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223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版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安装尺寸要合适

5、把通用板的接口正确连接到驱动板对应接口上

即便没有相关的资料,高压板的接口定义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确定的。

首先找出接口供电部分的VCC、GND,确定后接好,再找出高压板的开关ON/OFF和调亮端ADJ,ADJ一般较为容易找出,它通常是接一个电阻再接三极管。

如不能区分出来,开关ON/OFF和调亮端ADJ可以任意接好,不亮再调过来接。

只要确保供电部分的VCC、GND不要调反或接错,一般都不会损坏高压板。

也可以通过测量接口的电压值来区分,比如:

高压板接口是:

VCCGNDON/OFFADJNC

参考电压:

12V0V5V2V0V

电源背光二合一板的代换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显示器开始采用开关电源和背光灯驱动电路合二为一的所谓二合一高压板。

同样,由于二合一板上的电源变换和背光驱动均属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状态,相对容易损坏。

因此,掌握这种代换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品牌机二合一高压电源板

沛力通用二合一高压电源板

对二合一板的代换,可以选用深圳或者珠海产的通用二合一高压电源板来进行。

前提是二者的输出功率匹配、输出电压一致、安装结构尺寸相容就可以。

上图所示沛力通用二合一高压电源板的型号为PI19418CE,它的输出电压齐全,有12V、5V、3.3V三组,背光接口为4灯小口,尺寸为130*150*25,适用于目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15、17、19寸四灯管液晶屏,适应范围较宽。

下面是PI19418CE二合一高压电源板的具体参数:

当然,如果手头没有二合一板也可以用单独的通用高压板来代换。

此时需要对原二合一板的开关电源部分予以保留。

有以下几种办法解决:

电源部份基本参数

Inputsupplyvoltage90~264Vac

Outputvoltage+12Vdc(3A)、+3.3Vdc(3A)

Outputpower51.0W

Ambientoperatingtemperature0℃~40℃

Storagetemperature-20℃~80℃

Operating&

storagehumidify10%~85%

DCoutputConnector(J102)PinnumberOutputName

1、(Black)Inverteron/off(5V:

ON,0V:

OFF)

2、(Grey)Din/Adj(0V~3.3V)0VMAXbrightness

3、(Brown)+5V

5、(Red)+3.3V

7、(White)+3.3V

8、(Blue)GND

9、(Yellow)PNLVCC(+5V)

10、(Green)GND

INVERTER基本参数

Inputsupplyvoltage10.8~13.2V

Inputcurrent2.0A

Inputpower24.0W

Outputcurrent7.0mA

Outputvoltage700Vrms

Outputpower20.0W

Brightnessadjustedvoltage0V(MAX)~3.3V(MIN)

Inputsignalvoltage0V/OFF3.0V~5.0V/ON

ACOutputConnector(CN2-CN5)PinnumberOutputName

1、Vout-HHighVoltage

2、Vout-LReturn

1、拆除原二合一板上的背光驱动部分的所有器件,通用高压板直接固定在拆除器件后

的板位上并连接好通用高压板的电源与控制线。

2、断开原二合一板上的背光驱动部分的电源与控制部分的电气连接,通用高压板安装

于别的适合位置,用高压延长线连接灯管接口,连接好通用高压板的电源与控制线。

3、如果情况允许,干脆把原二合一板和驱动板全部拆除,用通用驱动板+通用高压板+

外置电源适配器+屏线的形式来解决代换问题。

只要开动脑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办法,细致操作,就一定会赢得用户的满意。

第三章、主驱动板的原理与维修

液晶主驱动板常被称为A/D板,这从某种意义上反应出驱动板实现的主要功能所在。

我们已经知道,在广泛采用的数字真彩屏范畴内,送往液晶面板主要是数字化过的视频信号。

液晶主驱动板正是完成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或者从一种数字信号到另外一种数字信号)转换的功能模块,并同时在图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去驱动液晶面板协同工作。

