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145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Word格式.docx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迅速有序、运转高效的处理机制。

(5)依靠科技,增强能力。

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提高应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综合能力。

2组织体系

2.1组织机构

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市疾控中心成立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的领导小组、应急处置组、专家咨询组等,开展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2工作职责

2.2.1市疾控中心的职责

①接到急性中毒事件报告后,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报告市卫生局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上级部门进行调查处置。

②调查处置一般职业中毒事件,指导医疗卫生单位救治中毒人员;

③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置重大以上职业中毒事件。

2.2.2各小组的职责

(1)领导小组

①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挥中心的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②对事件性质快速做出初步判断,对调查控制措施做出决策与指令;

③协助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动员当地群众参与预防控制,协助公众传媒开展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

④掌握情况,及时、合理调配资源;

⑤负责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中毒事件相关信息。

(2)专家咨询组

①对中毒事件相应的级别的划定以及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建议;

②对中毒事件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

③参与制订、修订职业中毒应急处置预案和技术方案;

④对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

⑤对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

⑥承担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3)现场流调组

①负责职业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②及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③协助中毒事件现场监测、采样;

④对事件性质和应采取的措施作出阶段性评价,并最终完成职业中毒现场调查报告。

(4)检验检测组

①完成现场监测、采样、保存和运送;

②按实验规程要求,及时检测所有送检的样品,并报告检验结果;

(5)健康教育组

①负责对职业中毒事件发生地的用人单位开展针对性的多种形式卫生宣教;

②对中毒者及家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心理障碍;

③配合公众媒体开展区域内的正面引导性宣传教育。

(6)后勤保障组

确保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器材齐全,调度及时,落实现场应急电源和工作场地;

储备、供应各种防护装备和用品等。

3应急响应

3.1信息报告

3.1.1报告程序(报告流程如图)

市疾控中心按照规定的程序、形式、时限向市卫生局和上一级疾控中心报告。

3.1.2报告内容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报告内容包括:

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联络人姓名)、中毒事件发生单位的名称及地址、中毒事件发生的地点及时间、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及其数量、毒物接触人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中毒人员就诊医院、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中毒事件处理情况。

3.2分级响应

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置。

重大和特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查处置。

3.3应急准备

3.3.1调查用表:

(1)《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表》;

(2)《急性中毒个案调查表》;

(3)《现场采样记录表》。

3.3.2采样仪器设备:

3.3.3个人防护用品:

头盔、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睛、防护手套、靴子、携氧式防毒面具、

3.3.4参考资料: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中华职业病学》、《职业病临床指南》、作业场所空气和生物材料检测推荐方法》、《化学物质毒性全书》及与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及其它有关专业技术参考书籍和数据库软件等。

3.3.5其它:

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电话、传真、车辆等。

3.4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采取边抢救、边调查、边核实、边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同时就现场中毒患者救护、人员疏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3.4.1现场调查

(1)主要调查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时间、地点(车间)、接触化学品的原料、敷料、中间体、产品名称,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

(2)可能发生中毒事件的危害物及影响范围;

(3)事件发生时的生产状况,操作过程、防护设备、措施与个体防护情况;

(4)接触人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中毒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抢救经过以及临床诊断等;

(5)填写《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3.4.2现场监测

(1)了解事件现场毒物或可疑毒物存在状态,进行现场浓度快速监测,不能进行现场测定的项目,应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验;

如遇中毒现场改变时可利用模拟现场进行检测。

(2)空气样品采集按照GBZ159-2004卫生标准要求执行。

常见毒物的检测检验方法和处理要点见附录。

(3)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患者生物材料(血、尿、胃内容物、组织等)采样送检。

3.4.3健康教育

(1)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应激和危机干预工作。

(2)注意加强与媒体沟通,协助有关部门按国家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和有序。

3.4.4总结评估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结束(急性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病人得到救治、接触人员得到医学观察)后,应急处置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并提出是否终止响应的建议。

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病人救治情况、现场调查处置概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调查报告及时报告市卫生局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名词术语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接触外源性化学物(毒物),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而引起职业人群中毒的事件。

5附件

附件1:

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件2: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学调查表

附件3:

急性职业中毒个案调查表

附件4:

常见毒物的检测检验方法

附录5:

