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电线知识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32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6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ZY电线知识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Y电线知识doc.docx

《ZY电线知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Y电线知识doc.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Y电线知识doc.docx

ZY电线知识doc

一、           电线电缆的简介

1.      电线电缆简介

在一般人印象中,电线电缆是个简单的概念,只是外包一层塑料的金属线而已。

作为现代电气产品之讯号传播媒介,电线电缆远比上述概念来得复杂。

从家用电话线,大哥大充电器线到办公所用计算机线,扫描线,甚至到如今的铁氟龙线,功能更超多样化和复杂化。

寻找电线电缆的根源,可追溯到历史上不少科学家。

公元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法则”,为电线电缆的实用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配线因此有了广阔的前景,1881年,美国的哥尔屯,发明了“交流发电机”。

伴随着这些直接影响人类工作、生活的发明出现,电线电缆的发展也日超讯速。

1830年,法拉第制成了卷线(漆包线)。

1889年,美国的佛朗第发明了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此为目前所用的基本型高压电力电缆。

电线电缆的发展,主要涉及绝缘材料与导体的发展。

绝缘材料由最原始的裸线→漆包线→橡胶线→塑料线→合成材料线,进步到目前的各类线缆。

导体也相继有白金→铜→铝→光缆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等科技产品的出现,电线、电缆之间距离也慢慢拉开,简而言之,电线系指构造简单而且芯数较少的传电线材。

电缆系指多重绞合,制造工艺复杂,或芯数较多的传电线材二者区分并不严格,通俗地讲,只要能传送电力或信号的有形物体,都可以称之为电线电缆。

  性能释记:

硬铜线:

经伸线冷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适用于架空输电电缆,配电线及建筑之导体。

软铜线:

硬铜线加热去除冷加工所生产之残余应力而成,富柔软性及弯曲性,并且有较高之导电率,用于制造通讯及电力线缆之导体、电气机械及各种家用电器之导线。

加外还有:

半硬铜线、平角铜线、镀锡铜线、无氧铜线、电子零件用线等。

导体电阻:

导体之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公式:

R=P×L/S    (此公式适用于26℃)

式中:

    P…为导体之电阻系数,L…为长度,S…为截面积。

如在20℃以下,便用以下公式:

R=P×L/S×254.5/260.5。

导电率:

以20℃时,长度1M,截面积为1m㎡之标准软铜线之电阻1/58欧(0.017241)为其准,称为100﹪导电率.电阻愈大导电率愈低,两者成反比.

拉断力:

抗张试验时,试样而使其断裂之最大荷重之力。

抗张强度:

抗张试验时,使其试样断裂,以单位面积表示之拉断力。

伸长率:

于规定之标称距离,试样经过伸长至断裂后所增加之长度与原来长度之比率。

绞线之绞向:

分为左绞(Z)和右绞(S),指观察者沿着导体或芯线之轴由远向近观向时,导体或芯线之单线沿导体或芯线之侧面绕卷,其绕卷之方向即为绞向。

绞线之绞距:

即导体或芯线之单线依螺旋一圈时之轴向长度。

耐弯曲折性:

单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加上重量使垂向下,然后来回180度地弯曲折直线断为止,弯折次数愈多表示耐弯折性愈强。

电线印字之含义:

E300956  AWM1332 22AWG200℃300VDONGGUANHUAKUNELECTRIC CO.,LTD VW-1

E300956…华坤公司在UL的档案号。

…美国认证标示。

AWM…电线的名称代号,(UL758内部线)。

一般仅用于工厂安装布线。

1332…电线分类名称号。

22AWG…电线之规格。

200℃…电线额定温度。

300V…额定电压。

DONGGUANHUAKUNELECTRIC CO.,LTD…东莞市华坤电线实业有限公司

VW-1…(垂直试样)燃烧测试。

二、电线电缆的分类

  依日本电线工业协会1977年对电线电缆的分类为:

1、裸线      2、卷线     3、通讯电缆     4、电力电缆        5、被覆线

1、裸线…顾名思义,不具绝缘材料,主要传导材料为:

金、银、铝、铂等等。

2、卷线…类似电话手柄曲线。

3、通讯电缆…主要用在通讯方面的电线电缆,电话线显然是个最明显的例子。

我们举一

例子面言。

外被

绝缘

铜导体

包带

如上图电话线截面图,就是圆形电话线的一个典型例子。

我们从里到外逐一剖析,可分为:

导体、绝缘、包带、外被。

3.1导体如图中示,起传导讯号作用。

目前,所用到的材料为:

