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109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9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偏振光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透射光是部分偏振光;

使

用多层玻璃组合成的玻璃堆,能得到很好的透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的。

图1

这些分

因而产生

2.偏振片

分子型号的偏振片是利用聚乙烯醇塑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的分子,

子平行地排列在同一方向上。

这种胶膜只允许垂直于分子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

(二)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产生

线偏振光垂直入射晶片,如果光轴平行于晶片的表面,会产生比较特殊的双折射现

晶片厚度。

d

min

(三)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光强的变化

强度为I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

口=28

IDI0COS

e

式中,为线偏振光偏振面和检偏器主截面的夹角,

它表示改变角可以改变透过检偏器的光强。

当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取向使得通过的光量极大时,称它们为平行(此时者的取向使系统射出的光量极小时,称它们为正交(此时°

=900)。

以自然光入射两种介质的界面,其反射光和折射光通常都是部分偏振光。

五、实验目的:

(一)理解光的各种偏振特性;

(二)学会鉴别圆偏振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

(三)验证马吕斯定律;

(四)通过测布儒斯特角求材料的相对折射率。

(一)观察起偏和消光现象;

(二)鉴别圆偏振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

(四)了解1/4波片和1/2波片的作用;

(五)通过测布儒斯特角求材料的相对折射率。

八、实验步骤:

(一)观察起偏和消光现象。

1.起偏:

将激光投射到屏上,在激光束中插入一偏振片,使偏振片在垂直于光束的平面内转动,观察透过光强的变化,并据此判断激光束(光源)的偏振情况。

2.消光:

在第一片偏振片和屏之间加入第二块偏振片,将第一块固定,转动第二块偏振片,观察现象,能否找到一个消光位置,此时两偏振片的位置关系怎样?

(二)验证马吕斯定律

数据记录表见表1-1。

首先在光源后放上

强最强(光电流的读数应在光线垂直通过P2中心,旋转

或180°

,保持P1不动,旋转

P1,使激光束垂直通过P1中心,旋转P1使光

200-1500之间),记下P1的角度坐标,再在P1之后加入P2,使

P2到透过之光最强,记下P2的度数,此时P1和P2的夹角为Q=0°

P2,每隔10°

记录一次对应的光强值I,直到旋转180°

注意

6

光强测试仪的读数与光强成线性关系,但没有定标,

I不代表绝对光强,可以不写单位。

(三)1/4波片和1/2波片的作用

1.1/4波片的作用:

2.1/2波片的作用

数据记录表见表1-3。

保持P1不动,记下P1的度数,旋转P2到看到消光现象。

在P1和P2之间插入一个1/2波片,将此波片旋转360°

能看到几次消光?

2.在移动座上装上光源。

并调整反射光、偏振片光轴、接收器光轴在同一平面内。

tgI=n2/ni

n2=nitg「

式中n2为要求的相对折射率,

n1为空气的折射率,值为1。

(n1是多少位有效数字?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0旋转偏振片,观察透过光强几乎看不出明暗变

360

(一)观察起偏和消光现象

、[几

光。

(1)起偏:

在激光束中插入一偏振片,化,根据光源判断已起偏得到偏振

(2)消光:

在第一片偏振片和屏之间加入第二块偏振片,

0转动第二块偏振片,观察透

绘制出I—和I—cos

过光强有2次消光,2次最强的现象,在消光位置,此时两偏振片的位置相互垂直。

R

P1=

:

302

0'

P2=_3

P1和P2之间的夹角9

10°

20°

30°

40°

'

50°

60°

70°

80°

90°

光电流19

797

780743

693

630丫534

413

240

8318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光电流I。

30130310470574667731768785

计算cos值

20°

50°

90°

光电流8I9

780

743

630

534

83

8

cos8

11.00

0.985

0.940

0.866

0.766

0.643

0.500

0.340

0.1741

■~0.00

2

1.000.9700.8830.7500.5870.4130.2500.1170.0300.00

2曲线图,并分析曲线的含义。

cos.

0B0

23

cos

光电流I和pi和P2之间的夹角e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光电流I

—O

P10

—O

P_925

/0

C90

■~~^0

4波片

1

C由消光位置分别再转过

0。

15。

30。

450

600

75。

900

(三)1/4波片的作用

/

0有小变大其值由最大变为零又变为最大,变化形式为

P旋转0

2360光强几次极大

几次极小

「各2次

5

各2次

0次

■各2次

各次之间光强变化明显程度

■很明显

较明显

不明显

无变化

很明显

C透出光的偏振性质

线偏振

椭圆

圆偏振

总结1/4波片的作用:

答:

1/4波片可将线偏振光变成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

反之,它也可将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变成线偏振光

(四)1/2波片的作用

1.在P1和P2之间插入一个1/2波片,将此波片旋转360

,能看到几次消光?

请加以解

释。

Ct

则通过半

a

能看到四次消光。

如果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面与半波片光轴的交角为

1/2波片的作用。

解释上面实验结果,并由此总结出

2角。

答:

如果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面与半波片光轴的交角为,则通过半波片后的光仍为线偏振光:

不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性质:

但其振动面相对于入射光的振动面转过

”(五)通过测布儒斯特角求材料的相对折射率

测量次数

3

io

2.0°

1.5°

1.0°

十1+=

+58.0°

+

=59.1°

57.0°

i=i1-io

56.0°

57.6°

由公式i=i1-io和tgi=n2/01,求材料的相对折射率和相对误差。

i1ii56.057.656.056.5

23

玻璃材料折射律:

2nitgitgitg56.51.51

相对误差:

E

n

n-n

1.51-1.45845测

100%

100%3.5%

1.45845

当=/4

1/4波片可

、实验结论:

1、本实验通过偏振片观察到了起偏和消光现象。

.掌握了1/4波片的作用:

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投射光一般是椭圆偏振光;

时则为圆偏振光;

=0或/2当时,椭圆偏振光退化为线偏振光。

由此可知,

斯定律II0COS2。

5.通过测定布儒斯特角求材料的相对折射律

所测玻璃材料相对折射率为

1.51。

、总结及心得体会、实验改进:

本实验的设计简明易懂,性的认识,又有感性的认知,理论结合实践,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能使大家能很好地理解其实验的原理,

也提高了对学习的热情而光的偏振现象却直接有力地证明了光波是横波。

对光偏振的特性既有理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本实验通过对偏振光

的观察和分析,帮助我们加深对光的偏振基本规律的理解。

本次实验我通过对偏振光的观察和分析,加深了对光的偏振基本规律的理解。

我观察了光的偏振现象,掌握产生偏振光的方法和检验方法;

了解了

用及不同偏振性质光产生和检验的方法;

完成了验证马吕斯定律;

料的相对折射率等内容。

通过本次试验,使我进一步的了解到了偏振光的有关知识。

对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本实验若能提高仪器在采集光源时的灵敏度,那么在光源对准仪器时就不会难调节了,偏振片偏振化方向与角度对应关系需要再进一步的调整。

实验中,

1/4和1/2波片的的作

通过测定布儒斯特角求材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