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173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第4题【单选题】

1937年初,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中的马德里,借了钱买救护车支援共和国政府。

1940年他写成《战地钟声》一书。

指出“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这里他所说的“为你而鸣”指()

A、西班牙内战

B、波兰战败

C、法国投降

D、奥地利遭德国吞并

第5题【单选题】

《滇西1944》主要剧情:

1944年5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关键阶段,为配合盟军亚洲战场,驱逐日寇,中国20万大军陈兵怒江东岸,准备强渡怒江,实施滇西大反攻。

据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军队要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配合

C、中国抗战是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D、1944年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第6题【单选题】

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

这表明丘吉尔()

A、正视英国战后国际地位的下降

B、奉行英国传统的外交思想

C、试图建立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

D、积极推动欧洲联合的进程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第8题【单选题】

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

“不要认为这件事会从此结束,这不过是算帐的第一步。

这不过是以后每年还要递给我们的苦杯的第一口,第一次尝尝味道罢了。

”此演讲内容针对的事件是()

A、“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D、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第9题【单选题】

1943年5月,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彻底胜利,为下列哪一项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西西里岛登陆

C、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发动柏林战役

第10题【单选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英国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缺乏信心

B、英国试图让美苏承担更多的责任

C、英国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衰落

D、雅尔塔体系已经形成

第11题【单选题】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某次登陆作战示意图,有关这次战役实施和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执行了德黑兰会议的决议

B、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

C、标志着盟军开始实施战略反攻

D、德军首次陷于盟军两线夹击中

第12题【单选题】

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

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

鹰击长空——□□□□;

短兵相接——□□□□;

航母号角——□□□□;

铁甲搏杀——库尔斯克战役;

摧枯拉朽——柏林会战。

在“□□□□”处依次填入的战役名称最合理的是

A、不列颠战役;

莫斯科战役;

珍珠港海战

B、敦刻尔克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瓜岛战役

C、莫斯科战役;

阿拉曼战役;

中途岛海战

D、不列颠战役;

第13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20世纪是个极端的年代,“这个世纪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

他创造性的提出“短促20世纪(1914—1991)”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大灾难时期(1914—1945)、黄金年代(1947—1973)和“天崩地裂”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初)。

英国哲学家伯林:

“我的一生——我一定得这么说一句——历经20世纪,却不曾遭逢个人苦难。

然而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却是西方史上最可怕的一个世纪。

西班牙人类学家巴诺哈:

“在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安安静静地生、幼、老、死,走过一生,没有任何重大冒险患难——与20世纪的真实事迹……人类经历的种种恐怖事件之间,有着极为强烈显著的矛盾对比。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除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英国、法国等48个战胜国将中国排除在外,与日本私下达成了《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

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

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

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钓鱼岛所属关系的看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

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

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

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

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代号“霸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

第16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选修3: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年11月由英法美苏四国主持的纽伦堡审判和1946年5月由美国主导的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对国际战争罪犯进行审判,它们首次以成文法的方式界定了战争犯罪的具体内容,将侵略宣布为国际罪行,确定了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七项基本原则,在国际法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当然,两次审判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纽伦堡审判除个人以外,还对犯罪组织提出了控诉,被告人包括了当时德国的全部首要战犯,所有被判处徒刑的罪犯都没有减刑或提前释放。

而东京审判的被告只有作为甲级战犯的个人,没有把裕仁天皇作为甲级战犯进行起诉和审判,判处的有期和无期徒刑并没有得到切实地执行。

这些差异给国际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宋志勇等《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之比较》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相同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不同点及其影响。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初期,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

邓尼茨依靠潜艇单干,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

希特勒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每月增加到20-25艘。

当时英国很多人认为德国承诺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没有任何护航的船只,而英国人发明的声经常把海底的石头、沉船、和鱼群与潜艇一起探出来。

1940年9月2日,英美两国签署协议;

英国把巴哈马群岛、牙买加群岛等英属殖民地的海空军基地主权转让給美国99年,美国送給英国50艘驱逐舰用于护航。

为了生存,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雷达,英国海军部在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的托贝小镇新建了海上训练基地,学习航海和反潜机能。

到1943年夏天,德国进攻的势头被成功遏制,邓尼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坦承:

