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168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6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docx

技术规范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标准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签发:

文件

归类

技术标准

文件编号

GJB-51

编制部门

项目管

理中心

文件

名称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

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版本号

V0.8

编制日期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

工程技术部

2012年3月

1、材料、设备进场检查

1.1材料要求总则

1.2材料要求细则

2、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安装

2.1材料要求

2.2工艺流程

2.3施工要求

3、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3.1材料要求

3.2工艺流程

3.3施工要求

4、室内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4.1材料要求

4.2工艺流程

4.3施工要求

5、卫生器具安装

5.1材料要求

5.2工艺流程

5.3施工要求6、室内给水设备安装

6.1设备与材料要求

6.2工艺流程

6.3施工要求

7、室内采暖系统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

7.1材料要求

7.2散热器安装工艺流程

7.3散热器安装求

8、室内消火栓箱系统安装

8.1材料要求

8.2施工工艺流程

8.3施工要求

9、室内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安装

9.1材料要求

9.2施工工艺流程

9.3施工要求

10、管道及设备防腐油漆

10.1一般要求

10.2工艺流程10.3施工要求

1、材料、设备进场检查

1.1材料要求总则暖卫设备、钢材、管材、管件及附属制品等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并按有关规定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复试检测报告、产品质量认证或生产许可证。

1.2材料要求细则

1.2.1风管制作采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需符合设计、质量验收的要求,并有完整的质量保证资料。

1.2.2钢材:

表面应平整,厚度均匀,无凹凸及明显的压伤现象,不得有裂纹砂眼,结疤及刺边和锈蚀等现象,非金属材料表面应平整、不允许起层、脱落、泛卤等现象。

1.2.3型钢:

应等型、均匀、不应有裂纹、气泡、等其它影响质量的缺陷。

1.2.4风管和管道的绝热:

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与厚度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采用难燃材料,应对其难燃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2.5阀门:

规格、型号、适用温度、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外观良好,无毛刺、裂纹,阀门手动操作灵活。

1.2.6设备:

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或地方有关规定。

设备进场时应按国家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报验。

2、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安装

2.1材料要求

2.1.1各种钢材、管件及附属制品等,应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中有关质量、技术的要求,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和质量鉴定文件。

2.1.2各种连接管件不应有砂眼、裂纹、偏扣、乱扣、丝扣不全和角度不准等缺陷2.1.3各种阀门的外观无损伤,阀体严密性好,阀杆不应弯曲。

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2.1.4石棉橡胶垫、油麻、线麻、水泥、电焊条、气焊条、防腐材料、粘接剂等物资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2工艺流程

2.3施工要求

231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套管预制231.1楼板预留孔洞,圆形洞可用钢管或圆木柱作为模具,方形孔洞可用铁板或木板加工方形盒子;混凝土梁、柱、墙内预埋铁件,在土建采用钢模板施工时,尽量采用预埋钢板的形式。

2.3.1.2预埋件可用一定厚度和大小的钢板,背后焊接一定数量的钢筋锚钩,使其钢板与混凝土表面平,拆模后,可以在钢板上焊接支托架等。

231.3穿过楼板、梁、墙体和基础处的管道,均可设置普通钢管套管,过墙的支管套管,也可以用镀锌铁皮卷制,穿过卫生间、厨房、浴池等房间楼板处的套管,可用普通钢管套管,根据设计要求,可在普通钢套外焊接一道防水翼环,做成防水套管。

2.3.1.4根据设计和有关规定,需预埋防水套管的部位,应按要求选用防水套管。

一般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均应设防水套管,出

屋面的立管在结构层内应设置防水套管。

防水套管分为刚性防水套管和柔性防水套管,在受振动比较大的部位和有沉降伸缩处,应选用柔

性防水套管,刚性防水套管和柔性防水套管。

1-翼环:

2-钢套管:

"石棉水4-无毒密封圈乂5-油麻

刚性防水套管

1-醮母;2-収头螺栓;3-橡皮圈;4-扌当圈:

5-翼坏;

6-套骨:

