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09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5月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减少汽车使用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提高绿化面积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引进互花米草后造成生态灾难的原因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双向的

D.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4.海洋生态系统根据水深的程度可分为沿岸区与远洋区。

远洋区通常指远离岸边深度超过200m以上的整个海域(如图)。

试问生活在远洋区海面上的主要生产者是(  )

A.大型水生植物B.海带

C.硝化细菌等D.绿藻等藻类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7.下列四项概念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液和组织液

B.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体三部分构成

C.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D.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8.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

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恒温箱中培养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D.②④⑥⑦

9.试分析下图中,哪一种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  )

10.朱鹮在春季繁殖。

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在1960年就已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

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D.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1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其中各营养级生物都由若干种生物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生产者最少应有6000kg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12.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13.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

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          B.微生物

C.湿度D.温度

14.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B.甲图中C与A、B最主要的差别为C含较多的蛋白质

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D.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7.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

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

(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注:

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

18.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过程,②表示的是关系,过程③表示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在细胞内中完成的。

④表示的是作用。

(3)若图示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其中有1.3×109kJ的能量传递给B种群。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至少是kJ。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但由于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5)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会加剧效应。

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答出一项即可):

_

19.夏季涨水,河边被水淹没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刺激鳙鱼前来觅食。

(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利用豆渣接种乳酸菌生产鳙鱼饵料并进行效果测试的相关实验见下表(a~d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

实验一饵料制备

发酵罐组别

1

2

3

4

5

6

a加入培养液

煮沸后冷却的豆渣培养液各10L

b接种菌液

10ml

20ml

30ml

40ml

50ml

Xml

c发酵培养

43℃及Y环境下培养4天

d成品处理

倒出发酵罐溶液,烘干成粉末并装袋,编号为1~6号

实验二效果测试

b

每天同时向6个实验池中对应投喂等量且适量的成品1~6号饵料

c

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

 

实验一中自变量为。

X可以设为或,作用分别是和。

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

Y为。

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

20.长江是世界上仅有的一条曾供养过两种哺乳动物(白鳍豚和江豚)的淡水河,2007年8月8日,科学家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江豚成为了长江中仅有的哺乳动物。

但是,2012年12月,江藤也被科学家列入了“极危”动物的名单。

科学家表示,白鳍豚和江豚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没有天敌,其数量下降只可能是由人类活动所致。

(1)“功能性灭绝”是指某动物虽然可能存在一定的数量,但其数量已经不足以维持其繁殖,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注定会绝灭。

由此可见,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2)江膝种群密度的调査,可以采用____法,保护江豚这种濒危动物,比较合适的保护方法是________

(3)白鳍豚和江豚的种间关系是____关系。

已知鲢鱼可被乌鱼捕食,鲢鱼和乌鱼都可被白鳍豚捕食。

若长江中仍存在白鳍豚和江豚两种哺乳动物,仅考虑由鲢鱼、乌鱼、江豚、白鳍豚四种动物构成的食物网,则向长江内投放大量乌鱼,理论上在较短时间内可导致该食物网中____数量增加,____数量减少

21.林区养殖已经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下图为某公司将荒山承包后建立的一个林区养兔生态工程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荒山开垦养殖基地的过程属于演替,为了调查生态林建成后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通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树林中的昆虫同化能量的最终去路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

人为调节生态系统时,在能量和物质方面的作用有。

(3)科研小组分别用没有植被的荒山、不养兔和鸡的林地、养了兔和鸡的林地的土壤侵出液处理淀粉糊,一段时间后取样滴加,加热后观察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深浅,其中颜色最浅的应该是的土壤浸出液,主要原因是。

(4)荒山改为林地后,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2.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

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

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

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

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

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3)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

②若鸟的食物由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

来的一。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简要说明理由。

23.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上个世纪,由于掠夺象牙者的肆意猎杀,南非大象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锐减,最少时整个南非境内只有野生大象50头左右。

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保护区,直至今天,大象已近两万头:

如此速度增长下去,再过10年后大象数量将比现在翻一番。

大象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

象的寿命很长且食量大,一头成年非洲象每天啃食大约300公斤的植物。

为吃到多汁的嫩根或树叶,大象常把整棵树推倒,连数千年树龄的稀有古木也成为盘中餐,其他食草动物的口粮也都被它抢占。

以上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和大象种群的大量繁衍是难以两全其美的。

为保护受威胁的生态环境,南非政府准备实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计划捕杀、给大象避孕、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等。

(1)从1995年至今,南非大象数量从50头左右增至近两万头,其主要原因是。

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种群的K值将会如何变化?

____。

(2)大象在南非虽然成灾,但在全球来说仍然属于数目稀少的珍贵动物,所以南非环境部长也说实施捕杀大象的措施有弊端。

为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同时尽可能保护更多的大象,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外,你认为还应增加什么有效的措施?

