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41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docx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

初中历史讲课教案模板(多篇)

第1篇:

历史讲课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这段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烽火戏诸侯)导致了什么后果?

(当敌人真的来进攻时,往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

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出示西、东周变化对照表和春秋争霸的背景)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

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

齐国东方,盛产鱼盐。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3.称霸方式:

"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过渡:

齐桓公以后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

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晋文公称霸的原因?

(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3、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吴国,越国,出示地区图)

5、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出示图片)

春秋时期的三百多年间,诸候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

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候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

6、开动脑筋:

那么多的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

(出示图片)

二、战国七雄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争霸战争,大部分的小国被兼并,出现了一些疆域比较大的国家。

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战国时期”开始了。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

谁能指图说说看?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说一说: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出示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图片)

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著名的军事家有孙膑、庞涓(出示桂陵之战要图)【围魏救赵】(继续出示马陵之战壁画图)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

(出示长平之战图片)【纸上谈兵】(继续出示幻灯片)

三、课堂小节: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社会主要特点是战乱纷争。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主。

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与兼并过程中,国家逐渐趋向统一。

(出示知识结构图)出示历史歌谣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

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

四、课堂练习(见幻灯片)附:

板书设计

第2篇:

历史高中讲课面试教案

历史高中讲课面试教案

【篇1:

历史学课程试讲教案】

xx大学

历史学课程试讲教案

题目:

学生姓名:

xx学号:

xx

系(部):

xxxx专业:

xxxx

入学时间:

xxxx年xx月

导师姓名:

xxxx职称/学位:

xx

导师所在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时间:

二○一五年十月xxxx教务处制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影响深远。

(2)理解:

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3)运用:

探究罗马法内容的变迁。

2、过程与方法:

以案说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

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也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罗马法的主要思想内容

难点:

罗马法的影响和罗马法的形成过程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

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罗马法

学生思考,寻找答案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中叶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广义的罗马法:

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地区的法律制度

狭义的罗马法:

指罗马公民法

老师:

罗马出现过哪些法律呢?

并在学生回答后总结:

罗马法的内容包括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教师过渡: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那罗马法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8世纪中,罗马城建立。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

我们通过案例来学习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

生前立遗嘱,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请同学们想一想,当时的罗马法官会怎么判呢?

学生:

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

老师:

为什么呢?

学生:

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老师:

对,所谓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当时的罗马法官主要由贵族担任,这就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这个案例中,本可以得到地的平民其权利不能得到维护,势必要进行斗争,平民的持续斗争,使早期罗马国家局势动荡,罗马的贵族最后如何处理的呢?

学生:

由于平民不断与贵族斗争,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老师:

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学生:

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老师:

对,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1、起源阶段: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概念:

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期

局限:

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为保护贵族利益提供了方便。

总结:

习惯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法官多为贵族担任,贵族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职权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虽然有法,但实际上人治大于法治。

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是怎样来处理这个焦点的?

结论:

为了避免贵族滥用职权和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应制定书面形式的法律取代原来的习惯法,制定成文法,可以做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2)《十二铜表法》——成文法

原因:

由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时间:

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

特点:

内容广泛,条纹清晰,它避免贵族滥用职权和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做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局限: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意义: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发展阶段: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过程。

问题:

版图的扩大带来了哪些新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后归纳:

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

公民法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在扩张中纳入到疆域中的许多外邦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法发展成万民法。

万民法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公民法的狭隘性,另一方面伴随对外战争的胜利,奴隶制在罗马得到快速发展。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问题探究:

万民法的制定产生哪些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后总结: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微细,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社会矛盾也祈祷重要作用。

万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也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万民法

时间:

公元前3世纪中叶--3世纪

原因:

为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

适用范围:

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总结: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微细,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社会矛盾也祈祷重要作用。

万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也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3、完善阶段:

《民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体系最终形成(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思考哪些人在罗马法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媒体显示:

哈德良皇帝:

把以前行政长官的一切法令汇编成册,批准其为永久敕令。

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只有皇帝才有权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

罗马的立法权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在哈德良时期还形成一种规范,即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

查士丁尼:

设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律。

过程评价:

罗马帝国前期是罗马法发展的鼎盛时期,皇帝们都十分重视立法工作。

除了罗马皇帝外,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解释和充实罗马法。

在6世纪东罗

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规律总结:

过程评价:

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罗马法的大致发展脉络:

首先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在成文法的发展过程中,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接下来是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最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完成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民法大全

时间:

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编纂完成,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律,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形成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

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意义:

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罗马法的影响

案例分析:

材料一: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1789年制定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五条: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组讨论思考,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的一些原话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1、材料一、二中像“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在万民法中就可以找到渊源,可以看出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篇2:

2014年高中历史试讲教案《开辟新航路》】

2014年贵州教师资格证面试:

高中历史试讲教案

《开辟新航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用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开辟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不仅要认识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认识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难点: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

(一)教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知识讲授。

(二)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讨论等多方式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纪念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和过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

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①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物质条件:

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③地理知识:

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向东航行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向西航行

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②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

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

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

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②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2)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

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②引发了“商业革命”: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③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

半。

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

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三)巩固提高

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1)世界市场的扩大。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

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

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

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2)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3)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

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课后作业

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

五、板书设计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开辟新航路的条件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篇3: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版高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第课的内容《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是第一部分说教材。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教材,我主要分析一下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教

学重难点的设置。

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

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从历史史料中汲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选取优秀的史料、图片或影视片断,结合课本内容,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理

解问题,分析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推理法等多种

方法来学习历史知识;

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主动接受历

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

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教材和学生是组成一堂课的两个基本要素,备好一堂课

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更要了解我们面对的学生,下面我就说一下本次说课的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具

备了一些历史自学的能力,对本课内容()也有一

定的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掌握而非理性的分析,还停留在感性阶段。

高一

的学生与初中时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智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学会用历

史的眼光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适合高一学生)

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兴趣,他们乐观、积极、自信,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

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贯彻普通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当适当地给学生

创造机会给他们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教会他们站在足够的高度用世界史的

眼光来看待所学知识。

(适合高二)

第三部分:

说教法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法与学法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来说,什么样的教法

就决定什么样的学法,结合前面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

取以教材为基础,辅之以现代教育技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注重

情境创设、史料解读、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结合史料分

析法、比较法、表格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等来实现对本课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好的理论是实践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成功的实践又会证明理论的合理性与可

行性,接下来我就说一下第四部分教学过程,来践行前面对本课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了四个环节:

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的布置。

首先是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史料或影视片断)并提出几

个小问题,

通过展示鲜活的历史图片,(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拉近历史与

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设置的问题又增加了悬念,烘托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预习提纲,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通过知识抢答的

方式将提纲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本课的知识框架。

这样做既可以为课堂

教学节约时间,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去求知,为深入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适合

知识点比较多的课节)

本课主要讲述了目内容,分别是一:

二:

三:

其中第目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

(在学生知识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的情况

下,下面我就主要说一下我是如何实现重难点突破的。

适合知识点比较多的课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