铜、镀锡铜、镀镍铜、镀银铜。

一般而言,一条导体是由若干股细铜丝组成,而较少是单一条铜丝组成。

这若干股细铜丝彼此之间还要绞合。

绞合设及绞距、绞向等概念,这在以后的产品设计中会谈到。

3.2绝缘导体之间要有绝缘材料隔离。

否则,此线材就不能使用了。

如上图个标示阴影的小圈圈,就是绝缘截面。

绝缘材料主要是塑料类,PP(聚丙烯),SR-PVC(乙烯聚合物的氯化物),PE(聚乙烯),FEP(聚全氟乙烯),PFA(可熔性聚四氟乙烯),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CTFE(三氟氯乙烯),PVDF(聚偏二氟乙烯)TPU() 等等。

这些绝缘材料的选择与客户要求,材料价格有关。

3.3包带这是应客户要求而设的一道工序。

材料主要是铝箔麦拉带,PT油纸带等。

一般而言,包带有防止芯线松散、遮蔽外界信号的作用。

包带方式有斜包、卷包、纵包等方式。

具体见后面详述。

3.4外被作为产品外观而倍受客户的重视。

图中半椭圆形外被是一个典型例子。

外被材料也较多不同的材料依不同的比例组成不同的配方,可以让你眼花缭乱。

其中TFL,PVC是经常用到的。

目前,我们厂将外被的外表面分为如下二种特征:

亮面、半亮雾、光泽依次降低。

其中TFL全为亮面。

4电力电缆——一般为高压传电线。

5被覆线——一般为低压传电线。

 电线电缆大致可以分为上述五大类。

但依据具体的材料、形状、构造、用途的不同又可以分为74类。

例如圆线、纸卷线、市内纸绝缘通讯电缆、警报用电线等等,详见有关资料。

二、电线电缆的制作过程简介

 

 

                                            

                         缠绕    印字   色带     集合     印字      裁条

炼铜→伸铜→伸线→绞线→绝缘→  成缆→     →     →   编织→       →     成卷

                           编织    外被   填充    地线    外被     轴装

                                                 

1.炼铜 目前工业应用阴极电解铜法炼铜。

2.伸铜,伸线有三种方法:

三个阶段:

粗伸(8.0>2.6mm),中伸(3.2/2.6>1.2/1.0mm),细伸(1.2/1.0>0.07/0.05mm)

3.0镀锡退火:

电线电缆导体两端镀锡目的。

  3.1避免与O2接触,发生氧化。

  3.2焊接方便,易于操作。

     镀锡的两种方法:

3.2.1.热镀。

使用导体铜表面干净,无油渍。

     3.2.1.电镀锡,导体电镀锡后表面光滑,品质好,表面薄。

4.绞线,绝缘,缠绕(编织),外被(印字),集合(包带、填充、地线),编织,外被,裁条(成卷、轴装)不过,并非所有线材都必须有上面过程,有的线材制作过程简单得多。

二、电线电缆的设计      

一、导体

(一).导体线径、股数、面积与电阻之关系

1.导体的概念

能够导电的物体称之为导体。

相反,不能导电的物体称之为绝缘体。

在大自然中,铜的导电能力较强,电阻(Restistance)低。

实际上,我们经常用到的是合金导体。

例如,

镍、铬、铜线,又称之为电阻线,能产生大量的热。

由于各金属成分不一样,则电阻大小也不一样。

镀锡铜和镀镍铜是经常用到的,镀锡铜导电性能好,价格比镀镍铜低。

但是相对锡而言更易氧化。

镀镍铜它更比镀锡铜耐腐蚀,但成本高。

因此,我们通常选用镀锡铜线或镀锡绞线。

我们应该还记得下面这个公式:

 

                         L

                 R=P

                         A

                 R为电阻;

                 P为导电率;

                 L为线长;

                 A为截面积;

在工厂非常容易看到如此规格1332 20AWG(19/0.19TS)导体线材。

我们来分析一下

1332 20AWG (19  /  0.19  TS)

          A           B C   D   E

A…1332表示型号(AWG美国线规)数,20AWG其中一种.

B…19表示此导体由19股细铜丝组成.

C…“/”表示19股细铜丝是绞合在一起,我们厂所有线材都要绞合除单根之外.