当然,在主驱动板上,一般还将MCU控制电路也设计在内,用以实现对整机的电源控制、功能操作等。

因此,液晶主驱动板又被称为液晶显示器的主板。

液晶驱动板原理框图

液晶显示器的故障中,由于液晶驱动板损坏所占的比例其实并不算太高。

这和驱动板上主要是小信号电路是对应的。

部分品牌的液晶显示器在某些型号上由于选用器件本身的质量

和可靠性方面欠佳造成的通病现象并不是液晶显示器的共有现象。

不过,这不是说驱动板就

不出故障。

维修工作中,由于驱动板损坏造成的无法开机、黑屏、白屏、花屏、纹波干扰、失控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不过,由于驱动板上广泛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贴片器件、多层板设计,使得它的可维修性在非工厂条件下变得较低。

除了那些例如由于供电部分损坏(常见原因为贴片场效应管损坏)等造成的故障我们还可以轻松应对以外,其它的则在故障诊断、配件渠道、拆换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修不如换,这是大家的普遍体会。

对于那些由于MCU内部的数据损坏造成无法正常工作的驱动板,在拥有数据文件(也常被叫做程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用通用编程器对其进行数据烧写,以修复固件损坏引起的故障。

不过,这需要把MCU拆卸下来进行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驱动板已经普遍开始采用支持ISP(在系统编程)的MCU,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ISP下载工具在线对MCU内部的数据进行烧写。

比如我们设计制作的LCD-ISP-TOOL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

后面会详细讨论。

品牌机专用驱动板

悦康通用驱动板

第四章、液晶显示器视频输入接口种类

视频输入接口是指显示器和主机之间的接口,通常有DVI、HDMI和15针D-Sub三种。

一、VGA接口

显卡所处理的信息总是通过它的输出接口连接到显示器输入接口上,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

CRT显示器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输入模拟信号。

VGA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

VGA(VideoGraphicsArray)接口,也叫D-Sub接口。

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但很多低端产品为了与VGA接口显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

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

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VGA支持在640×

480的分辨率下同时显示16种色彩或256种灰度,在320×

240分辨率下可以同时显示256种颜色。

VGA由于良好的性能得到广泛普及,厂商们纷纷在VGA基础上加以扩充,如将显存提高至1M并使其支持更高分辨率如SVGA(800×

600)或XGA(1024×

768),这些扩充的模式就称之为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VideoElectronicsStandardsAssociation)的SVGA(SuperVGA)模式,现在显卡和显示设备基本上都支持SVGA模式。

此外后来还有扩展的SXGA(1280×

1024)、SXGA+(1400×

1050)、UXGA(1600

×

1200)、WXGA(1280×

768)、WXGA+(1440×

900)、WSXGA(1600×

1024)、WSXGA+(1680×

1050)、WUXGA(1920×

1200)、WQXGA(2560×

1600)等模式,这些符合VESA标准的分辨率信号都可以通过VGA接口实现传输。

直到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多数还是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

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

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

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

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连接液晶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因此,为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中高端应用的液晶显示设备纷纷采用数字接口DVI以及HDMI。

二、DVI接口

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接口,即数字视频接口。

DVI接口标准是1999年由Silicon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DisplayWorking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DVI接口是以Silicon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

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

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

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

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

DVI有DVI1.0和DVI2.0两种标准,其中DVI1.0仅用了其中的一组信号传输信道(data0-data2),传输图像的最高像素时钟为165M,信道中的最高信号传输码流为1.65GHz,最高分辨率可达1600×

1200×

60。

而DVI2.0则用了全部的两组信号传输信道(data0-data5),传输图像的最高像素时钟为330M,可支持1920×

1280分辨率,支持HDMI格式,每组信道中的最高信号传输码流也为1.65GHz。

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三种,一种是DVI-A接口,它是从VGA演化而来,只支持VGA模拟型号,不过很少见到。

