):

当前的价值

终值(FV):

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价值

时间区间t:

表示终值与现值之间的时间区间

利率r:

单位时间内单位货币的时间价值

▲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现代金融资产定价的依据和基础)

▲收益的资本化: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进行资本定价。

2、计算公式:

B=P*r(B代表收益,P代表本金)

▲贴现(现金流贴现分析):

计算现值的过程。

(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贴现率:

计算现值时所使用的利率。

▲复利更能反映利息的本质和经济规律。

相对于单利。

▲利率的分类:

1、按计息时间不同,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2、按决定方式,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行业利率)

3、按贷款期限内是否浮动,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4、按是否考虑币值变化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5、按利率的地位,分为基准利率和一般利率

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而变动。

我国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法定利率。

一般利率:

我国一般利率主要指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交易的利率。

6、按信用活动的期限长短,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7、按给定的不同期限,分为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

▲利率决定理论:

一、利率主要由储蓄、投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国民收入等共同决定的。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1)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货币资本家参与瓜分职能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

(2)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3)具体利率水平的确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取决于两资本家的竞争、习惯传统、法律等。

2、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理论”

(1)利率是等待的收益,牺牲现在享受(储蓄)的报酬,是现在消费(投资)的代价。

(2)利率水平取决于储蓄(资金供给)与投资(资金需求)的均衡。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息是牺牲流动性(放弃持有货币)的报酬。

4、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5、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

利率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市场的均衡,也取决于产品市场的均衡,利率取决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2、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1、宏观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在危机阶段,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节节走高;

在萧条阶段,需求下降,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利率不断走低;

在复苏阶段,利率逐渐提高;

在繁荣阶段,需求很大,利率不断上升,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2、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税收风险

(1)违约风险(信用风险):

借贷风险与利率成正相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与利率成方向变化——流动性越大,流动性风险越小,利率越低。

(3)税收风险:

税收与利率正方向变化——税率越高,税前利率越高。

(4)购买力风险与“费雪效应”: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利率也将上升。

3、影响利率的时间因素:

利率的期限结构(指违约风险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1)三个经验事实:

①不同期限的债券,其利率随时间变化一起波动。

②短期利率低,收益率曲线更倾向于向上倾斜;

如果短期利率高,收益率曲线可能向下倾斜。

③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

(2)三种理论:

①预期假说:

基本假设:

不同债券完全可以替代,投资者并不偏好于某种债券。

可以解释事实①②,无法解释③。

②市场分割理论:

不同期限的债券不是替代品,不同投资者会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特殊偏好。

可以解释事实③,无法解释①②。

③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

前两理论的综合

4、利率管制

▲利率的作用:

1、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合理的利率能够增强居民部门的储蓄意愿,不合理的利率则会削弱其储蓄热情。

利率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相对比重。

利率走低会降低企业借款成本,企业会倾向于增加投资,整个社会的投资规模会随之增加;

反之,利率走高则会缩减整个社会的投资规模。

(政府可以通过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去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2、利率与借贷资金供求:

高的利率增加了企业和个人获取资金的成本,从而抑制其资金需求;

低的利率则鼓励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资金需求,从而导致资金需求的增加。

高的利率有利于储蓄的动员,也有利于借贷资金供给的增加,低的利率不利于储蓄的动员,会导致借贷资金供给的减少。

3、利率与资产价格:

在未来现金流或收益既定的情况下,用来代表贴现率的利率水平越低,该资产的价格也就越高,贴现率或者利率水平越高,资产价格也就越低。

4、利率与社会总供求的调节

利率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主要体现在短期内。

利率降低,一方面会增强居民部门的消费动机,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增长。

在短期内总供给不易调节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长会导致供求压力的增加。

反之,提高利率会抑制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从而起到缓解供求压力的作用。

5、利率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高的利率水平,不仅会抑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而且首先会将那些经营效率低、盈利能力弱的企业淘汰出局,优质企业的资金可得性随之增加,资源更多地集中于优质高效的企业。

反之,维持低的利率水平,即使那些经营效率低、盈利能力弱的企业也能够维持生存,延缓了资源向优质高效企业集中的进程。

▲利率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

1、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

理性经纪人

2、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资金供求状况能够对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利率变动也会反过来调节资金供求。

3、合理的利率弹性

4、经济制度环境:

市场化改革、市场投资机会与资金的可得性、产权制度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

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重要内容。

第七章

▲金融市场:

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投融资活动的场所。

投融资需求是金融市场产生的基础,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投融资的活跃。

▲不同国家投资收益率差异是长期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国际利率差异是短期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金融投资:

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外汇投资、黄金投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

▲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交易工具的不同期限,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金融市场):

指专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

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

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指中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2、按不同的交易标的物,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3、按交割期限,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的交易协议达成后在2个交易日内进行交割。

4、按地域,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市场参与者、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价格、金融交易的组织形式

1、市场参与者:

政府、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居民

2、金融工具:

是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载体

▲金融市场体系P176(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应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

▲金融市场的一般功能:

最基本功能:

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等。

具体:

(1)资源配置与转化功能

(2)价格发现功能

(3)风险分散和规避功能

(4)宏观调控传导功能:

金融市场为货币政策提供了传导路径;

财政政策的实施离不开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可以为政府产出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

▲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条件:

1、外部条件:

法制健全;

信息披露充分;

市场进退有序(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2、内部条件:

国内、国际统一的市场;

丰富的市场交易品种;

健全的价格机制;

必要的技术环境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1、直接融资市场与间接融资市场之间结构不均衡。

具体表现在:

一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仍是我国融资的主渠道。

在众多的存款货币机构中,四大国有银行仍处于一种垄断地位;

二是直接融资市场中,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于股票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更多企业仍倾向于股权融资;

三是间接融资市场中存在着信贷期限结构错配,金融资源向四大国有银行集中的趋势。

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结构失衡。

一是在发展路径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