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102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词语填空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深刻(形容词)他分析得很深刻。

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动词)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深入(形容词)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二、近义词辨析的特殊方法(抓语素)

1、语素意义不同而使词义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种情况最多。

【培植—培育】植,栽种;

育,生育。

“培植”有栽种并细心管理之意;

“培育”指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

二词各侧重不同的生长阶段。

【侵袭—侵蚀】袭,袭击;

蚀,损耗。

“侵袭”指侵入并袭击的行为,而“侵蚀”指侵害并使之受损。

分别侧重过程和结果。

【紧缺—紧俏】缺,缺乏;

俏,指货物的销路好。

“紧缺”指货物、资金或人员因短缺而紧张,“紧俏”指商品因销路好而供不应求。

二词各侧重不同的角度和原因。

【从而—进而】从,跟着;

进,进一步。

“从而”表示上文是原因,下文是自然产生的结果、目的等,表承接;

“进而”表示递进关系。

二词各侧重不同的关系。

表示侧重点不同的同义词再比如:

化装——化妆遏制——遏止侦察——侦查漠视——轻视体味——体验

精当——精辟吟诵——吟颂慎重——郑重信赖——依赖终止——中止

消失——消逝法制——法治学历——学力年轻——年青品位——品味

国是——国事严密——周密截止——截至干涉——干预法治——法制

2、语素意义不同而使词义轻重和范围大小不同。

【收集—搜集】收,收拢;

搜,搜寻。

“收集”只指聚集在一起,而“搜集”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

后者词义明显重于前者。

【衰退—衰败】“退”是减弱,“败”是破败。

后者显然语义较重。

【违反—违犯】“反”指方向相背,“犯”是抵触。

“违犯”比“违反”词义重。

【边界—边境】“界”是界限,“境”是区域。

边界,两国间的界限;

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两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

此类同义词再比如:

侵吞——鲸吞促使——迫使契合——吻合开阔——开朗时代——时期

闪烁——闪耀积淀——积聚典型——典范出现——涌现包括——囊括

3、语素意义不同而使词语适用对象和场合的不同。

【苍茫—苍莽】“茫”指无边际,“莽”指密长的草。

“苍茫”指大地、暮色等广阔无边的事物,而“苍莽”则与草木、密林等幽深的事物相搭配。

【反思—反省】“思”是思考,可好可不好,而“省”指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指不好的一面。

所以“反省”只指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乞求—祈求】乞,向人讨要;

祈,祈祷,与宗教仪式有关。

所以前者是对人,后者往往对上天和神灵。

【启用—起用】启是开启,起是起用。

因而“启用”多指设备设施开始使用,而“起用”指退职、免职人员的任用。

此类同义词再如:

敦促——督促祛除——驱除终生——终身侵略——侵犯开阔——开朗

贯穿——贯串庇护——庇佑辨别——辨认杂乱——凌乱整治——整改

4、语素意义不同而使同义词所指概念的性质、特点和方式有所不同。

【蜕化—退化】退,减退;

蜕,蛇、蝉等脱皮,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退化”指事物在进化中逐渐变化的过程,“蜕化”比喻腐化堕落等本质的变化。

【乱用—滥用】乱,随意;

滥,过度。

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

滥用,无限制地用,不该用、不必用也用。

【熔化—溶化】前者指物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后者指物质在液体中化开。

【侧目—刮目】侧目,斜着眼看;

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

透露——披露掩盖——掩饰核定——商定误解——曲解争议——异议

摆脱——解脱阻击——狙击标识——标示鉴赏——欣赏贯注——灌注

5、语素意义不同而使同义词所指动作的方向不同。

【传递—传播】“递”是单向传承,“播”是大面积多向传扬。

【授权—受权】“授”是授予,“受”是接受。

方向相反。

【抱怨—报怨】“抱”和“报”分指对己和对人,故“抱怨”指自己不满情绪,“报怨”则指向别人报仇。

反应——反映派生——衍生质疑——置疑聆听——倾听抚养——赡养

垂询——征询夸耀——夸奖引荐——引见致病——治病惠赠——敬赠

6、语素意义的不同而使词具有不同的色彩。

如“大肆——大事”、“唆使——指使”,“肆”“唆”均是贬义语素,使二词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遇难——罹难”由于“遇”“罹”二语素分别具有白话和文言色彩而使二词具有不同的语体色彩。

此外,还有的同义词因语素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词性,如“正规”和“正轨”、“盈利”和“营利”、“统率”和“统帅”等。

三、结合语境,仔细辨别(抓语境)

