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227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杭州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Word文档格式.docx

D.压缩冲程

7.下列有关某品牌“洁厕灵”的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中,与其含盐酸成分无关的是

A.能有效快捷消除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

B.能消除瓷面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

C.勿用于大理石、金属等表面

D.勿与其他碱性洗涤用品同时使用

8.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甲、乙两人的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所示,则

A.甲的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

B.乙的红细胞中只有B凝集原 

C.甲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D.乙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9.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用错误的是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B.选用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C.选用尾鳍色素深的小鱼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

D.选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0.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b表示器官或结构,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表示肺,则a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动脉血

B.若b表示大脑,则c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C.若b表示小肠,则c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增加

D.若b表示小腿,当c受伤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应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1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A.CuSO4溶液B.AgNO3溶液C.酚酞试液D.Fe(NO3)3溶液

12.在同一斜面上先后用相同大小的拉力F,平行于斜面拉动质量为m和2m的物体,使它们在斜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甲和乙所示。

若拉力F在前后两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W甲和W乙的大小关系是

A.W甲>W乙B.W甲=W乙C.W甲<W乙D.无法确定

13.碳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下列关于碳铵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盐类物质B.工业上常用NH3、H2O和CO2反应制得

C.属于复合肥料D.能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14.如图所示,钩码A的重力大于钩码B,用手托钩码A使两者处于静止状态。

若不计摩擦、绳重和空气阻力,放手后至钩码B碰到滑轮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钩码A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钩码B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钩码A的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钩码B的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已知R2>

R1。

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端向右端移动过程中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阻R1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B.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一直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一直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16.在“甲+乙→丙+丁”的反应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有甲、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丙、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丙、丁中有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D.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是酸和碱

17.根据两种用电器铭牌上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B.电风扇消耗的电能一定比电冰箱多

C.两用电器正常运转时,冰箱耗电更快

D.两用电器都正常工作24小时,电风扇耗电少

18.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质量为3m,乙滑轮组中动滑轮质量为2m,物体A的质量为2m,物体B的质量为m。

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别用甲、乙两滑轮组使物体A和B匀速升高相同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1大于F2

B.拉力F1拉动绳子自由端的速度小于F2拉动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C.拉力F1的功率小于拉力F2的功率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C.d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1种物质

D.e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20.在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补水点,还有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

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B.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pH迅速下降使血液呈酸性

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唯一器官

D.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甲中,淀粉经过①和②过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这属于代谢中的▲(选填“同化”或“异化”)作用,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

(2)图乙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选填“X”“Y”或“Z”)。

(3)从曲线X、Y、Z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D适应消化的结构特点▲(写出一条)。

22.(4分)葡萄糖是生物体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1)当葡萄糖分子被吸收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在图甲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顺序是▲(按顺序填写字母)。

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写出图甲所示心脏的收缩舒张和瓣膜开闭情况▲。

(2)糖尿病患者会因为肾单位中的

▲(填结构名称)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用图乙中的序号和箭头将葡萄糖流经肾单位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补充完整:

→▲→体外。

23.(4分)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

再滴入水,现象是▲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

(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则其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选填“

”“

”或“

”)。

24.(4分)市场上有一款自热火锅,包装上印有“不插电、不开火,一杯冷水吃火锅”,其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其中发热包含生石灰、铁粉、氯化钠和活性炭等物质。

自热火锅的发热原理:

一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二是铁生锈放热(氯化钠起催化作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铁生锈放热

,铁锈蚀的条件是▲。

而发热包里的活性炭则能使各种物质疏松透气,且能促进各种物质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5.(4分)如图所示,斜面长为5m,高为3m。

现用大小为90N的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一个重为12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26.(6分)一辆汽油车在高速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km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始终为69kW,发动机的效率为25%。

则此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是▲J,汽油车受到的阻力是▲N。

消耗的汽油为▲kg。

(汽油的热值为4.6×

107J/k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小乐对课本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进行了拓展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编号