_____

____。

(3)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或对大象实施避孕,目的是通过控制大象种群的(数量特征),从而控制其种群密度。

从南非大象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也深受人口过度增长的困扰。

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为此我国在的同时,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24.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随着大豆的发育过程,田鼠的种群密度,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每隔100米设桩比200米设桩对田鼠种群密度的控制,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直接由、决定的。

(3)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评卷人

得分

三、非选择题

25.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

①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②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

③如果时常开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

(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

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

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

(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用水封坛的作用是;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

26.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抱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

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原因是:

在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酵母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工程酵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

27.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制作果酒、果醋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如图是制作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回答:

(1)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原因是________;制果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该装置进行酒精发酵,则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

此时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___________。

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

(4)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

28.阅读如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Ⅰ:

相传,清康熙八年,安徽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在京城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完的豆腐长了白毛,舍不得丢弃,就将豆腐装入坛内撒盐腌了,再密封起来,秋末开坛意外制成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腐乳。

资料Ⅱ:

19世纪中期,法国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

经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是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

(1)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源远流长,是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其中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其反应式为。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控制在;加盐腌制,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同时,盐能。

(3)从资料Ⅱ中看出,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在无菌技术中,对操作者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对金属用具、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要进行灭菌,其中,培养基只能用灭菌。

(4)通常在一环境中微生物有多种混合在一起,若要对某种微生物进行纯化,最常用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群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4.【答案】 D

【解析】 深度超过200米以上的海域生产者主要是一些浮游的藻类。

5.【答案】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蜣螂、蚯蚓以枯枝败叶为食属于分解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硝化细菌,硫细菌属于生产者,可以利用分解无机物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蜣螂、蚯蚓属于分解者,不是微生物,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6.【答案】B

【解析】提高现有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开发新的粮食资源和控制人口增长都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粮食短缺的有效措施。

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7.【答案】D

【解析】人体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B错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是非跨膜运输,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8.【答案】C

【解析】自生固氮菌是异养生物,对抗生素敏感,能固氮,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8℃--30℃。

9.【答案】 D

【解析】 A是吸附法,常用于将酶固定;B是载体结合法多用于酶的固定;C和D是包埋法,C一般是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是包埋在凝胶中。

制备固定化酵母用的是包埋法,即将酵母菌包埋在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中,所以与D相似。

10.【答案】B

【解析】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能导致环境容纳量(即K值)减小,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

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但也不能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呈“S”型增长,B错误。

日照时间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食物网中朱鹮捕食鱼类和贝类,而鱼类捕食贝类,因此朱鹮和鱼类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D正确。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

【解析】枯枝落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分解率的大小与微生物的种类、温度和湿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14.【答案】 B

【解析】 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CO2,会使pH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产生CO2,会使pH继续下降;最后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会使pH迅速下降。

15.【答案】 A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中除了原核生物以外,还有真核生物。

因此只有A正确。

16.【答案】B

【解析】正确判断碳循环(乙)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甲)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甲图中,A是组织液,D是细胞内液,C是血浆,B是淋巴;乙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氧气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的,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浓度最高的是血浆,最低的是细胞内液;乙图中的食物链是A→C,只涉及到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不参与其中,并且消费者中有很多不同的营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解者从多处获得能量,不为最少;在细胞外液中,血浆含有的蛋白质最多。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随机取样平均

(2)物种数目草龙结构

(3)分解者无机物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8.【答案】

(1)CO2含碳有机物

(2)光合作用捕食线粒体分解者的分解(或分解者的呼吸)

(3)4.5×107

(4)能量流动热逐级递减(或单向逐级递减)

(5)温室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并提高能量利用率;开发除化学燃料以外的新能源,如水能、核能、太阳能等,减少CO2的排放量(答案合理或写出上述内容中的任意一项即可)

【解析】

19.【答案】

(1)信息传递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060空白对照梯度间相互对照

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无氧

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饵料的残余量(消耗量)

【解析】

(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实验一中自变量为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

X可以设为0或60,作用分别是空白对照和梯度间相互对照。

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

Y为无氧才能保证乳酸菌的生命活动。

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饵料的残余量(消耗量)。

20.【答案】

(1)种群(2分)

(2)标志重捕(2分)迁地保护(易地保护,或答到迁地保护的具体方法,或答到“在就地保护的同时配合迁地保护”等都行)(2分)

(3)竞争(1分)白鳍豚(1分)鲢鱼(1分)

【解析】

21.【答案】

(1)次生取样器取样

(2)分解者利用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促进物质循环

(3)斐林试剂没有植被的荒山该地区土壤中有机物较少,微生物较少而分解作用较弱,淀粉分解产生的还原糖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