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51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2物质的转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同步强化训练

物质的转化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可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由H2SO4可以与BaCl2反应,可类推HCl也可以与BaCl2反应

C、利用稀硫酸或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都可制取CO2

D、Na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所以Na2CO3是碱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降低土壤酸性

B.用BaCl2处理大量泄漏的浓硫酸

C.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4.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B.Ca(OH)2溶液

C.稀硝酸D.稀盐酸

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6.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

Fe

FeCl3

B.H2O2

H2

H2O

C.CaCl2溶液

CaCO3

CO2

D.CuSO4溶液

Cu

CuO

7.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

8.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

A.FeB.HCl(稀)

C.NaOH(溶液)D.AgNO3(溶液)

9.(2020·承德一中高一调研)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B.CaCO3―→Ca(OH)2

C.NaNO3―→NaClD.FeSO4―→CuSO4

10.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

―→

―→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11.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绿

Cu(OH)2

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绿属于碱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D.⑤为置换反应

12.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Zn

H2

Cu;

方案二:

CuO

CuSO4

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

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14.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个。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可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由H2SO4可以与BaCl2反应,可类推HCl也可以与BaCl2反应

C、利用稀硫酸或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都可制取CO2

D、Na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所以Na2CO3是碱

答案 A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答案 D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降低土壤酸性

B.用BaCl2处理大量泄漏的浓硫酸

C.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 D

4.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B.Ca(OH)2溶液

C.稀硝酸D.稀盐酸

答案 D

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 D

6.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

Fe

FeCl3

B.H2O2

H2

H2O

C.CaCl2溶液

CaCO3

CO2

D.CuSO4溶液

Cu

CuO

答案 D

7.(2019·唐山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

答案 D

8.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

A.FeB.HCl(稀)

C.NaOH(溶液)D.AgNO3(溶液)

答案 B

9.(2020·承德一中高一调研)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B.CaCO3―→Ca(OH)2

C.NaNO3―→NaClD.FeSO4―→CuSO4

答案 A

10.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

―→

―→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 D

11.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绿

Cu(OH)2

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绿属于碱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D.⑤为置换反应

答案 A

12.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Zn

H2

Cu;

方案二:

CuO

CuSO4

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

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

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14.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个。

答案 

(1)Fe CuSO4 CO2

(2)CuSO4+Ba(OH)2===Cu(OH)2↓+BaSO4↓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