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67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解析.docx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附解析

2020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姓名:

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某三级公路的一个控制点的标示为BM5,123建造师网:

根据《公路勘测细图》(JTG/TC10-2007),该控制点是()。

A.水准点  

B.平面控制点  

C.曲线主点  

D.爆破边界控制点

2、下列关于土石路堤的填筑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不得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方法

B.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方法

C.可以采用倾填方法

D.只能采用倾填方法

3、利用经纬仪和钢尺,以曲线起点或终点为直角坐标原点,计算出欲放点(x,y)坐标,进行放样的方法称为( )。

A.切线支距法

B.偏角法

C.坐标法

D.切基线法

4、某公路山岭隧道,长度2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采用新奥法钻爆施工。

两洞口处由于岩层较破碎,设有明洞,进口明洞长10m,出口明洞长8m;两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

该隧道施工在辅以大型机具设备时宜采用( )施工。

A.台阶开挖法

B.全断面开挖法

C.分部开挖法

D.隧道挖掘机法

5、某公路收费站的出口车道设备施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为89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应为()。

A.不合格

B.合格

C.中等

D.优良

6、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主要使用的通行券为( )。

A.纸质磁性券

B.纸质二维条形码券

C.非接触IC卡

D.磁卡

7、关于公路工程底下作业安全技术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湿式凿岩机进行机械凿岩

B、爆破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

C、应使用金属炮棍装药

D、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盲炮”

8、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由于业主方原因使分包商受到损失,分包商由总承包商踢出索赔时,总承包商()。

A、应拒绝索赔

B、应承担全部责任

C、必须先对分包商赔偿,再向业主追索

D、可利用分包商提供的索赔证据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报告

9、桥梁支架的施工中,张拉完成后要尽快进行孔道压浆和封锚,一般宜采用强度为()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A.30.5

B.42.5

C.50.5

D.52.5

10、关于填隙碎石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层填隙碎石的压实厚度宜为公称最大粒径的1.5-2.0倍。

B.填隙料应干燥

C.填隙碎石施工,应采用胶轮压路机

D.填隙碎石碾压后,表面集料间的空隙应填满,但表面应看得见集料

11、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病害的正确措施是()。

A.适当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

B.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高值

C.养护结束后不能急于铺筑下封层

D.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应及时洒水养生

12、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护7天后,施工需要通行重型货车时,应有专人指挥,按规定的车道行驶,且车速不应大于()。

A.20km/h

B.25km/h

C.30km/h

D.35km/h

13、公路工程高处作业中,在有坠落可能的部位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结构上,且安全带长度应不超过()m。

A.1

B.2

C.2.5

D.3

14、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中主要作用为管制和引导交通的是()。

A.交通标志

B.交通标线

C.隔离栅

D.防眩设施

15、关于抛石挤淤施工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方法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的地方

B.该方法适用于淤积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地

C.抛投片石的大小由泥炭或软土的稠度确定

D.抛投顺序一般情况下应先从路堤两侧向中间进行

16、由建设单位主持,主要检查施工合同执行情况和监理工作情况,提出工程质量等级称为()。

A.竣工验收

B.中间交工验收

C.交工验收

D.工序验收

17、路面基层排水层的透水材料,透水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

B.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

C.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  

D.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

18、下列流水施工参数中,属于空间参数的是()。

A.组织间歇

B.流水强度

C.工作面

D.施工过程数

19、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

A.7d

B.14d

C.12d

D.6d

20、路堑爆破施工中,装药前应布置好警戒,雨期或者有地下水时,可考虑采用()。

A.铵梯炸药

B.乳化防水炸药

C.铵梯油炸药

D.铵松油炸药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一般包括()。

A.适应性

B.先进性

C.安全性

D.通用性

E.专用性

2、下面关于桥梁明挖基坑中,不需坑壁加支撑的情形正确的有( )。

A.在干涸河滩、河沟中,或经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

B.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少,不影响坑壁稳定,

C.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长

D.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场所,

E.基坑较深,放坡开挖量较大时

3、沥青结构层的施工方法有()。

A.层铺法  

B.路拌法  

C.滑模摊铺法  

D.轨道摊铺法  

E.热拌热铺法

4、某施工单位因延误了工期,需压缩某工作的持续时间,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A.增加每天的劳动力数量