L达兰盘:

8-翼盘

柔性防水套管

232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套管安装

2.3.2.1在混凝土楼板上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和套管时,首先,应按设计图纸将管道、设备的坐标位置测定好,在底模板上做好孔洞的中心标记;在土建绑扎钢筋时,将留洞的模具、铁件或者套管就位,固定牢,盒子或套管内用填充物塞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专人配合校对,看管模具、埋件或套管,以免位移。

预留孔洞应配合土建进行,其尺寸如设计无要求时,可参照下列表格。

2.3.2.2在混凝土墙板、梁、柱上预埋铁件或套管,在土建绑扎钢筋时,按图纸设计的标高和坐标,测出准确的位置,将预埋件或套管固定好。

固定的方法可用铁丝将预埋件或套管绑扎在钢筋上,也可用手工电焊将短钢筋焊在预埋件和套管上,再绑扎在结构钢筋上。

要求预埋的钢板与模板平,套管两端头均应与模板平齐。

2.323支架插进模板内,长度不宜小于120mm,并固定牢固;在混凝土浇灌时,应认真看护,防止铁件被碰撞位移。

此种做法,只适用于支木模板的部位使用。

2.3.2.4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用不低于结构标号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把孔洞堵严、抹平。

为了不致因堵洞而将管道移位,造成立管不垂直,应派专人配合土建堵孔洞。

2.3.2.5堵楼板孔、洞,宜用定型模具或用木板支承牢固后,先往洞内浇点水润湿,再用C20以上的细石混凝土或M7.5水泥砂浆填平捣实,不应向洞内填塞砖头、杂物。

表1-1预留孔洞尺寸表(皿

斥ir

宙孔尺寸长乂变

寸支度■探度

金01皆

se^in

儡排水}

金展皆

SS料曾

时}

WW25

32WDNWF3

7C

100X100

150X150

200X200

80X30

150X15<«

200X200

150X130

150X130

200X200

50XW

110XH0

16OXL&3

一帳排木

立甘

ttfWSO

70^E<€100

150X150

200X2W

13DX130

30X150

200X130

Z&3X2OO

二展供環或

給水认管

OfWS2

15OX103

100X1W

200X130

150X^0

单柚岀水.芽

水比色笄行

ttfWSO

PWIKWIOO

200X150

250XXD

130X130

350X2C0

200X130

250X200

200X100

250X;50

二權宙2

ts和一帳律

*^.8并行

DKW&O

TO^ffif^lOO

200X153

350KHO

200X150

550X2W

250X13Q

380X200

220X100

350X150

ift水支管丈魅

热吐支皆

於W25

32WDN=U0

100X100

1BOX:

30

soxao

HOX140

&0X&3

150X100

6OX&3

150X-00

排水支曽

DN=LOO

250X303

30093

230X1B0

500X2W

主十皆

DK£3O

1CO^DN125

300X253

350X303

350X2W

300X250

聆*引入肯

CNiLiOO

300X200

3CCXXD

却水样出習

穿基诺

於£30

3O0XKW

300X503

100CDN<150

DN«200

(曽科-200;X償&+2呦(WP-30C)X僧护200)

2.3.3支架制作2.3.3.1管道支架、支座的结构多为标准设计,可按国标图集《室内管道支吊架》、《室内热力管道支吊架》等要求集中预制;同类型支架的形式应一致。

在满足间距的前提下,能够采用共用支架的,宜使用共用支架,既节约材料、又美观。

2.3.3.2型钢架下料:

先量出尺寸,画上标线,便可进行切断,切断可用电动切割机或手锯。

在型钢面上画上螺栓孔眼的十字线,用眼冲、手锤打好冲眼,用台钻进行钻眼,不宜用气割成孔;型钢三角架,水平单臂型钢支架栽入部分,可用气割形成劈叉,栽入的尾部应不小于120mm,型钢下料、切断,煨成设计角度后,应进行电焊焊接切断缝。

焊缝高度不应小于焊件最小厚度,并不应有漏焊、结渣或焊缝裂纹等缺陷;制作好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和妥善保管