一种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

不兼容模拟信号。

还有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

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目前显卡一般会采用DVD-I接口,这样可以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到普通的VGA接口。

而带有DVI接口的显示器一般使用DVI-D接口,因为这样的显示器一般也带有VGA接口,因此不需要带有模拟信号的DVI-I接口。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有些显示器只有DVI-I接口而没有VGA接口。

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几大优点:

速度快:

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

画面清晰:

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GA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

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支持HDCP协议:

DVI接口可以支持HDCP协议,为将来看带版权的高清视频打下基础。

不过要想让显卡支持HDCP,光有DVI接口是不行的,需要加装专用的芯片,还要交纳不斐的HDCP认证费,因此目前真正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还不多。

三、HDMI接口

pin1-TMDSData2-pin12-TMDSData3-pin22-TMDSClclkShielld

pin2-TMDSData2+pin13-TMDSData3+pin23-TMDSClock+

pin3-TMDSData2/4Shieldpin14-+5VPowerpin24-TMDSClock-

pin4-TMDSData4-pin15-GroundpinC1-AnalogRedVideoOut

pin5-TMDSData4-(+5V,AnalogH/VSync)pinC2-AnalogGreenVideoOut

pin6-DDCClockpin16-HotPlugDetectpinC3-AnalogBlueVIDEOUT

pin7-DDCDatapin17-TMDSData0-pinC4-AnalogHorizontalSync

pin8-AnalogVerticalSyncpin18-TMDSData0+pinC5-AnalogCommonGround

pin9-TMDSData1-pin19-TMDSData0/5ShieldReturn(R,G,BVideoOut)

pin10-TMDSData1+pin20-TMDSData5-

pin11-TMDSData1/3Shieldpin21-TMDSData5+

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Silicon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共7家公司成立了HDMI组织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字视频/音频传输标准。

2002年岁末,高清晰数字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DigitalMultimediaInterface)HDMI1.0标准颁布,到2006底已经颁布了1.3版本,主要变化在于近一步加大带宽,以便传输更高分辨率和色深。

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Definition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

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

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

与DVI相比,HDMI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HDCP的支持,同时提供了更好的DDC可选功能。

HDMI支持5Gb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15米,足以应付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

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

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

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HDMI接口支持HDCP协议,为看有版权的高清电影电视打下基础。

不过,为了让显卡带有HDMI接口,除了需要专用芯片外,显卡厂商还要支付一笔不斐的HDMI认证费,因此目前带有HDMI接口的显卡还不多。

但是HDCP已成定局,因此未来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也会多起来。

HDMI与DVI接口定义对照表

HDMIDVIHDMIDVI

12T.M.D.SDATA2+1023T.M.D.SDATACLOCK+

23T.M.D.SDATA2屏蔽1122T.M.D.SDATACLOCK屏蔽

31T.M.D.SDATA2-1224T.M.D.SDATACLOCK-

410T.M.D.SDATA1+13CEC(ConsumerElectronicsControl可选择的电子消费控制器)

511T.M.D.SDATA1屏蔽14Reserved(incablebutN.C.ondevice)

69T.M.D.SDATA1-156SCL(DDC时钟线)

718T.M.D.SDATA0+167SDA(DDC数据线)

819T.M.D.SDATA0屏蔽1715DDC/CECGround

917T.M.D.SDATA0-1814+5V电源线

1916热插拔探测线

第五章、液晶显示器维修的一般判断

1.黑屏

第一种情况是按面板按键无任何反应,指示灯不亮:

这种情况故障范围一般集中于电源部分,相对处理难度较小。

液晶显示器电源分内置和外置两种,早期产品机外的常见一些。

不论那种电源,它的结构都比CRT显示器的电源来的简单。

一般维修顺序上,我们先查5V电压正常与否,因为驱动板信号处理部分芯片的工作电压都是5V。

如果没有5V电压或者5V电压变得很低,那么一种可能是电源电路输入级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12V转换到5V的电源部分出了问题,这种故障很常见,一般是烧保险或者是稳压芯片出现故障(常见型号有8050SD、LM2596、AP1501、AIC15-01等)。