B.改变施工工法以缩短持续时间

C.用物质激励以提高工作效率

D.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

E.增加工作面

5、可能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有()。

A.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

B.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不均匀

C.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

D.增加碎石级配中细粉料的含量

E.混合料碾压成型后马上铺筑封层

6、属于大型公路工程项目“单位工程”的有()。

A.路基

B.路面

C.桥梁下部

D.桥梁承台

E.涵洞

7、隧道施工方法有()。

A.新奥法  

B.盾构法  

C.移动模架法  

D.整体现浇法  

E.传统矿山法

8、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材料使用上的要求,应当报废的自有周转材料有()。

A.性价比较低的材料

B.无利用、改造价值的材料

C.原值摊销完毕,仅有部分使用价值的材料

D.耗能过大、环境污染超标无法改造的材料

E.主要结构和部件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或修复费用过大,不经济的材料

9、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基本原则有()。

A.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B.必须采用两级配电系统

C.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D.必须采用“一机双闸”制度

E.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10、铲运机不适宜在()。

中施工。

A.湿度小(含水量在25%以下)的松散砂土

B.地下水位高的潮湿地区

C.干燥的粉砂土

D.潮湿的粘土

E.沼泽地带

三、案列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1、背景资料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62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

有一条F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3%,其围岩级别及长度见隧道纵断面示意图3。

合同总工期为20个月。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结合项目地质和设备条件,拟在全断面法、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5种工法中选择组织施工。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过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

Ⅲ级围岩70~90m/月,Ⅳ级围岩50~70m/月,Ⅴ级围岩30~50m/月,施工准备3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3个月。

【问题】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该隧道应布置几个工作面?

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

分别说明理由。

2.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4.根据背景资料,针对不同级别的围岩分别采用哪些施工工法较合理?

 

2、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5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先张预应力空心板,5座桥梁共计35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片。

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为节省费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张拉端钢绞线用连接器连接并重复使用。

图1 空心板预制场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

cm)

施工中还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1:

施工单位定制了8套模板(外模8套、充气式胶囊内模8套)循环重复用,设定每片空心板预制周期为7天,整个预制施工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前20片心板预制施工横道图如图2:

事件2:

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查,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外模与内模胶囊,采用与空心板同条养护的试块进行强度评定。

(4)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事件3:

空心板预制中,发现有5片空心板顶板厚度只有7cm,设计厚度为10cm,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排除了外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台座变形等因素,查找到事故原因后,及时解决了问题。

问题:

1.写出图1中设施A的名称,并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

2.事件1中,计算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

3.逐条判断事件2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4.事件3中,分析空心板顶板厚度不够的原因。

 

3、某路桥公司承接了公路施工项目,该公路为一级公路,全长62.3km,设计车速为100km/h,项目部拟定公路路面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滑轮式摊铺机进行施工。

具体的施工方法和问题的处理如下:

(1)施工中采用塑料模板;

(2)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0MPa时拆除模板;

(3)确定了最佳拌合时间进行拌合;

(4)在混凝土摊铺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5)经检查,混凝土入模前的坍落度为±2cm;

(6)采用平缝加拉杆型纵缝一次铺筑宽度为5m的路面;

(7)采用切缝机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做了灌浆处理。

问题:

1.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2.采用滑轮式摊铺机进行施工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应采用何种施工机械?

3.该工程中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对问题的处理有何不妥?

并改正。

4.应根据什么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最佳拌合时间?

进行混凝士面层铺筑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5.灌缝时,对填缝料的养生期有何规定?