2.3.3.3管道支吊架、支座及零件的焊接,应遵守结构件焊接工艺。

焊缝高度不应小于焊件最小厚度,并不应有漏焊、结渣或焊缝裂纹等缺陷;制作好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和妥善保管。

2.334U型卡用圆钢制作:

先根据管道公称直径选用相应的圆钢,见表,再根据管外径、型钢厚度及留出螺纹长度计算出所需圆钢的料长;在调直的圆钢上量尺、下料,切断后,用圆板牙扳手将圆钢的两端套出螺纹,活动支架上的U型卡可一头套丝,螺纹的长度应套上固定螺母后,留出2〜3扣为宜;制作时,先试套后,再大批量加工。

U型卡圆钢直径(mm)

管道公称直径

25

32

40

50

65

80

U型卡圆钢直径

8

8

8

8

10

10

管道公称直径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U型卡圆钢直径

10

12

12

12

16

16

234支架安装

2.341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342铝塑复合管、塑料管、PP-R管、铜管、薄壁不锈钢管等采用金属管卡和支吊架时,金属管卡或支吊架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塑料管片或橡胶等软物隔垫。

2.3.4.3管道支架的吊杆应垂直安装,吊杆的长度应能调节。

2.3.4.4作用相同的管卡,外观形式应一致。

2.3.4.5管道支架上管道离墙、柱及管子与管子中间的距离,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管道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中规定。

2.3.4.6立管管卡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0m,每层设置1个。

(2)楼层高度大于5.0m,每层设置2个。

(3)管卡安装高度,距地为1.5m~1.8m。

(4)两个以上管卡应均匀安装,同一房间的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距离(mm)

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347、各种管材支架安装间距

钢管、非卡箍连接的钢塑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

公称貢栓(mm'■

15

20

25

32

40

50

70

支架般

保温管(m)

-n

Xj

2.5

2.5

2.5

3

3

1

大间距

不保温骨5)

込5

3

4

4.5

5

6

公称直卷(远丿

80

100

125

150

20G

250

300

支架最

保温管Gn)

4

仏5

6

7

7

8

8*5

大间距

不保温管(曲

6

6.5

7

8

9.5

11

12

钢塑复合管采用卡箍式连接管道支架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

70〜100

125〜200

250〜300

最大支架间距(m)

3.5

4.2

5.0

注:

1)横管的任何两个接头之间应有支架;

(2)支架不应设置在接头上,距接头距离大于或等于100mm,

且不小于管径;

(3)卡箍式连接管道,无需考虑管道因热胀冷缩的补偿;

PP-R管道支架最大间距

公称外径<mm)

30

25

32

K)

50

63

75

90

立管

冷水

1.00

1.20

150

1.70

L80

200

2.00

2.10

(m)

热水

0.90

1.00

1.20

1・优

1.60

L70

L70

L80

冷水

0,65

0.90

0.®

L10

L25

L40

1.50

1.60

(m)

热水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注,1冷、热水管共用支"吊架附”按热水管的间距确定?

2直埋式管道的管卡,冷、热水管支架间跆为l.Om^L5m..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

管径(mm)

50

75

110

125

160

立管(m)

1.2

1.5

2.0

2.0

2.0

横管(m)

0.5

0.75

1.10

1.3

1.6

衬塑薄壁不锈钢复合管道支架最大间距

公称外径(mm)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立管(m)

2.0

2.3

2.6

3.0

3.5

4.2

4.8

4.8

5.0

不保温横管(m)

1.5

1.8

2.0

2.2

2.5

2.8

3.2

3.8

4.0

保温横管(m)

1.2

1.6

1.8

2.0

2.3

2.5

2.8

3.2

3.5

注:

(1)在配水点处应采取金属管卡或吊架固定;

(2)管卡或吊架固定,宜设置在配件40mm~80mm处。

235管道连接

235.1管道螺纹连接:

此种连接方式主要适用于钢管(焊接钢管

DNK32mm、镀锌钢管DNK100mm)、钢塑复合管、铜管等。

丝扣连

接管道,螺纹清洁、规整、无断丝,镀锌钢管和管件的镀锌层破损,

接口处无外露油麻,外露丝为2〜3扣。

235.2焊接连接:

此种连接方式,主要适用于钢管(焊接钢管

DN>32mm、镀锌钢管DN>100mm)、铜管等。

(1)管道焊接的对口型式,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中规定。

管道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

项次

厚度T

(mm1

坡1】

名称

坡口尺寸

坡口形式

间隙c

(mm)

钝边P

(nun)

坡口角

0(

1

1—3

I形

坡口

4

F

f

075

——

——

2

ST

V形

坡口

Ah

0

0—2.0

65—75

仔〜26

0〜3*0

0^3.0

55-65

3

2—30

T形

坡口

q>

fi.

0—2.0

(2)管道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脂;焊接前,要将两管轴线对中,先将两管端部点焊牢,管径在100mm以下,可点焊3个点;管径在150mm以上点焊4个点为宜;管道点焊后,应先检查预留口位置、方向、变径等无误后,找直、找正,再焊接。

(3)管材壁厚在3mm以上者,应对管端部位加工坡口,如用气割加

工管道坡口,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并将影响焊接质量的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4)焊缝不应出现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5)不应在焊缝处焊接支管,安装支架、吊架,且不应将焊缝留在墙内。

(6)碳素钢管焊接时,要错开焊缝,并应保持焊缝朝向易观察和维修的方向。

2.3.5.3法兰连接

(1)法兰连接主要适用于钢管、钢塑复合管、铜管、PP-R管、PVC-U塑料管、铸铁管、柔性铸铁管等。

(2)阀门、减压器、除污器等管路附属设备与管道连接多采用法兰连接。

(3)法兰可选用成品,也可按国标GB2555-1981要求加工制作。

法兰螺栓孔光滑、等距,法兰接触面平整,保证密闭性。

(4)法兰与管道组装前,应对管道端面进行检查,管口端面倾斜尺

寸不应大于1.5mm;插入法兰盘的管道端部距法兰盘内端面,应为管壁厚度的1.3〜1.5倍。

(5)管道轴线应与法兰盘端面相互垂直。

(6)法兰与管道的焊接时,应先用法兰靠尺或角尺分两个方向进行检查后点焊;点焊后,还需用靠尺或角尺,再次检查法兰盘的垂直度,用手锤敲打找正后,再进行焊接;如管径较大,应对称和对应地分段施焊,防止热应力集中变形。

(7)法兰连接的密封面平行度偏差尺寸,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应大于2mm;法兰与法兰对接时,密封面应与法兰密封面相符,应保持平行。

法兰密封面的平行度及允许偏差值(mr)i

法兰公称直径

DN

在下列标称压力的允许偏差(最大间隙-最小间隙)

PNv1.6MPa

1.6

PN>

6.0MPa

<100

0.2

0.10

0.05

>100

0.3

0.15

0.06

(8)法兰垫片的材料应与介质相符。

一般,给水管(冷水)采用厚度为3mm的橡胶垫;供热、蒸汽、生活热水管道应采用厚度为3mm

的石棉橡胶垫。

235.4卡箍式连接主要适用于公称直径DN>80mm的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等。

DN65的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也可采用卡箍式连接,但较为少用。

卡箍式管件接头和配件应与管道工作压力相匹配,用于

饮用水的橡胶圈的材质,应符合GB/T179219-1998的要求。

235.5热熔连接用于PP-R管(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110mm)。

(1)用尺子和铅笔在管端测量并标绘出热熔深度线,热熔深度,应符合表中的要求。

(2)接通热熔工具电源,待达到工作温度(250C〜270C)指示灯亮后,方可开始操作。

(3)熔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用辅助标志标出位置。

(4)连接时,应旋转地把管端导入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

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

加热时间应满足表中的规定(也可按热熔工具生产厂家的规定)

PP-R管热熔连接技术要求

公称直径

(mm)