有部分机器是把开关电源内置,输出两组电源,其中一组是5V,供信号处理用,另外一组是12V提供高压板点背光用,如果开关电源部分电路出现了故障会有可能导致两组电源均没输出。

另一种可能就是5V的负载加重了,把5V电压拉得很低,换一种说法就是说,后级的信号处理电路出了问题,有部分电路损坏,引起负载加重,把5V电压拉得很低,逐一排查后级出现问题的元件,替换掉出现故障的元件后,5V能恢复正常,故障一般就此解决,也经常遇到5V电压恢复正常后还不能正常开机的,这种情况也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MCU的程序被冲掉可能会导致不开机,还有就是MCU本身损坏,比如说MCU的I/O口损坏,使MCU扫描不了按键,遇到这种由MCU引起的故障,找硬件的问题是没有用的,就算你换了MCU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MCU是需要烧写程序的,在没办法找到原厂的驱动板替换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另寻途径找可以代换的驱动板。

第二种情况是指示灯亮,按面板的按键反应也正常,屏幕黑屏:

遇到这种故障就要充分发挥维修人员细心的本性,仔细观察,逐一排查,按键能正常起作用就说明驱动板的MCU还是能正常工作,也就进一步说明电源部分工作还是正常的,黑屏是由于背光没有点亮,有可能是驱动背光的电路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把显示器连到主机开机检查,靠近屏幕

仔细观察,如果看到显示很微暗的图象,就证明驱动板的信号处理部分的电路是正常的,问

题锁定在驱动背光的高压板及控制高压板开关的功能电路上,(注:

高压板其实跟开关电源的工作原里一样,它是利用电子开关控制变压线圈充放电,在另一组线圈感应产生我们需要的高压电压,来驱动背光)高压板常见的故障有高压板本身的保险烧掉引起没有12V供应及开关芯片故障等等,另外就是AD板上控制高压板开关部分电路有故障,引起不能输出高电平去控制高压板的开关脚,用万用表的负表笔接地,正表笔接到控制输出脚,按开关机按键,正常的话是可以看到有电平变化的,还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判断高压板是不是好的,那就是先找到控制高压板开关的那根线直接接到5V电压上高压板没故障的话一般都能点亮背光(注:

高压板用三根线就能工作,其中两根是12V电源的正端和地,另一根开关控制线)。

还有一种情况会引起黑屏,那就是屏的背光坏了,不过如果是双灯和四灯的屏背光同时坏不太可能,坏了其中一条灯管也会引起黑屏,但是跟前面的黑屏故障表现是有所不同的,这是由于有些高压板具有负载不平衡保护,如果坏了一条灯管,开机后高压板就进入负载不平衡保护状态,会出现闪烁一下再变成黑屏。

2.显示屏亮一下就不亮了,但是电源指示灯常亮。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高压异常造成保护电路动作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液晶屏上是有显示的,从侧面“斜视”可以看到隐约的图像。

老款机器出现这种故障,通常问题是由于某一路的电源管,升压管,升压变压器和灯管破碎、短路或空载,而造成的电源管理IC负载均衡保护。

维修这种故障,我们常用的办法是用一通用单灯高压板把每一支灯管都单独测试一遍,从而区分问题的根源到底是灯管还是高压板,然后再对症施救。

在接驱高压板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给高压板接入:

电源、地、开关控制ON/OFF、ADJ亮度调节4个信号即可。

3.屏幕亮线或者是暗线

亮线或者是暗线一般是液晶屏的故障。

亮线故障一般是连接液晶屏本体的排线开路或者某行和列的驱动IC损坏。

多条可以变化的亮线亮带故障也可能是驱动板问题。

暗线一般是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