1%淀粉溶液

2毫升

蒸馏水

1毫升

盐酸

NaOH溶液

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37℃水浴

5分钟

体积分数0.4%的碘酒溶液

2滴

实验现象

(1)小乐做本实验的目的是▲。

(2)小乐认为:

“②、③实验组别先加盐酸、NaOH溶液,再加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这个先后顺序不能调换”。

判断此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观察实验现象:

①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原因是▲。

(4)出乎小乐预料的是:

③号试管也不变蓝。

小乐查阅资料后,做了如下补充实验:

取一支试管,先加入1mL橙黄色的碘液,再加入1mLNaOH溶液,溶液褪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入1mL稀HCl,溶液又恢复为橙黄色。

说明▲,从中,小乐也明白了③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

28.(6分)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CO2后,再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CaCl2溶液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1)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1)烧瓶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用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2)对烧瓶中的溶液进行分析,一定有的溶质是NaOH、NaCl,可能存在的溶质是CaCl2或▲。

简要写出判断可能存在的溶质的实验操作:

29.(8分)小乐做了“铝与酸反应”的系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

小乐在试管中放入一枚未打磨的铝片,然后注入适量pH=4的稀盐酸。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

(1)铝片和稀盐酸在开始阶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

▲(用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2Al+3H2SO4═Al2(SO4)3+3H2↑

(2)从a点到b点曲线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的速度

实验2:

小乐将另一枚打磨过的铝片与适量pH=4的稀硫酸反应,结果生成氢气的速率很慢。

针对铝片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速率不同的现象,小乐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

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起促进作用;

猜想2:

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阻碍作用。

为了验证猜想,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3)实验中加入的铝片有何要求?

(4)加入的两种固体物质A和B分别是▲。

30.(6分)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质量为m和2m的小球从图示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物体M,并将物体M推至虚线所在位置。

(1)甲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根据乙组实验所示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水平面上的物体M移动的距离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请写出可以这样转换的原因▲。

31.(6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连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后试触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发生如图乙所示偏转,则出现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接下来的操作是▲。

(4)继续移动滑片P,得到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可靠?

▲,原因是▲。

32.(8分)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种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和方案(B、C装置中药品足量,且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

CO;

猜想②:

CO2;

猜想③:

CO和CO2。

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1)实验时,若A处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碳具有▲(填写性质);

(2)若观察到▲(填写现象),则可排除猜想①。

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试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溶液)

m3

m4

(3)若猜想②成立,则理论上(m4-m3)▲(m1-m2)(选填“<”“>”或“=”),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7分)如图,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0.5Ω,其转轴上所绕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2kg的重物,细线足够长。

当S闭合时,标有“6V,3W”的电灯L恰好能正常工作;

电动机使重物匀速上升时,电流表读数为2.5A,取g=10N/kg。

计算:

(1)通过电灯L的电流有多大?

(2)重物被匀速提升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有多大?

(3)重物被匀速提升时的速度有多大?

34.(6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杆AB,可绕固定点A自由转动,杆长为1.0米,重力为160牛。

水平推力F0推着一个棱长为0.4米的立方体,使杆恰好与水平面成30°

夹角而静止,如图所示。

不计一切摩擦力。

(结果均保留根式)

(1)图示位置时,立方体对细杆的支持力。

(2)缓慢匀速推动立方体,使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从30°

到60°

的过程中,外力F0所做的功。

35.(6分)如图为某品牌家用电速热水龙头。

打开水龙头,3-5秒就可流出热水。

电速热水龙头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3300W。

某次该水龙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流入水的初温为15℃,在加热的21s时间内,得到0.45千克、末温48℃的热水。

(1)该速热水龙头的电阻为多少?

(取整数)

(2)该速热水龙头工作效率为多少?