不管是使用一般方法,还是使用特殊方法,要想真正掌握其不同用法,正确解答同义词辨析题,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综合考虑,仔细辨别,正确选择。

强化语境意识。

比如:

“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

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一)利用语境,找寻照应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语意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前后照应是保持语意贯通的基本手法。

找到照应点,选用词语或判断词语使用正误就会变得容易。

例: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老夫聊发少年狂//暮霭沉沉楚天阔)

分析语境可以看出,照应句中“放达”的情怀,应选“老夫聊发少年狂”。

“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的是一种分别的伤感,是婉约派的代表诗句。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粗看两个成语似乎都能用,但照应上文“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只能用“前仆后继”。

(二)利用语境,找寻限制点

如果孤立地看相邻的上下句,常常会认为选用这个词也行,选用那个词也可以。

但从整段话着眼,便会觉得选那个词语不行了。

这是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作用,当然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早一点完成任务。

(尽量//尽快)

“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尽快”尽量加快,不能修饰“早”,受语境限制,此处只能用“尽量”。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

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

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承认咬文嚼字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它含义一般也不好,选择“所以”。

“必须”强调了必要性,“必需”强调的是一种需要,原句中有了一个“有”字,受此限制,只能选“必须”。

故选A。

如果不是这样具体分析语境,发现句子中隐含的限制点,本题就容易答错。

(三)利用语境,找寻色彩生成点

词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俗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找寻色彩生成点,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付//应对)

根据该句语境,两词似可通用,但根据普遍的语感,“应付”这个词语贬义色彩明显,带有一些消极、被动的情感倾向。

相较而言,用“应对”更贴切。

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推却//推诿)

推却:

拒绝,推辞。

“推诿”是“把责任退给别人”的意思,含有贬义。

而语境并无贬义,因此选“推却”。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巧舌如簧: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义。

这与语境“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相左。

(四)利用语境,找寻搭配点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主谓、动宾不搭配等。

“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本题主要考查使用虚词(关联词)的能力。

“尽管”是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要注意关联一般会成对使用的特点,后面可以用表示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配。

B项正符合了这一要求。

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确定//决定)

句中“确定”意为明确而肯定,“决定”意为对如何行动作出主张。

根据后文动词宾语“量化指标”,只能用“确定”与之搭配。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琳琅满目: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通常是指书籍和工艺品。

与“建设”不搭配。

利用语境解答词语题,应从整个语境着眼,既要凭日积月累形成的正确语感作出直觉判断,又要运用语知对语境进行细致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解题水平。

词语填空专题训练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一

1、诞辰与诞生:

()意为出生,是动词。

这是个中性词,对任何人都可使用。

而()意为生日,是名词。

这是个褒义词,多用于值得尊敬的人,除诞辰外,还有华诞、寿诞,都用于值得尊敬的人。

2、考察与视察:

()着重于观察、调查研究。

适用范围比()广。

多用于对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取得具体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

()侧重于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地区、部门、单位等工作情况的具体检查察看。

3、一起与一齐:

(),从人或事物的每个个体出发,动作可以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也不一定。

(),侧重于从整体出发,动作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

4、招待、接待:

均为动词,都含有“招呼应接”的意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

()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范围广泛;

()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

5、配置、安置:

():

配备布置,():

使人和事物有着落。

6、申诉、申辩:

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解释;

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的效力的判决不服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7、脆弱、软弱:

禁不起挫折,():

不坚持。

8、委曲、委屈:

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9、抚养、扶养:

()指爱护并养育,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养,()指养活,用于法律关系,可用于平辈;

10、消失、消逝、消释:

()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

()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

“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消失解除。

11、气氛、氛围:

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周围环境中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不包括情调。

12、反应、反映:

()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指向上汇报或通过文艺作品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

13、刻画、刻划:

()用文字或其它艺术手段表现;

()指一种具体的雕刻式动作;

14、蜕化、退化:

()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比喻人形质的变化,或虫脱皮,比喻腐化变劣。

15、间隙、间歇:

()指空隙,空闲的时间,事物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指停止、中止,时断时续,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或运动、变化之间间隔一段就休息一会儿。

16、侵害、侵犯:

()指“侵入而损害”,而()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17、变革、变迁:

()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多用于“人事”“时代”,而“变()指“改变事物本质”,多用于“社会制度”。

18、引荐、引见:

()是引导、介绍;

()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荐。

19、体验、体会:

()指亲身在生活实践中的经历、感受、偏重于感情;

()透过现象对事物的精神实质的领悟,偏重于理性。

20、口味、品位:

()是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名词。

()指仔细体会,常作动词,有时也指物品的品质风味。

根据语境,应当选用“品位”。

21、“功夫”“工夫”:

()表示三层意思:

①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就完成、用了两年()写成一本书:

②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

③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我还是个孩子。

()主要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

如他的表演真有(),演员都得练()。

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

()表示时间,()不表示时间,指人的本领。

22、“交代”与“交待”:

()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

()把事情或意思向有关的说明;

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

23、“成见”与“意见”:

()着重指“先入为主,不愿改变”的死看法,多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贬义词。

()泛指一定的看法,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不满的,用于人也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广,是中性词。

24、“袒护”、“偏向”:

()适用于书面语体,语意较重;

()适用于口头语体,语意较轻。

25、“侦察”“侦查”:

关键在于把“查”与“察”的区别搞清楚。

()包括检查和调查的意思,如检查、审查、查究、查阅等。

()包含仔细观察和调查的意思,如观察、考察、察访、察觉等。

()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所进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等活动。

对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就叫侦查。

()的意思是指为弄清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通过观察和调查所进行的活动。

“侦查”是司法用语,主要指调查和检查;

而“侦察”是军事用语,主要指观察和察看,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区别。

26.“度过”与“渡过”:

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一假期在海边()”。

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首先是涉水的空间转移,如“()重洋”“()黄河”。

另外,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艰难险阻”“()难关”。

27.“克制”与“抑制”:

()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

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弱,导致()。

是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

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

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

28.“反应”与“反映”:

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29.“筹办”与“筹措”:

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

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

30.“披阅”与“批阅”:

披览,阅读。

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二

1.“处世”与“处事”:

):

处理事务。

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

2.考察、考查:

()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

()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3.克复、克服:

()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

()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4.开辟、开拓:

()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5.痛苦、困苦:

()指生活上艰难痛苦;

()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6.既而、继而:

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

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7.矫正、校正:

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教正:

客套话,让人指教。

8.误解、曲解:

错误地理解。

这种奖赏不要~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

你这样分析课文,实际上是()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9.接受、接收:

容纳不拒绝。

要虚心()批评。

():

收受过来。

()会员。

10.教诲、教训:

()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

()是中性词,

(1)教导训诫

(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11.界线、界限:

()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意思笼统;

()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12.暴躁、急躁:

()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

(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

(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

()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13.激奋、激愤(激忿):

()指激动振奋;

()指激动而愤怒。

14.经历、阅历: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指

(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15.感动、激动:

()指

(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2)使感情冲动;

(3)激荡。

()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16.聚集、聚积:

()指集合,凑在一起;

()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7.局面、场面:

()范围大较抽象,()范围小较具体。

18.交流、交换:

()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思想),交换(礼物)。

19.聚歼、歼灭:

聚歼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

()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20.节余、结余:

侧重点不同,()是因节约而剩下,()是结算后剩下。

21.简洁、简捷(简截):

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22.截至、截止:

()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

而()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

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23.尖厉:

尖利:

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尖锐;

锐利。

24.艰苦、坚苦:

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25.艰辛、艰难:

()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

()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26.坚韧:

坚忍:

坚持而不动摇;

?

顽强而有韧性

27.痕迹、踪迹:

()指

(1)物体留下的印记;

(2)残存的迹象。

()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28.合计、核计:

()指

(1)盘算,商量;

(2)合在一起计算。

()指核算(成本)。

29.焕发、激发:

()指

(1)光彩四射;

(2)振作。

()指刺激使兴奋。

30.荒芜、荒废:

()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指

(1)该种而没有耕种;

(2)荒疏(学业等);

(3)不利用,浪费(时间)。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三

1.宏大、洪大:

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声音大而响亮。

2.化装、化妆:

()有两个意思:

(1)假扮;

(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的含义:

(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

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

(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3.独力、独立:

()指不依靠别人;

()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4.高雅、典雅:

()指优美而不粗俗;

()指高尚而不粗俗。

5.抵制、抵御:

()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

()指抵挡、抵抗。

6.凋敝、凋零:

生活事业衰败。

民生()。

(1)草木凋谢零落。

秋风扫过。

万木()。

(2)衰落。

家道()。

7.而后、尔后:

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

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

从此以后,此后。

“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8.恩惠、恩赐:

()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9.法制、法治:

()指有关的法律制度。

()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10.妨碍、妨害:

()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使受损害。

如()健康”;

()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如“()交通”、“()政策的实施”。

11.134抚养、扶养:

都有“供养”之意。

()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扶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

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12.哺育、抚育、抚恤:

()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

()指喂养,比喻培育;

“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3.复员、复原:

()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

()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