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51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B.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C.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

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

3.如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准确计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

B.该种鼠在第9年达到此环境的环境容纳量

C.调查期内该种鼠在新环境中呈“S”型增长

D.第5年后该种鼠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呈负增长

4.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将欧洲兔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后来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

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引入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狸捕食较多的袋鼠

B.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欧洲兔但对袋鼠影响不大,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C.0﹣y1年欧洲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y1年时为防治的最佳时间

D.若调查中被标记的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5.某种群的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t时种群数量为N0•2t1

B.在t1~t2段内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种群数量在t3时最少

D.t4后种群的增长率为1

7.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昆虫种类

害虫

害虫天敌

蚜虫

(头/枝)

(头/叶)

小花蝽

(头/枝)

瓢虫

(头/枝)

盲蝽

(头/枝)

生态果园

39.3

0.34

0.47

0.29

0.33

对照果园

79.1

2.58

0.15

0.16

0.02

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B.蚜虫所同化的能量中恰有7.38%流入了瓢虫

C.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多

D.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

8.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合含量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9.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沿着食物链流动

C.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所有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12.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受到破坏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13.朱鹮是濒危动物。

朱鹮的食物

是小鱼,

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下列存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碳以CO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

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

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最呈“J”型增长

14.图示为碳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水圈面积逐渐缩小B.过程①减慢

C.过程②③加快D.过程④加快

16.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

A.2.0×108kJB.2.32×108kJC.4.2×108kJD.2.26×108kJ

20.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2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二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23.十九大再次强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

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齡增蓄等.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美黑杨引进后,洞庭湖区鸟类大量减少,这表明外来物种人侵会降低生物多样性

B.湖洲钢制矮围严重影响洞庭湖鱼类的正常繁殖,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增长

C.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

D.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Na、K等元素含量增多,引起水华现象

24.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SO2、氟利昂B.SO2、CO2、氟利昂

C.氟利昂、CO2、SO2D.CO2、氟利昂、SO2

25.我国已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怔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

26.下列哪项不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

A.水资源短缺和臭氧层破坏B.酸雨、土地荒漠化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1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可以借助大熊座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

黑夜可以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7.图甲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

缺点:

不仅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答:

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咖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  点.若测得图甲中B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1000条,则湖泊中其种群的K值为  条,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

(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能量流动特点是  ,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营养级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

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而发生的。

它其实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中的部分能量

(4)如果该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减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

8、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5)该湖泊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9.稻田中的福寿螺对水稻危害很大.

9、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是  .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  .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  .稻田弃耕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2)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如图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

6、蚜虫是黄色的,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据图回答.

答:

烧饭时米变成了饭;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下雨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岩石风化变成沙子等。

①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  .

5、草蛉是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吃蚜虫,蜻蜓吃蚊子。

②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成年福寿螺/螺卵)数量下降.

(3)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与生物防止相比,灭螺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是①  ②  .

32.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广东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  .鲮鱼与小虾的种间关系是  .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  kg.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

(3)藻毒素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能抑制神经系统功能,该物质能够与  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  .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是  .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

1.c2d3c4c5a7d8d9c11a12d13c14d16c19a20c22c23d

24a25c26c

27

(1)B2000稳定

(2)119.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0%70%

(3)第一营养级同化

(4)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5)垂直

29

(1)样方法(种群)密度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次生演替

(2)6~7(6月中旬~7月中旬)成年福寿螺

(3)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防止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增强)

导致环境(水质)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2条即可,合理答案可给分)

32

(1)(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竞争和捕食

(2)240

(3)突触后膜抗原

(4)①绿藻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