在1943年5月,他知道德国已经输掉了大西洋战争。

——摘编自《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根据材料,概括二战时英德潜艇战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潜艇战的影响。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一书,专章阐述“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以史为鉴——中国二战史研究综述》

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对日本近代战争史有多处篡改的中学历史课本。

书中“甲午海战”不再是由日本向中国发起突袭,九一八事变也简单地变成了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侵略华北”被改成“进出华北”,“南京大屠杀”中的“屠杀”二字被抹掉,起因也竟然变成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90年代中期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活动沉渣泛起,政界、财界、教育界、舆论界、文化界、学界的右翼势力相互配合呼应。

——《战后日本关于民间认罪的不完全记录》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的论述。

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对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态度的影响。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美国“劝中国政府采取妥协步调”。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姑息日本,迟迟未采取行动。

当国联就“九一八”事变探寻美国态度时,史汀生一面表示愿与国联合作的诚意,一面又拒对东北事件是否牵涉到凯洛格一白里安公约(又称“洛迦诺公约”)做正面的回答。

——摘编自《美国政府对外关系文件汇编(1931)》

此后美国与国联合作,派遣人员参加国联理事会有关会议,但因采取措施不道德(不分侵略者与受害者),也没有制约作用。

1932年1月2日,日本占领了锦州。

随后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表声明:

“美国政府不能承认会损害美国或者在华公民条约权利的任何即成事态的合法性,它也无意承认中日两国政府或其代表签订的会损害美国或其在华公民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第5卷》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对日本侵华态度的不同认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历史背景。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40年6月,日本当局叫嚷“不要误了末班车”。

7月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

“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

”“皇国目前的外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

“从窘境看,想孤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

”“近卫也好,松冈也好(二人为日本当时的首相和外相),对中国事变都灰心了……他们说,解决中国事变的道路,应该把面向中国的力量转移到南方。

材料三:

1941年7月2日,日本内阁决定“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

”“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定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并声称“不辞对英美一战。

——上述材料均引自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不要误了末班车”?

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

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他们要求美国对交战国实施武器禁运以及禁止向交战国贷款,以避免卷入新的战争。

而美国财团中的军火商和银行家的代理人也在许多国会议员的左右活动,试图对总统的决策施加影响。

从1935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国会一共通过了4个中立法,1941年3月租借法案经总统签字生效。

1935年至1937年通过的三个中立法规定对交战国双方实施武器禁运并逐渐把禁运范围扩大为新参战国家和内战国家。

1939年10月颁布的中立法取消武器禁运,交战国可在“现购自运”的原则下同美国进行军火贸易。

所谓“现购自运”原则即要求交战国必须用现金交付款项并只能用自己的船只运输。

1939年大西洋线仍控制在应发手中,太平洋航线仍控制在日本手中,财力和运输能力薄弱的中国几无可能从海上得到盟国供应的军火。

1941年租借法规定,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并且能给美国人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均需产品,同时原有的“现购自运”原则也逐渐失效。

从租借法生效后的一周内,就有70亿美元的战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英国。

——摘编自王中文《二战时期美国军火贸易政策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军火贸易相关法律变化的趋势。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军火贸易相关法律变化的背景和影响。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约包括序言和3条正文。

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来解决;

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取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非战公约》

材料二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提出:

“对于战犯,包括虐待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制裁。

”在不久通过的波茨坦议定书中,进一步明确对战犯“迅速付诸正义之审判”……1946年1月19日,麦克阿瑟公布了东京审判中判断战犯罪责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国际法规定的“通行的战争犯罪”;

第二,计划、准备、发动或实施侵略战争,或违反国际条例、协定或诺言之战争,或参与为实现上述任何战争之一种的共同计划或同谋的“反和平罪”;

第三,在战前、战中针对任何平民的屠杀、灭绝、奴役、强制迁移以及其他的非人道行为的“反人道罪”。

——《东京审判与“东京审判史观”》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东京审判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原则。

依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非战公约》相比东京审判对战争法基本原则有何发展。

分析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第25题【综合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的条款。

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

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

——摘编自E·

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

在1932年举行的大选中,纳粹投票支持率飙升到了37%以上,此后,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

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的道路。

——摘编自尼尔·

弗格森《世界战争——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E·

卡尔关于审判战犯的观点并简析其合理性。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道路”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