[c水=4.2×

103J/(kg·

℃)]

36.(4分)为测定某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60gNa2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20

BaCl2溶液质量/g

30

60

90

电子天平示数/g

42.33

44.66

(1)20gNa2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4.9

g。

(2)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7.(9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如图甲所示),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1)“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逐渐减速,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选定相对平坦区域后开始匀速缓慢垂直下降。

在此过程中,若不考虑其质量变化,它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重力做功为▲J 

(已知“嫦娥四号”探测器质量为1.0×

103kg,月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月=1.63N/kg)

(2)“鹊桥”中继星带有伞状通信天线,能将数据从外太空送达地球。

该天线是由粗细仅为头发丝直径四分之一的镀金钼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性能稳定。

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的

▲性;

性能稳定,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

(3)“嫦娥四号”探测器担负众多科学探索任务,其中一个任务是探索生物能否在月球生存。

“嫦娥四号”探测器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如图乙所示。

种子的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能量来源于细胞的▲作用。

发芽时,种子内部要进行一系列物质和能量转化等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需要酶作为催化剂。

分析种子发芽时,为什么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条件。

(九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4分,每空1分)

(1)同化,唾液、肠液、胰液。

(2)Y。

(3)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明显增大消化的内表面积(或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合理即可)。

22.(4分,每空1分)

(1)ABCD。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2)肾小管。

23.(4分,每空2分)

(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

(2)

24.(4分,每空2分)CaO+H2O=Ca(OH)2;

与水、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25.(4分,每空2分)80%;

18。

26.(6分,每空2分)6.9×

107,3450。

6。

27.(8分,每空2分)

(1)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受pH影响(合理即可)。

(2)合理。

防止唾液淀粉酶与淀粉一接触就反应,对实验产生影响(合理即可)。

(3)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催化分解,但在酸性条件下失去活性(合理即可)。

(4)碘液能与NaOH发生反应。

28.(6分,每空2分)

(1)Na2CO3+CaCl2==CaCO3↓+2NaCl。

(2)Na2CO3。

从烧瓶内取少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分别注入两支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Ca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Na2CO3溶液(合理即可)。

29.(8分,每空2分)

(1)Al2O3+6HCl==2AlCl3+3H2O。

(2)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的速率(合理即可)。

(3)打磨过的,表面积相同。

(4)NaCl、Na2SO4(次序可换,合理即可)。

30.(6分,每空2分)

(1)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或探究物体的速度是否会影响动能的大小等(合理即可)。

(2)在物体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合理即可)。

(3)物体M移动的距离越远,表示小球对物体M做的功越多,即小球的动能越大(合理即可)。

31.(6分)

(1)如图(2分)。

(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分)。

(3)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1分)。

(4)不可靠(1分)。

因为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功率也增大,电阻也变大。

而图线显示小灯泡的电阻逐渐减小(合理即可)(1分)。

高温

32.(8分,每空2分)

(1)还原性;

(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2CuO==2Cu+CO2↑。

33.(7分)

(1)

(2分)

(2)由题可知电源电压:

U=UL=6V

电动机中电流I=I总-IL=2.5A-0.5A=2A

电动机总功率:

P=UI=6V×

2A=12W(1分)

发热功率为:

P热=I2R=(2A)2×

0.5Ω=2W(1分)

机械功率为:

P机=P-P热=12W-2W=10W(1分)

(3)P机=mgv;

34.(6分)

(1)如图,杆受到的作用力F垂直于杆,此时力臂LF=2a=2×

0.4m=0.8m(1分)

重力的力臂LG=

=

=

m(1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LF=GLG

0.8m=160N×

m(1分)F=50

N(1分)

(2)推力做的功等于杆克服重力做的功,杆的重心移动距离为

h=

(1分)

W=Gh=G×

=160N×

×

1.0m=40

J(1分)

35.(6分)

(1)R=

=15Ω(3分)

(2)Ptη=cm(t2-t1)(1分)

η=

=90%(2分)

36.(4分)

(1)4.66(2分)

(2)解:

设20gNa2SO4溶液中Na2SO4的质量为x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233

x4.66g

x=2.84g(1分)

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2%(1分)

答:

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37.(9分)

(1)减小(1分);

1.63×

105(2分)。

(2)延展(1分);

稳定(2分)。

(3)呼吸(1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适宜,酶的活性高,种子内贮藏物质分解快,发芽也快(合理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