D…表示19股铜丝的每股细铜丝的单根直径是0.19mm。

E…T表示镀锡铜线,S表示铜线为绞合。

2.导体线径

我们用到的线材导体直径一般比较小,从0.05mm到1.291mm。

使用线径小的导体,可以保证线材的柔软度,我们用细铜绞线代替单一粗铜导体也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有线径大小的区分,就有了铜条、铜线、铜丝的不同称呼,他们的线径依次减小。

当然下面的简单公式将的出导体面积:

                      A=πr2=0.7854d2

(二)导体相关计算

  1.绞距(Pitch)、掺入率的概念

绞合有两种方式:

同心绞和束绞。

在了解他们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绞距之概念。

学过工科的同仁清楚螺杆中有螺距的概念,学过理科的同仁清楚波长之概念,绞距与螺距、波长相似,在平面上也是具有相同性质两点之距离。

如下图标

 

                               

显然,相同长度之导体,绞合之细铜丝要比直放之细铜丝长。

这种就存在掺入率的概念。

用导体之长度乘上一个系数(K),就得到绞线的实际长度。

通过下面图标可以推出一个公式:

           

 

            P…绞距.

                      L…绞距范围内芯线实际长度。

            D1… 层心径。

                  L

从而推出:

λ=                        -1  ;

         K=1+λ             K为掺入系数。

1. 导体重量计算公式

这里的重量严格来说区别与我们以前的概念,因为它的单位是KG/KM,而不是单独的KG或G即它是单位长度线材的重量。

W=d2×6.9822×n×k1×c×k2×p×k3      W=d2×n×0.7854×8.9×1.03

式中:

d┉为单股铜线直径;      N…股数            K1…铜线掺入率;

C…芯数            P…芯线对数           K2…芯线集合掺入数;

     K3…对型线缆集合掺入率(芯线无对绞,K3=1);

上面公式出现了芯线掺入率、芯线对数,这是因为我们设计的线缆的芯线同样具有绞合、绞距等等概念。

3.导体绞合外径的计算

      我们设计线缆包括线材外被是用量的计算,这对一个工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导体绞合外径的计算就有必要了。

无论是导体还是芯线都存在两种绞合:

同心绞、束绞。

       名副其实,同心绞是指以一条或多条铜单线为中心,在其周围各层以左右交互之方向绞合。

每层的单线总数均比其内一层多6条。

束绞是叫所有单线,依同一方向绞合。

其它还有复合绞等等。

当导体股数(芯线条数)为7、19、37、61、95并胶合时,为同心绞;其余股数(芯数)为束绞。

导体胶合外径的计算公式如下:

同心绞胶合外径  D=(1+2n)*d

         

 n为导体自内到外的层数;

束绞胶合外径   D=√N×1.155×d

    

 D为绞合外径;  N为导体股数。

芯线胶合外径则可参考《电子线材用量设计应用公式标准》。

前面还提到“对型线缆集合掺入率”,所谓对型即导体(芯线)两两绞合在一起,之后所有导体(芯线)再一起总绞(也可以不总绞)。

这一般是应用在要求较高电器性能的线材上。

值得一提的是,芯线绞与导体绞是相同原理,但芯线绞我们称之为芯线集合层心径的概念,如下图:

二、绝缘材料与绝缘相关计算

1.塑料材料的两种特性:

  1.1热可塑性(THERMO-PLASTIC);

  1.2热固性(THERMO-SETTING);

2.常用到的绝缘材料

  有:

PP(Polyproplene)材料—般较亮,较硬,燃烧平稳,无太多的烟尘,有下滴现象。

价格较低。

    SR-RVC(SR-Polyvinylchloride)材料—较暗,较软,燃烧有大量的烟尘。

价格较贵

      FEP耐油、耐磨、电气性能好等特点。

    PE(PolyEthyleneResin)材料—很亮,很软,较难加工,无下滴现象。

价格较贵。

对塑料材料而言,无论绝缘材料还是线材外被材料都有一些重要的机械特性、化学特性等等。

这可以参考《电线用塑料材料特性表》。

比重在电线电缆设计中也很重要,例如报价。

比重概念中,有一个加权平均比重的概念。

表示入下公式:

        n1×ρ1+n2×ρ2

ρ平均=

           n1+n2   

        其中:

n1ρ1…为第一种材料的比例、比重;

        其中:

n2ρ2…为第二种材料的比例、比重。

2.有关绝缘的计算

  2.1重量(KG/KM):

(工厂适用)

W=[πρt(D+t)+K4d2ρ]×C×K2×P×K3                               W=(D2-d2)×0.7854×P

   式中:

π…圆周率(3.146), ρ…比重,   D…导体绞合外径(mm),

     t…绝缘厚度;    K4…押入系数,      d…单线线径;    C芯数;         K2…芯线掺入率;   P…对数;           K3…对型电缆集合掺入率。

  2.2重量(KG/KM):

(业务适用)

W=[D2-Nd2]×0.7854×ρ×C×K2×P×K3

式中:

D…绝缘外径(mm),N…导体总股数,d…单线径(mm).0.7854…π/4

2.3绝缘外径(mm)

D=2×t+d

式中:

t…绝缘厚度,d…导体绞合外径(mm)。

二、对绞、集合之绞线眼模之设计与选用

一个例子:

3C×0.75㎜2+PVC电源线(地线为裸铜).

0.75㎜2(19/0.23TS)×2C+19/0.23TS

ID=1.75mm;            >

试问其绞合外径是多少?

选用多大的绞线眼模?

                                      

      

求出总截面积:

A=0.7854×1.75×2+0.7854×1.15×2

近似求绞合外径:

D=√(A/0.7854)≈3.6mm

但实际上眼模不能达到这个要求(D=3.6mm)

在集合盘上应按如下摆线法:

   

  

 

 

这样才不容易出现前左图中的极限现象。

因此D什还要加上一个经验值,通常加上0.5。

 

 

四、包带、包带材料及相关计算

4.1选用包带之原因

  1.使线材成圆柱状(有的芯线不需要总绞,外面只包一层包带);

  2.防止线材松散;

3.遮蔽,使信号不受干扰;

 

  4.在导体与遮蔽线之间起绝缘作用;

4.2包带材料

1.      AL-mylar(ρ=1.872≈1.9)

 一般用单面,遮蔽面积小,遮蔽电阻大。

线材包带有两种方式:

Facc-in:

铝箔向内,用在没有线材不再经过编制或缠绕的线材场合,也起遮蔽作用;

Facc-out铝箔相对铜箔而言,铝箔软且便宜,因此使用特别广泛。

2.麦拉带(ρ=1.4)

 “海翠尔Hytrel)做成带状后就是麦拉带.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力,依次,有防止松散的作用.例如用在电线电缆场合.

3.棉纸带(ρ=0.8)

 棉纸带,起圆滑、柔软、绝缘作用。

例如用在鼠标线场合。

此外还有铜箔(ρ=8.89),PE带(ρ=0.93),发泡PP带等等。

4.3.包带机

    目前有两种,1.附于绞线机/集合机上,适用于宽包带;

                2.专用包带机,适用于较小包带;

4.4.包带方式

    包带方式分纵包和横包,横包又分卷包和斜包两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纵包用在扁平线材和芯线不需要总绞的场合,不要求柔软度;斜包速度快;卷包柔软度好。

选择带宽:

卷包时W=3D,斜包时W=4~5D,并可以参考公司采购之包带材料宽度(w为带宽,D为包带前线材外径,又称包带下径)。

包带重叠度取决于线材直径,一般来说,不超过1/4圆弧长。

   包带所用的眼模(包带进入束绞机须通过的模具)选用不可过大或过下,一般取包带后的外径(D+0.3)mm。

4.5.包带部分的计算

    4.5.1重量(KG/KM):

(适用卷包或斜包)

        W=(N/N-1)×π×ρ×t×(D+t1)

        式中:

N…重叠度之倒数,π…圆周率(3.146),ρ…包带材料之比重,t…包带

材料之厚度,D…芯线集合外径,t1…卷包之厚度(mm)

    4.5.2.包带外径(mm):

D=d+4t

式中:

d…芯线集合外径(mm),t…包带材料之厚度(mm)。

五、放线轴、卷取轴于卷取长度之关系

5.1.放线轴、卷取轴之概念

   如下图标,这种轴在工厂应该看到得较多。

本厂各类成品、半成品线材在生产过程中要收集在线轴或卷取轴上。

例如芯线押出,铜绞,编织,缠绕等等工艺过程。

5.2线轴卷取长度计算公式

L=N×n×π×(d+K2×φ×n)×103M

   式中:

L…线轴可包装之线缆总长度。

         N=K1×W/φ…线轴内宽可排放之线行数。

(舍去两位小数点)。

         K1…横排系数,以0.9计算:

W…线轴内宽(mm);φ…线缆直径(mm)

         n=H/(K2×φ)…线轴空间可置放之线层数。

D…线轴筒径;