 

4、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如图5所示的网络计划(时间单位:

d),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工作D(1号台基础)施工过程中,罕见特大暴雨天气使一台施工机械受损,机械维修花费2万元,同时导致工作D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8d;事件2:

施工单位租赁的施工机械未及时进场,使工作F(1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8d,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2000元/d;事件3:

业主变更设计,未及时向施工单位提供图纸,使工作E(O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15d,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1600元/d。

问题:

1.根据网络图计算该工程的总工期,并指出关键路线。

2.分别分析事件1、2、3对总工期的影响,并计算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

3.分别分析施工单位能否就事件1、2、3导致的损失向业主提出索赔,说明理由,并计算索赔金额。

4.将背景中的双代号网络改为单代号网络。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标准答案】A

2、【答案】B

3、答案:

A

4、答案:

B

5、A

6、答案:

C

7、【答案】C

8、【答案】C

9、D

10、【答案】C

11、D

12、参考答案:

C

13、【答案】D

14、B

15、D

16、C

17、【答案】C

18、【答案】C

19、A

20、B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ABDE

2、答案:

ABD

3、A,E

4、【答案】:

BD

5、ABDE

6、ABE

7、A,B,E

8、【参考答案】BDE

9、A,C

10、BCDE

三、案列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1、1.五级围岩地段施工工期=(60+60+50)/30=5.7≈6个月;

三级围岩地段施工工期(160+290)/70=6.42≈6.5个月;

总工期=3+6+6.5+3=18.5个月。

隧道施工工期按照最慢的施工速度总工期为18.5个月,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可以采用一个工作面进行施工。

由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

由于地下水丰富,反坡施工更有利于地下水的自然排出,节省排水费用。

2.该隧道工程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理由:

在该隧道工程中,V级围岩连续超度均超过50米,根据规范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3.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工作面坍塌、围岩失稳、突泥、涌水。

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有: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4.III级围岩隧道段应当采用台阶法;石灰岩,地层较差,岩体完整性较好可采用台阶法施工,成本低;V级围岩隧道段地质条件差,位于浅埋地带或存在断层带和地下水,应当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成本低,当采用CD法或CRD工法时,成本高,且适用于大断面隧道,成本高,一般不采用。

2、1.A为横梁,(两连接器之间的长度)

2.施工段=35×20÷8=87.5,取88;

施工工期=(88-1)×1+7=94天。

3.

(1)错误。

改正:

张拉前,千斤顶、油泵应进行配套检验,配套使用。

(2)错误。

改正:

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3)正确。

(“及时”两字有歧义,涉及缺少条件)

(4)错误。

改正:

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4.内模位置偏差、内模变形导致。

3、1.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有利于带动当地建材业的发展等优点。

但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且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等缺点。

2.采用滑轮式摊铺机进行施工不正确。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根据具体条件可使用轨道式摊铺机进行施工。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应使用轨道式摊铺机进行施工。

该项目应该选用轨道式摊铺机进行施工。

3.该工程中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对问题处理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具体如下:

(1)施工中使用塑料模板。

正确做法:

施工模板应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模板和塑料模板等易变形的模板。

(2)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0MPa时拆除模板。

正确做法: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时方可进行。

(3)混凝土入模前的坍落度为±2cm。

正确做法:

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坍落度±1cm范围内。

(4)采用平缝加拉杆型纵缝一次铺筑宽度为5m的路面。

正确做法:

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

4.

(1)应根据拌合物的黏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合时间。

(2)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的准备工作有:

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测量放线、导线架设、模板支立、铺设轨道、摊铺机就位和调试。

5.灌缝时,对填缝料的养生期的规定:

(1)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24h,高温天宜为12h;

(2)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2h,高温天宜为6h;

(3)在灌缝料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4、1.该工程的总工期=(15+30+50+40+10)d=145d。

关键路线为A、B、F、H、J。

2.事件1对总工期没有影响,因为工作D有10d的总时差。

事件2对总工期有影响,会使总工期延长8d,因为工作F为关键工作。

事件3对总工期有影响,会使总工期延长5d,因为工作E有10d的总时差。

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为5d。

3.就事件1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不能向业主提出索赔。

理由:

不可抗力发生后,施工机械的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就事件2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不能向业主提出索赔。

理由:

施工单位租赁的施工机械未及时进场属施工单位的责任。

就事件3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能向业主提出索赔。

理由:

施工图纸的延误属业主的责任。

索赔金额=15d×1600元/d=24000元。

4.双代号网络改为单代号网络,如图6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