热熔深度

(mm)

加热时间

(s)

加工时间

(s)

冷却时间

(min)

20

11.0〜14.5

5

4

3

25

12.5〜16.0

7

4

3

32

14.6〜18.1

8

4

4

40

17.0〜20.5

12

6

4

50

20.0〜23.5

18

6

5

63

23.9〜27.4

24

6

6

75

27.5〜31.0

30

10

8

90

32.0〜35.5

40

10

8

110

38.0〜41.5

50

15

10

注:

(1)若环境温度小于5C,加热时间应延长50%;

(2)公称外径小于63mmP寸,可人工操作;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63mm时,应采用专用进管机具。

235.6粘接连接主要适用于PVC-U塑料管。

(1)管件和管材的插口在粘接前用棉砂或干布将承口内侧和

插口外侧擦拭干净,无尘砂和水迹,并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表面油污。

(2)应将管子和管件的承口、插口试插一次,一般插入承口的3/4深度,如果插入深度及配合情况符合要求,可在插入端表面划出插入承

口深度的标线(3)用毛刷将专用粘接剂迅速均匀地涂抹在承口的内侧及插口的外侧,宜先涂承口,后涂插口,涂刷均匀适量;及时找正留口方向,用力将管端垂直插入承口,插入粘接时,将插口稍作转动,以利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s〜60s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擦拭干净。

2.3.5.7阀门安装

(1)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2)阀门连接时,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若阀门在开启状态下安装,杂物将进入阀门,损伤阀门或阻塞阀门。

3、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3.1材料要求

3.1.1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应采用给水铸铁管、钢塑复合管、给水塑料管、薄壁不锈钢管、铜管等及与之相配套的配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应有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报告,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3.1.2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等,应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出厂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主要材料和配件进场时,应作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3.1.3钢塑复合管及管件:

钢塑复合管及管件规格、种类,应符合设

计要求;管壁外镀锌均匀,无锈蚀;管内壁衬涂塑料均匀;管件无偏扣、乱扣、丝扣不全或角度不准等缺陷。

3.1.4给水塑料管及管件:

给水硬聚氯乙烯(PVC-U)管和过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和管件,应符合GB/T10002.1-199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要求;塑料管及管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其出厂质量证明文件上应注明在常温下的使用压力,管材的线性膨胀系数等;塑料管及其管件颜色应均匀一致,无色泽不均匀和开裂、毛刺、变形等缺陷。

3.1.5给水金属塑料复合管,应符合GB/T17219-1998标准,管件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执行相应的企业行业标准;给水塑料复合管及管件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管材和管件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裂纹、脱皮、气泡、明显的划痕、凹痕等缺陷;管材轴向不应有扭曲或弯曲,其直线度偏差应小于1%,且色泽一致;管材端口应垂直于轴线,并且平整、无毛刺;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管件应完整,无缺损、变形;管材和管件的外径、壁厚及公差,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

3.1.6铜管分拉制铜管和挤制铜管,应分别符合《拉制铜管》(GB1527-1987)和《铜管连接管件尺寸》(GB1528-1989)标准要求;

管材和管件的外径、壁厚及公差,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

3.1.7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阀体应光洁、完整,无裂纹、砂眼等缺陷;阀芯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填料密封应完好、无渗漏。

3.1.8型钢、圆钢、螺栓、螺母、生料带、铜焊条、水泥、油麻、清洗剂、砂纸、丙酮、防锈漆等,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2工艺流程

3.3施工要求

3.3.1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装

详见本标准233、2.3.4中相关规定3.3.2管道预制加工详见本标准2.4.5中相关规定3.3.3干管安装

3.3.3.1管段预制好后,先将管段慢慢放进支架上,管道和阀件就位后,检查管道、管件、阀门的位置、朝向,然后,从引入管开始接口,安装至立管穿出地平面上第一个阀门为止;管道穿楼板和穿墙处,应留套管,套管的长度、环逢的间隙和密封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在地下埋设或地沟内敷设的给水管道应有2%o~5%o的坡度,坡向引入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