H=(D-d-2g)/2…线轴有效卷取高度(mm);D…线轴直径。

         G…卷空尺寸(mm)皆以mm表示。

       K2…纵系数,0.95计算

 

           

 

  

 

六、缠绕与编织

       前面已经提到过缠绕与编织的共同作用是遮蔽,对外界电磁波产生隔离作用;保证内部信号的不受干扰,同时如果缠绕与编织接地的话,内部信号也不会泄漏,您到工厂押出就可以发现缠绕机上放线轴较小,因此缠绕后的线材都要经过倒轴(线材从一个放线轴转到令一个卷取轴)。

由于加工的要求,缠绕线如果不倒轴,在外被押出引取时会出现松脱,堵在眼模口,引起断线。

6.1.缠绕所需条数(N):

N=(D1×π/d)-3={[D1+d×π]/d}-3

   式中:

D1…层心径(mm),d…缠绕铜线直径(mm),D1…缠绕下径,3是经验值,保证缠绕后的线材外表美观,否则由于缠绕铜线挨得比较紧密而容易出现交错现象,导致押出的线材外表面出现疙瘩,起伏不平.

   6.1.2.重量(KG/KM):

        W=d2×6.9822×N×K5

                式中:

d…单线直径;N…缠绕所需条数;K5…缠绕掺入数.

6.1.3.外径(mm):

D=D1+2d

式中:

D1…缠绕下径(mm);d…单线径(mm)

 

6.2.缠绕制程

6.3.编织有关计算

6.3.1编织角(tanθ)

16锭编织机:

tanθ=[2π(D1+2d)p]/C  

转为公制:

tanθ=(D1+2d)p×0.015461

24锭编织机:

tanθ=(D1+2d)p×0.010307  

式中:

2…又向交叉编织;π…圆周率;D1…编织前外径;d…单线径;P…每英寸之目数;C…编织机之锭数.

从而可求出θ角度:

最好不要大于30°,否则编網加工时,不易翻转。

6.32添敷系数F

F=(N×P×d)/(25.4Sinθ)

     式中:

N…每锭股数;P…每英寸之目数;d…单线径(mm);

6.33.编织率FOC

   FOC=(2F-F2)×100%

6.3.4.重量(KG/KM)

   W=d2×6.9822×M/Cosθ

   式中:

d…单线径(mm);6.9822…为(π/4)×铜比重8.89之常数;M…编织总条数N×C(每锭股数×锭数).

6.3.5.编织外径(mm):

     D=D1+5d   

     式中:

D1…编织前外径(mm);5…系数;d…单线径(mm);

6.4.编织制程

  通常在设计卡等等中会看到编织的构成方式这种表示方法:

16  /   5 / 0.1

                                                        A  B   C     D

说明:

A表示锭数,表示16锭编织机;

    B表示间隔符号;

C表示股数;

D表示编织铜线的单线径.

股数目数不可以任意变得过大或过小,但是可以变化.增加目数,减少条数,则编织的速度相应降低.

七、外被及相关计算

7.1.前面讲到绝缘材料时,已谈到塑料的一些性质,这里不再重复,常用的外被材料有:

PU材料:

弹性好,耐磨,价格比PVC贵,较硬,火烧有刺激性味。

FEP:

材料:

耐热、耐寒、耐候、耐药、耐溶剂、绝缘怀能及高频性能优异、并具自润滑性,低磨擦系数等特点。

PVC材料:

色泽较暗,弹性比PU材料要差,火烧有臭味:

同样,外被材料各项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请查阅《电线用塑料材料表》。

7.2.外被押出:

本厂外被押出方式一般有:

   充实押出…即芯线直接经外被押出成型,不经过包带、编织之类的加工。

如我们生产的电源线。

   管状押出…有专用的押出模具,押出的外被形状成圆管状,如我们电脑上用的网络线,

             管状押出保证外被押出后的光滑与正圆度。

   编织押出…实际上是半空管押出,半成品线材在编织之后再经过外被押出。

如下图示三种押出线材截面图:

空管押出

编织押出

充实押出

7.3.外被部分计算

7.3.1充实押出:

2芯充实押出:

W=[(D2-2d2)0.7854]×ρ

               3芯充实押出:

W=[(D2-3d2)0.7854-0.0403d2]×ρ

               4芯充实押出:

W=[(D2-4d2)0.7854-0.214d2]×ρ

               5芯充实押出:

W=[(D2-5d2)0.78540.542d2]×ρ

               6芯充实押出:

W=πρt (D1+t)+K4d2ρ

外被押出由于同样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