书面报告内容

附件6:

常见现场救治特效解毒药品

工作流程示意图

 

核定后报

上级疾控中心、同

级卫生行政部门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应急响应

调查中毒原因、程度、提出建议

调查、总结、上报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学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发生事件单位:

地址:

经济类型:

电话:

联系人:

邮编:

行业:

企业规模:

大中小

二、事件情况

事件发生时间:

年月日时分

发生场所:

中毒的毒物名称:

⑴空气中浓度:

mg/m3

⑵空气中浓度:

⑶空气中浓度:

⑷空气中浓度:

mg/m3

产品名称:

生产工艺流程:

现场急救:

有无主要急救措施:

接触人数:

中毒人数:

其中死亡人数:

中毒报告;

有无报告单位:

三、事件原因

1、无“三同时”2、无卫生防护设备或效果不好

3、设备跑、冒、滴、漏4、无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

5、无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6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7、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危害告知8、产品包装或作业岗位无警示标志

9、首次使用,未报送毒性鉴定资料和注册登记10其它

四、事件经过(事件起因、救援过程和中毒者主要临床表现。

可加附页):

五、事件控制措施:

1、警告2、限期治理3、责令停产停业

4、封存发生中毒事件的设备和原材料

5、严格落实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6、其他

负责处理事件单位(签章):

单位负责人: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年月日

附件3急性职业中毒个案调查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住址:

文化程度:

单位:

工种:

联系电话:

中毒发生单位或地址:

发生时间:

发生原因:

3、设备跑、冒、滴、漏4、无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

5、无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6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7、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危害告知8、产品包装或作业岗位无警示标志

临床表现:

救治情况:

职业病诊断结论:

诊断机构名称

同时中毒人数:

死亡日期:

调查单位: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年月日

附件4常见毒物的检测检验方法

名称

卫生标准

快速检测法

检验方法

备注

氯气

GBZ/T160.37—2004

直读检测仪

快速检测管

甲酸橙分光光度法

氯化氢

离子色谱法\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氨气

GBZ/T160.29—2004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氟化氢

GBZ/T160.36—2004

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

一氧化碳

GBZ/T160.28—2004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气相色谱法

氰化氢

异菸酸钠-巴比安酸钠分光光度法

硫化氢

GBZ/T160.33—2004

硝酸银比色法

甲烷

气相色谱法

苯、甲苯、二甲苯

GBZ/T160.42—2004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

正己烷

GBZ/T160.38—2004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硫化碳

二乙胺分光光度法或解吸-气相色谱法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GBZ/T160.70—2004

GBZ/T160.74—2004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吸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碳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

二氧化硫

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

附件5书面报告内容

(1)初步书面报告

负责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调查处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完成现场初步调查和处理后24小时内,将事件的基本调查和处理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事件简要情况(接报时间、发生单位及地址、事件发生经过);

②中毒患者情况(发病时间、接触人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主要表现、就诊地点、救治情况);

③企业情况(工艺流程、使用毒物名称、种类、数量、存在方式);

④事件发生时,发生地地理环境、气象情况,周围居民居住地等有关情况;

⑤样品采集情况(包括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毒物、空气、水源等样品);

⑥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隔离区、防护区、人员疏散、中毒人员救治、环境污染等状况);

⑦中毒事件初步结论。

(2)终结书面报告

在对中毒事件调查处理结束(结案)后24小时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本起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后果等进行全面地汇总和评价,以书面形式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最终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中毒事件概况、接报过程、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中毒、死亡的人数、临床表现等情况;

②调查人员的组成、调查对象的确定与选择、调查的样本数、调查的内容、方法及数据处理等;

③中毒事件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时中毒现场的各个生产活动状况;

现场和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

④中毒事件的结论,包括中毒事件发生单位、中毒人数及救治结果,毒物种类、名称等。

附件6常见现场救治特效解毒药品

①氰化物中毒:

亚硝酸异戍脂、亚硝酸钠、亚甲兰、4-二甲氨基苯酚、硫代硫酸钠;

②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中毒等:

亚甲兰;

③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依地酸二钠钙、青霉胺;

④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解磷定、氯磷定;

⑤其它中毒:

乙酰胺(解氟灵)、纳络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